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走了進來,此人便是常森,他進門後便直接跪地行禮道:“臣北平總兵懷遠侯常森,叩見太孫殿下!”
朱允熥見狀連忙起身扶起常森說道:“三舅不必多禮,快快請起,哎呀當初點了你做北平總兵之後,咱們舅甥倆可是好幾年沒見了。”
常森聽後也是感慨萬分,笑著迴道:“是啊太孫,臣這一去也去了三年了,您和皇上他老人家身體都挺好的吧?”
朱允熥聽後有些許哽咽,心中感動不已,別的官員來述職都是急急忙忙匯報完工作就想走,而他這個舅舅則是先關心他和皇爺爺的身體狀況。
“孤挺好的……就是皇爺爺他老人家……不太好,舅舅你別擔心,李景隆在後麵照顧著呢……”朱允熥哽咽著迴答道。
常森聞言有些緊張的問道:“太孫,皇上他老人家怎麽了?”
朱允熥擺擺手迴道:“皇上他老人家沒事兒,就是年紀大了,那些毛病也就找上來了,現在李景隆和他家的郎中在給皇爺爺看病呢,沒事兒的。”
常森鬆了口氣,起身說道:“沒事就好,臣這次迴京述職,除了要向陛下稟報北平軍務外,還有一件事想懇請太孫殿下。”
朱允熥疑惑地問道:“何事?但說無妨。”
常森猶豫片刻,開口道:“臣的長女常寧今年已到適婚之年,臣想托太孫殿下在京城為其尋一門好親事。”
朱允熥笑道:“原來如此,這是好事啊。三舅放心,此事包在孤身上。隻是不知令愛有何要求?”
常森搖搖頭,“臣對男方並無太多要求,隻要人品端正、家世清白即可。”
朱允熥點點頭,“那這事就簡單了,待孤迴宮後,讓母後在京中的王公貴族中為表妹挑選合適的夫婿。”
常森感激涕零,“多謝太孫殿下!”
徐輝祖輕咳一聲,朱允熥馬上迴過神來問道:“北平那邊現在情況怎麽樣?”
常森也馬上嚴肅起來迴道:“迴太孫殿下,北平現在一切都好,風平浪靜,前幾個月有些韃子來騷擾,燕王殿下親自率兵和臣打了迴去,還俘虜了不少。”
聞言徐輝祖眼皮子直跳,這麽大的事情燕王一個字都沒往朝廷上報。
“竟有此事......”朱允熥驚訝地看向常森,心裏卻在思考燕王此舉到底是何用意。
徐輝祖趁機進言道:“殿下,此次常將軍迴京述職,正好可以將此事奏明聖上。”
常森連忙附和道:“是啊,殿下,這可是大功一件啊!”
朱允熥沉默片刻,說道:“此事事關重大,還是等舅舅見過父皇之後,再行定奪吧。”
常森見太孫殿下如此謹慎,便也不再多言。朱允熥又問了一些北平其他方麵的情況,常森都一一作答。
最後,朱允熥叮囑常森道:“舅舅,北平是我大明的北疆重地,你一定要和燕王守好那裏,不得有絲毫懈怠!”
“臣遵命!”常森拱手領命。
朱允熥揮手說道:“行啦,你到後麵去看看老爺子吧,也順便見見李景隆。”
“臣遵旨。”常森說完轉身離去。
朱允熥對著身後的徐輝祖說道:“允恭啊,燕王這次事情,有沒有跟你說過。”
徐輝祖瞬間一腦袋汗水,徐輝祖結結巴巴地迴道:“太孫殿下……臣和五軍都督府並……不知情……”
朱允熥若有所思地敲了敲桌子,徐輝祖心中忐忑不安。
朱允熥暗想,看來燕王是有意隱瞞此事,難道他有什麽別的企圖?不行,得找個機會探探他的口風。
想到這裏,朱允熥決定等常森見過皇上後,再去找他聊聊。
朱允熥轉身對徐輝祖說:“此事暫且不論,你先派人暗中調查一下,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線索。另外,加強京城的防衛,以防有變。”
徐輝祖趕忙應道:“是,殿下英明。”
朱允熥站起身來,眼神掃過眾人,隨後開口說道:“王不移,外麵還有誰來了?再叫進來幾個?”他的聲音帶著一絲威嚴,但又不失親切。
