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功勳碑
父母愛情:江衛民的躺平生活 作者:特殊的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機開著車,載著江德福、安傑以及王燕鳳,一路朝著江德福的老家駛去。
車窗外,熟悉又陌生的鄉野景色如畫卷般徐徐展開,江德福的眼神中滿是感慨與期待。
車子緩緩駛入村子,村口早已站著一個身影,正是村長。
他翹首以盼,目光緊緊鎖定著逐漸靠近的汽車。
待車穩穩停下,江德福、安傑和王燕鳳依次從車上下來。
王燕鳳滿臉笑意,熱情地向江德福和安傑介紹道:“三大伯,嬸子,這是俺們村長。”
村長滿臉堆笑,趕忙上前,雙手緊緊握住江德福的手,激動地說道:“江司令,您可算是迴來了!咱全村人都盼著您榮歸故裏呢!”
江德福連忙迴應:“村長,你太客氣了,我就是抽空迴趟家,看看老地方,給父母掃掃墓。”
村長拍著胸脯保證:“江司令,您放心,您父母的墓,村裏每年都安排專人打掃修整,一點都不含糊。”
江德福微微點頭:“有勞村裏了,這都是費心的事兒。”
“這都是應該的”
江德福環顧四周,隻見村裏道路平整,一幢幢嶄新的房子錯落有致,
與記憶中破舊的村莊截然不同,不禁感慨道:“我瞧著咱們村可比別的村富裕不少啊,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房。”
村長笑得眼睛眯成了縫,說道:“這可全托江司令你們一家的福啊!村裏的青壯年,大多都承蒙您的關照,被安排到青島工作去了。
他們在城裏掙了錢,迴鄉後就把自家房子翻新了,日子越過越紅火。”
村長心裏清楚,江衛民特意給他的兩個兒子安排了不錯的工作,如今都已在城裏分了房,其中一個還娶了城裏媳婦。
對村長而言,江家就是改變他們家命運的貴人,隻要維護好這份關係,兒女們往後的日子就有了保障。
江德福關心地問道:“年輕人都去城裏工作了,那地裏的農活怎麽辦?”
村長連忙解釋:“江司令,這您別操心。家裏的老人身子骨還硬朗,能幹得動。
實在忙不過來,還能雇別的村的人幫忙,誤不了農時。”
江德福聽後,放下心來:“那就好。”
村長接著興致勃勃地說:“江司令,我跟您說,現在別的村的姑娘都眼巴巴地想嫁到咱們村來,就盼著嫁過來後能去城裏工作。”
現在雖然青島市裏招工需求大,但大多要求有學曆。
農村又肩負著糧食生產的重任,若非特殊情況,一般不會從農村招人。
不過,有學曆的人農村人在城裏找工作相對容易些。
加之整個山東省知道青島用工需求多,大批知青都被安排到了青島,所以青島雖然現在也不太缺人。
“江司令,我先帶您去掃墓,之後在村裏好好逛逛,逛完了咱們去吃飯,我都安排妥當了。”
江德福和安傑來到父母的墓地,隻見墓碑潔淨,周圍的草木修剪得整整齊齊,一看便知是精心打理過的。
二人認真地清掃著墓地。然後祭拜了父母,村長便帶著他們在村裏四處轉悠。
走著走著,村長帶著他們來到一處碑前,自豪地介紹道
“江司令,這是咱們村特意為您立的碑,碑上刻的都是您抗戰時期的真實事跡,是咱村的驕傲啊!”
江德福望著石碑,上麵的文字仿佛將他拉迴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心中滿是感動,連聲道:“好,好,好啊!”
安傑也仔細的看起了刻有江德福功績的石碑!感覺石匣村的人真的是太好了,和自己認知的鄉下人一點都不一樣。
隨後,村長又領著他們來到一所學校前。
“江司令,這所學校是江社長捐資修建的。”
江德福抬頭望去,隻見校名“石匣村小學”幾個字蒼勁有力,他一眼便認出是江衛民的筆跡。
“衛民這事辦的對,學習好了才能有好工作!才能更好的建設國家!”
“對江司令您說的太對了,隻有學習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村長也是感慨道
江衛民給安排的工作都是按照學曆來的,學曆越高崗位越好,當然村長家還是要照顧的。
然後江德福被村長領著進了學校,在進入學校大門後,一塊大石頭上刻著“好好學習”四個大字,
江德福打眼一看感覺有些眼熟,仔細端詳,發現落款竟是自己的名字。
這才明白這四個字是自己寫的。
江德福這才想起,之前江衛民曾找他寫過字,沒想到被用在了這裏。
看著眼前的學校,江德福心中滿是欣慰,這個兒子不白養!。
掃完墓、逛完村子,村長笑著拍了拍手,提高音量說道:“鄉親們,都忙活起來,準備開飯咯!”
