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交會圓滿結束之後,青島市在外匯工作方麵再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


    此次廣交會的成功,為青島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隨後,青島的服裝廠和玩具廠開啟了大規模的招工行動。


    1979 年,上山下鄉的知青們如同被時代洪流裹挾的浮萍,曆經歲月的磨礪。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知青都已踏上了返迴城裏的歸程。


    如今,在青島市,那些曾經下鄉的知青們基本上都順利地找到了工作。


    他們如同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星星,分布在青島市的各個崗位上。


    其實,青島市的知青能夠如此順利地找到工作,背後有著深層次的原因。


    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便是現在的財政寬裕。


    如今,青島市的經濟總量比整個山東省其它市加起來還要多。


    有了雄厚的經濟實力,青島市自然有能力大力發展自己的工業。


    為青島市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而青島市的市委書記,每當看著那一份份詳實的財政報告時,也常常發出感歎。


    因為一個人改變一座城。


    江衛民的出現讓青島市再一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


    當下的青島市,真可謂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三家印染廠和青島出版社都在熱火朝天地蓋家屬樓。


    特別是青島出版社,蓋樓的工程一直未曾停歇,工地上聚集著大量忙碌的工人。


    三家印染廠也在積極擴張,並且第四家印染廠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建立當中。


    與此同時,青島市還組建了電視機廠、冰箱廠、電扇廠等一係列工廠。


    而青島出版社的下遊工廠,如造紙廠和油墨廠,也在蓬勃發展。


    由於齊天大聖訂單量大爆發,青島出版社如今每個月有著高達 4、500 多萬冊的發行量,其中有 近200 萬冊發行至國外。


    如此巨大的發行量,每個月所需要的紙張數量堪稱巨量。


    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青島的就業形勢一片大好。


    你要是想給出一個臨時工的名額就招到上過學的青壯年,那可真是難上加難,根本就招不到人。


    一般隻有從農村出來的人才會選擇幹臨時工。


    在此情景下青島出版社下屬玩具廠招聘遇到了困難


    “社長,玩具廠現在遇到了點難題,青島市裏根本招不上人來。”


    宋文卿皺起眉頭,疑惑地反問道:“怎麽會招不上人呢?


    返鄉的知青那麽多,按道理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呀。”


    負責招聘人員趕忙解釋道:“社長,如今好多單位都在大力招人呢,


    基本上返鄉的知青都已經找到了工作。”


    宋文卿若有所思,接著又問道:“那服裝廠那裏怎麽樣?你問了嗎?”


    “服裝廠需要的人員更多,也存在這麽個情況。


    現在服裝廠把很多有經驗被替崗的老員工都召迴了,但還是卻苦於招不到足夠的人手。”


    “這樣啊!你有什麽想法嗎?”


    “社長,我這次來是想說去青島市周邊的縣去招人。把周邊縣的返鄉知青都招過來。”


    宋文卿略微沉思了一下“這個想法好,招人不過要優先招返鄉的知青。


    他們有知識、又下過鄉,接受過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我們就應該把這批優秀的積極分子招到咱們廠子裏來。”


    “好的社長,我這就去安排。”


    “先等等,我先跟上級領導匯報一下!”宋文卿突然意識到此時也是一個絕佳的好機會,


    不僅能夠解決玩具廠和服裝廠的招工難題,還能夠切實解決周邊市區知青返鄉的工作問題。


    這不僅是一個很好的表現機會,也是一個政績。


    隨後,宋文卿仔細一合計,然後找到了服裝廠的廠長。


    兩人經過一番深入探討和分析後,決定向青島市領導班子做詳細匯報。


    最後在青島市領導的支持和協調下,青島市周邊各縣都積極的配合協調場地發布了招聘通知,


    對於青島市的各縣來說無疑是去掉了一個大包袱。


    韓小菊是青島周邊縣返鄉的一名知青。她來自一個極為普通的單職工家庭,


    家中的工作名額已然給了韓小菊的大哥。


    在這個縣城裏,能夠供韓小菊選擇的工作崗位幾乎沒有,甚至就連臨時工的機會都難以尋覓。


    家裏人見此情形,便安排韓小菊相親,想著讓她嫁出去,尋得一個安穩的歸宿。


    然而,韓小菊對於這個相親對象卻很是不喜歡。


    她心中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不想就這樣輕易地被安排人生。


    韓小菊聽說青島市工作機會特別多,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她想要去那裏看看,尋找屬於自己的機遇。


    而且,她已經和幾個返鄉的知青一起說好了,準備一同前往青島闖蕩。


    “小菊,好消息!好消息!”韓小菊的朋友宋曉紅興奮地唿喊著。


    宋曉紅同時也是一位返鄉的知青,和韓小菊一起下鄉一起迴來的,他們的友情是經過時代沉澱的。


    “曉紅啥好消息?”


    “青島市服裝廠和玩具廠的人要過來招人了,隻要是知青優先考慮!”


    “真的嗎?太好了!哪裏來的消息!”


    “政府的公示欄裏發的!”


    “太好了,走趕緊帶我去看看,對了除了知青優先錄取,還有什麽要求嗎?”


    “有,如果是高中學曆不論是不是知青都直接錄取並且還是正式工!”


    “那你肯定沒問題了!你是高中學曆!”韓小菊一臉的失落。


    “還有呢!會縫紉做衣服的也能轉成正式工,小菊你縫紉技術不是很好嗎!這次肯定也能行!”


    “真的嗎?太好了!”


    韓小菊和宋曉紅急忙來到張貼通知的地方,隻見那裏已經圍了不少人。


    她們費力地擠到前麵,仔細地看著通知上的內容。


    果然如宋曉紅所說,青島市的服裝廠和玩具廠要來招人,


    知青優先,高中學曆直接錄取為正式工,會縫紉的也可轉正式工。


    韓小菊此刻的心中充滿了期待,仿佛看到了自己未來的希望。


    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把握這次機會。


    迴到家後,韓小菊開始在家裏的縫紉機前練習。


    韓小菊的父母看到她如此積極,也開始支持她去應聘。


    幾天後,青島市服裝廠和玩具廠的招聘人員來到了縣城。


    韓小菊和宋曉紅早早地就來到了招聘現場,那裏已經好多人了。


    兩人緊張地等待著麵試的開始。


    終於輪到韓小菊了,她深吸一口氣,走進了麵試房間。


    經過一番詢問和考核,韓小菊順利地通過了麵試,被錄用為服裝廠的正式員工。


    宋曉紅也憑借著自己的高中學曆,也被成功錄取。


    當接到通知的時刻兩人興奮地擁抱在一起。


    不久後,韓小菊和宋曉紅踏上了前往青島市的汽車。


    她們滿懷憧憬地看著窗外的風景,心中充滿了對新生活的向往。


    在青島市,她們將開啟全新的人生篇章,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


    青島市的高速發展,猶如一塊巨大的磁石,一步步地將周邊市縣的人才都吸引了過來。


    這一現象,雖然讓周邊城市的治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畢竟少了許多待業青年可能引發的不穩定因素。但是也斷送了城市未來發展的底蘊。


    而青島市有了這些知識分子的加持下隻會走的越來越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母愛情:江衛民的躺平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特殊的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特殊的狗並收藏父母愛情:江衛民的躺平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