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倒黴的金娃娃與新華夏的推
晚清之開著戰艦去穿越 作者:仰望天鵝的蛤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麽,問題來了,一旦不能阻止新華夏的發展,十年後,新華夏的強大將難以預料,英國在遠東的利益將受到到極大影響。再加上大明在東亞的勢力,英國人的心頭肉印度都很有可能失去。
因此,無論如何,海軍建設不能被新華夏拉了下太遠。
喬治三世已經得到了新華夏新一代戰列艦的主要技術參數,比如排水量一萬五千多噸,航速23節,8門305毫米巨炮,以及用於防禦的20門76毫米速射炮。
英國人決定采取分項突破的技術來攻克這些難點。巨艦艦體雖然製造複雜,但並非無法克服,因此,最多是安排更多的人手用於製造艦體,難題就是瓦特負責的蒸汽機。在國王的強力要求下,瓦特苦澀的接受了三年內製造出萬噸級馬力輸出的大型蒸汽機的任務。
另外,長身管的巨炮對於*有更高要求,*燃燒太過迅速,容易炸膛,必須研製出一種燃燒速度較慢的*。這對於英國人來說,其實也不是太難。因為英國人連*的燃燒方程式都知道,稍一改進,完全可以解決。
於是,喬治三世拍板了一個萬噸艦四年造艦計劃。甚至為此,停掉了原本打算在國內的一些重點建設項目,比如國內的道路擴建,運河溝通等等計劃。其實,大英帝國在海軍擴充到一定實力後,覺得已經能夠與新華夏在海上爭雄,就打算將重點引到民生上。畢竟,軍備再重要,也要讓老百姓填飽肚子,不能老讓百姓吃糠咽菜的支持自己國家的軍備。但是,現在,新華夏釋放出的信息,卻讓英國人隻能咬緊牙關,繼續過苦日子。
至於與新華夏的海上爭雄,還是先放放吧。
有句話叫,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敵人。英國人的造艦計劃很快就為法國人知道。其他人不管,但是英國人一旦有所動作,法國人就必須采取方法應對,這已經成了法國人的慣性思維。雖然麵臨的困難甚至超過了英國人,因為法國人都沒有自主建造過任何一款鐵甲艦。但是,有困難,客服困難也要上。於是,法國人拉上了自己的好基友西班牙人,一起展開了造艦計劃。
隻是,沒錢了,怎麽辦呢?
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人,甚至西班牙人,都將目光轉向了荷蘭。
17世紀,曾經是荷蘭人的世紀,自從1581年,荷蘭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贏得國家獨立,荷蘭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就開始迅速發展。說起來,真是真實的悖論。一般來說,應該是國家資源豐富,才會變得更加強大富裕。但是,現實中,許多富國,卻是資源貧乏國。荷蘭瀕臨大西洋,手工業發達,但自然資源稀缺,本地市場狹小。因此,許多荷蘭人外出從事商業活動,來往於世界各地,賺取了大量的錢財,於是荷蘭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
荷蘭人的發家,可以說是源於自身的商業冒險精神。17世紀,許多西方國家的商船上的水手都帶著武器,因為他們要防備遍布世界各大洋的海盜。但是也因此,他們的船就需要更加堅硬的木頭,還需要犀利的武器,從而更好的保護自己。而荷蘭的船幾乎沒有裝備武器,所以荷蘭的船造價很便宜,用荷蘭的船運送貨物也很便宜,靠著這樣的冒險精神,於是荷蘭就成為了歐洲的海上馬車夫。
當然,不僅是便宜,荷蘭人的誠信也是成功最重要的法寶。
荷蘭有一個有名最著名的船長巴倫支,他試圖找到一條最近的從北麵到達亞洲的路線。但是北冰洋的寒冷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在俄羅斯一個島嶼三文雅他們被冰封的海麵困住了。
三文雅地處北極圈之內,巴倫支船長和17名荷蘭水手在這裏度過了8個月的漫長冬季。他們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嚴寒中保持體溫;他們靠打獵來取得勉強維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
