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天情看著烈如風如說道:“更威武的還在後麵。可以說整個唐朝都是三公主一人打下來的。若沒有三公主也就沒有唐朝了。”
“可惜,這樣的女子本應該流芳萬古,可史家的筆墨,從來不肯為女子多廢。”紫曦惋惜的說道。
“是啊!那後來呢?”烈如風說道。
帝天情接著說道:“後來,三公主拿下了何潘仁,當真是如虎添翼。
何潘仁給她打下了鄠城,還抵擋住了來自帝都的討逆軍。三公主在關中縱橫捭闔,攻周至、略武功、克始平,形成了對帝都的包圍圈。
她的人馬,擴充至七萬人。曆史上能夠用武力威脅皇朝帝都的,三公主是開天辟地第一人。
曆來對女子苛刻的史家,都不得不讚揚為:“勒兵七萬,威震關中。”
三公主去信唐皇,請他過來接手她的軍隊。唐皇大喜過望,親率大軍,浩浩蕩蕩開過來。
一過天河,知道這都是自己的江山,唐皇大喜過望。
公主把自己手下一萬精兵分出來,和弟弟合兵,作為進攻帝都的主力。
她本人和丈夫天明分置幕府,居於天河兩岸,負責阻擋元朝的救兵。
唐皇賜三公主封號“高陽”
平定關中,令元朝日薄西山,教中原換天,都是三公主一人之功!
唐皇攻入帝都,正式稱帝以後,把一個重要任務交給了女兒:鎮守葦澤關。
葦澤關位於平原東北連綿的群山之上,是出入平原的咽喉。
為什麽說這是一個重要任務?因為唐皇的大本營,就是平原。
唐皇稱帝以後,還要出兵東進,掃蕩其餘叛軍勢力。帝都空虛,給了別人遠道偷襲的機會。
保衛平原,就是保衛唐朝的大後方。
這麽重要的任務,唐皇毫不猶豫交給了唯一能打的女兒。
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按照她的性格,本來她打算和兄弟一樣出兵東征,但當時她懷孕了,唐皇和天明都不同意她帶孕上戰場。
但戰火還是蔓延到平原了。
一支叛軍悄悄接近,據探子迴報,叛軍人數可能多達十萬。
黑雲壓城,鎮關的兵士卻隻有幾千人,而且還不是精銳的。三公主正麵臨生死關頭,更重要的是,如果葦澤關失陷,新生的唐朝就可能覆滅。
而在三公主的身邊,丈夫、忠仆都不在,她孤立無援。”
紫曦聽到此處擔心的說道:“那三公主是如何做的。在這一戰中,三公主便死了嗎?”
帝天情搖搖頭說道:“三公主摸了摸越來越挺的肚子,閉目尋思了一陣,突然仰天長歎,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她傳令下去:關內所有軍民,把能收割的穀物全部集中起來。”
烈如風問道:“穀物拿來幹什麽?”
“煮米湯!聽到三公主這個命令,手下的士兵不解。猜測到,難道是大戰在即,要大家吃飽喝飽了有力氣打仗?但是,這一仗還不知道要打多久呢,不是應該高築牆厚積糧麽?
三公主嫣然一笑,再次下令:關內每戶派一名壯丁,趁夜裏將全部米湯導入關外的溝壑中,不得有誤!
所有人目瞪口呆,沒有人心領神會。
但人們還是照做了。三公主的奇跡,還少麽?希望這一次也是吧。
一夜之間,葦澤關外,米湯橫流。
第二天早上,三公主吩咐所有將士和壯丁集中在關門以內,鳴鑼敲鼓,歡唿叫喊,表現出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
第二天夜裏,三公主收到探子迴報:十萬敵軍正在往後掉頭,跑了!
麵對眾人張大的嘴巴,三公主這才解釋:“你們知道在敵軍看來,我們的米湯是什麽?是馬尿。他們看到我們的城外都是馬尿,以為我們援軍到了。
第二天早上我們齊聲呐喊,他們以為我們在歡唿援軍的到來。他們估計已經不敢再打了,不退兵還能作甚?”