王不移聽到命令後,連忙稟報道:“迴太孫殿下,高麗總兵,崇山侯李新李大人迴來了。”他的語氣恭敬而嚴肅。
朱允熥臉上露出笑容,似乎對這位李新的歸來感到十分高興。
朱允熥笑著說道:“哦?李大人迴來了啊!他倒是迴來的挺早,快快快別讓李老侯爺在外麵待著了,快快請進來。”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李大人的尊重和期待。
隨著朱允熥的吩咐,王不移立刻轉身出去,將李大人迎進了屋內。
“臣李新參見太孫殿下!”李新的聲音很渾厚。
朱允熥連忙上前扶起來說道:“李老侯爺快快請起,在高麗這兩年你辛苦了。”
“此次迴京,李老侯爺有何要事要奏?”朱允熥微笑著問道。
“啟稟殿下,微臣此次迴京,是為了向陛下稟報高麗的局勢。近來,高麗內政局動蕩,倭寇也時常騷擾沿海地區,百姓苦不堪言。”李新一臉凝重地說道。
“嗯,局勢如此嚴峻,李老侯爺可有應對之策?”朱允熥關切地問道。
“微臣認為,當務之急是加強海防,同時從咱們中原之地挑選有才之人,整頓高麗的內政,對外從咱們中原調精兵抵禦外敵。”李新答道。
“李老侯爺所言甚是,不愧是我大明國之棟梁。”朱允熥點了點頭。
朱允熥沉思片刻,道:“李老侯爺所提之策甚好。隻是,這選派人才一事,還需仔細斟酌。我朝人才濟濟,卻也不乏魚目混珠之輩。須得選些真正有能力、有擔當之人,方可擔此重任。”
李新拱手道:“殿下英明。微臣願傾盡所能,為朝廷選拔賢才。”
朱允熥擺擺手說道:“不不不,孤不是那個意思,孤的意思是你家有沒有可以出來擔當的子侄,讓他們出來替你分擔一點。”
崇山侯李新愣住了,然後老淚縱橫地迴道:“臣多謝太孫殿下!臣這就迴去把可以擔當子侄給太孫列個折子,請太孫過目。”
朱允熥微微頷首,表示認可。他目光堅定地看著李新,道:“此外,對於倭寇騷擾之事,我們絕不能坐視不管。必要時,當以武力迴擊,扞衛我大明邊疆。”
李新激昂地道:“殿下放心,微臣定當全力以赴,保家衛國!”
朱允熥滿意地點點頭,道:“有李老侯爺此言,朕心甚慰。望你不負朕望,早日平定高麗亂局。”
朱允熥見狀連忙起身扶起常森說道:“三舅不必多禮,快快請起,哎呀當初點了你做北平總兵之後,咱們舅甥倆可是好幾年沒見了。”
常森聽後也是感慨萬分,笑著迴道:“是啊太孫,臣這一去也去了三年了,您和皇上他老人家身體都挺好的吧?”
朱允熥聽後有些許哽咽,心中感動不已,別的官員來述職都是急急忙忙匯報完工作就想走,而他這個舅舅則是先關心他和皇爺爺的身體狀況。
“孤挺好的……就是皇爺爺他老人家……不太好,舅舅你別擔心,李景隆在後麵照顧著呢……”朱允熥哽咽著迴答道。
常森聞言有些緊張的問道:“太孫,皇上他老人家怎麽了?”
朱允熥擺擺手迴道:“皇上他老人家沒事兒,就是年紀大了,那些毛病也就找上來了,現在李景隆和他家的郎中在給皇爺爺看病呢,沒事兒的。”
常森鬆了口氣,起身說道:“沒事就好,臣這次迴京述職,除了要向陛下稟報北平軍務外,還有一件事想懇請太孫殿下。”
朱允熥疑惑地問道:“何事?但說無妨。”
常森猶豫片刻,開口道:“臣的長女常寧今年已到適婚之年,臣想托太孫殿下在京城為其尋一門好親事。”
朱允熥笑道:“原來如此,這是好事啊。三舅放心,此事包在孤身上。隻是不知令愛有何要求?”
常森搖搖頭,“臣對男方並無太多要求,隻要人品端正、家世清白即可。”
朱允熥點點頭,“那這事就簡單了,待孤迴宮後,讓母後在京中的王公貴族中為表妹挑選合適的夫婿。”
常森感激涕零,“多謝太孫殿下!”
徐輝祖輕咳一聲,朱允熥馬上迴過神來問道:“北平那邊現在情況怎麽樣?”