在這樣惡劣的險境中,8個人死去了。但荷蘭商人卻做了一件令人難以想象的事情,他們絲毫未動別人委托給他們的貨物,而這些貨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們生命的衣物和藥品。第二年,幸存的商人終於把貨物幾乎完好無損地帶迴目的地委托人手中。他們用生命作代價,守望信念,創造了傳之後世的經商法則。在當時,這樣的做法也給荷蘭商人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贏得了海運貿易的世界市場。
英國人雖然通過三次英荷戰爭打掉了荷蘭人的海上霸權,但是,此時最富裕的國家還是荷蘭。因為他們是此時歐洲的高利貸主,阿姆斯特丹也是此時歐洲的金融中心。相比較繁榮的阿姆斯特丹,倫敦就成了鄉下的小漁村。
自從英國崛起後,與荷蘭的戰爭從來沒有停過,光是規模較大的戰爭,曆史上就先後發動了四次,在此前已經發生了三次。
第一次英荷戰爭,通過了英國人的航海條例,因此英國人將自己與殖民地之間的貿易都交給自己國家的船隻,排除了荷蘭的影響。
第二次英荷戰爭的起因同樣是因為英國人實行了更加嚴格的航海條例,並且占領了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後來的紐約。戰後雙方基本平分秋色,荷蘭稍勝一籌。
第三次英荷戰爭不僅有英國與荷蘭參加,還有陸軍強國法國也參與了對荷作戰。結果是,雖然荷蘭最終獲得海戰與陸戰的勝利,但是櫃內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國勢大不如前,開始走下坡路。
第四次英荷戰爭原本應該早幾年發生的,但是,可能是新華夏存在的蝴蝶效應,英國人鑒於在北美的海戰中損失較重,海軍實力需要迴複,因此並沒有很快展開對荷蘭的軍事行動。
終於,1784年4月,英國以荷蘭支持北美獨立戰爭為由,片麵廢除當初威廉三世所主導英荷同盟的各種條約,並發動了第四次英荷戰爭。
荷蘭人很有嗶了狗的感覺,“尼瑪,宣布支持美利堅獨立的不隻是我們,法國與西班牙才是主力,而且,我們隻是口頭上支持了一下,法國與西班牙可是真刀真槍的與英國人幹上一場,他們你不找,你找我們幹嘛?難道我們是軟柿子嗎?”
答案確實“是”。
荷蘭自從第三次英荷戰爭過後,為了發展經濟,或者是害怕戰爭,主動削減了海軍規模,自廢武功,希望就此換得英法兩大強國對自己解除戒備心理,讓弱小的荷蘭能夠生存下去。也因為縮減了軍備,荷蘭的經濟再次發展,成為歐洲最富裕的國家,沒有之一。而且,阿姆斯特丹還是歐洲的金融中心,荷蘭的大資本家將大量的資金用於貸款,給英國人,法國人,俄羅斯人,普魯士人。結果就是,荷蘭的資金繁榮了別人,並強大了對手,唯獨自己成了歐洲的寄生蟲,靠著金融的利息存活下去,再也沒有祖輩巴倫支船長們的那股吃苦耐勞與正直善良的優秀品格。
英國靠著優勢的海軍,把軍備廢弛的荷蘭徹底打垮,並掠奪荷蘭豐厚的商隊物資與殖民地。英國通過這次海上作戰,終於徹底擊垮了荷蘭,讓荷蘭人也隻能仰英國人鼻息。荷蘭可以說是作為失去北美十三州的巨大補償。比如,原本在一百年內向荷蘭人借貸的巨額國債,也以戰爭為借口而免付利息,並在戰後以低價向荷蘭商人收購國債。甚至英國人還直接獲得了大量荷蘭上傳,商船總數量與總噸位一躍成為世界第一。
更糟糕的是,由於荷蘭戰敗,國家信用大跌,此前一直是全世界金融中心的阿姆斯特丹,戰後被倫敦取代了金融地位;而著名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亦被戰敗影響而出現經濟危機,最後在1799年宣布破產解散。當初在17世紀叱吒風雲的“海上馬車夫”與殖民帝國,隨著這場戰爭而崩潰衰落。
英國人通過此次戰爭獲得大量好處,終於有充足的資金與物力展開新型鐵甲艦的建設,海軍實力必然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至於法國人與西班牙人就艱難了許多,西班牙倒也罷了,至少獲得了戰前被英國人占領的佛羅裏達,當地的種植園還能為西班牙提供一些稅收。但是,對於法國來說,除了表麵上的國家的榮光,但是一點實質性的好處都沒有得到,還直接拖垮了國內的財政,使得赤字遞增大增,已經沒有什麽餘力製造鐵甲艦了。
但是,法國人怎能讓此事歇菜呢?
