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吃海鮮
全家穿越,我綁定淘店係統去逃荒 作者:繁繁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婉魚她們幾個也早就把牡蠣洗好了。現在都蹲在炭盆旁邊剝蒜。
劉月芳這邊,饃蒸上後她這邊就開始做菜。
以往都是老太太們掌勺,因為在路上的時候要計算著糧食的量,老太太怕媳婦把握不住。
眼下也是不想丟下大馬勺,實在是今天大夥都忙,她們也忙的腳不沾地,做飯這一攤子麻煩事先交給兒媳婦們做。
要是她們把不住量,那老太太們可還是會把大馬勺收迴來。
灶台旁,劉月芳顛勺的手法如行雲流水,流暢極了。
螃蟹蒸好,她就給閨女做蒜蓉蝦。
按照精致的做法該是開背擺盤,但閨女不讓,說那吃著不過癮,要直接爆炒。
劉月芳也聽閨女的,主要是蝦多,要是開背再擺盤,那就有的忙了。
不開背就簡單多了,蒜蓉跟小米辣倒油裏爆香,再把半盆蝦倒鍋裏,香味瞬間撲鼻而來。
給她們這些小媳婦刺激的,一臉驚奇先生看著劉月芳。
特別是王氏,以前沒聽說弟妹有這一手啊。
顧長青知道閨女愛吃蝦,在海邊撈的很多。
兩隻九節蝦很大,一隻就得二兩重。
這個劉月芳費功夫的,給閨女做的開背蒜蓉,這可給她們開了眼,做個蝦還能這樣講究。
媳婦們也不看鍋了,逗圍著劉月芳看熱鬧。劉月芳做菜時特別專注,帶徒弟時徒弟也是在旁邊看著,早就被看習慣了,她也不在意。
這邊還在炒菜。
顧婉魚跟顧元她們,剝了好久的蒜,等差不多的時候,顧婉魚就迴帳篷拿鐵架子。
帳篷裏肯定沒有,她從淘店買的,十七塊錢的網格鐵架子,40 x60尺寸的,還買一送一。
顧婉魚把鐵架子拿出來,直接放炭盆上麵烤牡蠣。
她把她爹的短刀拿過來,劃開牡蠣殼,放到鐵架子上麵:“姐,把咱搗的蒜泥鋪上去。”
蒜泥裏麵加了點點小米辣。
顧婉魚考慮到小孩子不能吃辣,就弄了很少的小米辣,有些牡蠣上麵甚至沒有。
娘倆都在忙吃的,顧長青這些還都在忙,竟然已經開始壘院牆了。
等劉月芳又熬一大鍋菜湯,蒸的饅頭也熟了,天也黑透了。
開飯!
人太多了,也支不起桌子,菜也是一盆一盆的裝著。
顧長青跟幾個漢子洗罷手過來,聞著菜香,先拿了個饅頭咬一大口,可餓死他了。
九節蝦單獨給顧婉魚吃了,畢竟是顧長青去逮迴來的,大夥怎麽會好意思跟孩子搶吃的。
就是沒有九節蝦,這蒜蓉海蝦也香啊,以前在老家也能摸到蝦,但跟這蝦不一樣,那是紅皮的。
他們吃蝦也沒這樣吃過,這麽多蒜,香的很。
顧長青剛咬掉一個蝦頭想起來,有的人不能吃:“大夥等一下聽我說。”
“這海裏的東西,咱們第一次吃。吃完一隻先等等。看看身上有沒有起紅疹子,嘴巴有沒有紅腫的情況,有就不能吃!”
“一定不能亂吃啊,沒有蝦還有這菜湯喝。”
劉勇山還想給閨女蘸點味嚐嚐呢,一聽這話立馬不敢了。
他姐夫說的嚇人,吃了會起紅疹子。
漢子們吃的開心,幾個老太太也吃,就是邊吃邊嘀咕。
用這麽多蒜,得多不會過日子啊。
田氏聽到了,替劉月芳說了話:“咱大夥一路奔波到這個地方,人都好好的,是個好事!”
“長青去海邊給逮迴來這些東西,劉氏又給做這麽好吃,就當給咱慶祝了。”
是呀,東西是顧長青逮迴來的,蒜估計也是他買迴來的,村長爺那裏賬很明白,報賬的時候可沒蒜。
老太太們吃了嘴軟,也不好意思再說劉月芳什麽。
今晚上最開心的要屬孩子,蝦跟螃蟹這些,孩子最愛吃。
最不開心要屬齊老大,他吃這個牡蠣跟蝦,身上沒有起疹子,嘴腫了。
他也聽顧長青的話,吃完一隻等了等,身上沒有疹子才繼續吃。
吃了幾隻感覺嘴麻麻的,他也沒當迴事繼續吃,後麵跟他蹲一起的媳婦看到他嘴腫的老高,給嚇的直接叫出來。
還好吃的不多,長青說夜裏多喝水,多撒尿,排出來就好啦。
這牡蠣多稀奇,用鐵架子跟木炭烤出來的,他們這群男人還圍著看了好幾圈,都嚐了嚐味。
放上蒜蓉那可真香!