一時間,村裏的空地上熱鬧非凡,村民們紛紛行動起來,擺桌子的擺桌子,端菜的端菜,不一會兒,
一張張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農家菜,香氣四溢,引得人直咽口水。
江德福轉頭看向司機小李,吩咐道:“小李,去把車裏的一箱子茅台拿過來,今天迴了老家,心裏高興,得和村長還有鄉親們好好喝上一杯!”
這酒是江衛民特意交代帶上的,在江衛民看來,父親迴老家,那得風風光光,盡顯衣錦還鄉的氣派。
村長一聽,眼睛瞪得溜圓,滿是驚喜與意外,說道:“哎呀,茅台啊!江司令,那我可真是沾您的光了,我這輩子還沒嚐過茅台啥滋味呢!”
江德福笑著擺擺手:“村長,別客氣,帶的酒雖說不多,但咱大夥勻一勻,都嚐嚐這茅台酒,一起樂嗬樂嗬!”
村長感動得眼眶泛紅,聲音微微顫抖:“江司令,我代表石匣村,真心實意地感謝您呐!”
“對了村長,我記得小時候有個叫六指的,還有一個叫棍子的,他們來了沒?我們小時候可是玩得最好的。”
村長的神情一下子變得有些落寞,歎了口氣說:“六指早走了,不過棍子還在,日子過得也還算行。”
“那棍子在哪兒呢?”
村長站起身,雙手攏在嘴邊,衝著人群高唿了一聲:“棍子,你過來!”
隻見人群中緩緩走出一位老人,身形佝僂,頭發花白,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
江德福緊緊盯著老人,仔仔細細端詳了好久,記憶中的模樣與眼前的人逐漸重合,
他這才確定,眼前這位老人就是自己兒時的玩伴棍子。
棍子走到近前,江德福連忙起身,兩人對視一眼,一時間,千言萬語湧上心頭,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過了好一會兒,江德福才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棍子的肩膀,說道:“老夥計,可算見到你了!”
棍子也激動得聲音發顫:“是啊,江司令,這麽多年沒見”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寒暄起來。
接著,江德福拉著棍子一同入座,舉起酒杯,隨後,江德福又站起身,麵向眾人,大聲說道:“鄉親們,感謝你們今天的款待,我敬大家一杯”
村民們紛紛響應,現場氣氛瞬間被推向高潮。
酒酣耳熱之際,江德福和村民們玩起了劃拳遊戲。“五魁首啊!六六六啊!”
江德福聲音洪亮,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此時的石匣村歡笑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車窗外,熟悉又陌生的鄉野景色如畫卷般徐徐展開,江德福的眼神中滿是感慨與期待。
車子緩緩駛入村子,村口早已站著一個身影,正是村長。
他翹首以盼,目光緊緊鎖定著逐漸靠近的汽車。
待車穩穩停下,江德福、安傑和王燕鳳依次從車上下來。
王燕鳳滿臉笑意,熱情地向江德福和安傑介紹道:“三大伯,嬸子,這是俺們村長。”
村長滿臉堆笑,趕忙上前,雙手緊緊握住江德福的手,激動地說道:“江司令,您可算是迴來了!咱全村人都盼著您榮歸故裏呢!”
江德福連忙迴應:“村長,你太客氣了,我就是抽空迴趟家,看看老地方,給父母掃掃墓。”
村長拍著胸脯保證:“江司令,您放心,您父母的墓,村裏每年都安排專人打掃修整,一點都不含糊。”
江德福微微點頭:“有勞村裏了,這都是費心的事兒。”
“這都是應該的”
江德福環顧四周,隻見村裏道路平整,一幢幢嶄新的房子錯落有致,
與記憶中破舊的村莊截然不同,不禁感慨道:“我瞧著咱們村可比別的村富裕不少啊,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房。”
村長笑得眼睛眯成了縫,說道:“這可全托江司令你們一家的福啊!村裏的青壯年,大多都承蒙您的關照,被安排到青島工作去了。
他們在城裏掙了錢,迴鄉後就把自家房子翻新了,日子越過越紅火。”
村長心裏清楚,江衛民特意給他的兩個兒子安排了不錯的工作,如今都已在城裏分了房,其中一個還娶了城裏媳婦。
對村長而言,江家就是改變他們家命運的貴人,隻要維護好這份關係,兒女們往後的日子就有了保障。
江德福關心地問道:“年輕人都去城裏工作了,那地裏的農活怎麽辦?”