於是,新華夏的談判代表,外長林航就來到了巴黎,這個歐洲最大也是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法方負責談判的是奧爾良公爵,一個外表顯得很是陰柔或者說是女性化的優雅男人,這也可以說是此時法國貴族的典型代表了。
林航對於這樣明顯女性化的小男人很是眼暈,很是不適應,但是為了大局,還是隻能撐下去。
因此,無論如何,海軍建設不能被新華夏拉了下太遠。
喬治三世已經得到了新華夏新一代戰列艦的主要技術參數,比如排水量一萬五千多噸,航速23節,8門305毫米巨炮,以及用於防禦的20門76毫米速射炮。
英國人決定采取分項突破的技術來攻克這些難點。巨艦艦體雖然製造複雜,但並非無法克服,因此,最多是安排更多的人手用於製造艦體,難題就是瓦特負責的蒸汽機。在國王的強力要求下,瓦特苦澀的接受了三年內製造出萬噸級馬力輸出的大型蒸汽機的任務。
另外,長身管的巨炮對於*有更高要求,*燃燒太過迅速,容易炸膛,必須研製出一種燃燒速度較慢的*。這對於英國人來說,其實也不是太難。因為英國人連*的燃燒方程式都知道,稍一改進,完全可以解決。
於是,喬治三世拍板了一個萬噸艦四年造艦計劃。甚至為此,停掉了原本打算在國內的一些重點建設項目,比如國內的道路擴建,運河溝通等等計劃。其實,大英帝國在海軍擴充到一定實力後,覺得已經能夠與新華夏在海上爭雄,就打算將重點引到民生上。畢竟,軍備再重要,也要讓老百姓填飽肚子,不能老讓百姓吃糠咽菜的支持自己國家的軍備。但是,現在,新華夏釋放出的信息,卻讓英國人隻能咬緊牙關,繼續過苦日子。
至於與新華夏的海上爭雄,還是先放放吧。
有句話叫,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敵人。英國人的造艦計劃很快就為法國人知道。其他人不管,但是英國人一旦有所動作,法國人就必須采取方法應對,這已經成了法國人的慣性思維。雖然麵臨的困難甚至超過了英國人,因為法國人都沒有自主建造過任何一款鐵甲艦。但是,有困難,客服困難也要上。於是,法國人拉上了自己的好基友西班牙人,一起展開了造艦計劃。
隻是,沒錢了,怎麽辦呢?
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人,甚至西班牙人,都將目光轉向了荷蘭。
17世紀,曾經是荷蘭人的世紀,自從1581年,荷蘭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贏得國家獨立,荷蘭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就開始迅速發展。說起來,真是真實的悖論。一般來說,應該是國家資源豐富,才會變得更加強大富裕。但是,現實中,許多富國,卻是資源貧乏國。荷蘭瀕臨大西洋,手工業發達,但自然資源稀缺,本地市場狹小。因此,許多荷蘭人外出從事商業活動,來往於世界各地,賺取了大量的錢財,於是荷蘭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
荷蘭人的發家,可以說是源於自身的商業冒險精神。17世紀,許多西方國家的商船上的水手都帶著武器,因為他們要防備遍布世界各大洋的海盜。但是也因此,他們的船就需要更加堅硬的木頭,還需要犀利的武器,從而更好的保護自己。而荷蘭的船幾乎沒有裝備武器,所以荷蘭的船造價很便宜,用荷蘭的船運送貨物也很便宜,靠著這樣的冒險精神,於是荷蘭就成為了歐洲的海上馬車夫。
當然,不僅是便宜,荷蘭人的誠信也是成功最重要的法寶。
荷蘭有一個有名最著名的船長巴倫支,他試圖找到一條最近的從北麵到達亞洲的路線。但是北冰洋的寒冷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在俄羅斯一個島嶼三文雅他們被冰封的海麵困住了。
三文雅地處北極圈之內,巴倫支船長和17名荷蘭水手在這裏度過了8個月的漫長冬季。他們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嚴寒中保持體溫;他們靠打獵來取得勉強維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
