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今日下午在皇信堂批複了一些疏奏,召見了幾個外州刺史使臣和軍區都督使臣,看了他們呈遞的疏章,征詢了一些各州郡督區的情況。一直到申時中才迴到太和殿,稍事休息之後溫閱典籍。
這是他二十年來養成的好習慣,稍有閑暇就觀覽書典,有時候召請博士一起講經,可以說是手不釋卷。
今日他本來打算看會《魏氏春秋》,再與長子恂一起進晚膳,膳後問問他今日在宣文堂進學經籍的情況。沒想到剛剛看了兩刻鍾左右,張瑁進報,尚書李衝求見。
他今日午前才吩咐李衝去督辦諸事,又因著他執掌南疆州郡諸務,以為他有急務求見,就立刻放下書冊宣見李衝。
李衝行禮完畢,謝了皇帝賜坐,皇帝問道:“李尚書急急陛見,有何要事?”
“稟陛下,臣今日奉旨於諸省官署內優擇良才遊說,久不能得其人。幸得主客曹主客令張彝來報,主客曹得二皇子殿下之助,已經使南使臣服。臣得知即刻前來陛見稟奏,一為呈奏此事,二為賀陛下得麒麟子。”
皇帝聽了李衝的話有些糊塗,沒有弄清楚李衝到底說的什麽,怎麽與二郎牽扯上了?想了一下問道:“李尚書且慢說,朕因昨日得知高太妃偶疾,午前便委二子去了北海弟邸。家子至今尚未返宮。卻不知他與南使之事有何關聯,李尚書細說於朕。”
李衝可不敢在皇帝麵前賣關子討巧,將他在張彝和酈道元所說的前後詳情仔細講述了一遍。
李衝看著沉思的皇帝,說道:“陛下,臣已經知會主客曹送去素服,是否明日宣見南使?”
“此事宜早不宜遲,南使在京近十日,入吊之事遲遲不決,今日南使既然已經同意,明日就要他們先在太廟敬拜太後,朕將在太和後殿設宴接酬。”說罷對著一邊的張瑁說道:“張卿,你今夜通傳在京皇親並文武官將明日辰時一同入拜,另外傳旨於太官署,明日宴皇族宗王,重臣與南使於太華殿,命其要善加籌備,勿有疏漏。命太仆將珍藏佳釀取十甕。其他諸事你也要做到心中清明有數。”
“遵旨”
.......
。。。。。。。。。
車駕到了止車門前,拓跋慎下了車,他出宮時因為要帶東西,所以能從宮裏麵乘車,現在要進宮,就要在止車門下車。止車門是皇宮宮門,進了止車門就是皇宮。皇宮裏麵不準馳馬乘車。
站在止車門門殿外,看看天『色』估『摸』著現在差不多是後世的五點鍾左右,天『色』已經濺於昏暗下來,氣溫也降了下來,冷風也凜冽了不少。
也不知道現在皇帝在哪裏,這些時間他一般很少去後宮,也就主要在太華殿,皇信堂和太和殿。皇信堂離止車門最近,所以拓跋慎打算先去皇信堂看看,如果沒有就去太和殿,畢竟現在皇帝要守喪居廬。太華殿可能『性』最低,那裏是舉行大朝會的地方。現在這個點了在那裏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至於內宮,可能『性』更小,皇帝現在守喪期間,一般不會去那裏。
感受著有些刺骨的寒風,拓跋慎帶著陸光加快腳步,趕到皇信堂外,看見殿門大開,不過門外沒幾個人,問了一下才知道皇帝一個時辰前就走了,隻是不知道皇駕去了哪裏!
離開皇信堂,繞了個大彎,來到思賢門,問了一下守門小宦,說是皇帝在殿內。拓跋慎趕緊進去。
走到太和殿前殿殿基下,遠看隻有幾個小宦官值守,不過殿內燈火搖曳,偶爾有幾個小宦侍抬著木炭進出行走在殿廊間。
拓跋慎抬步走上殿基,到了殿外,聽見殿內隱約傳來交談聲。便吩咐陸光前去告知幾個小宦,就說二皇子前來複旨,請求陛見。
小宦進去不久,就看見張瑁出殿宣道:“二殿下,陛下宣見。”
拓跋慎正了正身上衣冠,跟在張瑁後麵走進太和前殿。今日的太和前殿不像上次那樣悶熱,隻覺得溫度適中些。
走過幾層紗簾,隔著紗簾,在五六盞大型燈具的燈光下,就看見皇帝已經端坐好了,李衝在右邊下座站著。
“兒慎參見父皇陛下。”
“吾兒起來吧!”
