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對樸得歡的那一絲同情和不忍,是因為楊大知縣想到了巴沙爾·賈法裏那滿是落寞的背影,想到了顧維鈞當年也曾遭受過這般的屈辱。
但是,楊大知縣絕對不會因為這一絲的同情和不忍,就忘記棒子當年做二鬼子的時候曾經的斑斑劣跡,樁樁惡行。
哪怕不提棒子當年給小八嘎們當二鬼子的時候比小八嘎還要兇殘的惡行,僅僅隻是從大明的角度出發,棒子們也曾給胡元做過狗,咬起中原堂口的百姓來比韃子還要兇惡。
欺壓?
屈辱?
放下道德和素質,讓別人承受被欺壓的屈辱去吧。
走著走著,楊大知縣忽然又一次頓住腳步,扭頭望著何歡等四個讀書人,一字一句的說道:“你們在寧陽縣做修路的苦役還能活到今天,要感謝你們老祖宗是漢人,要感謝你們自己會投胎,倘若你們是色目人或者棒子、猴子,你們斷然是活不到今天的。”
何歡張了張嘴,吭哧了好一會兒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其實何歡等人的心裏也明白,在被發配到寧陽縣做修路的苦役之後,雖說徹底沒有了自由,衣食住行等方麵也確實差勁,可是後來被發配到寧陽縣的那些色目人,無論吃穿都要比他們還差上無數倍,而且動輒就會受到監工的鞭撻。
小道消息說,發配到寧陽縣的一千色目人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裏就死了一百多個,最後也不知道埋哪裏去了。
按照一個讀書人私下吐槽的說法,就是寧陽縣到兗州府的後半段路,每一丈路的底下都埋著一個色目人的冤魂。
楊大知縣瞧了四人一眼,冷著臉道:“你們給本官記住,國與國之間沒有友誼,有的隻是赤裸裸的利害關係,你們要是有誰心疼樸得歡和那些色目人,可以滾去跟那些色目人換一換,要不然的話,就收起你們那不值錢的同情心,努力讓大明變得更加強大,讓你們的子孫後代永遠不用遭受這樣兒的屈辱。”
說完這番話,楊大知縣又迴過頭繼續往前走。
大明好嗎?
其實也沒什麽好的。
封建王朝哪兒有什麽好東西。
可是大明終究是大明,是漢人在封建王朝時期最後的脊梁,是漢人在封建王朝時期不屈的絕唱。
所以,大明可以亡,亡在李自成還是張自成、張獻忠或者李獻忠的手裏都行,這在楊大知縣看來根本就是無所鳥謂的事情。
但是,大明絕對不可以亡於外族之手,更不可以讓中原再一次淪陷於外族的鐵蹄之下。
要是能改變這些大明朝的讀書人,那就改變這些讀書人,讓他們徹底拋棄重拾包稅製的幻想。
如果不能改變大明的這些讀書人……那就想辦法把事情做得幹淨利索一點,千萬別像希兒一樣留下爛尾工程。
……
陳日熞派遣到大明的使節叫做杜舜欽。(這部分和正史時間線有所動變,曆史上的杜舜欽使團是在洪武三年四月到達南京)
在楊大知縣看來,眼前這個黑瘦黑瘦的安南使臣也很符合自己對猴子的一貫看法。
沒辦法,楊大知縣就是這麽平等地的看待任何一個不是大明百姓的蠻夷,既不會因為棒子劣跡斑斑就加以歧視,也不會因為猴子現在還比較老實就對他們青眼有加。
來到杜舜欽所在的驛館後,楊大知縣便直接向著杜舜欽拱了拱手,說道:“楊某見過安南貴使。驚聞貴國賢王西去,楊某不勝震驚痛惜。”
畢竟安南國主陳日煃忽然就噶了,朱皇帝給陳日煃的定性是“西南藩邦賢王”,甚至說“朕不覺頓足驚歎,西南藩邦賢王何去之速也”,還特意派遣翰林編修王廉擔任吊祭使前往安南吊祭,楊大知縣也不好一上來就直接掏條約。
直到跟杜舜欽客套了幾句,表達了自己對“賢王”陳日煃忽然噶掉的悲痛與惋惜之後,楊大知縣才把話題引向了正軌。
“好教貴使得知,陛下已經遣翰林編修前往安南致祭。”
楊大知縣滿臉悲痛的說道:“隻是逝者已矣,我等還需要把貴國先王未競之事做完,如此,才好告慰貴國先王之靈。”
杜舜欽頓時感覺心裏好受了許多,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打聽到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
眼前這位楊少卿很有禮貌嘛,完全不像傳言中那般蠻橫無禮。
隻是還沒等杜舜欽多想幾句誇獎楊大知縣的好話,楊大知縣就直接說道:“對了,本官剛剛去了一趟高麗使節那裏,已經與他簽下了《明高友好條約》,現在來尋杜使節,便是想跟杜使節也簽一份這樣的條約。”
杜舜欽先是微微一怔,接著便滿是好奇的問道:“不知條約的內容是什麽?本使可否先看一看?”