可惜他不能吃了。
不能吃海鮮的隊伍裏還有一個,還好聽話,吃了一個後身上就起了疹子,還好吃的不多,除了起幾個紅點點,其他沒啥問題,不用吃藥。
今晚大夥吃飽喝足,是逃荒以來吃的最得勁的一天。
第二天,天不亮顧長青就把媳婦跟倆孩子喊起來。
顧長青他大哥還有齊老大,劉勇山在外麵等著了。
顧婉魚睡眼惺忪的爬進車廂,看到顧元堂姐竟然在,立馬笑眯了眼睛。
顧元也跟著笑:“我磨著我爹要跟來的。”
路過越城的時候,那邊可熱鬧了她也想跟小魚妹妹一起出去逛逛。
顧婉魚點點頭:“我們一起出。”
顧婉魚後麵跟著趙元昊跟劉月芳。
顧長青在外麵趕車。
車廂夠大,今兒起的早,劉月芳就讓三個孩子路上補覺。
她也頭靠在車廂上,睡了過去。
淩晨三點就起床趕路,上午九點才到越城。
越城主街已經很熱鬧了。
早食鋪子裏來來往往很多人,大胡子穿長袍的波斯人也在早食鋪裏吃飯。
掌櫃跟店小二應該是經常看見外國人,有波斯人跟阿拉伯人進來,他們都見怪不怪,坦然的很。
顧元跟趙元昊,兩隻眼睛都看不過來,總盯著人家外國人看。
顧婉魚就盯吃的,她餓了。
越城的早食比桂蘭鎮還要豐富,有各色的點心,多是蒸的。
粥也多種多樣,瘦肉,菜心,用料也足。
其中賣龍龕糍的最多,這是番禺的一大特色。顧婉魚也想嚐嚐古代腸粉的味道,跟趙元昊倆人都要了腸粉。
顧元沒開口,顧長青做主給三個孩子來三碗肉的!
最後一合計,分開吃不方便,還是都吃這個吧。
於是他們幾個人占了兩張桌子,先吃了早食再去逛越城。
顧長青今天主要是來考察的。
劉月芳這邊,饃蒸上後她這邊就開始做菜。
以往都是老太太們掌勺,因為在路上的時候要計算著糧食的量,老太太怕媳婦把握不住。
眼下也是不想丟下大馬勺,實在是今天大夥都忙,她們也忙的腳不沾地,做飯這一攤子麻煩事先交給兒媳婦們做。
要是她們把不住量,那老太太們可還是會把大馬勺收迴來。
灶台旁,劉月芳顛勺的手法如行雲流水,流暢極了。
螃蟹蒸好,她就給閨女做蒜蓉蝦。
按照精致的做法該是開背擺盤,但閨女不讓,說那吃著不過癮,要直接爆炒。
劉月芳也聽閨女的,主要是蝦多,要是開背再擺盤,那就有的忙了。
不開背就簡單多了,蒜蓉跟小米辣倒油裏爆香,再把半盆蝦倒鍋裏,香味瞬間撲鼻而來。
給她們這些小媳婦刺激的,一臉驚奇先生看著劉月芳。
特別是王氏,以前沒聽說弟妹有這一手啊。
顧長青知道閨女愛吃蝦,在海邊撈的很多。
兩隻九節蝦很大,一隻就得二兩重。
這個劉月芳費功夫的,給閨女做的開背蒜蓉,這可給她們開了眼,做個蝦還能這樣講究。
媳婦們也不看鍋了,逗圍著劉月芳看熱鬧。劉月芳做菜時特別專注,帶徒弟時徒弟也是在旁邊看著,早就被看習慣了,她也不在意。
這邊還在炒菜。
顧婉魚跟顧元她們,剝了好久的蒜,等差不多的時候,顧婉魚就迴帳篷拿鐵架子。
帳篷裏肯定沒有,她從淘店買的,十七塊錢的網格鐵架子,40 x60尺寸的,還買一送一。
顧婉魚把鐵架子拿出來,直接放炭盆上麵烤牡蠣。
她把她爹的短刀拿過來,劃開牡蠣殼,放到鐵架子上麵:“姐,把咱搗的蒜泥鋪上去。”
蒜泥裏麵加了點點小米辣。
顧婉魚考慮到小孩子不能吃辣,就弄了很少的小米辣,有些牡蠣上麵甚至沒有。
娘倆都在忙吃的,顧長青這些還都在忙,竟然已經開始壘院牆了。
等劉月芳又熬一大鍋菜湯,蒸的饅頭也熟了,天也黑透了。
開飯!
