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營已然基本廢掉難堪大用,可張世澤卻讓五軍營和三千營移駐京畿要害之地,這是什麽操作,崇禎皇帝蹙起雙眉表示不解。
張世澤歎了一口氣,決定實話實說。
“陛下,京營駐地曆經各朝各代兩百餘年陸續修建,各方麵已然非常完善,正好可以作為勇衛營的駐地。
臣的意思,是讓五軍營和三千營騰出地方,安置他處。”
什麽移駐京畿要害之地,不過是說得好聽而已。
如今的事情已經發生變化,勇衛營不可能再如曆史上一般,隻有寥寥的一萬餘人,隨便安置在哪個角落都可以。
在張世澤的心裏,勇衛營今後必將取代京營。
那麽,京營駐地自然要留給勇衛營使用了。
否則,再重新找地建立一個軍營,那費用可不得了。
崇禎皇帝點點頭,明白了張世澤的意思。
確實,京營駐地要換主了。
“愛卿,對於整頓京營你有什麽具體想法嗎?”
事涉京營幾萬將士,崇禎皇帝非常關心。
“稟陛下,臣打算拆分京營。”
對於這個問題,張世澤顯然早有打算,他胸有成竹說道:“臣讓神機營留在京城,是為了接收火器。
五軍營人數較多,可以移駐居庸關。而三千營,則移駐密雲衛。
如此一來,京營一分為三,方便人員進行分流。
至於人員分流,臣是這麽考慮。
身強體壯勇猛之士,可以通過考核測試進入勇衛營,月俸另議。
餘者按年齡進行劃分,十八歲到四十歲者,一律轉為輔兵,月俸一兩五分。
剩下的老弱幼小,則一律轉為後勤生產,月俸一兩二分。
這其中,後勤生產是指臣將組建大農莊,讓後勤兵負責喂豬,養各類家禽以及種菜等等,用來滿足勇衛營將士所需。
這樣一來,則可以避免老弱病幼無用者,力不能開礦耕田做工者,反倒挎刀扛槍,到營中點卯充數,影響戰鬥力。
同時,也讓他們力所能及,為朝廷奉獻且能養活自己。”
“好!”
崇禎皇帝聽完,眼前一亮,情不自禁拍手叫好讚道:“愛卿心思縝密,既整頓了京營也為將士們考慮周全,實乃老成謀國之言。
朕之幸,恨不能早得卿矣!”
不得不說,崇禎皇帝對張世澤的評價有點高。
不過,以穿越者的見識,似乎也對得起他的評價。
像張世澤口裏的大農莊,其實就是後世的榮軍農場。
訓練中成績不合格的戰士,淪為後勤保障兵種,為一流的戰士服務,增加軍隊戰鬥力的同時,也節省了大量的軍費。
“稟陛下,臣迴去之後,會將整頓京營方略奏陳陛下,請陛下擇能臣負責此事。
不過,臣竊以為,整頓京營一事不可操之過急,宜分批分次有序進行為佳。”
整頓京營費時費力,張世澤在提出意見的同時,也把擔子推出去了。
“愛卿所言極是!整頓京營瑣碎繁雜,愛卿確實不宜深陷其中。”
崇禎皇帝點頭表示讚同。
張世澤的高光表現,一再刷新崇禎皇帝的認知,也因此,他變得從諫如流。
再者,張世澤也有更重要的任務。
“愛卿,朕意勇衛營將士月俸二兩伍分,先期招募十萬將士,你以為如何?”
解決了京營的事情,崇禎皇帝心情大好,繼而開始討論起勇衛營。
過去,因為錢財沒到位的原因,崇禎皇帝一直沒有確定勇衛營的人數和薪資。
如今,有了錢,他腰杆子也直了,張口就是十萬將士,仿佛錢不是問題一般。
“陛下,臣以為不可!”
張世澤苦著臉,第一次對崇禎皇帝有些飄的想法提出了反對意見。
崇禎老哥誒,十萬將士,月俸二兩伍分,那意味著軍餉一個月就至少在二十五萬以上了,您可支撐多久?
還有,軍隊的事情,難道就隻要軍餉一項開支嗎?
到底怎麽想的嗎?
“陛下,兵貴精不在多!
臣以為,一是怕朝廷的財力難以支撐十萬將士軍餉。二是怕急切間難有如此大量的校官充斥勇衛營。”
張世澤硬著頭皮,解釋了反對的理由。
應該說,張世澤說得很有道理。
錢財就不說了,以大明的財力,若不是從勳貴世家那裏敲詐了一筆,崇禎皇帝哪裏敢提十萬將士?
