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個小孩子打架嗎?你在這兒上綱上線什麽?咋了常森他兒子是你表弟,咱二丫頭就不是你表哥了?”
朱元璋氣鼓鼓地看著眼前這個小家夥,心裏想著自己這麽多孫子,就屬這個最不讓人省心。
他開口對著朱允熥說道:“你小子,給朕記住了!咱老朱家的孩子,哪個不是從屍山血海裏爬出來的?打個架怎麽了?李景隆那兒子我看就不錯,有老子當年的風采。”
朱允熥一聽,嚇得渾身一抖,趕忙低下頭,大氣都不敢喘一下,隻能默默地聽著朱元璋教訓。
朱元璋越說越生氣,聲音也不自覺地大了起來:“哼!你們這些小娃娃,整天就知道讀那些死書,一點用都沒有。要我說,就得像李景隆他兒那樣,讓孩子們從小就學會打架,將來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朱允熥低著頭,小聲嘟囔道:“那也不能隨便打人啊。”
“嘿,你這小兔崽子還敢頂嘴。”朱元璋眼睛一瞪,嚇得朱允熥又是一個哆嗦。朱元璋接著說道:“你小時候沒打過架?”
朱允熥縮了縮脖子,小聲嘀咕道:“孫兒小時候什麽時候打過架?皇爺爺,您不能這麽……”
“得得得,閉嘴!”朱元璋不耐煩地打斷了朱允熥的話,“小時候也不知道誰帶著咱家朱模、朱鬆、朱棟他們幾個,見著那誰就打,還笑話人家。”
朱允熥聞言也是小臉一紅,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皇爺爺,您老記性真好。”
朱元璋見狀,語氣也緩和了一些,“行了,這事就這麽過去了。不過,你們以後要是再讓我聽到類似的事情,可別怪我翻臉不認人。都散了吧。”
李景隆心中一緊,立刻跪地行禮,口中高唿:“皇爺聖明。”
朱元璋微微側頭,目光落在李景隆身上,開口問道:“你兒子身上現在是什麽官職?”
李景隆不敢怠慢,趕忙迴答道:“迴皇上,他從出生起便被賜予騎都尉一職,如今年齡尚小,目前正在宮中與諸位小王爺一同讀書。”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視線轉向站在一旁的李澈,臉上露出一絲好奇之色,“你小子今年多大了?”
聽到皇帝的問話,李澈心頭猛地一跳,緊張得半晌說不出話來。他雙手顫抖,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嘴唇微微抖動,卻始終未能發出聲音。
李景隆見此情形,心急如焚,連忙替兒子迴答道:“迴皇上,臣的兒子實際上隻有十二歲,但按虛歲算則有十四歲。”
然而,朱元璋突然發怒,瞪視著李景隆,厲聲道:“閉嘴!咱問你了嗎?咱在問你兒子。”
李澈憋了半天,也迴過神來,支支吾吾的迴道:“迴皇上,我今年十四……”
朱元璋仔細地打量著眼前的少年,“嘖嘖嘖,你跟你爺爺小時候真像。”
他口中李澈的爺爺,正是李景隆的父親,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
朱元璋走上前,親切地拍了拍李澈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行啦,從明天開始,你就去內侍那裏當差吧,再給你加上一個武德將軍的頭銜。要努力工作啊,千萬別給老子丟臉!”
李景隆趕忙拉住李澈一同跪地行禮,恭敬地說道:“臣等多謝皇上的恩賜!”