人太多了,也支不起桌子,菜也是一盆一盆的裝著。
顧長青跟幾個漢子洗罷手過來,聞著菜香,先拿了個饅頭咬一大口,可餓死他了。
九節蝦單獨給顧婉魚吃了,畢竟是顧長青去逮迴來的,大夥怎麽會好意思跟孩子搶吃的。
就是沒有九節蝦,這蒜蓉海蝦也香啊,以前在老家也能摸到蝦,但跟這蝦不一樣,那是紅皮的。
他們吃蝦也沒這樣吃過,這麽多蒜,香的很。
顧長青剛咬掉一個蝦頭想起來,有的人不能吃:“大夥等一下聽我說。”
“這海裏的東西,咱們第一次吃。吃完一隻先等等。看看身上有沒有起紅疹子,嘴巴有沒有紅腫的情況,有就不能吃!”
“一定不能亂吃啊,沒有蝦還有這菜湯喝。”
劉勇山還想給閨女蘸點味嚐嚐呢,一聽這話立馬不敢了。
他姐夫說的嚇人,吃了會起紅疹子。
漢子們吃的開心,幾個老太太也吃,就是邊吃邊嘀咕。
用這麽多蒜,得多不會過日子啊。
田氏聽到了,替劉月芳說了話:“咱大夥一路奔波到這個地方,人都好好的,是個好事!”
“長青去海邊給逮迴來這些東西,劉氏又給做這麽好吃,就當給咱慶祝了。”
是呀,東西是顧長青逮迴來的,蒜估計也是他買迴來的,村長爺那裏賬很明白,報賬的時候可沒蒜。
老太太們吃了嘴軟,也不好意思再說劉月芳什麽。
今晚上最開心的要屬孩子,蝦跟螃蟹這些,孩子最愛吃。
最不開心要屬齊老大,他吃這個牡蠣跟蝦,身上沒有起疹子,嘴腫了。
他也聽顧長青的話,吃完一隻等了等,身上沒有疹子才繼續吃。
吃了幾隻感覺嘴麻麻的,他也沒當迴事繼續吃,後麵跟他蹲一起的媳婦看到他嘴腫的老高,給嚇的直接叫出來。
還好吃的不多,長青說夜裏多喝水,多撒尿,排出來就好啦。
這牡蠣多稀奇,用鐵架子跟木炭烤出來的,他們這群男人還圍著看了好幾圈,都嚐了嚐味。
放上蒜蓉那可真香!
可惜他不能吃了。
不能吃海鮮的隊伍裏還有一個,還好聽話,吃了一個後身上就起了疹子,還好吃的不多,除了起幾個紅點點,其他沒啥問題,不用吃藥。
今晚大夥吃飽喝足,是逃荒以來吃的最得勁的一天。
第二天,天不亮顧長青就把媳婦跟倆孩子喊起來。
顧長青他大哥還有齊老大,劉勇山在外麵等著了。
顧婉魚睡眼惺忪的爬進車廂,看到顧元堂姐竟然在,立馬笑眯了眼睛。
顧元也跟著笑:“我磨著我爹要跟來的。”
路過越城的時候,那邊可熱鬧了她也想跟小魚妹妹一起出去逛逛。
顧婉魚點點頭:“我們一起出。”
顧婉魚後麵跟著趙元昊跟劉月芳。
顧長青在外麵趕車。
車廂夠大,今兒起的早,劉月芳就讓三個孩子路上補覺。
她也頭靠在車廂上,睡了過去。
淩晨三點就起床趕路,上午九點才到越城。
越城主街已經很熱鬧了。
早食鋪子裏來來往往很多人,大胡子穿長袍的波斯人也在早食鋪裏吃飯。
掌櫃跟店小二應該是經常看見外國人,有波斯人跟阿拉伯人進來,他們都見怪不怪,坦然的很。
顧元跟趙元昊,兩隻眼睛都看不過來,總盯著人家外國人看。
顧婉魚就盯吃的,她餓了。
越城的早食比桂蘭鎮還要豐富,有各色的點心,多是蒸的。
粥也多種多樣,瘦肉,菜心,用料也足。
其中賣龍龕糍的最多,這是番禺的一大特色。顧婉魚也想嚐嚐古代腸粉的味道,跟趙元昊倆人都要了腸粉。
顧元沒開口,顧長青做主給三個孩子來三碗肉的!
最後一合計,分開吃不方便,還是都吃這個吧。
於是他們幾個人占了兩張桌子,先吃了早食再去逛越城。
顧長青今天主要是來考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