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是皇帝,同時也是楊大知縣的老丈人。
對於楊大知縣而言,皇帝不皇帝的其實無所謂,在不去觸碰老朱底線的前提下,朱皇帝的龍須也不是不能捋一捋。
但是老丈人這個身份就很讓人頭疼了,打不得,罵不得,除了想辦法坑迴去以外隻能當親爹一樣供著。
“我爹說了,讓姐夫你寫一份對登州府的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順便還要把登州府戶籍改革、鹽政改革的奏本也都寫好。”
朱標坐在椅子上,手裏端著小侍女泡好的小龍團,嘴裏卻說著朱皇帝給楊大知縣安排的一大堆工作。
“我爹還說了,他已經讓人去通知汪參政,以後山東行省那邊會盡量不過問你登州府的事情,雖然不是中書省直轄,實際上卻也差不了多少。”
“哦,對了,還有榷場的事兒,這個榷場怎麽開,開在哪裏,稅收多少,有什麽東西是能貿易的,或者有什麽東西是不能貿易的,這些也要姐夫你寫一份奏本。”
“……”
楊大知縣反手指著自己的鼻子,問道:“微臣?這些事情全都要寫奏本?”
這踏馬不是欺負老實人麽!
不寫,不寫,一個字兒都不寫!
楊大知縣黑著臉道:“殿下,這些事情的奏本,微臣這段時間可沒辦法寫出來,起碼也要等上兩三個月的時間才行。”
朱標微微一怔,望著楊大知縣的目光中滿是難以置信。
這些破事兒都是你折騰出來的,或者是說是因為你的奏本而折騰出來的,現在你說你沒辦法寫奏本,就算寫也要等上兩三個月的時間?
就在朱標難以置信的目光中,楊大知縣又繼續說道:“殿下,提出這些事情的奏本,和實際去做這些事情的奏本,完全是兩碼事兒。”
“比如說登州府的奏本,微臣要是寫的話,可以洋洋灑灑的寫出幾千言甚至萬言、幾萬言,可是這種奏本對於登州府而言並沒有什麽用。”
“在沒有去過登州府之前,微臣對於登州府的了解就僅限於地處山東行省、靠海、去年發生過地震和海嘯、洪州城被徹底淹沒、百姓需要安置,剩下的所有東西都是兩眼一抹黑。”
“這樣兒寫出來的奏本,說好聽點兒是泛泛其談,說難聽點兒就是欺君罔上,置大明與百姓的利益於不顧。”
“榷場自然也是一樣,選擇在哪裏開設榷場,最好的辦法是先定好幾個可以用來開設榷場的地點,然後把這些地點都挨個走一遍,考察周邊州縣的情況,最後再做出決定。”
“至於稅收就更不用多說,首先要確定的就是咱們大明能賣什麽,其次還要確定高麗和安南能賣什麽,這些東西需要戶部和工部甚至禮部那邊商議決定,絕對不能輕易決定。”
“……”
“其實殿下今天不來尋微臣,微臣以後也是要寫這幾份奏本的,隻是微臣要先把登州府都走一遍,把各縣情況都摸清楚之後才會寫。”
朱副皇帝越聽就越覺得楊大知縣所言有理,心裏也忍不住開始吐槽朱皇帝。
對啊,什麽都不知道,你就讓人寫奏本,這不是為難人麽?
再說了,萬一我姐夫真寫了奏本,你又直接拿去用了,最後損害的不是咱大明的利益嗎?
朱副皇帝的心裏越想越是不爽,楊大知縣又適時的總結了一句:“總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實地走訪過,就不能隨意寫奏本。”
隨著楊大知縣的話音落下,朱副皇帝直接表態:“姐夫說的對,這些奏本確實不能著急,得等你把登州的情況弄清楚了再寫。”
“至於榷場的事兒……”
朱副皇帝略一沉吟,說道:“這事兒交給小弟吧,小弟先讓工部和鴻臚寺那邊兒挑幾個可以做為榷場的地點出來,迴頭再慢慢商議。”
隨著朱標的話音落下,楊少峰頓時大喜,拱手道:“殿下英明。”
朱標嘿嘿笑了笑,又望著楊大知縣問道:“對了姐夫,這個榷場的地點,你有什麽好的建議麽?”
