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家穿越,我綁定淘店係統去逃荒 作者:繁繁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長青寫完告示,便讓人張貼在城門口顯眼的位置。
還安排了認字的衙役在旁邊給難民們講解。
難民裏麵並不是誰都認字,不認字的反而占大多數。
再從遠地方來了難民們,在看到告示後,心中有了一些底,來了以後就按告示上麵說的做,城門口也安靜了許多。
此時,太陽已經西斜,晚霞映紅了半邊天。
顧長青在安排人帶隊。
“大頭,你帶十幾個衙役去,拿著這個名單,把名單上的人先帶到滕縣去安置。”
這名單裏,每個村他都安排了一個會木工活的,等到了地方,他們自己就能修房子。
不會修的,就幫忙砍木頭。
他們那時候還是自個蓋房子呢。
“是。”大頭腰間挎著大刀,從顧長青手裏接過名單,塞到懷裏。
扭過頭去找人,一個一個的喊名字,喊到名字的難民才可以走。
顧長青不放心又過來叮囑:“路上要盯好他們,不要讓一個人掉隊!”
好不容易逃難出來,有命活到現在,要是路上再丟了,才可惜。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記著路,江城這裏沼澤地又多,他們要是誤入沼澤地,荒林裏麵,那可就沒命活了。
大頭這時候身高已經比顧長青還高了,直逼一米九。
具體多少沒量過,反正顧長青得揚著頭看他。
這幾年在軍營裏吃的飽,又動的多,跟東子他們個子都是蹭蹭長。
不過這孩子跟他爹一樣,辦事,說話都很穩重:“是,三叔。”
大頭帶著人往滕縣方向走,他還安排十個衙役走後麵,要盯著難民,別有人掉隊。
難民群裏,這時候有的人還有牛車,有的人就是地走。
還好沒入冬,等入冬以後趕路,怕是要凍腳丫子。
顧長青叮囑完,又安排其他三個縣的人。
齊老大帶一隊,東子帶一隊,顧長鬆帶一隊。
江城這裏也安排了人。
大哥顧長柏在指導人家幹活,屋子還沒有修繕好,要想全部能住人,還得好幾天。
至於顧婉魚這邊,也是忙壞了。
她迴來還想好好的歇歇,睡她個天昏地暗。
結果越城這邊也來了大批難民,越城官員下令,組織商鋪掌櫃的必須都要參與賑濟難民。
不但設有粥棚,還有捐獻衣物鞋子的。
顧婉魚他們白天賑濟難民,下午還要開鋪子,人手太少,都忙不過來。
崔氏都抱著孩子去了涼茶鋪幫忙,那邊沒人啦。
顧老頭跟顧婉魚爺倆要賑災區那邊,給難民們發一點涼茶。
涼茶大多熬的是治感冒的,治咳嗽的。
這幾天迴家,比她跑戰場都累,戰場上麵好歹能躺馬車裏躺著睡覺。
迴來後忙的睡覺時間少了,兩個黑眼圈特別明顯。
還有她身上的傷也被她娘跟奶發現了。
路上跑了一個月,肩膀那裏在路上時候就已經結疤了。
姥爺迴來後,跟她娘說了一嘴。她娘就非要扒衣服看。
看了就開始哭,那眼淚真是當場就奪眶而出。
當時,劉月芳冒著眼淚,手抖的不成樣子,女兒胳膊連著肩膀一條傷疤,她都不敢下手摸。
要不是為了給戰場上的士兵送藥,顧婉魚至於受這麽大罪嗎。
到後麵,還不講理的怨上了顧長青。
