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三年,張玉戰死,張輔進封為新城侯。


    安南的黎季斧殺其國王,自稱太上皇。成祖大怒,命成國公朱能為征夷將軍,張輔為右副將軍,會同左副將軍西平侯沐晟,分道進討。四年十月。朱能死於軍中,張輔取代他統領部眾。


    張輔從憑祥進軍,發檄曆數黎季嫠二十條罪狀。取道芹站,擊走其伏兵,抵達新福。沐晟的部隊也到來,紮營於白鶴。安南有東、西兩都,依宣、洮、沲、富良四江為險,賊人沿著江南北兩岸立柵,把船集中在江中,在多邦隘築城,城柵橋艦相連九百餘裏,兵眾七百萬,想據險固守,疲勞張輔的部隊。


    張輔從新福移駐三帶州,製造船艦,準備攻隘。十二月,張輔推進到富良江北紮營,派驃騎將軍朱榮在嘉林江擊破賊兵,於是與沐晟合軍進攻多邦城。他裝作要進攻他處,以使賊人放鬆戒備,令都督黃中等人率敢死士兵,每人都持火炬和銅角,在夜間四鼓時分,越過重壕,用雲梯登城。都指揮蔡福先登,士卒們也紛紛攀附而上,然後吹響號角,萬支火炬同時(點燃)高舉,城下之兵呐喊而進,於是攻進城中,賊人大敗。全部焚燒了其沿江木柵。官軍進而攻克東都,安撫官民和歸附者,來歸順的人每天數以萬計。張輔複派別將李彬、陳旭攻取西都,又分兵擊破賊人的援軍。黎季嫠焚燒宮室倉庫後逃到海上。


    仁宗即位後,張輔掌中軍都督府事務,進封為太師,並支給二職俸祿。


    成祖喪期滿二十七日時,仁宗朱高熾戴素冠穿麻衣臨朝,而群臣都已改為吉服,隻有張輔和大學士楊士奇繼續服孝。朱高熾歎道:“張輔是員武臣,而他知禮則超過了六卿。”從此更加敬重他。


    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造反,引誘功臣們做內應,暗中派人夜間去張輔的住所。張輔沒有為他隱瞞,報告了仁宗之子朱瞻基,查獲了朱高煦造反的證據,便請求率兵去攻打。朱瞻基決定親征,張輔隨行。事平之後,給張輔加祿米三百石。


    張輔剛毅威嚴,治軍整肅,屹立如山。他三次平定交趾,威名遠傳海外。他曆事四朝,與帝室連姻,但仍小心謹慎,與蹇義、夏原吉和三楊同心輔政。二十餘年間,國家太,平無事,張輔居功甚偉。


    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張輔隨行。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饑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明軍倉促應戰,所以兵敗,新城侯張輔,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


    (以上內容來源百度)


    這本書我原本是想無論如何都要寫完的,放出來的時候欣喜若狂,隨後便發現,要修改的地方實在太多了,頹然放棄。在我的預想中,張玉不會在靖難之役戰死,張輔將與朱高煦一同帶領鄭和出海;朱高熾繼位之後,朱高煦將沿絲綢之路東征,在長城之外開疆拓土。哎……感謝讀者諸君的支持,下本書正在準備當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湘小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湘小妃並收藏大明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