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洗頭
全家穿越,我綁定淘店係統去逃荒 作者:繁繁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那種人你猜不透他怎麽想。你把東西拿出來他可能覺得你看不起他,或者是施舍他。其實就是為了自己的歹心搞個借口。”
顧長青髒兮兮的手,拍了下趙元昊的頭:“行了,跟小魚去燒水,把頭洗洗。”
“看你的頭發都打縷了。”
趙元昊揉了揉自己的頭發,衝顧長青點了點頭,轉身去找顧婉魚。
走一半路時候,又轉過身來對顧長青:“叔,謝謝你。”
他雖小,但也知道剛剛顧長青跟他說那些,是在指導教育他。
顧長青衝他擺擺手,趕緊走,這小孩,一天天想這麽多,也不嫌累。
那邊,顧婉魚沒喊來趙元昊,倒是招來好幾個小姐妹。
顧元帶著杏杏跟翠翠也來找顧婉魚,堂姐妹三個,給顧婉魚幫忙。
大人都在挖黃精,燒水的活就交給了孩子。
還好離水近,劉勇山就在水邊,小姑娘提不動水他也給幫忙。
水燒好,顧婉魚喊她奶跟她娘:“奶,你們先洗,我還燒水。”
田氏也沒拒絕小孫女的好意,先去洗把手,手洗幹淨了再來。
顧婉魚把水幫她奶舀進她買的木桶裏,在倉庫裏拿出洗發水,擠進盆裏,到時候她買直接洗,然後再用幹淨水兌。
她知道古代洗頭發都是草木灰化水裏形成泡沫。
今天早上走的時候,她奶就說帶著家裏以前攢的草木灰,但草木灰清潔程度不確定,顧婉魚就沒讓帶,說要用她爹之前在雜貨鋪買的專門用來洗頭發的沫子。
她想給她奶用自己買的洗頭膏。
顧婉魚還給三個堂姐,趙元昊他們都用。顧元洗完頭發,總時不時側頭聞一下頭發,笑容都多了一些。
趙元昊這個小孩太別扭,說什麽也不願意用。最後是顧婉魚跟翠翠倆人合夥把他按在盆裏,他沒法才把頭洗了。
趙元昊洗完,她娘跟她爹也緊跟著洗了頭發。
她娘還嘀咕著說,想洗澡。但是不可能,條件不允許。今天光洗頭,帶來的兩個鍋輪換燒水,就燒了一下午。
顧婉魚很珍惜這個洗頭發的機會,把自己的頭,好好的洗了洗,頭皮恨不得撓出血,洗發膏都抹了兩遍。
頭皮實在是太癢了,她猜這肯定長了虱子。晚上得去淘店看看,有沒有去虱子的藥,這癢的她受不了。
顧婉魚洗完頭,拿毛巾仔細擦了擦。
她買的洗頭膏,散發著檸檬的香氣,給那愛俏的小媳婦,勾的總用鼻子聞:“小魚洗頭發用的麽東西,怎麽這麽香?”
劉月芳跟顧長青都統一說辭,是去縣裏雜貨鋪買的,娃當時想要,他們聞著是挺香,就給買了。
隊伍裏的孩子,特別是姑娘家,都很羨慕的看著顧婉魚。
她們就是連個紅頭繩,念了許久,娘答應了一年又一年,也沒給買。
小魚姐姐\\妹妹,說要這應是很貴的洗發沫子,顧三叔就給買。
顧婉魚也大方,有小媳婦過來要,她就讓人帶著盆過來,一個小手快速的從小木罐裏扣出來洗發膏,都不讓人看見手裏具體什麽東西,放水裏立馬攪合攪合。
等水裏攪合的隻剩泡沫,才讓人端走。
香味太濃鬱,從來沒聞過,大夥都根稀罕。最後,迴去的時候,隊伍每個人頭上都飄著一股檸檬香氣。
等迴去路上,顧元就安靜的跟在顧婉魚身邊,幫忙舉著火把。
她話不多,倆人熟悉起來後,她總是對著顧婉魚漏出靦腆包容的笑。
顧婉魚特別喜歡這個安靜的大堂姐,她很會照顧弟弟妹妹。
即使是趙元昊,她也沒有區別對待,應該是大伯娘教的吧。
跟大夥相處的時候,她跟爹娘都會特意護著趙元昊一些,因為他們家的態度,可能一定程度的決定了趙元昊在顧家的地位。
大伯一家對趙元昊就平常對待,但二伯就不同。壯壯偶爾會搶趙元昊碗裏的飯,二伯跟二伯娘就當沒看到。
她當然每次都幫趙元昊搶迴來,要不然那小胖子怎麽會這麽討厭她。