“三公主好生厲害,當真是巾幗英雄。”紫曦說道。
帝天情點點頭說道:“是啊!由於她的赫赫戰功,她從父親唐皇那裏得到的賞賜,都比其他公主要盛大。”
“那之後呢?三公主是怎麽死的。”紫曦說道。
帝天情歎了口氣說道:“故事到這便沒有了。史家的筆墨,終究還是不肯為一位女子多作停留。哪怕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公主。
至於死亡原因,死亡地點,一概沒有提。唯一有提到的,是她死後的尊榮。
唐皇非常哀痛,親自下令讓皇家羽林軍為她吹走軍樂,三軍將士為她扶靈送行。
一個婦道人家,配得上軍樂鼓吹送葬嗎?死板的大臣以為不可。
唐皇怒道:“往者公主於司竹舉兵以應義旗,親執金鼓,有克定之勳。周之文母,列於十亂;公主功參佐命,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
唐皇的意思很清楚:沒有三公主,我哪裏能夠一統天下?這樣偉大的女性,難道不配以軍樂送葬嗎?
可見在唐皇心目中,自己這個女兒,比兒子還成器。
不僅要給她軍樂送葬,還要給她一個諡號:昭。
何謂“昭”?明德有功,曰昭。
三公主的曆史定位,是“高陽昭公主”。
千古以來,以女子之身得到諡號的,三公主是唯一一個。”
烈如風歎了口氣說道:“真是可惜!若能與這樣的女子生於一個時代,是何等的榮幸。若能親眼看看她,一生足矣!”
“是啊! 一顆丹心,一心一意輔佐父親,上馬殺敵、下馬安家,很純粹。饒是這樣的女子,史家的筆墨仍然不多寫。寧願將那些工於心計的女人記載下來。”紫曦說道。
帝天情開口說道:“因為人都喜歡權謀,那些可是攻於心計最好的案例。可悲!可歎!好了,時間也差不多了,去吃點東西,下午還得去恨雪樓看看。”
紫曦和烈如風點點頭。高陽昭公主的傳奇到此結束。
ps:這個故事是李淵的三女兒,曆史上沒有留下真實的名字。諡號為平陽昭公主。以上兩章都是平陽昭公主的事跡。稍微的改動了一些,為了更好的融合到小說裏。
如此巾幗英雄,當流芳千古。靳兵七萬,威震關中,何等威武。我輩不及也。
“可惜,這樣的女子本應該流芳萬古,可史家的筆墨,從來不肯為女子多廢。”紫曦惋惜的說道。
“是啊!那後來呢?”烈如風說道。
帝天情接著說道:“後來,三公主拿下了何潘仁,當真是如虎添翼。
何潘仁給她打下了鄠城,還抵擋住了來自帝都的討逆軍。三公主在關中縱橫捭闔,攻周至、略武功、克始平,形成了對帝都的包圍圈。
她的人馬,擴充至七萬人。曆史上能夠用武力威脅皇朝帝都的,三公主是開天辟地第一人。
曆來對女子苛刻的史家,都不得不讚揚為:“勒兵七萬,威震關中。”
三公主去信唐皇,請他過來接手她的軍隊。唐皇大喜過望,親率大軍,浩浩蕩蕩開過來。
一過天河,知道這都是自己的江山,唐皇大喜過望。
公主把自己手下一萬精兵分出來,和弟弟合兵,作為進攻帝都的主力。
她本人和丈夫天明分置幕府,居於天河兩岸,負責阻擋元朝的救兵。
唐皇賜三公主封號“高陽”
平定關中,令元朝日薄西山,教中原換天,都是三公主一人之功!
唐皇攻入帝都,正式稱帝以後,把一個重要任務交給了女兒:鎮守葦澤關。
葦澤關位於平原東北連綿的群山之上,是出入平原的咽喉。
為什麽說這是一個重要任務?因為唐皇的大本營,就是平原。
唐皇稱帝以後,還要出兵東進,掃蕩其餘叛軍勢力。帝都空虛,給了別人遠道偷襲的機會。
保衛平原,就是保衛唐朝的大後方。
這麽重要的任務,唐皇毫不猶豫交給了唯一能打的女兒。
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按照她的性格,本來她打算和兄弟一樣出兵東征,但當時她懷孕了,唐皇和天明都不同意她帶孕上戰場。
但戰火還是蔓延到平原了。
一支叛軍悄悄接近,據探子迴報,叛軍人數可能多達十萬。
黑雲壓城,鎮關的兵士卻隻有幾千人,而且還不是精銳的。三公主正麵臨生死關頭,更重要的是,如果葦澤關失陷,新生的唐朝就可能覆滅。
而在三公主的身邊,丈夫、忠仆都不在,她孤立無援。”
紫曦聽到此處擔心的說道:“那三公主是如何做的。在這一戰中,三公主便死了嗎?”
