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歪等人的動作很快。
盡管楊大知縣畫出來的示意圖不是很詳細,王老歪等人也基本上看不懂示意圖,但是抽水馬桶這玩意兒的原理並不複雜,隻是聽過楊大知縣的講述之後,王老歪等人的心裏就有了大致的概念。
然後,在洪武二年的七月初四,也就是立秋這一天,王老歪等人就拿著剛剛燒出來的衝水馬桶來到了縣衙,在幾個木匠的配合下開始給楊大知縣演示。
王老歪先是往馬桶後麵的蓄水箱裏倒滿了水,接著又抓了一把土,摻了水之後直接扔進馬桶裏,然後按動馬桶水箱上的一個機關。
伴隨著一陣嘩啦啦的水流聲,被王老歪扔進馬桶裏的泥巴就從馬桶下方被衝了出來,衝進王老歪擱置在馬桶下方的木桶裏,馬桶裏則是留下了一部分水。
王老歪指著木桶說道:“大老爺,這個桶暫時代表的就是水管,等真正安裝的時候,衝出來的水會直接排進糞坑裏。”
楊大知縣點了點頭,王老歪又指著馬桶裏的那部分水說道:“這裏就是大老爺說要讓留下來防著返味兒的水,這後麵有個彎,後麵衝過來的水衝不過去,就留下來了。”
再次點了點頭,圍著王老歪弄出來的轉了一圈,楊大知縣又滿是好奇的問道:“那進水呢?總不能每次都讓人拎著桶往裏灌水吧?”
王老歪嘿嘿笑了一聲道:“迴大老爺,小的們商量過,等真安裝的時候,這個水箱靠上麵的位置會留出一個孔來接水管,茅房的高處專門再接一個大點兒的水箱蓄水。”
“馬桶上的這個蓄水箱裏會有一個機關,衝水之後,提前預留的小口會打開,高處水箱裏的水就能流進馬桶的蓄水箱,要是水滿了,這個小口就會閉合,高處水箱裏的水就留不下來。”
說到這兒,王老歪又撓了撓頭,說道:“隻是這麽一來,還得專門有人往高處的那個蓄水箱裏灌水,灌滿之後能衝幾次,就得看茅房高處的那個蓄水箱有多大。”
“要是用的多了,那個蓄水箱裏的水也會用得快,傍黑之前還得專門再檢查一次水量,要不晚上的時候可能就沒辦法衝水了。”
“不過也沒啥,可以在這個馬桶旁邊兒再擱一個裝水的木桶,舀了水衝也差不多。”
緊接著,王老歪又一臉歎服的說道:“大老爺真厲害,能想到這麽好的東西。”
楊少峰笑了笑,又對王老歪吩咐道:“你看看這個茅廁,本官要把它給扒掉重新蓋一個,屋頂不要尖的,要平的,也好在上麵弄個水池蓄水。”
有了衝水馬桶,並不意味著楊少峰馬上就能享受沒有臭味兒沒有蒼蠅的如廁環境。
沒辦法,縣衙後院裏原本的廁所是個尖頂的小屋子,而且隻是用單磚壘成,承重能力不行,也不方便蓄水,隻能扒掉之後重新蓋一個二八磚的,然後把頂也弄成平的以方便蓄水。
王老歪毫不猶豫的說道:“大老爺放心,小的迴去之後就讓人把磚拉過來,等明天一早,小的就帶人過來拆了這個茅子,重新再蓋一個能蓄水的。”
……
青磚加水泥,再加一個並不怎麽好看的抽水馬桶,搭配上寧陽縣紙坊造出來的草紙,楊大知縣終於不用再為菊部地區擔心。
然後,楊大知縣就讓王老歪等人再多燒製一些馬桶,又本著“好女婿必須孝敬老丈人”的原則,開始給朱重八朱皇帝寫信。
這迴是真正的寫信。
因為楊大知縣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馬桶這玩意兒似乎不太適合直接給朱重八朱皇帝,更不適合寫成奏本,畢竟不是什麽公務,所以隻能給“馬保國”馬大師寫信。