所以,顧婉魚也就發現了,顧元大堂姐跟大伯娘一家,雖都不愛說話,但心裏都是明事人。
而大堂姐,也真正的做到了,一視同仁的對待弟弟妹妹。
是個可愛的小姐姐。
杏杏跟翠翠性子也不錯,雖然二伯跟二伯娘不咋滴,但有奶在,這兩個小姐姐除了性格有些敏感,其他也沒什麽問題。
她們倆最近也喜歡跟在顧婉魚後麵,還有其他孩子,也想跟在後麵。隻是她們要幫大人看弟弟妹妹,要撿柴,沒時間,也不敢跟顧婉魚說話。
之前趕路,顧婉魚因為先跟姥爺家的人接觸,倒騰位置坐推車,也是跑姥爺那邊多,所以跟姥爺家孩子親近些。
這兩天,大夥停下來灌水,挖黃精,跟大伯,二伯家孩子接觸,倒也玩到了一起。
姐妹四個結伴拿著火把,給抬水,背筐的人照路。
今下午,大夥真就老老實實挖黃精,一個去找狗頭金的都沒有。
沿水那片的黃精,長年限的黃精幾乎被挖完,短年限的苗苗,顧婉魚沒讓挖。
還能再長的,年限不夠沒有藥性,藥鋪估計不會收,現在挖走也可惜。
他們把能用來裝水的桶,盆,水囊都灌滿水,每家也都挖有幾十斤的黃精。
顧婉魚家裏多一些,因為大夥找金塊的時候,田氏帶著兒媳婦一直在挖黃精。
但,多也就多個十幾斤。
水源沒那麽充足,附近的野菜,蘑菇也不多。現在也不是野菜肥的時候,下午姑娘們就沒挖到多少野菜。
不過,這些已然足夠,比剛出來的時候好多了!還能挖到野菜吃。
到了停放推車的地方,老太太跟兒媳婦去做飯。老頭跟漢子則是再規整規整推車,打算離開此地,隊伍要繼續向南走了。
第二天天不亮,顧長青借嶽父家斧子帶著二十多個漢子,再次進山砍了二十多根竹子扛出來。
然後,大夥把鋪蓋卷起,竹子放推車上,啟程趕路。
從穿著短衣走到披上麻衣外披,一個月的時間,沿江行進。
隊伍終於抵達潭州地界。
顧長青髒兮兮的手,拍了下趙元昊的頭:“行了,跟小魚去燒水,把頭洗洗。”
“看你的頭發都打縷了。”
趙元昊揉了揉自己的頭發,衝顧長青點了點頭,轉身去找顧婉魚。
走一半路時候,又轉過身來對顧長青:“叔,謝謝你。”
他雖小,但也知道剛剛顧長青跟他說那些,是在指導教育他。
顧長青衝他擺擺手,趕緊走,這小孩,一天天想這麽多,也不嫌累。
那邊,顧婉魚沒喊來趙元昊,倒是招來好幾個小姐妹。
顧元帶著杏杏跟翠翠也來找顧婉魚,堂姐妹三個,給顧婉魚幫忙。
大人都在挖黃精,燒水的活就交給了孩子。
還好離水近,劉勇山就在水邊,小姑娘提不動水他也給幫忙。
水燒好,顧婉魚喊她奶跟她娘:“奶,你們先洗,我還燒水。”
田氏也沒拒絕小孫女的好意,先去洗把手,手洗幹淨了再來。
顧婉魚把水幫她奶舀進她買的木桶裏,在倉庫裏拿出洗發水,擠進盆裏,到時候她買直接洗,然後再用幹淨水兌。
她知道古代洗頭發都是草木灰化水裏形成泡沫。
今天早上走的時候,她奶就說帶著家裏以前攢的草木灰,但草木灰清潔程度不確定,顧婉魚就沒讓帶,說要用她爹之前在雜貨鋪買的專門用來洗頭發的沫子。
她想給她奶用自己買的洗頭膏。
顧婉魚還給三個堂姐,趙元昊他們都用。顧元洗完頭發,總時不時側頭聞一下頭發,笑容都多了一些。
趙元昊這個小孩太別扭,說什麽也不願意用。最後是顧婉魚跟翠翠倆人合夥把他按在盆裏,他沒法才把頭洗了。
趙元昊洗完,她娘跟她爹也緊跟著洗了頭發。
她娘還嘀咕著說,想洗澡。但是不可能,條件不允許。今天光洗頭,帶來的兩個鍋輪換燒水,就燒了一下午。
顧婉魚很珍惜這個洗頭發的機會,把自己的頭,好好的洗了洗,頭皮恨不得撓出血,洗發膏都抹了兩遍。
頭皮實在是太癢了,她猜這肯定長了虱子。晚上得去淘店看看,有沒有去虱子的藥,這癢的她受不了。
顧婉魚洗完頭,拿毛巾仔細擦了擦。
她買的洗頭膏,散發著檸檬的香氣,給那愛俏的小媳婦,勾的總用鼻子聞:“小魚洗頭發用的麽東西,怎麽這麽香?”