另外第二點,中下級的軍官就難以驟然間解決。
張世澤歎了一口氣,決定實話實說。
“陛下,京營駐地曆經各朝各代兩百餘年陸續修建,各方麵已然非常完善,正好可以作為勇衛營的駐地。
臣的意思,是讓五軍營和三千營騰出地方,安置他處。”
什麽移駐京畿要害之地,不過是說得好聽而已。
如今的事情已經發生變化,勇衛營不可能再如曆史上一般,隻有寥寥的一萬餘人,隨便安置在哪個角落都可以。
在張世澤的心裏,勇衛營今後必將取代京營。
那麽,京營駐地自然要留給勇衛營使用了。
否則,再重新找地建立一個軍營,那費用可不得了。
崇禎皇帝點點頭,明白了張世澤的意思。
確實,京營駐地要換主了。
“愛卿,對於整頓京營你有什麽具體想法嗎?”
事涉京營幾萬將士,崇禎皇帝非常關心。
“稟陛下,臣打算拆分京營。”
對於這個問題,張世澤顯然早有打算,他胸有成竹說道:“臣讓神機營留在京城,是為了接收火器。
五軍營人數較多,可以移駐居庸關。而三千營,則移駐密雲衛。
如此一來,京營一分為三,方便人員進行分流。
至於人員分流,臣是這麽考慮。
身強體壯勇猛之士,可以通過考核測試進入勇衛營,月俸另議。
餘者按年齡進行劃分,十八歲到四十歲者,一律轉為輔兵,月俸一兩五分。
剩下的老弱幼小,則一律轉為後勤生產,月俸一兩二分。
這其中,後勤生產是指臣將組建大農莊,讓後勤兵負責喂豬,養各類家禽以及種菜等等,用來滿足勇衛營將士所需。
這樣一來,則可以避免老弱病幼無用者,力不能開礦耕田做工者,反倒挎刀扛槍,到營中點卯充數,影響戰鬥力。
同時,也讓他們力所能及,為朝廷奉獻且能養活自己。”
“好!”
崇禎皇帝聽完,眼前一亮,情不自禁拍手叫好讚道:“愛卿心思縝密,既整頓了京營也為將士們考慮周全,實乃老成謀國之言。
朕之幸,恨不能早得卿矣!”
不得不說,崇禎皇帝對張世澤的評價有點高。
不過,以穿越者的見識,似乎也對得起他的評價。
像張世澤口裏的大農莊,其實就是後世的榮軍農場。
訓練中成績不合格的戰士,淪為後勤保障兵種,為一流的戰士服務,增加軍隊戰鬥力的同時,也節省了大量的軍費。
“稟陛下,臣迴去之後,會將整頓京營方略奏陳陛下,請陛下擇能臣負責此事。
不過,臣竊以為,整頓京營一事不可操之過急,宜分批分次有序進行為佳。”
整頓京營費時費力,張世澤在提出意見的同時,也把擔子推出去了。
“愛卿所言極是!整頓京營瑣碎繁雜,愛卿確實不宜深陷其中。”
崇禎皇帝點頭表示讚同。
張世澤的高光表現,一再刷新崇禎皇帝的認知,也因此,他變得從諫如流。
再者,張世澤也有更重要的任務。
“愛卿,朕意勇衛營將士月俸二兩伍分,先期招募十萬將士,你以為如何?”
解決了京營的事情,崇禎皇帝心情大好,繼而開始討論起勇衛營。
過去,因為錢財沒到位的原因,崇禎皇帝一直沒有確定勇衛營的人數和薪資。
如今,有了錢,他腰杆子也直了,張口就是十萬將士,仿佛錢不是問題一般。
“陛下,臣以為不可!”
張世澤苦著臉,第一次對崇禎皇帝有些飄的想法提出了反對意見。
崇禎老哥誒,十萬將士,月俸二兩伍分,那意味著軍餉一個月就至少在二十五萬以上了,您可支撐多久?
還有,軍隊的事情,難道就隻要軍餉一項開支嗎?
到底怎麽想的嗎?
“陛下,兵貴精不在多!
臣以為,一是怕朝廷的財力難以支撐十萬將士軍餉。二是怕急切間難有如此大量的校官充斥勇衛營。”
張世澤硬著頭皮,解釋了反對的理由。
應該說,張世澤說得很有道理。
錢財就不說了,以大明的財力,若不是從勳貴世家那裏敲詐了一筆,崇禎皇帝哪裏敢提十萬將士?
另外第二點,中下級的軍官就難以驟然間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