而就在楊大知縣在寧陽縣衙裏給“馬大師”寫信的時候,朱重八朱皇帝和大明常務副皇帝朱標、丞相李善長、禦史中丞兼太史令劉伯溫以及胡惟庸、楊憲、工部尚書單安仁、戶部尚書楊思義等一眾朝堂上大大小小的官員們湊在一塊兒看工部改進後的收割機。
跟楊大知縣讓幾個木匠弄出來的收割機比起來,工部加以改進後的收割機可就要強得多了,不僅看上去順眼了一些,就連功能也得到了加強。
按照單安仁的說法就是“豆子不幹的時候割不動,豆子幹了之後會裂開,用原本寧陽縣弄出來的那個收割機去割豆子,最後收迴來的豆子可能還沒有掉在地上的多。”
所以工部在寧陽縣那個收割機的基礎上,往底部添加了一個可以接木板的地方,平時割麥子什麽的用不到,但是在割豆子的時候可以接上一個四邊都弄得稍微高一些的木板,就算是用收割機割豆子,豆子也不會有太多掉在地上,能大大減少浪費。
為了證明工部確實已經在寧陽縣版本收割機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並取得成功,單安仁還特意向朱皇帝請求實驗。
當然,因為這時候的糧食還沒有成熟,單安仁所謂的實驗並不是找塊農田進行測試,而是希望朱重八朱皇帝能安排人手,分別帶著工部製造出來的收割機和寧陽縣版本的收割機去找幾塊野草地進行對比測試。
朱重八朱皇帝自然是無可無不可,圍著工部搞出來的改進版收割機來迴看了一遍之後就同意了單安仁的請求。
有對比是好事兒。
能趕在莊稼收獲之前就進行測試更是好事兒。
等測試完了以後,自己就可以下旨大量製造這玩意兒,然後慢慢分配給天下百姓使用。
隻是一想到天下百姓這四個字,朱重八朱皇帝先是微微一怔,接著又微微歎息一聲。
天下百姓,天下百姓。
按照戶部的推算,整個大明現在的百姓數量應該在五千萬左右,大概也就是一千萬戶左右。
哪怕是按照每五戶人家分配一台收割機,需要的數量也足足有二百萬台收割機。
而工部和匠作營全加起來,一天又能造出來幾台?
或者說,即便讓天下各地的州縣都隨意仿製,他們一天又能仿製出幾台?
盡管楊大知縣畫出來的示意圖不是很詳細,王老歪等人也基本上看不懂示意圖,但是抽水馬桶這玩意兒的原理並不複雜,隻是聽過楊大知縣的講述之後,王老歪等人的心裏就有了大致的概念。
然後,在洪武二年的七月初四,也就是立秋這一天,王老歪等人就拿著剛剛燒出來的衝水馬桶來到了縣衙,在幾個木匠的配合下開始給楊大知縣演示。
王老歪先是往馬桶後麵的蓄水箱裏倒滿了水,接著又抓了一把土,摻了水之後直接扔進馬桶裏,然後按動馬桶水箱上的一個機關。
伴隨著一陣嘩啦啦的水流聲,被王老歪扔進馬桶裏的泥巴就從馬桶下方被衝了出來,衝進王老歪擱置在馬桶下方的木桶裏,馬桶裏則是留下了一部分水。
王老歪指著木桶說道:“大老爺,這個桶暫時代表的就是水管,等真正安裝的時候,衝出來的水會直接排進糞坑裏。”
楊大知縣點了點頭,王老歪又指著馬桶裏的那部分水說道:“這裏就是大老爺說要讓留下來防著返味兒的水,這後麵有個彎,後麵衝過來的水衝不過去,就留下來了。”
再次點了點頭,圍著王老歪弄出來的轉了一圈,楊大知縣又滿是好奇的問道:“那進水呢?總不能每次都讓人拎著桶往裏灌水吧?”