顧婉魚安慰她,能在淘店買去疤痕的藥,路上她也吃了消炎藥,這傷沒事了。
好不容易把她娘哄好了,她爺跟她奶在家裏跳腳。
她爺是對著空氣罵,罵那些伏擊她的敵兵,罵他們死了再投成個畜牲道,對著個女娃娃動手,不要個臉了。
她奶是偷偷抹眼淚,感歎著不容易。
然後就變著法的給她還有翠翠姐妹倆做好吃的,顧婉魚被補的,直接胖五斤。
用床底下的電子秤稱了,直接胖五斤。
在外麵幫忙賑濟難民,她爺都沒舍得讓她來的,隻是家裏人少活多,她肩膀傷都好了,跟著一塊出來幫忙。
戰場那邊她不用去了。
她剛迴來沒兩天,家裏來了一位大人,自稱是戶部的。
替軍營那邊,來跟她購買止血藥跟退燒藥。
顧婉魚就把事先準備好的藥材拿給他,還托他給趙元昊帶了厚衣裳。
北地特別的冷,她從淘店買了兩個男款羽絨服,把裏麵的羽絨掏出來,讓她劉月芳給他做了個厚羽絨襖。
這樣穿著暖和。
災民遍地,北方在打仗,晉王要接收災民後,從江城到越城一直有挎著包袱,衣衫襤褸的難民過來。
顧婉魚跟顧長青一直忙到冬天,難民才少了些。
不用弄很多人在門口接著,不過也要摸脈之後,安排去的地方,拿到文書才可進城。
越城的冬天雖冷,但裹厚一點,倒還能過去。
江城那邊已經下雪了,再趕到江城的難民是從遠地方來的,甚至是北方那邊過來的。
到了江城這裏,大部分都生了病。
這趟來了很少有小孩跟老人,都是一些青壯年。
青壯年也都餓的尖著下巴,萎靡不振的樣子。
太冷的天氣,加上沒吃沒喝,小孩跟老人應該沒有熬過去。
即使熬過來的,到江城這裏,基本病重。少有精神好的。
顧長青原本已經可以把這邊的情況,登記成冊子,往上遞交後,自己就可以帶人離開了。
然而,看著這些冬日趕來的難民,他又不敢走。
怕他走了,沒有合適的官員到這裏任職,這些難民怕是活不過這個冬天。
反正他應該是不會再去戰場了,以後的日子都會在家裏過。
現在把這麽安置妥當一點,再迴去也不遲。
從江城搜刮的銀子不多,顧長青立馬往上遞了折子。
江城這裏缺藥,缺糧食,缺炭。
潭州跟江城那裏,立馬撥款過來。
還有越城的富商捐贈的衣物跟煤炭,也都在往這邊運的路上。
煤炭沒來,顧長青命衙役找個破鐵桶或者鐵盆,弄柴火燒。
搞了好多火堆,務必讓難民過來後,有火烤烤,身子暖和一些。
還命衙役在旁邊看著,幫忙添柴,還要看著難民不許有爭搶打鬧。
城門口也立起了大帳篷,三個大夫裹的厚厚的給人把脈。
顧長青旁邊立著好幾桶涼茶。
還安排了認字的衙役在旁邊給難民們講解。
難民裏麵並不是誰都認字,不認字的反而占大多數。
再從遠地方來了難民們,在看到告示後,心中有了一些底,來了以後就按告示上麵說的做,城門口也安靜了許多。
此時,太陽已經西斜,晚霞映紅了半邊天。
顧長青在安排人帶隊。
“大頭,你帶十幾個衙役去,拿著這個名單,把名單上的人先帶到滕縣去安置。”
這名單裏,每個村他都安排了一個會木工活的,等到了地方,他們自己就能修房子。
不會修的,就幫忙砍木頭。
他們那時候還是自個蓋房子呢。
“是。”大頭腰間挎著大刀,從顧長青手裏接過名單,塞到懷裏。
扭過頭去找人,一個一個的喊名字,喊到名字的難民才可以走。
顧長青不放心又過來叮囑:“路上要盯好他們,不要讓一個人掉隊!”