然而,站在一旁的朱允熥卻在心中暗自嘀咕:“好好好,竟然這麽玩?好你個李景隆,居然敢告狀,看來你肩上的擔子還是太輕了,我必須得給你增加一些擔子才行。”
這時,朱元璋又轉頭看向李澈,鼓勵他道:“李澈,一定要努力工作,未來可不能讓這曹國公的爵位蒙羞。”說完,他便轉身離去。
李澈看著皇帝遠去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從此以後,他的命運將發生巨大的改變。
第二天,李澈來到內侍處報到,開始了他的工作生涯。他勤奮努力,虛心學習,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賞識。
而李景隆也因為兒子的受寵,地位更加穩固。但他明白,這一切都是皇帝的恩賜,他必須更加小心謹慎,才能保住這份榮寵。
與此同時,朱允熥也在暗中觀察著李澈。他意識到,李澈這個少年確實不簡單,未來或許能成為他的好幫手。
朱元璋、朱允熥還有李景隆誰都不會想到,今天這個八竿子打不出一個屁的孩子,在將來跟瓦剌部的一場對戰中取得大勝。
在未來成功的跟於謙還有劉龍飛打贏了那場舉世震驚的保衛戰,而且還活捉了瓦剌部的首領,因此李景隆、李澈父子二人皆被追封郡王。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現在的李澈還是一個在宮裏並不是很起眼的侍衛。
與此同時,李景隆遞上了第四次下西洋的折子,但是罕見的被朱允熥駁了迴來。
李景隆在家納悶道:“怎麽迴事?前三次都沒有駁迴,這次怎麽駁迴來了?”
鄧卓君坐在一旁的太師椅上,拿著一串葡萄一邊吃一邊說道:“是不是前幾天那事兒鬧得?”
李景隆搖搖頭,“不至於,太孫殿下不是這麽小氣的一個人。”
他的穿越冥冥之中改變了很多的事情,他心裏呐呐自語道:“今年是洪武三十年,臥槽,就是明年,曆史上朱元璋駕崩就是在洪武三十一年,怪不得這小子不讓我走。”
“聽說今年祭祖迴來之後,皇上的身體就已經很差了,唉,皇爺啊,您要是再能多活幾年得有多好啊……”
李景隆想到這裏,眼眶漸漸濕潤,淚水順著臉頰滑落,他開始無聲地抽泣起來。他穿越到這個時代後,除了自己的妻子外,就屬皇上朱元璋對他最好,真正將他視為外甥孫。
鄧卓君見狀,不禁皺起眉頭,關切地問道:“當家的,你怎麽還哭了呢?咋迴事兒啊,要不要我去給你請個郎中看看。”
李景隆擺擺手,聲音哽咽著迴答道:“沒事,我隻是突然想起了我的父親。唉,人生為何如此艱難啊。”
鄧卓君站起身來,輕輕地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然後遞給他一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她溫柔地說:“當家的,朝堂之上的事情,我不懂,但我知道,身體是我們自己的,要好好照顧自己呀。”
朱元璋氣鼓鼓地看著眼前這個小家夥,心裏想著自己這麽多孫子,就屬這個最不讓人省心。
他開口對著朱允熥說道:“你小子,給朕記住了!咱老朱家的孩子,哪個不是從屍山血海裏爬出來的?打個架怎麽了?李景隆那兒子我看就不錯,有老子當年的風采。”
朱允熥一聽,嚇得渾身一抖,趕忙低下頭,大氣都不敢喘一下,隻能默默地聽著朱元璋教訓。
朱元璋越說越生氣,聲音也不自覺地大了起來:“哼!你們這些小娃娃,整天就知道讀那些死書,一點用都沒有。要我說,就得像李景隆他兒那樣,讓孩子們從小就學會打架,將來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朱允熥低著頭,小聲嘟囔道:“那也不能隨便打人啊。”
“嘿,你這小兔崽子還敢頂嘴。”朱元璋眼睛一瞪,嚇得朱允熥又是一個哆嗦。朱元璋接著說道:“你小時候沒打過架?”
朱允熥縮了縮脖子,小聲嘀咕道:“孫兒小時候什麽時候打過架?皇爺爺,您不能這麽……”
“得得得,閉嘴!”朱元璋不耐煩地打斷了朱允熥的話,“小時候也不知道誰帶著咱家朱模、朱鬆、朱棟他們幾個,見著那誰就打,還笑話人家。”
朱允熥聞言也是小臉一紅,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皇爺爺,您老記性真好。”
朱元璋見狀,語氣也緩和了一些,“行了,這事就這麽過去了。不過,你們以後要是再讓我聽到類似的事情,可別怪我翻臉不認人。都散了吧。”
李景隆心中一緊,立刻跪地行禮,口中高唿:“皇爺聖明。”
朱元璋微微側頭,目光落在李景隆身上,開口問道:“你兒子身上現在是什麽官職?”
李景隆不敢怠慢,趕忙迴答道:“迴皇上,他從出生起便被賜予騎都尉一職,如今年齡尚小,目前正在宮中與諸位小王爺一同讀書。”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視線轉向站在一旁的李澈,臉上露出一絲好奇之色,“你小子今年多大了?”