在這樣惡劣的險境中,8個人死去了。但荷蘭商人卻做了一件令人難以想象的事情,他們絲毫未動別人委托給他們的貨物,而這些貨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們生命的衣物和藥品。第二年,幸存的商人終於把貨物幾乎完好無損地帶迴目的地委托人手中。他們用生命作代價,守望信念,創造了傳之後世的經商法則。在當時,這樣的做法也給荷蘭商人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贏得了海運貿易的世界市場。
英國人雖然通過三次英荷戰爭打掉了荷蘭人的海上霸權,但是,此時最富裕的國家還是荷蘭。因為他們是此時歐洲的高利貸主,阿姆斯特丹也是此時歐洲的金融中心。相比較繁榮的阿姆斯特丹,倫敦就成了鄉下的小漁村。
自從英國崛起後,與荷蘭的戰爭從來沒有停過,光是規模較大的戰爭,曆史上就先後發動了四次,在此前已經發生了三次。
第一次英荷戰爭,通過了英國人的航海條例,因此英國人將自己與殖民地之間的貿易都交給自己國家的船隻,排除了荷蘭的影響。
第二次英荷戰爭的起因同樣是因為英國人實行了更加嚴格的航海條例,並且占領了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後來的紐約。戰後雙方基本平分秋色,荷蘭稍勝一籌。
第三次英荷戰爭不僅有英國與荷蘭參加,還有陸軍強國法國也參與了對荷作戰。結果是,雖然荷蘭最終獲得海戰與陸戰的勝利,但是櫃內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國勢大不如前,開始走下坡路。
第四次英荷戰爭原本應該早幾年發生的,但是,可能是新華夏存在的蝴蝶效應,英國人鑒於在北美的海戰中損失較重,海軍實力需要迴複,因此並沒有很快展開對荷蘭的軍事行動。
終於,1784年4月,英國以荷蘭支持北美獨立戰爭為由,片麵廢除當初威廉三世所主導英荷同盟的各種條約,並發動了第四次英荷戰爭。
荷蘭人很有嗶了狗的感覺,“尼瑪,宣布支持美利堅獨立的不隻是我們,法國與西班牙才是主力,而且,我們隻是口頭上支持了一下,法國與西班牙可是真刀真槍的與英國人幹上一場,他們你不找,你找我們幹嘛?難道我們是軟柿子嗎?”
答案確實“是”。
荷蘭自從第三次英荷戰爭過後,為了發展經濟,或者是害怕戰爭,主動削減了海軍規模,自廢武功,希望就此換得英法兩大強國對自己解除戒備心理,讓弱小的荷蘭能夠生存下去。也因為縮減了軍備,荷蘭的經濟再次發展,成為歐洲最富裕的國家,沒有之一。而且,阿姆斯特丹還是歐洲的金融中心,荷蘭的大資本家將大量的資金用於貸款,給英國人,法國人,俄羅斯人,普魯士人。結果就是,荷蘭的資金繁榮了別人,並強大了對手,唯獨自己成了歐洲的寄生蟲,靠著金融的利息存活下去,再也沒有祖輩巴倫支船長們的那股吃苦耐勞與正直善良的優秀品格。
英國靠著優勢的海軍,把軍備廢弛的荷蘭徹底打垮,並掠奪荷蘭豐厚的商隊物資與殖民地。英國通過這次海上作戰,終於徹底擊垮了荷蘭,讓荷蘭人也隻能仰英國人鼻息。荷蘭可以說是作為失去北美十三州的巨大補償。比如,原本在一百年內向荷蘭人借貸的巨額國債,也以戰爭為借口而免付利息,並在戰後以低價向荷蘭商人收購國債。甚至英國人還直接獲得了大量荷蘭上傳,商船總數量與總噸位一躍成為世界第一。
更糟糕的是,由於荷蘭戰敗,國家信用大跌,此前一直是全世界金融中心的阿姆斯特丹,戰後被倫敦取代了金融地位;而著名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亦被戰敗影響而出現經濟危機,最後在1799年宣布破產解散。當初在17世紀叱吒風雲的“海上馬車夫”與殖民帝國,隨著這場戰爭而崩潰衰落。
英國人通過此次戰爭獲得大量好處,終於有充足的資金與物力展開新型鐵甲艦的建設,海軍實力必然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至於法國人與西班牙人就艱難了許多,西班牙倒也罷了,至少獲得了戰前被英國人占領的佛羅裏達,當地的種植園還能為西班牙提供一些稅收。但是,對於法國來說,除了表麵上的國家的榮光,但是一點實質性的好處都沒有得到,還直接拖垮了國內的財政,使得赤字遞增大增,已經沒有什麽餘力製造鐵甲艦了。
但是,法國人怎能讓此事歇菜呢?
於是,新華夏的談判代表,外長林航就來到了巴黎,這個歐洲最大也是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法方負責談判的是奧爾良公爵,一個外表顯得很是陰柔或者說是女性化的優雅男人,這也可以說是此時法國貴族的典型代表了。
林航對於這樣明顯女性化的小男人很是眼暈,很是不適應,但是為了大局,還是隻能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