聽到朱標的問題,楊少峰頓時就來了精神。
對,暫時別提登州的事兒,先讓本官順順當當的把婚結了,領著兩個小嬌妻迴了寧陽縣,以後本官有的是時間慢慢研究登州的事兒,奏本也不會少了他朱皇帝的。
至於現在,咱們關注的重點應該放在榷場地點的選擇上麵。
如果有必要的話,本官也不是不能寫一份關於榷場地點選擇的奏本。
心裏打定主意,楊大知縣便笑了笑,說道:“殿下,微臣覺得開設榷場的地方應該首先要按照考慮到運輸方便,畢竟高麗和安南要把東西運來咱們大明,咱們大明也需要向兩國運送貨物,交通運輸不便可不行。”
“而高麗和安南又都有海港,走海路運輸的成本要比陸路運輸的成本要低很多,所以這榷場就應該開設在沿海之地。”
“其次就是要考慮到鹽場,畢竟咱們大明賣向高麗和安南的貨物中肯定要有鹽鹵,離得鹽場遠了,運輸鹽鹵就要平白多出人力、畜力和糧草的花費,所以應當選擇離鹽場近一些的地方。”
“還有就是用工方便,畢竟這裝船卸船都需要用到人手,若是沒有足夠的人手可以用,這榷場就算開起來了也不太好運轉。”
隨著楊大知縣一條一條的分析,朱標也漸漸迴過味兒來了。
沿海,有鹽場,用工方便。
這一條一條的,你直接說把高麗那邊的榷場開在登州府得了唄。
看來自家老爹說的沒錯,這姐夫就是個看家狗的性子,逮著什麽好東西都想往家裏劃拉,他這根本就是還沒上任,就已經開始想著往登州府劃拉好處了!
正當朱副皇帝在心裏瘋狂吐槽時,楊大知縣卻正色說道:“殿下稍待,微臣先去把剛剛想到的這些,關於選擇在哪裏開設榷場的想法都寫出來,也好給陛下和朝堂諸公們一個參考。”
對於楊大知縣而言,皇帝不皇帝的其實無所謂,在不去觸碰老朱底線的前提下,朱皇帝的龍須也不是不能捋一捋。
但是老丈人這個身份就很讓人頭疼了,打不得,罵不得,除了想辦法坑迴去以外隻能當親爹一樣供著。
“我爹說了,讓姐夫你寫一份對登州府的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順便還要把登州府戶籍改革、鹽政改革的奏本也都寫好。”
朱標坐在椅子上,手裏端著小侍女泡好的小龍團,嘴裏卻說著朱皇帝給楊大知縣安排的一大堆工作。
“我爹還說了,他已經讓人去通知汪參政,以後山東行省那邊會盡量不過問你登州府的事情,雖然不是中書省直轄,實際上卻也差不了多少。”
“哦,對了,還有榷場的事兒,這個榷場怎麽開,開在哪裏,稅收多少,有什麽東西是能貿易的,或者有什麽東西是不能貿易的,這些也要姐夫你寫一份奏本。”
“……”
楊大知縣反手指著自己的鼻子,問道:“微臣?這些事情全都要寫奏本?”
這踏馬不是欺負老實人麽!
不寫,不寫,一個字兒都不寫!
楊大知縣黑著臉道:“殿下,這些事情的奏本,微臣這段時間可沒辦法寫出來,起碼也要等上兩三個月的時間才行。”
朱標微微一怔,望著楊大知縣的目光中滿是難以置信。
這些破事兒都是你折騰出來的,或者是說是因為你的奏本而折騰出來的,現在你說你沒辦法寫奏本,就算寫也要等上兩三個月的時間?