聽到皇帝的問話,李澈心頭猛地一跳,緊張得半晌說不出話來。他雙手顫抖,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嘴唇微微抖動,卻始終未能發出聲音。
李景隆見此情形,心急如焚,連忙替兒子迴答道:“迴皇上,臣的兒子實際上隻有十二歲,但按虛歲算則有十四歲。”
然而,朱元璋突然發怒,瞪視著李景隆,厲聲道:“閉嘴!咱問你了嗎?咱在問你兒子。”
李澈憋了半天,也迴過神來,支支吾吾的迴道:“迴皇上,我今年十四……”
朱元璋仔細地打量著眼前的少年,“嘖嘖嘖,你跟你爺爺小時候真像。”
他口中李澈的爺爺,正是李景隆的父親,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
朱元璋走上前,親切地拍了拍李澈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行啦,從明天開始,你就去內侍那裏當差吧,再給你加上一個武德將軍的頭銜。要努力工作啊,千萬別給老子丟臉!”
李景隆趕忙拉住李澈一同跪地行禮,恭敬地說道:“臣等多謝皇上的恩賜!”
然而,站在一旁的朱允熥卻在心中暗自嘀咕:“好好好,竟然這麽玩?好你個李景隆,居然敢告狀,看來你肩上的擔子還是太輕了,我必須得給你增加一些擔子才行。”
這時,朱元璋又轉頭看向李澈,鼓勵他道:“李澈,一定要努力工作,未來可不能讓這曹國公的爵位蒙羞。”說完,他便轉身離去。
李澈看著皇帝遠去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從此以後,他的命運將發生巨大的改變。
第二天,李澈來到內侍處報到,開始了他的工作生涯。他勤奮努力,虛心學習,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賞識。
而李景隆也因為兒子的受寵,地位更加穩固。但他明白,這一切都是皇帝的恩賜,他必須更加小心謹慎,才能保住這份榮寵。
與此同時,朱允熥也在暗中觀察著李澈。他意識到,李澈這個少年確實不簡單,未來或許能成為他的好幫手。
朱元璋、朱允熥還有李景隆誰都不會想到,今天這個八竿子打不出一個屁的孩子,在將來跟瓦剌部的一場對戰中取得大勝。
在未來成功的跟於謙還有劉龍飛打贏了那場舉世震驚的保衛戰,而且還活捉了瓦剌部的首領,因此李景隆、李澈父子二人皆被追封郡王。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現在的李澈還是一個在宮裏並不是很起眼的侍衛。
與此同時,李景隆遞上了第四次下西洋的折子,但是罕見的被朱允熥駁了迴來。
李景隆在家納悶道:“怎麽迴事?前三次都沒有駁迴,這次怎麽駁迴來了?”
鄧卓君坐在一旁的太師椅上,拿著一串葡萄一邊吃一邊說道:“是不是前幾天那事兒鬧得?”
李景隆搖搖頭,“不至於,太孫殿下不是這麽小氣的一個人。”
他的穿越冥冥之中改變了很多的事情,他心裏呐呐自語道:“今年是洪武三十年,臥槽,就是明年,曆史上朱元璋駕崩就是在洪武三十一年,怪不得這小子不讓我走。”
“聽說今年祭祖迴來之後,皇上的身體就已經很差了,唉,皇爺啊,您要是再能多活幾年得有多好啊……”
李景隆想到這裏,眼眶漸漸濕潤,淚水順著臉頰滑落,他開始無聲地抽泣起來。他穿越到這個時代後,除了自己的妻子外,就屬皇上朱元璋對他最好,真正將他視為外甥孫。
鄧卓君見狀,不禁皺起眉頭,關切地問道:“當家的,你怎麽還哭了呢?咋迴事兒啊,要不要我去給你請個郎中看看。”
李景隆擺擺手,聲音哽咽著迴答道:“沒事,我隻是突然想起了我的父親。唉,人生為何如此艱難啊。”
鄧卓君站起身來,輕輕地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然後遞給他一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她溫柔地說:“當家的,朝堂之上的事情,我不懂,但我知道,身體是我們自己的,要好好照顧自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