拓跋慎站起來,再行一禮,說道:“兒今日奉詔前去北海王邸,問訊高太妃。太妃貴體已經有了好轉,並托兒轉拜父皇陛下,以表臣妾微情。”說完再次下拜。
皇帝等拓跋慎拜完之後道:“太妃隨先帝多年,生北海王,與我家有功。”揮手示意拓跋慎起來。要拓跋慎去看完高太妃,本來就是他的幌子,又知高太妃無恙,也就不想多談高太妃的事。
“方才李尚書來奏,我兒去南朝賓館口服南使。可有此事?”
“兒魯莽僭越,擅自幹涉外庭。請父皇陛下訓責。”
“此情雖不可長,不過你即為太後孫輩,所為亦是我家事,可以說是出於孝親之心,為父今不責你。”
皇帝又看了李衝一眼。說道:“為父現有公務與李尚書酌議,你先去後殿等候,晚膳就在太和殿和你阿兄一起用,為父會派人去清瀟院告知曹卿。”
拓跋慎行禮畢就往後殿去,想著皇帝留他用晚膳算是酬功吧,父子之間,自己又不是成年人,沒什麽好封賞的,也就在這些小節上交流一下。不過他今天也沒打算受什麽賞賜,這次功勞隻是機緣巧合所致。二來他也不缺什麽,沒什麽不滿足的。
走到後殿,隻有兩個宮女和兩個侍宦在此。拓跋慎向他們幾個點頭致意一下,就坐在床上靜等,想一想今天前後發生的事。
與鄭娘子兩人單獨會麵的情景,雖然隻是就說過幾句話,但是感覺與上次在永寧寺格外不同。上次的那種疏離感少了很多。
。。。。。。。
在後殿等了大約一刻鍾的時間,皇帝才從前殿過來,拓跋慎起身恭迎,禮畢,父子各自坐下。
“二郎今日之事做得很好,學以致用,正在於此,今日之情,足見卿書沒有白讀,能以言辭屈人,也為我家在南人之前增譽。”
“兒才疏學淺,今日能以言辭屈南使,全仗父皇陛下天威,大魏百萬將士軍勢。否則兒縱有蘇秦,張儀之舌,亦不能動搖南人分毫。”
“我兒能明白這點兒,甚好!甚好!我大魏能屈服南人,正在於廟堂不得,補於疆場。南人自陷內『亂』,以致軍民疲敝。我朝方能革除弊政,日日維新。這些朕常常說於你諸位叔父,你如今也漸長,為父今日也說於你知。”
“兒當效父皇,日日更始,友悌兄弟,和睦五族。”
皇帝聽了,楞了一下,旋即笑道:“我兒能明白為父苦心,亦不枉為父良言。”
這是他二十年來養成的好習慣,稍有閑暇就觀覽書典,有時候召請博士一起講經,可以說是手不釋卷。
今日他本來打算看會《魏氏春秋》,再與長子恂一起進晚膳,膳後問問他今日在宣文堂進學經籍的情況。沒想到剛剛看了兩刻鍾左右,張瑁進報,尚書李衝求見。
他今日午前才吩咐李衝去督辦諸事,又因著他執掌南疆州郡諸務,以為他有急務求見,就立刻放下書冊宣見李衝。
李衝行禮完畢,謝了皇帝賜坐,皇帝問道:“李尚書急急陛見,有何要事?”
“稟陛下,臣今日奉旨於諸省官署內優擇良才遊說,久不能得其人。幸得主客曹主客令張彝來報,主客曹得二皇子殿下之助,已經使南使臣服。臣得知即刻前來陛見稟奏,一為呈奏此事,二為賀陛下得麒麟子。”
皇帝聽了李衝的話有些糊塗,沒有弄清楚李衝到底說的什麽,怎麽與二郎牽扯上了?想了一下問道:“李尚書且慢說,朕因昨日得知高太妃偶疾,午前便委二子去了北海弟邸。家子至今尚未返宮。卻不知他與南使之事有何關聯,李尚書細說於朕。”
李衝可不敢在皇帝麵前賣關子討巧,將他在張彝和酈道元所說的前後詳情仔細講述了一遍。
李衝看著沉思的皇帝,說道:“陛下,臣已經知會主客曹送去素服,是否明日宣見南使?”
“此事宜早不宜遲,南使在京近十日,入吊之事遲遲不決,今日南使既然已經同意,明日就要他們先在太廟敬拜太後,朕將在太和後殿設宴接酬。”說罷對著一邊的張瑁說道:“張卿,你今夜通傳在京皇親並文武官將明日辰時一同入拜,另外傳旨於太官署,明日宴皇族宗王,重臣與南使於太華殿,命其要善加籌備,勿有疏漏。命太仆將珍藏佳釀取十甕。其他諸事你也要做到心中清明有數。”
“遵旨”
.......
