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


    江衛民在動身前往濟南拜訪蘇棠一家子之前,


    特意前往青島出版社,對青島出版社動畫工作室的進度進行深入的了解。


    此時正值新年,日本的動畫製作人員都已返迴日本過年,


    工作室裏剩下的人員大部分是中國人,約莫有60多人。這60多人都是從全國各地精心招募而來。


    盡管青島出版社自身設有連環畫學校,然而該校才剛剛開辦一年,培養出的繪畫人才數量遠遠無法滿足動畫製作的龐大需求。


    在這60多人的團隊裏,還有來自上海美術電影廠支援的10個人。


    上海美術電影廠作為國內動畫行業的翹楚,人才濟濟。


    但即便如此,他們自身肩負的任務也極為繁重。這次能夠抽出10個人前來支援,完全是看在文聯從中協調的麵子上。


    在這個時期,動畫製作工藝有著一套獨特且繁瑣的流程。


    所有的畫麵都需要在賽璐珞片上進行繪製。


    這是一種透明的薄膠片,動畫師們要在上麵一幀一幀地精心作畫,細致上色。完成後,將繪製好的賽璐珞片按照背景、角色、前景的順序仔細疊放整齊,然後放置在攝影機前進行拍攝。


    每拍攝一幀,就得更換一張賽璐珞片,接著再拍,如此周而複始。要知道,拍攝24幀畫麵才能構成1秒的動畫。


    按照這樣的標準來計算,製作1分鍾的動畫,就需要1400多張原畫。


    而通常一集動畫下來,所需的原畫數量更是高達4萬多張。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對動畫製作團隊的人力、精力與時間都是極大的考驗 。


    完成拍攝後的膠片,還需通過傳統的剪輯手法進行剪輯,再精心配上合適的音效與台詞,一部完整的動畫作品才得以最終呈現,麵向觀眾播放。


    在電腦設備尚未問世的年代,全球動畫製作工藝普遍遵循著相似的流程,彼時中國的動畫製作水平在世界範圍內堪稱佼佼者。


    中國動畫憑借獨特的藝術風格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


    諸如《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等經典作品,將傳統繪畫、民間故事與動畫技術完美融合,成為舉世矚目的動畫瑰寶。


    然而,青島出版社若想在動畫領域從無到有、開辟出一片新天地,麵臨的挑戰可謂艱巨。


    全國具備出色動畫製作能力的人才,大多被上海美術電影廠收入囊中。


    在這種局麵下,借雞生蛋成為青島出版社建立動畫部門的必由之路。


    經過審慎考量,借助日本的動畫團隊來培育自身力量,成為當下最為可行且有效的辦法。


    日本動畫產業曆經多年激烈的市場競爭與持續發展,已然形成了一套成熟且高效的體係。


    雖說在文化底蘊的深厚程度上,日本難以與擁有數千年文明傳承的中國相提並論,


    但在經濟領域,日本卻展現出強勁的實力。


    其動畫產業不僅在國內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傳播,占據了可觀的市場份額。


    與日本合作,青島出版社能夠收獲諸多顯著優勢。


    一方麵,可借助日本成熟的動畫銷售渠道,將自己的作品推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提升作品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另一方麵,日本先進且高效的管理經驗,能夠為青島出版社動畫部門的運營與發展提供寶貴借鑒,助力其優化內部管理流程,提高生產效率。


    江衛民並非沒有考慮過與上海美術電影廠合作。


    最初,他設想青島出版社出資,上海美術電影廠出人,攜手打造優質動畫作品。


    但深入探討後,發現合作麵臨重重阻礙。當下的上海美術電影廠資金充裕,且秉持著獨特的藝術追求。


    若期望他們為青島出版社創作熱血動畫,極有可能因創作理念的差異而產生分歧。


    一直以來,上海美術電影廠製作的動畫側重於藝術價值的呈現,通過精美的畫麵、獨特的藝術風格,傳遞深刻的美學內涵,藝術價值在作品中占據主導地位。


    然而,青島出版社更注重動畫作品所承載的文化價值,期望借助動畫這一形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和熱愛中國文化。


    鑒於以上種種因素,江衛民最終堅定了與日本合作的決心。


    他期望通過這種合作方式,逐步培養出一支以青島出版社為核心,


    具備強大創作能力與專業素養的動畫製作團隊,為中國動畫產業注入新的活力,開辟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顧子易正專注於手頭的工作,不經意間抬眼,瞥見江衛民的身影,


    頓時喜上眉梢,腳步匆匆且帶著幾分急切,滿臉熱忱地迎了上去。


    “社長,您怎麽過來啦!”顧子易的聲音裏透著驚喜,


    在這忙碌的動畫製作部門,江衛民的到來無疑像是投入湖麵的石子,激起層層欣喜的漣漪。


    所有人都看了過來,大家都知道動畫部門是江衛民一手建立起來的。


    而且江衛民畫的連環畫風靡全世界,又是青島出版社的社長。這


    些光環加起來讓所有人看向江衛民都是崇拜和敬意。


    “師兄,咱倆這關係,叫我名字多自在,叫社長反倒生分了,聽得我渾身不自在。”


    顧子易卻擺了擺手,神色認真且嚴肅,目光中透著堅定與執著:“這可不行,這兒是單位,不是私下場合。


    必須得喊您社長,這規矩可不能壞。


    要是讓別的領導瞧見我直接喊你名字,肯定覺得我這人毛毛躁躁,一點都不穩重。


    我現在好歹也是一個部門的負責人,得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底下的人做個好榜樣不是。”


    顧子易如今已然是青島出版社動畫部門的中流砥柱,挑起了負責人的大梁。


    當初,江衛民在人員安排上,經過深思熟慮,並未從上海美術電影廠借調一位經驗豐富的管理人才來擔任此職。


    他心中有著長遠且周全的考量,青島出版社動畫製作部門與上海美術電影廠在管理理念、動畫創作理念上存在諸多差異。


    若是貿然引入上美廠的管理模式,隻怕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反而阻礙部門的發展。


    而顧子易,作為年輕一代的動畫人,有著獨特的優勢。


    他曾深度參與《齊天大聖》的繪畫工作,在動畫製作的崗位上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他不僅有著紮實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他背後有著江衛民這位強力後盾,以及顧炳鑫的大力支持。


    顧炳鑫在業內人脈廣泛、德高望重,此次支援青島出版社的這10個人,便是他憑借自己的關係精心挑選出來的。


    這一切的安排,都是為了給顧子易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助力他一步步成長起來。


    正因如此,顧子易擔任這個部門負責人可謂是眾望所歸、穩穩當當。


    在工作中,即便遇到棘手的問題,上頭有江衛民為他遮風擋雨、出謀劃策,同時,部門裏還有一幫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從旁輔佐。


    在日常運營中,他更是能近距離接觸並學習日本先進的管理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與專業素養。


    等著時機成說,顧子易就是動畫製作部門的總導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母愛情:江衛民的躺平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特殊的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特殊的狗並收藏父母愛情:江衛民的躺平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