好不容易逃難出來,有命活到現在,要是路上再丟了,才可惜。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記著路,江城這裏沼澤地又多,他們要是誤入沼澤地,荒林裏麵,那可就沒命活了。
大頭這時候身高已經比顧長青還高了,直逼一米九。
具體多少沒量過,反正顧長青得揚著頭看他。
這幾年在軍營裏吃的飽,又動的多,跟東子他們個子都是蹭蹭長。
不過這孩子跟他爹一樣,辦事,說話都很穩重:“是,三叔。”
大頭帶著人往滕縣方向走,他還安排十個衙役走後麵,要盯著難民,別有人掉隊。
難民群裏,這時候有的人還有牛車,有的人就是地走。
還好沒入冬,等入冬以後趕路,怕是要凍腳丫子。
顧長青叮囑完,又安排其他三個縣的人。
齊老大帶一隊,東子帶一隊,顧長鬆帶一隊。
江城這裏也安排了人。
大哥顧長柏在指導人家幹活,屋子還沒有修繕好,要想全部能住人,還得好幾天。
至於顧婉魚這邊,也是忙壞了。
她迴來還想好好的歇歇,睡她個天昏地暗。
結果越城這邊也來了大批難民,越城官員下令,組織商鋪掌櫃的必須都要參與賑濟難民。
不但設有粥棚,還有捐獻衣物鞋子的。
顧婉魚他們白天賑濟難民,下午還要開鋪子,人手太少,都忙不過來。
崔氏都抱著孩子去了涼茶鋪幫忙,那邊沒人啦。
顧老頭跟顧婉魚爺倆要賑災區那邊,給難民們發一點涼茶。
涼茶大多熬的是治感冒的,治咳嗽的。
這幾天迴家,比她跑戰場都累,戰場上麵好歹能躺馬車裏躺著睡覺。
迴來後忙的睡覺時間少了,兩個黑眼圈特別明顯。
還有她身上的傷也被她娘跟奶發現了。
路上跑了一個月,肩膀那裏在路上時候就已經結疤了。
姥爺迴來後,跟她娘說了一嘴。她娘就非要扒衣服看。
看了就開始哭,那眼淚真是當場就奪眶而出。
當時,劉月芳冒著眼淚,手抖的不成樣子,女兒胳膊連著肩膀一條傷疤,她都不敢下手摸。
要不是為了給戰場上的士兵送藥,顧婉魚至於受這麽大罪嗎。
到後麵,還不講理的怨上了顧長青。
顧婉魚安慰她,能在淘店買去疤痕的藥,路上她也吃了消炎藥,這傷沒事了。
好不容易把她娘哄好了,她爺跟她奶在家裏跳腳。
她爺是對著空氣罵,罵那些伏擊她的敵兵,罵他們死了再投成個畜牲道,對著個女娃娃動手,不要個臉了。
她奶是偷偷抹眼淚,感歎著不容易。
然後就變著法的給她還有翠翠姐妹倆做好吃的,顧婉魚被補的,直接胖五斤。
用床底下的電子秤稱了,直接胖五斤。
在外麵幫忙賑濟難民,她爺都沒舍得讓她來的,隻是家裏人少活多,她肩膀傷都好了,跟著一塊出來幫忙。
戰場那邊她不用去了。
她剛迴來沒兩天,家裏來了一位大人,自稱是戶部的。
替軍營那邊,來跟她購買止血藥跟退燒藥。
顧婉魚就把事先準備好的藥材拿給他,還托他給趙元昊帶了厚衣裳。
北地特別的冷,她從淘店買了兩個男款羽絨服,把裏麵的羽絨掏出來,讓她劉月芳給他做了個厚羽絨襖。
這樣穿著暖和。
災民遍地,北方在打仗,晉王要接收災民後,從江城到越城一直有挎著包袱,衣衫襤褸的難民過來。
顧婉魚跟顧長青一直忙到冬天,難民才少了些。
不用弄很多人在門口接著,不過也要摸脈之後,安排去的地方,拿到文書才可進城。
越城的冬天雖冷,但裹厚一點,倒還能過去。
江城那邊已經下雪了,再趕到江城的難民是從遠地方來的,甚至是北方那邊過來的。
到了江城這裏,大部分都生了病。
這趟來了很少有小孩跟老人,都是一些青壯年。
青壯年也都餓的尖著下巴,萎靡不振的樣子。
太冷的天氣,加上沒吃沒喝,小孩跟老人應該沒有熬過去。
即使熬過來的,到江城這裏,基本病重。少有精神好的。
顧長青原本已經可以把這邊的情況,登記成冊子,往上遞交後,自己就可以帶人離開了。
然而,看著這些冬日趕來的難民,他又不敢走。
怕他走了,沒有合適的官員到這裏任職,這些難民怕是活不過這個冬天。
反正他應該是不會再去戰場了,以後的日子都會在家裏過。
現在把這麽安置妥當一點,再迴去也不遲。
從江城搜刮的銀子不多,顧長青立馬往上遞了折子。
江城這裏缺藥,缺糧食,缺炭。
潭州跟江城那裏,立馬撥款過來。
還有越城的富商捐贈的衣物跟煤炭,也都在往這邊運的路上。
煤炭沒來,顧長青命衙役找個破鐵桶或者鐵盆,弄柴火燒。
搞了好多火堆,務必讓難民過來後,有火烤烤,身子暖和一些。
還命衙役在旁邊看著,幫忙添柴,還要看著難民不許有爭搶打鬧。
城門口也立起了大帳篷,三個大夫裹的厚厚的給人把脈。
顧長青旁邊立著好幾桶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