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營校場內,鼓聲隆隆。


    很快,人喊馬嘶,塵土飛揚,四麵八方的將士從各自的營房蜂擁而出,統一參加崇禎皇帝的檢閱。


    隻是,京營已經許久沒有這樣的大動作了,軍備馳廢,操練怠惰,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


    校場上,你叫我,我喊你,到處亂哄哄,軍官騎馬奔馳訓嗬,皮鞭子到處亂抽,卻也約束不住。


    足足一個時辰後,校場終於安靜下來,京師三大營的將士差不多都到齊了。


    按三大營的編製,三千營在前,神機營在中,五軍營在後、軍旗招展,盔甲鮮明,乍看起來,軍容似乎倒也頗為壯盛。


    在王承恩的扶持下,崇禎皇帝臉色鐵青緩緩走上點將台,張世澤、李國幀兩人陪同,站在數萬京營麵前。


    此時,李國幀已經讓人搬來一把主將椅,放在點將台上。


    不過,崇禎皇帝並沒有坐下,隻是站著放眼望去,下麵人山人海,錦旗獵獵,極具氣勢,保守估計人數有四萬人左右。


    各軍各營帶兵武將則是紛紛站在最前排,一個個衣甲鮮亮,粗略看上去,倒是頗具大將風範。


    但仔細一看,底下的士兵穿著淩亂,軍列站的是東倒西歪,年齡更是參差不齊。


    上有五六十歲的白發老翁,下有十一二的黃毛小兒,衣甲破損的,穿反的比比皆是。


    更有甚者居然連兵器都沒有,隨意找了根棍子握在手中,幾萬人站在校場上之後更是交頭接耳,嘰嘰喳喳,如同鬧市一般。


    畢竟,今日崇禎皇帝是微服私訪,下麵將士並不知道當今天子站在上麵,還以為是哪個勳貴世家的公子哥呢。


    目睹這一幕,崇禎皇帝氣得青筋跳動,雙拳緊握,整個人明顯處於狂暴狀態。


    相比於邊軍,京營是朝廷足額足餉供應,不曾短了半分,哪知卻搞成這幅模樣,豈不讓人心寒?


    旁邊,張世澤對於京營的表現卻很淡然。隻是偷瞄盛怒中的崇禎皇帝後,心裏微歎!


    崇禎這個皇帝當得太悲哀了。


    他當了十七年的皇帝,就被人蒙蔽了十七年。


    宮裏的太監,朝廷上的文武百官,勳貴皇戚,都在欺騙他。


    為什麽他們敢欺騙崇禎皇帝?


    說穿了,還不是崇禎皇帝失去了掌握權力平衡的杠杠!


    別的就不說了,就說天啟一朝,有魏忠賢在的時候,人憎鬼厭,那為什麽朝局都比現在好得多?


    那是因為,東林黨一家獨大排除異己,大肆打壓其他黨派,使得其他各黨派隻能報團加入了魏忠賢的閹黨,這才使得魏公公權傾朝野。


    當權力的天平處於平衡的時候,皇帝的話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當權力的天平處於傾斜的時候,才會出現權臣。


    魏公公正是因為東林黨的存在,才如此得勢。


    天啟一朝,閹黨將東林黨壓的是一蹶不振,幾乎退出政壇。


    但是天啟皇帝並沒有趕盡殺絕。


    因為隻有東林黨存在,他才能使得這些人抱團在一起聽他指揮,他的命令才能真正得到落實。


    魏公公在的時候,各地天災還能勉強賑濟,實在不行還能減免稅收。


    災區百姓雖然難以生活,但是還不至於造反,遼東局勢也是極為穩定,各種商稅全部加派到了南方一帶。


    這使得北方極為穩定,小範圍起義根本無法擴大,均被迅速撲滅。


    但是崇禎皇帝明顯不明白這個道理,上來第一件事就是鏟除魏公公,打垮了閹黨,來了大清洗,使得東林黨一家獨大。


    同時,他又沒有製造出另一個王公公、李公公,用來平衡壓製東林黨。


    以至於剩下的時間裏,東林黨每天的任務就是排除異己,對抗皇權,使得對東林黨稍有不利的政策就寸步難行。


    崇禎皇帝剛親政的時候,東林黨就連哄帶騙地讓他把鹽稅商稅礦稅等等,幾乎免了個一幹二淨,說這是為民謀福祉,不與民爭利。


    於是,大明王朝所有的稅收全部壓在了貧窮的百姓身上。


    碩大的一個王朝,農業稅收入才二百萬兩。就是後來增加了三餉,也才五百六十萬兩,還逼反了百姓。


    得不償失呐!


    其實,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隻要財政不出現問題,叛軍和韃清還能翻上天?


    可財政出了問題,那就悲催了。


    將士戰死了沒有撫恤,活著好歹還能混口飯吃,一家老小不至於餓死。


    既然這樣,誰還去拚命?


    想到這些,再看眼前京營的不堪,張世澤心中漸漸有了一個完整的計劃。


    如今京營連雞肋都稱不上了,但畢竟還有幾萬人,也不可能說就此解散了。與其白白花錢養著一群廢物,倒不如廢物利用一番。


    “襄城伯,京營將士都悉數在此了?”


    點將台上,張世澤正在思考著一攬子的計劃,崇禎皇帝卻寒著臉冷聲對李國幀問道。


    雖然不知道京營的具體人數,但兵部核定京營的糧餉卻有十四萬人之多,這點崇禎皇帝是知道的。


    甚至,京營將領吃空餉的事情,崇禎皇帝也知道一二。


    但是,如果人數相差太大,卻是他無法忍受了。


    任何事情,都得有一個度,不能太過了。


    “啟奏陛下,京營合計十四萬三千五百人,駐守京城十三處,負責守衛京城外七門和內九門。


    平日裏,京軍大營一般駐紮七萬人。隻是陛下今日來得急切,有部分外出執勤的將士尚為歸營。


    除去這些人,其他人倒是到齊了。


    隻是,京營驟然間集合,難免手忙腳亂,影響軍容,請陛下恕罪!”


    麵對崇禎皇帝的質詢,李國幀心裏驚駭莫名,然而表麵卻不動聲色,把應對朝廷檢查的那一套說辭照搬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搶救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驕傳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驕傳奇並收藏搶救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