帝天情搖搖頭說道:“三公主摸了摸越來越挺的肚子,閉目尋思了一陣,突然仰天長歎,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她傳令下去:關內所有軍民,把能收割的穀物全部集中起來。”
烈如風問道:“穀物拿來幹什麽?”
“煮米湯!聽到三公主這個命令,手下的士兵不解。猜測到,難道是大戰在即,要大家吃飽喝飽了有力氣打仗?但是,這一仗還不知道要打多久呢,不是應該高築牆厚積糧麽?
三公主嫣然一笑,再次下令:關內每戶派一名壯丁,趁夜裏將全部米湯導入關外的溝壑中,不得有誤!
所有人目瞪口呆,沒有人心領神會。
但人們還是照做了。三公主的奇跡,還少麽?希望這一次也是吧。
一夜之間,葦澤關外,米湯橫流。
第二天早上,三公主吩咐所有將士和壯丁集中在關門以內,鳴鑼敲鼓,歡唿叫喊,表現出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
第二天夜裏,三公主收到探子迴報:十萬敵軍正在往後掉頭,跑了!
麵對眾人張大的嘴巴,三公主這才解釋:“你們知道在敵軍看來,我們的米湯是什麽?是馬尿。他們看到我們的城外都是馬尿,以為我們援軍到了。
第二天早上我們齊聲呐喊,他們以為我們在歡唿援軍的到來。他們估計已經不敢再打了,不退兵還能作甚?”
“三公主好生厲害,當真是巾幗英雄。”紫曦說道。
帝天情點點頭說道:“是啊!由於她的赫赫戰功,她從父親唐皇那裏得到的賞賜,都比其他公主要盛大。”
“那之後呢?三公主是怎麽死的。”紫曦說道。
帝天情歎了口氣說道:“故事到這便沒有了。史家的筆墨,終究還是不肯為一位女子多作停留。哪怕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公主。
至於死亡原因,死亡地點,一概沒有提。唯一有提到的,是她死後的尊榮。
唐皇非常哀痛,親自下令讓皇家羽林軍為她吹走軍樂,三軍將士為她扶靈送行。
一個婦道人家,配得上軍樂鼓吹送葬嗎?死板的大臣以為不可。
唐皇怒道:“往者公主於司竹舉兵以應義旗,親執金鼓,有克定之勳。周之文母,列於十亂;公主功參佐命,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
唐皇的意思很清楚:沒有三公主,我哪裏能夠一統天下?這樣偉大的女性,難道不配以軍樂送葬嗎?
可見在唐皇心目中,自己這個女兒,比兒子還成器。
不僅要給她軍樂送葬,還要給她一個諡號:昭。
何謂“昭”?明德有功,曰昭。
三公主的曆史定位,是“高陽昭公主”。
千古以來,以女子之身得到諡號的,三公主是唯一一個。”
烈如風歎了口氣說道:“真是可惜!若能與這樣的女子生於一個時代,是何等的榮幸。若能親眼看看她,一生足矣!”
“是啊! 一顆丹心,一心一意輔佐父親,上馬殺敵、下馬安家,很純粹。饒是這樣的女子,史家的筆墨仍然不多寫。寧願將那些工於心計的女人記載下來。”紫曦說道。
帝天情開口說道:“因為人都喜歡權謀,那些可是攻於心計最好的案例。可悲!可歎!好了,時間也差不多了,去吃點東西,下午還得去恨雪樓看看。”
紫曦和烈如風點點頭。高陽昭公主的傳奇到此結束。
ps:這個故事是李淵的三女兒,曆史上沒有留下真實的名字。諡號為平陽昭公主。以上兩章都是平陽昭公主的事跡。稍微的改動了一些,為了更好的融合到小說裏。
如此巾幗英雄,當流芳千古。靳兵七萬,威震關中,何等威武。我輩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