目錄這個玩意兒沒什麽好看的。


    但是大明各行省的改製變動以及山東布政使司將開始修路等內容就很重要了。


    但凡是有腦子的,就不難從這裏麵看到商機。


    當然,商機是對於商賈們而言。


    對於大明朝廷而言,商賈往往就意味著百姓收入的提高,意味著來年能征收到更多的商稅。


    還是那句話,商人可能會賺,但是朝廷永遠不虧。


    登州榷場帶給大明朝廷和百姓的好處,這篇文章更多的還是在闡述登州榷場,略過。


    犁頭案始末,這個才是朱皇帝最為關心的內容。


    “嘖嘖。”


    朱皇帝用手指撣了撣邸報,笑著說道:“要是百姓都知道了犁頭案的始末,隻怕某些人的日子要不好過嘍。”


    被朱皇帝這麽一說,李善長和劉伯溫的心裏頓時癢癢起來。


    這裏麵到底寫了個啥?


    朱皇帝又翻到了後麵的民間故事。


    隻是剛看了一眼,朱皇帝就將目光投向了朱標。


    朱皇帝神色不善的盯著朱標問道:“這是你寫的?還是別人寫的,你同意往上刊印的?”


    朱標昂著脖子答道:“這是孩兒讓人編出來的,也是孩兒同意往上刊印的。”


    朱皇帝嗯了一聲,拿著邸報的左手因為用力而指節發白,右手時而握拳,時而變成虎爪之勢,臉上的神色也是反複變幻不定。


    直到過了好一會兒,忍無可忍的朱皇帝終於怒喝一聲道:“逆子!你就是這麽編排你爹的!”


    朱標連忙退開兩步,梗著脖子說道:“這是好事兒!真的,是好事兒!”


    朱皇帝嗬的冷笑一聲道:“編排你爹偷牛,編排你爹當和尚偷懶,這他娘的是好事兒!你個小畜牲,今天你要是不給咱說明白,咱打斷你的狗腿!”


    什麽玩意兒?


    李善長和劉伯溫互相對視一眼,兩人都不敢相信自己耳朵聽到的內容。


    什麽叫做編排朱皇帝當放牛娃的時候偷牛?


    什麽叫做編排朱皇帝當和尚的時候偷懶?


    不是,太子殿下到底讓人編排了什麽樣兒的小故事,竟然惹得朱皇帝發這麽大的火?


    聽聽朱皇帝剛剛罵的那幾句。


    逆子?


    小畜牲?


    狗腿?


    嘶~你朱重八是要倒反天罡啊,這些話萬一傳到皇後娘娘的耳朵裏……


    正當李善長和劉伯溫暗自吐槽時,朱標又再次退開一步,挪到離乾清宮大門最近的位置,說道:“這就是好事兒!”


    “爹你想想,有這麽兩個小故事在,大明朝的百姓哪個不知道你生而神聖?”


    “最重要的是,有這兩個小故事在,大明朝的百姓就知道你老人家是和他們一樣的窮苦出身。”


    “光是這一點,他們就會向著你,認為你會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朱皇帝怒發衝冠,先是讓陳忠把邸報遞給李善長和劉伯溫,接著便站起身來,直接望著朱標喝道:“小兔崽子,你等咱抓著你的! ”


    被朱皇帝和朱標這麽一鬧,李善長心裏頓時更加好奇,接過邸報之後便直接按照目錄,翻到了民間小故事那頁。


    等李善長看完之後,一邊麵無表情的把邸報遞給劉伯溫,一邊低聲說道:“太子殿下今天不冤,真的,一點兒都不冤。”


    ……


    “民間故事。”


    “嘖嘖,大明朝的文風……還真他娘的狂野。”


    楊少峰整個人都有些淩亂。


    邸報這個玩意兒不稀奇。


    自從朱標返迴京城之後,楊少峰就知道報紙已經穩了。


    但是楊少峰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大明朝的第一期邸報,刊登的民間小故事居然是朱皇帝偷牛。


    不對,確切的說並不僅僅是朱皇帝偷牛,而是朱皇帝帶著徐達跟湯和他們一塊兒偷牛。


    偷牛,吃牛,牛頭埋山前,牛尾埋山後,地主老財拉動牛尾巴的時候,牛頭還哞哞的叫。


    這踏馬都快半靈異了啊混蛋!


    而第二則民間小故事就更扯淡了。


    講的是朱重八當和尚的時候,廟裏的住持讓他打掃供佛的大殿,朱重八嫌棄來來迴迴搬佛像太麻煩,結果佛像都自己跑出了大殿,直到朱重八打掃完大殿之後才迴去。


    據說,還有一個佛像淋了雨。


    嗯,這個小故事不靈異了,但是它踏馬的半神話了啊混蛋!


    不是,誰教你們這麽編排朱重八的?


    又是哪個混蛋同意往報紙上刊登這種民間小故事的?


    從放牛娃到小和尚,這他娘的是連載版小故事嗎?


    那麽,朱重八當年要飯路過寧陽縣,吃了寧陽縣的扒雞,吃了寧陽縣的把子肉,吃了寧陽縣的臘肉香腸熏雞醬鴨,這些小故事你們怎麽不往上寫?


    啥玩意兒?


    寧陽縣扒雞是洪武元年才出現的?


    這他娘的,朱重八當年吃的時候還不叫扒雞,後來改的名字不行啊!


    不對不對,你看啊,扒雞的扒字是怎麽寫的?


    一個手,一個八,說明他朱重八是用手捧著雞啃的,所以才改叫了扒雞!


    完全沒毛病啊!


    楊少峰恨恨的呸了一聲,罵道:“一群蠢蛋,該刊登的不刊登,不該刊登的瞎刊登,簡直就是沒腦子。”


    坐在楊少峰身邊的錦兒來迴翻看著手中的報紙,笑道:“要是依著相公,這報紙上該刊登什麽?”


    楊少峰哼哼兩聲,說道:“那肯定是先刊登咱們寧陽縣文廟。”


    “你想想啊,咱們寧陽縣文廟坑西的蛤蟆幹鼓肚。”


    “然後再寫寫咱們寧陽縣的扒雞和臘肉香腸。”


    “就是不知道陛下他老人家來沒來過登州。”


    錦兒笑了笑,說道:“來過的,義父他老人家當年要飯的時候來過登州,偷過登州百姓家裏的煎鮁魚。”


    “所以,義父他老人家才會免了登州府五年的賦稅。”


    楊少峰張了張嘴,望著錦兒問道:“這也行?”


    錦兒笑了笑,說道:“這有什麽不行的?”


    “相公編排義父的這些小故事,無非就是想讓咱們寧陽縣的扒雞和香腸臘肉更加出名,想要咱們登州府的煎鮁魚更加出名,歸根到底還是為了百姓。”


    “就是義父他老人家知道了,也不會因此而怪罪相公。”


    略微頓了頓,錦兒又繼續說道:“相公還不知道吧,江南編排義父的小故事更多,而且還不是什麽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煌貴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煌貴胄並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