王老歪嘿嘿笑了一聲道:“迴大老爺,小的們商量過,等真安裝的時候,這個水箱靠上麵的位置會留出一個孔來接水管,茅房的高處專門再接一個大點兒的水箱蓄水。”
“馬桶上的這個蓄水箱裏會有一個機關,衝水之後,提前預留的小口會打開,高處水箱裏的水就能流進馬桶的蓄水箱,要是水滿了,這個小口就會閉合,高處水箱裏的水就留不下來。”
說到這兒,王老歪又撓了撓頭,說道:“隻是這麽一來,還得專門有人往高處的那個蓄水箱裏灌水,灌滿之後能衝幾次,就得看茅房高處的那個蓄水箱有多大。”
“要是用的多了,那個蓄水箱裏的水也會用得快,傍黑之前還得專門再檢查一次水量,要不晚上的時候可能就沒辦法衝水了。”
“不過也沒啥,可以在這個馬桶旁邊兒再擱一個裝水的木桶,舀了水衝也差不多。”
緊接著,王老歪又一臉歎服的說道:“大老爺真厲害,能想到這麽好的東西。”
楊少峰笑了笑,又對王老歪吩咐道:“你看看這個茅廁,本官要把它給扒掉重新蓋一個,屋頂不要尖的,要平的,也好在上麵弄個水池蓄水。”
有了衝水馬桶,並不意味著楊少峰馬上就能享受沒有臭味兒沒有蒼蠅的如廁環境。
沒辦法,縣衙後院裏原本的廁所是個尖頂的小屋子,而且隻是用單磚壘成,承重能力不行,也不方便蓄水,隻能扒掉之後重新蓋一個二八磚的,然後把頂也弄成平的以方便蓄水。
王老歪毫不猶豫的說道:“大老爺放心,小的迴去之後就讓人把磚拉過來,等明天一早,小的就帶人過來拆了這個茅子,重新再蓋一個能蓄水的。”
……
青磚加水泥,再加一個並不怎麽好看的抽水馬桶,搭配上寧陽縣紙坊造出來的草紙,楊大知縣終於不用再為菊部地區擔心。
然後,楊大知縣就讓王老歪等人再多燒製一些馬桶,又本著“好女婿必須孝敬老丈人”的原則,開始給朱重八朱皇帝寫信。
這迴是真正的寫信。
因為楊大知縣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馬桶這玩意兒似乎不太適合直接給朱重八朱皇帝,更不適合寫成奏本,畢竟不是什麽公務,所以隻能給“馬保國”馬大師寫信。
而就在楊大知縣在寧陽縣衙裏給“馬大師”寫信的時候,朱重八朱皇帝和大明常務副皇帝朱標、丞相李善長、禦史中丞兼太史令劉伯溫以及胡惟庸、楊憲、工部尚書單安仁、戶部尚書楊思義等一眾朝堂上大大小小的官員們湊在一塊兒看工部改進後的收割機。
跟楊大知縣讓幾個木匠弄出來的收割機比起來,工部加以改進後的收割機可就要強得多了,不僅看上去順眼了一些,就連功能也得到了加強。
按照單安仁的說法就是“豆子不幹的時候割不動,豆子幹了之後會裂開,用原本寧陽縣弄出來的那個收割機去割豆子,最後收迴來的豆子可能還沒有掉在地上的多。”
所以工部在寧陽縣那個收割機的基礎上,往底部添加了一個可以接木板的地方,平時割麥子什麽的用不到,但是在割豆子的時候可以接上一個四邊都弄得稍微高一些的木板,就算是用收割機割豆子,豆子也不會有太多掉在地上,能大大減少浪費。
為了證明工部確實已經在寧陽縣版本收割機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並取得成功,單安仁還特意向朱皇帝請求實驗。
當然,因為這時候的糧食還沒有成熟,單安仁所謂的實驗並不是找塊農田進行測試,而是希望朱重八朱皇帝能安排人手,分別帶著工部製造出來的收割機和寧陽縣版本的收割機去找幾塊野草地進行對比測試。
朱重八朱皇帝自然是無可無不可,圍著工部搞出來的改進版收割機來迴看了一遍之後就同意了單安仁的請求。
有對比是好事兒。
能趕在莊稼收獲之前就進行測試更是好事兒。
等測試完了以後,自己就可以下旨大量製造這玩意兒,然後慢慢分配給天下百姓使用。
隻是一想到天下百姓這四個字,朱重八朱皇帝先是微微一怔,接著又微微歎息一聲。
天下百姓,天下百姓。
按照戶部的推算,整個大明現在的百姓數量應該在五千萬左右,大概也就是一千萬戶左右。
哪怕是按照每五戶人家分配一台收割機,需要的數量也足足有二百萬台收割機。
而工部和匠作營全加起來,一天又能造出來幾台?
或者說,即便讓天下各地的州縣都隨意仿製,他們一天又能仿製出幾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