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鶴堡依山而建,外有包磚,緊扼延慶和宣府之間的要衝,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此時天色漸晚,終日在地裏忙活的大明軍戶,拖家帶口的扛著農具,牽著耕牛,往堡裏走去。


    他們忙活了整整一天,滿身疲累,婦人和小孩們明顯長期沒有吃飽,一個個麵黃肌瘦,臉帶菜色的樣子,和肥頭大耳的王世光等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藏在雪窩子裏的王世光,舔了舔幹裂的嘴唇,眼睛緊緊盯著這些從眼前經過的大明軍戶。


    有些嗜血意味的道:“別看他們人多,不過全是些老弱婦孺,咱們幾個等會天黑盡了,趁機摸進堡裏去,說不定出其不意,能將他們全殺光,掃清大軍進發前的一個關鍵障礙,這將會是天大的功勞。”


    李戰心裏鄙視,這姓王的是有多仇視這些大明軍戶,心心念念就是要殺光他們,難道這人是當奴才上了癮,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到主子麵前去邀功。


    他心裏對這些毫無防備的同袍們多少有一絲不忍,為了打消王世光這種毫無人性的念頭,心念電轉,頓時想到一個主意。


    “王頭,咱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刺探軍情,殺了他們固然能立功,但如此一來必定打草驚蛇,這麽大的堡壘,指不定裏麵暗藏著守軍,咱們和他們穿著相同,還不如抓住眼前機會,跟著她們混進去,打探一番。”


    王世光生性狡詐多疑,狐疑的看了他一眼,他一方麵覺得李戰說得有道理,另一方麵又擔心李戰會泄露他們的行蹤,心裏取舍過後,點頭同意,不過為了穩妥,讓武泰陪同李戰一起前去,他的目的非常明確,要的就是二人互相監視。


    李戰和武泰在王世光不斷地催促之下,隻得從雪窩子裏爬了出來,為了不讓這些軍戶起疑,將牛皮靴脫了下來,換上大明軍戶慣穿的靴子。


    崇禎時期的大明,天氣異常寒冷,現在已經是四月了,大雪都還沒消融。


    軍戶們熙熙攘攘走在迴堡的路上,即便清軍已經有過兩次入侵,但這些餓著肚子,衣不蔽體的軍戶對敵軍根本就沒有多少提防。


    一路上嘴裏談論的除了莊稼長勢就是災害問題。


    李戰和武泰找到一個五旬左右的老者,裝著向他問路,老者警惕的看了他們一眼,不過聽他們都是山西一帶口音,又見了他們的腰牌後,再也沒有懷疑,熱情的為他們指了路途。


    李戰對這一帶本就熟悉,故意問了一條要從雕鶴堡經過的道路,老者欣然帶著他們,朝堡內走去。


    一路上,李戰幾次想對老者示警,不過考慮到被軟禁在盛京的老娘,武泰這人又沒取得百分之百的信任,隻得收起這股衝動,有句沒句的和老者攀談起來。


    “老伯,這雕鶴堡如此大,怎的一路上很少看見多少年輕人呢!”


    老者無奈笑了笑,慢條斯理的給他們說了起來。


    原來大明這幾年內有流賊作亂,外有清軍虎視眈眈,可謂內憂外患,國力早就被掏空了,明末時興募兵製,軍戶製度已經形同虛設,朝廷既沒銀子又沒精力來管這些要死不活的軍戶。


    所謂當兵吃餉,年輕一輩的軍戶不是逃亡就是跑去做了家丁,誰還願意在這裏等死。


    李戰旁敲側擊的問那老者,這麽重要的戰略要地,朝廷真的就這麽放任不管麽,就不怕韃子來攻?


    老者麻木的擺了擺手,半響才道:“打仗或許會死,而不打仗卻注定是個死......。”


    這聽起來像駁論的話,李戰反而聽懂了,難怪清軍幾次入侵,如入無人之境,隻有外敵來犯,朝廷才會重視,朝廷重視才會有錢拿,無論做官的,還是當兵的,無外乎都隻是想活下去。


    僅此而已,飯都吃不飽,誰管你江山不江山,不打仗死路一條,打仗反而有一絲生機,拋開所謂的民族意識不談,是個人都會有所取舍。


    言盡於此,堡口在望,在外幹活的軍戶大多往裏走去,避免人多嘴雜,老者也罷了言談。


    隻管帶著李戰等人朝堡裏走去,門口根本就無人過問,堡口是長長的甬道,頭頂就是森嚴的碉樓,裏麵要是有一些精兵把守,要攻下這裏,不花點功夫,也不是那麽輕鬆的。


    可惜,年老體弱的軍戶為了有口飯吃,大多在耕田,誰有心思呆著堡裏等著餓死。


    他後世也在網上看過一些曆史小說,對明末這段曆史有一些了解,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個叫盧象升的名臣,苦戰清軍,最終戰死沙場,讓他最是敬佩。


    如果記得不錯的話,盧象升現在正和洪臣籌在湖廣四川一帶圍剿流賊。


    流賊之禍已經讓大明苟延殘喘,現在更大的危機正悄悄降臨。


    隻不過無人問津,自己是不是該做點什麽呢!剛才對老者旁敲側擊的話語,武泰已經給自己遞了一個提醒的眼神。


    如果堅持要將消息放出去,自己老娘怎麽辦,雖然現在的李戰早已不是以前那個李戰,但怎麽說也是名義上的母親,母親都是偉大的,想到這裏,就想到自己的母親。


    特別是他在部隊的時候,母親對自己的牽掛,可惜這次緝毒行動,讓自己丟了生命,想到母親會白發人送黑發人,他的心裏說不出的難受。


    已經有了一次遺憾,既然來到了這裏,他就不會讓這種遺憾繼續發生。


    既不想暴露自己,又想將清軍入侵這個消息傳出去,讓大明提早做些應對。


    他心裏百轉千迴,一時不得其法,隻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進得堡來,堡內多數莊戶都已經迴家去了,靠著門口一坐,也不進去,按理說,這會早就到了飯點,這些人怎麽不進屋做飯呢。


    老者像是看懂李戰等人的疑惑,慘笑道:“堡裏早就斷糧了,幹了一天農活,無粒米下鍋,隻得坐著等死。”


    說著邀請李戰二人去他家就坐,李戰也不推辭,跟著老者去了他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江東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江東陽並收藏清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