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青能管理好後勤嗎?


    糧草管理,糧草直接整理好登記入冊,每日耗糧多少,隊長記錄下來。


    宿營管理,前線士兵迴來之前,成立巡邏隊,跟哨兵加緊警戒。


    大將軍在營區時有巡邏,大將軍帶兵離開後,更是要嚴密巡邏。


    哨兵兩人一組,分成5更,每更一替換。


    四個方向都有哨兵把守,盯著要來營帳的人,若發現情況不對,立馬來報。


    巡邏人員在軍營內巡邏,巡邏人不得出聲,隻以敲擊弓為暗號,哨兵也以叩弓迴應。


    暗號對了,雙方才能和對口令,巡邏人和哨兵是一同換崗的,沒有替換的人不可離開。


    白天急促擊鼓,夜間舉火為號。


    敵人進攻,被攻擊的營區要立馬擊鼓,其他營也必須要擊鼓響應,未受攻擊的營區鼓聲停止,也可以停止。


    而遭侵犯的軍營,隻要有敵人鼓聲就不能停止。


    成立打水隊,小隊長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帶領打水隊的人去打水。


    水必須燒開了再喝,最好保證營區所有士兵,喝的是燒開的水,預防疾病。


    閨女給帶的淨化水的藥片也派上了用場,野外的水能幹淨嗎?估摸都有寄生蟲,喝多了容易拉肚子。


    打仗打一半,肚子疼要拉屎,那麽急切的情況下,你還怎麽跟人家打。


    兵器管理。前線士兵們迴來後,兵器要定點安放,兵器數量也要登記入冊,以便查看戰爭損耗。沒有兵器時,也能及時上報。


    兵器營帳,也要有人把守。


    軍馬管理,也是登記入冊具體數量。獸醫要每天檢查馬的精神狀態跟健康。


    要清晰記載馬匹數量的增減,要是馬不夠了,也要及時上報。


    營帳之前也有管理,但肯定沒有顧長青這麽細致。


    顧長青一通安排下來,每個任務都分配了小隊長。


    各小隊長去管理分配下麵的人,把每日情況報告給他。


    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字,那就寫數字,數不會寫,就畫線。


    辦法有很多。


    顧長青的各種安排,讓後勤人員心服口服。


    各種安排,的確讓軍營更規矩,更嚴明。


    連大將軍也尊稱顧長青為顧先生。李都尉原本對顧長青感官不好,因為他不老實。


    當初李參軍受傷高燒不退,顧長青手裏有藥不拿出來,還說自己沒有。


    後來還要大將軍親自請他,才把藥拿了出來,李都尉一直沒給顧長青好臉色。


    後來,顧長青不到一個月,就把後勤管理的井井有條。


    偶爾還能有菜湯子喝喝。


    李都尉也開始喊顧長青為先生,還總愛往顧長青身邊湊。


    楊小參軍更是直接直唿顧長青為恩人,他都聽軍醫還有他舅舅說了,要不是顧長青剛好帶著從外商那裏買的藥,他不燒死也燒傻。


    聽說那退燒藥很厲害,剛喝下去一個時辰他就沒有再高燒。


    而且那什麽藥粉也厲害,這才幾天時間,傷口結痂,他都能下床了。


    抗生素更厲害,他喝了以後,感覺就跟普通傷口一樣,好的很快。


    胸口那裏沒有再紅腫疼痛,再過幾天,傷疤結厚實了,他還能繼續上戰場。


    攻城不是幾天就能攻下的,有的長達數月,有的甚至一年時間。


    顧長青半個月就被軍營各位大佬認可,一個月後,劉勇山他們跟隨糧工送糧過來,顧長青也借機跟大將軍請示。


    求大將軍開恩,把南河村二十幾個漢子留下。


    他們是一個村的,曾經一起逃荒到此地,有過命的交情。


    不想跟他們分開,不然擔心的一宿一宿睡不好覺。


    顧長青這個總管也的確好用,對楊帆有救命之恩。


    大將軍很忙,沒空聽他再囉嗦,直接大手一揮,整理名單出來,編到後勤跟隨大營,由顧長青自個安排。


    逃荒小隊又重聚了,劉勇山他們高興壞了。


    押運糧食不用去前線,是內啥危險,就是辛苦些。


    但頭頭不是顧長青的話,他們日子不好過。新糧工沒有按照顧長青之前的安排行事。


    他們押運糧草的路上,時間規劃,休息製度,都不怎麽好。


    這會好了,長青兄弟就是厲害,在軍營當上了官。


    營區總管呢,他們也能跟著沾光。


    顧長青也高興,跟自己熟悉的人搞公工作,又快又方便。


    就是總覺得忘了什麽事。


    顧長青他們已經三個月沒迴家了,到了秋天,天氣幹燥,顧婉魚他們鋪子涼茶賣的更好了。


    整個越城,隻要顧婉魚,顧元開的這兩家鋪子。


    一年時間,名聲也打了出去,還有外國人來買涼茶。


    國內外,氣候不同,有些外國人到了這裏水土不服。


    去藥堂人家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來涼茶鋪子,鋪子裏的小姑娘,還能跟他們交流,還給他們提出建議,比去藥堂方便多了。


    顧婉魚抓住機會,跟外商合作,打算把涼茶賣到海外去。


    大本營那裏,自己的人手不夠用,就開始請人幫忙。


    南河村的壯勞力也被征兵的征走,老幼婦孺靠賣菜,賣海鮮,艱難度日。


    他們從早撿到晚,也沒有漢子們幹的多。顧婉魚跟外國人談好了訂單,就請南河村的人,給她熬涼茶。


    古代做生意並不單單隻是銀錢,可以用同等價格的東西,以物易物。


    顧婉魚也看中了外國人珍珠瑪瑙,玻璃器皿。


    她打算好了,等她爹迴來,朝廷安穩以後。


    開通一條商隊,把從外國人那邊換來的玻璃器皿,運往江南賣。


    江南富庶,珍珠瑪瑙跟玻璃器皿很容易脫手。


    就是現在,把珍珠放到淘店裏,也能換很多代幣。


    剛剛跟外商簽下訂單,收到十顆光澤柔和的碩大白色珍珠。


    “係統,兌換代幣!”


    【迴收高品質西珠一顆,兌換代幣:元】


    顧婉魚眼睛一亮,剛好代幣花的差不多了,這時候剛好補上。


    不知道她爹現在怎麽樣了。


    上次迴來一趟,後來再沒有消息。外麵兵荒馬亂,三個月沒有消息,顧婉魚已經等不下去了。


    她強硬的跟顧老頭把涼茶鋪子的收益分出來,買了兩匹馬迴來。


    她要去尋她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穿越,我綁定淘店係統去逃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繁繁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繁繁了並收藏全家穿越,我綁定淘店係統去逃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