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一夜,顧長青沒得休息,第二天一早,就跟他大哥,還有趙勇山,齊老大,顧大虎,村長兒子他們,趕著牛車進城,要去買糧。


    村長爺還沒張嘴要,每戶的當家人,都把自己的銀錢拿了出了。


    亂七八糟的,你說一句買什麽,買多少。他說一句,要什麽糧,不要什麽糧。


    最後是村長出來鎮場子,幹甚廢那個勁,大夥賣了黃精,家家手裏都不少於十糧,那就每家都拿出來十兩,全部買糧!混在一起吃。


    顧長青不願混在一起吃,想記下來,他們都給了多少錢,到時候能買多少糧。


    他們家沒有銀錢,但小魚淘店有代幣,他們可以在淘店買。


    但村長知道他把銀錢花了,路上花銷也是長青掏錢,打著貼補長青的心思,村長就想,必須讓長青拿著這銀錢去買糧。


    “這些錢,就算咱大夥,你說那什麽,基礎資金。”


    “長青,咱眼下活這麽多,肯定不能一到飯點都跑去做飯。到時候就找幾個人做飯,放一塊吃就得。”


    “那這不亂套了嗎!”


    村長好說歹說,顧長青都沒應。他知道村長的心思,但他家不用這樣。


    最後還是拿著錢塞懷裏走的,得給他們大夥買糧啊,他也順便出去打探打探情況。


    他走的時候,田氏給他塞了半兩銀子。不要不要的,硬給。


    顧長青懷裏其實還有閨女藏的一塊大的金塊呢。


    收下錢,他叮囑老太太,早飯跟中午飯,都要做了跟大夥吃,他今天問了糧價後就買糧食迴來。


    他們五個人,天沒亮就出發,等到了大中午才到桂蘭鎮。


    桂蘭鎮,市井街頭熱鬧非凡,各種商鋪跟街頭擺攤的小販各自忙碌,底層搬運工穿梭其間。


    那摞的老高的,各色糕點,一看就好吃。還有那老師傅,拿著一個大盤子,往上麵淋黏糊糊的粉漿。


    在左右晃,給粉漿搖勻,撒上肉沫,放那特製的蒸籠裏蒸?


    是不是蒸,齊老大沒研究明白,“三哥,他那是做什麽的?”


    “吃的,走,咱去嚐嚐。”


    顧長青說完率先去小攤位旁邊的椅子上坐下,店家忙的沒空招待,還在搖大盤子呢,大聲吆喝問顧長青:“吃龍龕糍嗎?客官?”


    “對,掌櫃的,來五份肉的。”


    齊老大他們還在猶豫要不要吃呢,顧長青已經跟掌櫃的要了。


    “三哥,這貴不貴啊?咱買了糧自己迴去做著吃唄。”


    顧長青搬了個小凳子過來,這個小木桌隻有四個,他們五個人不夠坐。


    “等迴去都餓成什麽樣了,咱先嚐嚐他這什麽味,墊墊肚子。”


    其實龍龕糍就是現代的腸粉。顧長青是吃過的。


    隻是他們出門沒吃飯,昨天忙了一夜,走了這麽遠的路,肚子早就餓了。


    買點嚐嚐,不知道古代的什麽味呢。


    因為有國外的人來往貿易,香料,瓷器,絲綢,布匹等。


    這裏的佐料很齊全,龍龕糍很好吃。


    也不是很貴,一份才三文錢,顧長青壓著他們,自己付的銀錢。


    給齊老大他們整的特別不好意思。


    “三哥,下迴咱出來吃飯,我掏錢!”


    “行了,就三文錢的飯錢,還值得你們撕吧。”


    顧大虎在一旁憨笑,特喜歡顧長青這爽快勁。


    五人吃罷飯,就去問糧價。


    糧鋪生意人來人往好的很,他們這地少,家裏糧食不夠吃,就來糧鋪買。


    一問價格,顧長青的心往下沉了幾分。


    這邊糧價是,一升的容量相當於0.69公斤,一石糧食是69公斤,要八十文。


    而六十九公斤,還不夠一大家子吃一個月的。


    這是精米的價格。一兩銀子買不到兩石米。


    接著問糙米,糙米便宜些,再便宜一石也要五十文。


    那就一家先買六石糙米,共花銀3兩。十六戶就是四十八兩。


    顧長青給掏錢,店小二立馬張羅著把米抬牛車上。


    齊老大跟劉勇山也趕緊幫忙。


    顧長青則是開始問麵粉的價格。


    細麵,竟然比你便宜些,不過也是,這邊吃麵的人不多。


    細麵三十五文一石,顧長青做主,一家又買了六石細麵。


    一家二兩十文錢,顧長青給掌櫃的數了三十三兩,外加六十文。


    小孩多吃細麵好,養胃還有營養。


    一百兩銀錢花出去八十兩,也就夠大夥吃倆月的。


    這剩下的銀錢,也得去買鹽,還得去看看有沒有菜,人不能不吃菜。他們剛到這個地方,從進番禺,就著急趕路,之前挖的野菜全吃完了。


    那後麵有山,明得在山腳下找找,有沒有能吃的野菜。


    眼下別說菜,還是糧食要緊。


    顧長青他們來的時候趕了兩台牛車,他讓顧長柏帶著齊老大跟顧大虎,村長兒子先迴去,把糧食拉迴去,大夥晚上好做飯,


    他跟趙勇山去買鹽跟其他東西。


    鹽鋪子,顧長青一打聽,後悔死了。怎麽沒把閨女帶來。


    閨女淘店裏的鹽,三代幣就能買一袋,夠一大家子用一個月。


    鹽鋪子裏,粗鹽啊,就那種一看就還有雜質,沒提煉幹淨,吃多了會得病的鹽,一斤要三十文。


    這還是因為這地方是海邊,鹽充足的情況下買的價。


    比老家也就便宜十幾文錢。


    顧長青不想要粗鹽,那一看就不能長吃。


    再問精鹽,就那個最好,最細的鹽,好家夥,二百文一斤。


    那也能理解。


    古代生產鹽的技術沒有現代發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畢竟高,這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一聽這個價錢,顧長青也不敢計較粗鹽吃多了會得病。


    先得有鹽吃不是。


    買一百六十粗鹽,花費四兩800錢。又花六兩四百錢,買三十二斤細鹽,留給小孩吃。


    顧長青給錢的時候心在滴血,下次說什麽也得帶閨女出來,讓閨女從淘店買。


    今天早上走的時候,小魚還沒醒,他就想讓孩子多睡會。


    他今天帶著好幾個人過來的,要是他們沒看見進糧鋪買糧食,肯定會起疑心。


    那買糧不進糧鋪怎麽買,最後還不是得進糧鋪買,所以不喊閨女來也沒事。


    抱著這樣的心思,顧長青走的時候就沒喊閨女,現在後悔死了。


    買完鹽,顧長青還得去集市上買點青菜,這地方一年到頭都有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穿越,我綁定淘店係統去逃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繁繁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繁繁了並收藏全家穿越,我綁定淘店係統去逃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