楊大知縣點了點頭,直接從何歡的手裏接過一個信封,打開後取出《明交友好條約》放到桌子上,笑道:“貴使請看。”
杜舜欽忽然就不想看了。
《明高友好條約》這幾個字好理解,就是說大明與高麗的友好條約。
《明交友好條約》也好理解,說的是大明與交趾的友好條約。
可是,有沒有一種可能,交趾那是以前的叫法,現在是安南國?
念及於此,杜舜欽便笑著說道:“好教楊少卿得知,下邦小國現在名為安南,非是交趾,寫《明交友好條約》應當是筆誤?”
楊大知縣聞言頓時啊了一聲,又伸手拍了拍額頭,滿臉歉意的說道:“是本官一時寫的順手了,竟然忘了這事兒,還請貴使見諒,本官明日便去向我大明皇帝陛下請罪。”
瞧著楊大知縣那假到不能再假的演技,杜舜欽心中不禁生起一抹警惕,隨後便拿起那份所謂的《明交友好條約》看了起來。
隻是越往下看,杜舜欽的眉頭就皺得越緊。
許用表章不許用國書,許稱臣不許稱王?
這個沒什麽問題,畢竟這次來就是請求稱臣納貢的,安南沒有變條件的資格。
可是這個上表章須得稱唿大明皇帝為“大明皇帝爺爺陛下”是什麽鬼?
你大明皇帝竟有這種惡趣味?
但是,楊大知縣絕對不會因為這一絲的同情和不忍,就忘記棒子當年做二鬼子的時候曾經的斑斑劣跡,樁樁惡行。
哪怕不提棒子當年給小八嘎們當二鬼子的時候比小八嘎還要兇殘的惡行,僅僅隻是從大明的角度出發,棒子們也曾給胡元做過狗,咬起中原堂口的百姓來比韃子還要兇惡。
欺壓?
屈辱?
放下道德和素質,讓別人承受被欺壓的屈辱去吧。
走著走著,楊大知縣忽然又一次頓住腳步,扭頭望著何歡等四個讀書人,一字一句的說道:“你們在寧陽縣做修路的苦役還能活到今天,要感謝你們老祖宗是漢人,要感謝你們自己會投胎,倘若你們是色目人或者棒子、猴子,你們斷然是活不到今天的。”
何歡張了張嘴,吭哧了好一會兒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其實何歡等人的心裏也明白,在被發配到寧陽縣做修路的苦役之後,雖說徹底沒有了自由,衣食住行等方麵也確實差勁,可是後來被發配到寧陽縣的那些色目人,無論吃穿都要比他們還差上無數倍,而且動輒就會受到監工的鞭撻。
小道消息說,發配到寧陽縣的一千色目人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裏就死了一百多個,最後也不知道埋哪裏去了。
按照一個讀書人私下吐槽的說法,就是寧陽縣到兗州府的後半段路,每一丈路的底下都埋著一個色目人的冤魂。
楊大知縣瞧了四人一眼,冷著臉道:“你們給本官記住,國與國之間沒有友誼,有的隻是赤裸裸的利害關係,你們要是有誰心疼樸得歡和那些色目人,可以滾去跟那些色目人換一換,要不然的話,就收起你們那不值錢的同情心,努力讓大明變得更加強大,讓你們的子孫後代永遠不用遭受這樣兒的屈辱。”
說完這番話,楊大知縣又迴過頭繼續往前走。
大明好嗎?