常森也馬上嚴肅起來迴道:“迴太孫殿下,北平現在一切都好,風平浪靜,前幾個月有些韃子來騷擾,燕王殿下親自率兵和臣打了迴去,還俘虜了不少。”
聞言徐輝祖眼皮子直跳,這麽大的事情燕王一個字都沒往朝廷上報。
“竟有此事......”朱允熥驚訝地看向常森,心裏卻在思考燕王此舉到底是何用意。
徐輝祖趁機進言道:“殿下,此次常將軍迴京述職,正好可以將此事奏明聖上。”
常森連忙附和道:“是啊,殿下,這可是大功一件啊!”
朱允熥沉默片刻,說道:“此事事關重大,還是等舅舅見過父皇之後,再行定奪吧。”
常森見太孫殿下如此謹慎,便也不再多言。朱允熥又問了一些北平其他方麵的情況,常森都一一作答。
最後,朱允熥叮囑常森道:“舅舅,北平是我大明的北疆重地,你一定要和燕王守好那裏,不得有絲毫懈怠!”
“臣遵命!”常森拱手領命。
朱允熥揮手說道:“行啦,你到後麵去看看老爺子吧,也順便見見李景隆。”
“臣遵旨。”常森說完轉身離去。
朱允熥對著身後的徐輝祖說道:“允恭啊,燕王這次事情,有沒有跟你說過。”
徐輝祖瞬間一腦袋汗水,徐輝祖結結巴巴地迴道:“太孫殿下……臣和五軍都督府並……不知情……”
朱允熥若有所思地敲了敲桌子,徐輝祖心中忐忑不安。
朱允熥暗想,看來燕王是有意隱瞞此事,難道他有什麽別的企圖?不行,得找個機會探探他的口風。
想到這裏,朱允熥決定等常森見過皇上後,再去找他聊聊。
朱允熥轉身對徐輝祖說:“此事暫且不論,你先派人暗中調查一下,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線索。另外,加強京城的防衛,以防有變。”
徐輝祖趕忙應道:“是,殿下英明。”
朱允熥站起身來,眼神掃過眾人,隨後開口說道:“王不移,外麵還有誰來了?再叫進來幾個?”他的聲音帶著一絲威嚴,但又不失親切。
王不移聽到命令後,連忙稟報道:“迴太孫殿下,高麗總兵,崇山侯李新李大人迴來了。”他的語氣恭敬而嚴肅。
朱允熥臉上露出笑容,似乎對這位李新的歸來感到十分高興。
朱允熥笑著說道:“哦?李大人迴來了啊!他倒是迴來的挺早,快快快別讓李老侯爺在外麵待著了,快快請進來。”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李大人的尊重和期待。
隨著朱允熥的吩咐,王不移立刻轉身出去,將李大人迎進了屋內。
“臣李新參見太孫殿下!”李新的聲音很渾厚。
朱允熥連忙上前扶起來說道:“李老侯爺快快請起,在高麗這兩年你辛苦了。”
“此次迴京,李老侯爺有何要事要奏?”朱允熥微笑著問道。
“啟稟殿下,微臣此次迴京,是為了向陛下稟報高麗的局勢。近來,高麗內政局動蕩,倭寇也時常騷擾沿海地區,百姓苦不堪言。”李新一臉凝重地說道。
“嗯,局勢如此嚴峻,李老侯爺可有應對之策?”朱允熥關切地問道。
“微臣認為,當務之急是加強海防,同時從咱們中原之地挑選有才之人,整頓高麗的內政,對外從咱們中原調精兵抵禦外敵。”李新答道。
“李老侯爺所言甚是,不愧是我大明國之棟梁。”朱允熥點了點頭。
朱允熥沉思片刻,道:“李老侯爺所提之策甚好。隻是,這選派人才一事,還需仔細斟酌。我朝人才濟濟,卻也不乏魚目混珠之輩。須得選些真正有能力、有擔當之人,方可擔此重任。”
李新拱手道:“殿下英明。微臣願傾盡所能,為朝廷選拔賢才。”
朱允熥擺擺手說道:“不不不,孤不是那個意思,孤的意思是你家有沒有可以出來擔當的子侄,讓他們出來替你分擔一點。”
崇山侯李新愣住了,然後老淚縱橫地迴道:“臣多謝太孫殿下!臣這就迴去把可以擔當子侄給太孫列個折子,請太孫過目。”
朱允熥微微頷首,表示認可。他目光堅定地看著李新,道:“此外,對於倭寇騷擾之事,我們絕不能坐視不管。必要時,當以武力迴擊,扞衛我大明邊疆。”
李新激昂地道:“殿下放心,微臣定當全力以赴,保家衛國!”
朱允熥滿意地點點頭,道:“有李老侯爺此言,朕心甚慰。望你不負朕望,早日平定高麗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