村長連忙解釋:“江司令,這您別操心。家裏的老人身子骨還硬朗,能幹得動。
實在忙不過來,還能雇別的村的人幫忙,誤不了農時。”
江德福聽後,放下心來:“那就好。”
村長接著興致勃勃地說:“江司令,我跟您說,現在別的村的姑娘都眼巴巴地想嫁到咱們村來,就盼著嫁過來後能去城裏工作。”
現在雖然青島市裏招工需求大,但大多要求有學曆。
農村又肩負著糧食生產的重任,若非特殊情況,一般不會從農村招人。
不過,有學曆的人農村人在城裏找工作相對容易些。
加之整個山東省知道青島用工需求多,大批知青都被安排到了青島,所以青島雖然現在也不太缺人。
“江司令,我先帶您去掃墓,之後在村裏好好逛逛,逛完了咱們去吃飯,我都安排妥當了。”
江德福和安傑來到父母的墓地,隻見墓碑潔淨,周圍的草木修剪得整整齊齊,一看便知是精心打理過的。
二人認真地清掃著墓地。然後祭拜了父母,村長便帶著他們在村裏四處轉悠。
走著走著,村長帶著他們來到一處碑前,自豪地介紹道
“江司令,這是咱們村特意為您立的碑,碑上刻的都是您抗戰時期的真實事跡,是咱村的驕傲啊!”
江德福望著石碑,上麵的文字仿佛將他拉迴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心中滿是感動,連聲道:“好,好,好啊!”
安傑也仔細的看起了刻有江德福功績的石碑!感覺石匣村的人真的是太好了,和自己認知的鄉下人一點都不一樣。
隨後,村長又領著他們來到一所學校前。
“江司令,這所學校是江社長捐資修建的。”
江德福抬頭望去,隻見校名“石匣村小學”幾個字蒼勁有力,他一眼便認出是江衛民的筆跡。
“衛民這事辦的對,學習好了才能有好工作!才能更好的建設國家!”
“對江司令您說的太對了,隻有學習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村長也是感慨道
江衛民給安排的工作都是按照學曆來的,學曆越高崗位越好,當然村長家還是要照顧的。
然後江德福被村長領著進了學校,在進入學校大門後,一塊大石頭上刻著“好好學習”四個大字,
江德福打眼一看感覺有些眼熟,仔細端詳,發現落款竟是自己的名字。
這才明白這四個字是自己寫的。
江德福這才想起,之前江衛民曾找他寫過字,沒想到被用在了這裏。
看著眼前的學校,江德福心中滿是欣慰,這個兒子不白養!。
掃完墓、逛完村子,村長笑著拍了拍手,提高音量說道:“鄉親們,都忙活起來,準備開飯咯!”
一時間,村裏的空地上熱鬧非凡,村民們紛紛行動起來,擺桌子的擺桌子,端菜的端菜,不一會兒,
一張張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農家菜,香氣四溢,引得人直咽口水。
江德福轉頭看向司機小李,吩咐道:“小李,去把車裏的一箱子茅台拿過來,今天迴了老家,心裏高興,得和村長還有鄉親們好好喝上一杯!”
這酒是江衛民特意交代帶上的,在江衛民看來,父親迴老家,那得風風光光,盡顯衣錦還鄉的氣派。
村長一聽,眼睛瞪得溜圓,滿是驚喜與意外,說道:“哎呀,茅台啊!江司令,那我可真是沾您的光了,我這輩子還沒嚐過茅台啥滋味呢!”
江德福笑著擺擺手:“村長,別客氣,帶的酒雖說不多,但咱大夥勻一勻,都嚐嚐這茅台酒,一起樂嗬樂嗬!”
村長感動得眼眶泛紅,聲音微微顫抖:“江司令,我代表石匣村,真心實意地感謝您呐!”
“對了村長,我記得小時候有個叫六指的,還有一個叫棍子的,他們來了沒?我們小時候可是玩得最好的。”
村長的神情一下子變得有些落寞,歎了口氣說:“六指早走了,不過棍子還在,日子過得也還算行。”
“那棍子在哪兒呢?”
村長站起身,雙手攏在嘴邊,衝著人群高唿了一聲:“棍子,你過來!”
隻見人群中緩緩走出一位老人,身形佝僂,頭發花白,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
江德福緊緊盯著老人,仔仔細細端詳了好久,記憶中的模樣與眼前的人逐漸重合,
他這才確定,眼前這位老人就是自己兒時的玩伴棍子。
棍子走到近前,江德福連忙起身,兩人對視一眼,一時間,千言萬語湧上心頭,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過了好一會兒,江德福才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棍子的肩膀,說道:“老夥計,可算見到你了!”
棍子也激動得聲音發顫:“是啊,江司令,這麽多年沒見”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寒暄起來。
接著,江德福拉著棍子一同入座,舉起酒杯,隨後,江德福又站起身,麵向眾人,大聲說道:“鄉親們,感謝你們今天的款待,我敬大家一杯”
村民們紛紛響應,現場氣氛瞬間被推向高潮。
酒酣耳熱之際,江德福和村民們玩起了劃拳遊戲。“五魁首啊!六六六啊!”
江德福聲音洪亮,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此時的石匣村歡笑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