。。。。。。。。。
車駕到了止車門前,拓跋慎下了車,他出宮時因為要帶東西,所以能從宮裏麵乘車,現在要進宮,就要在止車門下車。止車門是皇宮宮門,進了止車門就是皇宮。皇宮裏麵不準馳馬乘車。
站在止車門門殿外,看看天『色』估『摸』著現在差不多是後世的五點鍾左右,天『色』已經濺於昏暗下來,氣溫也降了下來,冷風也凜冽了不少。
也不知道現在皇帝在哪裏,這些時間他一般很少去後宮,也就主要在太華殿,皇信堂和太和殿。皇信堂離止車門最近,所以拓跋慎打算先去皇信堂看看,如果沒有就去太和殿,畢竟現在皇帝要守喪居廬。太華殿可能『性』最低,那裏是舉行大朝會的地方。現在這個點了在那裏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至於內宮,可能『性』更小,皇帝現在守喪期間,一般不會去那裏。
感受著有些刺骨的寒風,拓跋慎帶著陸光加快腳步,趕到皇信堂外,看見殿門大開,不過門外沒幾個人,問了一下才知道皇帝一個時辰前就走了,隻是不知道皇駕去了哪裏!
離開皇信堂,繞了個大彎,來到思賢門,問了一下守門小宦,說是皇帝在殿內。拓跋慎趕緊進去。
走到太和殿前殿殿基下,遠看隻有幾個小宦官值守,不過殿內燈火搖曳,偶爾有幾個小宦侍抬著木炭進出行走在殿廊間。
拓跋慎抬步走上殿基,到了殿外,聽見殿內隱約傳來交談聲。便吩咐陸光前去告知幾個小宦,就說二皇子前來複旨,請求陛見。
小宦進去不久,就看見張瑁出殿宣道:“二殿下,陛下宣見。”
拓跋慎正了正身上衣冠,跟在張瑁後麵走進太和前殿。今日的太和前殿不像上次那樣悶熱,隻覺得溫度適中些。
走過幾層紗簾,隔著紗簾,在五六盞大型燈具的燈光下,就看見皇帝已經端坐好了,李衝在右邊下座站著。
“兒慎參見父皇陛下。”
“吾兒起來吧!”
拓跋慎站起來,再行一禮,說道:“兒今日奉詔前去北海王邸,問訊高太妃。太妃貴體已經有了好轉,並托兒轉拜父皇陛下,以表臣妾微情。”說完再次下拜。
皇帝等拓跋慎拜完之後道:“太妃隨先帝多年,生北海王,與我家有功。”揮手示意拓跋慎起來。要拓跋慎去看完高太妃,本來就是他的幌子,又知高太妃無恙,也就不想多談高太妃的事。
“方才李尚書來奏,我兒去南朝賓館口服南使。可有此事?”
“兒魯莽僭越,擅自幹涉外庭。請父皇陛下訓責。”
“此情雖不可長,不過你即為太後孫輩,所為亦是我家事,可以說是出於孝親之心,為父今不責你。”
皇帝又看了李衝一眼。說道:“為父現有公務與李尚書酌議,你先去後殿等候,晚膳就在太和殿和你阿兄一起用,為父會派人去清瀟院告知曹卿。”
拓跋慎行禮畢就往後殿去,想著皇帝留他用晚膳算是酬功吧,父子之間,自己又不是成年人,沒什麽好封賞的,也就在這些小節上交流一下。不過他今天也沒打算受什麽賞賜,這次功勞隻是機緣巧合所致。二來他也不缺什麽,沒什麽不滿足的。
走到後殿,隻有兩個宮女和兩個侍宦在此。拓跋慎向他們幾個點頭致意一下,就坐在床上靜等,想一想今天前後發生的事。
與鄭娘子兩人單獨會麵的情景,雖然隻是就說過幾句話,但是感覺與上次在永寧寺格外不同。上次的那種疏離感少了很多。
。。。。。。。
在後殿等了大約一刻鍾的時間,皇帝才從前殿過來,拓跋慎起身恭迎,禮畢,父子各自坐下。
“二郎今日之事做得很好,學以致用,正在於此,今日之情,足見卿書沒有白讀,能以言辭屈人,也為我家在南人之前增譽。”
“兒才疏學淺,今日能以言辭屈南使,全仗父皇陛下天威,大魏百萬將士軍勢。否則兒縱有蘇秦,張儀之舌,亦不能動搖南人分毫。”
“我兒能明白這點兒,甚好!甚好!我大魏能屈服南人,正在於廟堂不得,補於疆場。南人自陷內『亂』,以致軍民疲敝。我朝方能革除弊政,日日維新。這些朕常常說於你諸位叔父,你如今也漸長,為父今日也說於你知。”
“兒當效父皇,日日更始,友悌兄弟,和睦五族。”
皇帝聽了,楞了一下,旋即笑道:“我兒能明白為父苦心,亦不枉為父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