劉月芳跟顧長青都統一說辭,是去縣裏雜貨鋪買的,娃當時想要,他們聞著是挺香,就給買了。
隊伍裏的孩子,特別是姑娘家,都很羨慕的看著顧婉魚。
她們就是連個紅頭繩,念了許久,娘答應了一年又一年,也沒給買。
小魚姐姐\\妹妹,說要這應是很貴的洗發沫子,顧三叔就給買。
顧婉魚也大方,有小媳婦過來要,她就讓人帶著盆過來,一個小手快速的從小木罐裏扣出來洗發膏,都不讓人看見手裏具體什麽東西,放水裏立馬攪合攪合。
等水裏攪合的隻剩泡沫,才讓人端走。
香味太濃鬱,從來沒聞過,大夥都根稀罕。最後,迴去的時候,隊伍每個人頭上都飄著一股檸檬香氣。
等迴去路上,顧元就安靜的跟在顧婉魚身邊,幫忙舉著火把。
她話不多,倆人熟悉起來後,她總是對著顧婉魚漏出靦腆包容的笑。
顧婉魚特別喜歡這個安靜的大堂姐,她很會照顧弟弟妹妹。
即使是趙元昊,她也沒有區別對待,應該是大伯娘教的吧。
跟大夥相處的時候,她跟爹娘都會特意護著趙元昊一些,因為他們家的態度,可能一定程度的決定了趙元昊在顧家的地位。
大伯一家對趙元昊就平常對待,但二伯就不同。壯壯偶爾會搶趙元昊碗裏的飯,二伯跟二伯娘就當沒看到。
她當然每次都幫趙元昊搶迴來,要不然那小胖子怎麽會這麽討厭她。
所以,顧婉魚也就發現了,顧元大堂姐跟大伯娘一家,雖都不愛說話,但心裏都是明事人。
而大堂姐,也真正的做到了,一視同仁的對待弟弟妹妹。
是個可愛的小姐姐。
杏杏跟翠翠性子也不錯,雖然二伯跟二伯娘不咋滴,但有奶在,這兩個小姐姐除了性格有些敏感,其他也沒什麽問題。
她們倆最近也喜歡跟在顧婉魚後麵,還有其他孩子,也想跟在後麵。隻是她們要幫大人看弟弟妹妹,要撿柴,沒時間,也不敢跟顧婉魚說話。
之前趕路,顧婉魚因為先跟姥爺家的人接觸,倒騰位置坐推車,也是跑姥爺那邊多,所以跟姥爺家孩子親近些。
這兩天,大夥停下來灌水,挖黃精,跟大伯,二伯家孩子接觸,倒也玩到了一起。
姐妹四個結伴拿著火把,給抬水,背筐的人照路。
今下午,大夥真就老老實實挖黃精,一個去找狗頭金的都沒有。
沿水那片的黃精,長年限的黃精幾乎被挖完,短年限的苗苗,顧婉魚沒讓挖。
還能再長的,年限不夠沒有藥性,藥鋪估計不會收,現在挖走也可惜。
他們把能用來裝水的桶,盆,水囊都灌滿水,每家也都挖有幾十斤的黃精。
顧婉魚家裏多一些,因為大夥找金塊的時候,田氏帶著兒媳婦一直在挖黃精。
但,多也就多個十幾斤。
水源沒那麽充足,附近的野菜,蘑菇也不多。現在也不是野菜肥的時候,下午姑娘們就沒挖到多少野菜。
不過,這些已然足夠,比剛出來的時候好多了!還能挖到野菜吃。
到了停放推車的地方,老太太跟兒媳婦去做飯。老頭跟漢子則是再規整規整推車,打算離開此地,隊伍要繼續向南走了。
第二天天不亮,顧長青借嶽父家斧子帶著二十多個漢子,再次進山砍了二十多根竹子扛出來。
然後,大夥把鋪蓋卷起,竹子放推車上,啟程趕路。
從穿著短衣走到披上麻衣外披,一個月的時間,沿江行進。
隊伍終於抵達潭州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