其實也沒什麽好的。
封建王朝哪兒有什麽好東西。
可是大明終究是大明,是漢人在封建王朝時期最後的脊梁,是漢人在封建王朝時期不屈的絕唱。
所以,大明可以亡,亡在李自成還是張自成、張獻忠或者李獻忠的手裏都行,這在楊大知縣看來根本就是無所鳥謂的事情。
但是,大明絕對不可以亡於外族之手,更不可以讓中原再一次淪陷於外族的鐵蹄之下。
要是能改變這些大明朝的讀書人,那就改變這些讀書人,讓他們徹底拋棄重拾包稅製的幻想。
如果不能改變大明的這些讀書人……那就想辦法把事情做得幹淨利索一點,千萬別像希兒一樣留下爛尾工程。
……
陳日熞派遣到大明的使節叫做杜舜欽。(這部分和正史時間線有所動變,曆史上的杜舜欽使團是在洪武三年四月到達南京)
在楊大知縣看來,眼前這個黑瘦黑瘦的安南使臣也很符合自己對猴子的一貫看法。
沒辦法,楊大知縣就是這麽平等地的看待任何一個不是大明百姓的蠻夷,既不會因為棒子劣跡斑斑就加以歧視,也不會因為猴子現在還比較老實就對他們青眼有加。
來到杜舜欽所在的驛館後,楊大知縣便直接向著杜舜欽拱了拱手,說道:“楊某見過安南貴使。驚聞貴國賢王西去,楊某不勝震驚痛惜。”
畢竟安南國主陳日煃忽然就噶了,朱皇帝給陳日煃的定性是“西南藩邦賢王”,甚至說“朕不覺頓足驚歎,西南藩邦賢王何去之速也”,還特意派遣翰林編修王廉擔任吊祭使前往安南吊祭,楊大知縣也不好一上來就直接掏條約。
直到跟杜舜欽客套了幾句,表達了自己對“賢王”陳日煃忽然噶掉的悲痛與惋惜之後,楊大知縣才把話題引向了正軌。
“好教貴使得知,陛下已經遣翰林編修前往安南致祭。”
楊大知縣滿臉悲痛的說道:“隻是逝者已矣,我等還需要把貴國先王未競之事做完,如此,才好告慰貴國先王之靈。”
杜舜欽頓時感覺心裏好受了許多,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打聽到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
眼前這位楊少卿很有禮貌嘛,完全不像傳言中那般蠻橫無禮。
隻是還沒等杜舜欽多想幾句誇獎楊大知縣的好話,楊大知縣就直接說道:“對了,本官剛剛去了一趟高麗使節那裏,已經與他簽下了《明高友好條約》,現在來尋杜使節,便是想跟杜使節也簽一份這樣的條約。”
杜舜欽先是微微一怔,接著便滿是好奇的問道:“不知條約的內容是什麽?本使可否先看一看?”
楊大知縣點了點頭,直接從何歡的手裏接過一個信封,打開後取出《明交友好條約》放到桌子上,笑道:“貴使請看。”
杜舜欽忽然就不想看了。
《明高友好條約》這幾個字好理解,就是說大明與高麗的友好條約。
《明交友好條約》也好理解,說的是大明與交趾的友好條約。
可是,有沒有一種可能,交趾那是以前的叫法,現在是安南國?
念及於此,杜舜欽便笑著說道:“好教楊少卿得知,下邦小國現在名為安南,非是交趾,寫《明交友好條約》應當是筆誤?”
楊大知縣聞言頓時啊了一聲,又伸手拍了拍額頭,滿臉歉意的說道:“是本官一時寫的順手了,竟然忘了這事兒,還請貴使見諒,本官明日便去向我大明皇帝陛下請罪。”
瞧著楊大知縣那假到不能再假的演技,杜舜欽心中不禁生起一抹警惕,隨後便拿起那份所謂的《明交友好條約》看了起來。
隻是越往下看,杜舜欽的眉頭就皺得越緊。
許用表章不許用國書,許稱臣不許稱王?
這個沒什麽問題,畢竟這次來就是請求稱臣納貢的,安南沒有變條件的資格。
可是這個上表章須得稱唿大明皇帝為“大明皇帝爺爺陛下”是什麽鬼?
你大明皇帝竟有這種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