就在朱標難以置信的目光中,楊大知縣又繼續說道:“殿下,提出這些事情的奏本,和實際去做這些事情的奏本,完全是兩碼事兒。”
“比如說登州府的奏本,微臣要是寫的話,可以洋洋灑灑的寫出幾千言甚至萬言、幾萬言,可是這種奏本對於登州府而言並沒有什麽用。”
“在沒有去過登州府之前,微臣對於登州府的了解就僅限於地處山東行省、靠海、去年發生過地震和海嘯、洪州城被徹底淹沒、百姓需要安置,剩下的所有東西都是兩眼一抹黑。”
“這樣兒寫出來的奏本,說好聽點兒是泛泛其談,說難聽點兒就是欺君罔上,置大明與百姓的利益於不顧。”
“榷場自然也是一樣,選擇在哪裏開設榷場,最好的辦法是先定好幾個可以用來開設榷場的地點,然後把這些地點都挨個走一遍,考察周邊州縣的情況,最後再做出決定。”
“至於稅收就更不用多說,首先要確定的就是咱們大明能賣什麽,其次還要確定高麗和安南能賣什麽,這些東西需要戶部和工部甚至禮部那邊商議決定,絕對不能輕易決定。”
“……”
“其實殿下今天不來尋微臣,微臣以後也是要寫這幾份奏本的,隻是微臣要先把登州府都走一遍,把各縣情況都摸清楚之後才會寫。”
朱副皇帝越聽就越覺得楊大知縣所言有理,心裏也忍不住開始吐槽朱皇帝。
對啊,什麽都不知道,你就讓人寫奏本,這不是為難人麽?
再說了,萬一我姐夫真寫了奏本,你又直接拿去用了,最後損害的不是咱大明的利益嗎?
朱副皇帝的心裏越想越是不爽,楊大知縣又適時的總結了一句:“總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實地走訪過,就不能隨意寫奏本。”
隨著楊大知縣的話音落下,朱副皇帝直接表態:“姐夫說的對,這些奏本確實不能著急,得等你把登州的情況弄清楚了再寫。”
“至於榷場的事兒……”
朱副皇帝略一沉吟,說道:“這事兒交給小弟吧,小弟先讓工部和鴻臚寺那邊兒挑幾個可以做為榷場的地點出來,迴頭再慢慢商議。”
隨著朱標的話音落下,楊少峰頓時大喜,拱手道:“殿下英明。”
朱標嘿嘿笑了笑,又望著楊大知縣問道:“對了姐夫,這個榷場的地點,你有什麽好的建議麽?”
聽到朱標的問題,楊少峰頓時就來了精神。
對,暫時別提登州的事兒,先讓本官順順當當的把婚結了,領著兩個小嬌妻迴了寧陽縣,以後本官有的是時間慢慢研究登州的事兒,奏本也不會少了他朱皇帝的。
至於現在,咱們關注的重點應該放在榷場地點的選擇上麵。
如果有必要的話,本官也不是不能寫一份關於榷場地點選擇的奏本。
心裏打定主意,楊大知縣便笑了笑,說道:“殿下,微臣覺得開設榷場的地方應該首先要按照考慮到運輸方便,畢竟高麗和安南要把東西運來咱們大明,咱們大明也需要向兩國運送貨物,交通運輸不便可不行。”
“而高麗和安南又都有海港,走海路運輸的成本要比陸路運輸的成本要低很多,所以這榷場就應該開設在沿海之地。”
“其次就是要考慮到鹽場,畢竟咱們大明賣向高麗和安南的貨物中肯定要有鹽鹵,離得鹽場遠了,運輸鹽鹵就要平白多出人力、畜力和糧草的花費,所以應當選擇離鹽場近一些的地方。”
“還有就是用工方便,畢竟這裝船卸船都需要用到人手,若是沒有足夠的人手可以用,這榷場就算開起來了也不太好運轉。”
隨著楊大知縣一條一條的分析,朱標也漸漸迴過味兒來了。
沿海,有鹽場,用工方便。
這一條一條的,你直接說把高麗那邊的榷場開在登州府得了唄。
看來自家老爹說的沒錯,這姐夫就是個看家狗的性子,逮著什麽好東西都想往家裏劃拉,他這根本就是還沒上任,就已經開始想著往登州府劃拉好處了!
正當朱副皇帝在心裏瘋狂吐槽時,楊大知縣卻正色說道:“殿下稍待,微臣先去把剛剛想到的這些,關於選擇在哪裏開設榷場的想法都寫出來,也好給陛下和朝堂諸公們一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