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太常寺卿黃子澄在所有人詫異的目光下走了出來,他神色堅定地說:“陛下,臣也認為不可讓武人為尚書。”
此言一出,魏國公徐輝祖猛地站起身子,對著黃子澄怒吼道:“黃寺卿,你這是什麽話!”他的聲音響徹整個朝堂,讓人不禁為之側目。
而坐在禦案旁的朱允熥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心想這些大臣們怎麽這麽能折騰啊,剛剛好不容易才把事情平息下來,這下可好,黃子澄又跳了出來。他無奈地搖了搖頭,暗自感歎這朝堂之事真是難以預料。
就在此時,跪在地上剛謝完恩的李景隆也突然站起身來,他怒目圓睜,對著黃子澄大聲說道:“黃子澄,你這是什麽意思!難道我等武人就不能為官嗎!”
李景隆的話語如同驚雷一般在朝堂上炸響,他巧妙地將話題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不再局限於誰當理藩院尚書的問題,而是直接質疑武人的地位和權利。這種突如其來的轉變,讓原本已經有些緩和的局麵再度變得緊張起來。
一時間,朝堂上針鋒相對,火藥味十足。
黃子澄冷哼一聲,反駁道:“李將軍,本官並非此意。隻是武官常年征戰,對外邦事務恐不如文官熟悉。”
李景隆聞言,氣得胡須顫抖,他高聲迴應:“黃子澄!難道本公兩次出海尋訪海外諸國,還不如你個窮酸腐儒知道的多嗎!”
就在這時,兵部左侍郎齊泰也站了出來說道:“難道李將軍就非要當這個尚書嗎?”
李景隆一臉不可置信的看向齊泰,心裏說道:“這小子是不是昨兒晚上喝大了?”
鄭國公常升忍無可忍,一把推開身前的李景隆直接以身搶地道:“皇上,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目無君父,請皇上嚴懲!”
李景隆聞言猛著轉過身子來,心裏吐槽道:“我以為你要上去揍他們仨呢,他娘的扭過頭來告狀來了。”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挪了挪腚,笑著說道:“你們幾個繼續,繼續。”
說完給了朱允熥一個眼色,朱允熥馬上明白開口道:“爾等身為國之重臣,目無君父!今日…今日之事孤決不善罷甘休!”
“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你們三人挑唆在先,罰俸三年!”
方孝孺正要開口,被朱允熥打斷道:“李景隆、徐輝祖你二人罰俸一年,理藩院尚書依舊由曹國公李景隆上任!”
朱元璋突然一拍桌子吼道:“毛驤,何廣義!”
毛驤和何廣義聞言趕緊從殿外進來,“陛下,臣在!”
“將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押入天牢!”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厲色。
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眾人皆驚。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吏部尚書淩漢等人紛紛跪地求情。
朱允熥也連忙跪下,“皇爺爺,孫兒認為方先生他們隻是一時衝動,並無大罪啊!”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沉聲道:“此事你無需再言。”
接著,他轉頭對毛驤和何廣義下令道:“帶下去!”
方孝孺等人雖心有不甘,但也隻能無奈地被侍衛帶走。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朱元璋心中暗暗歎息。他知道,這場朝堂之爭並沒有結束,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風波等待著朱允熥。
朱元璋心裏默默歎了一口氣說道:“老天爺啊!你再讓咱活十年,就十年,咱把這些忤逆咱大孫的人統統打倒!”
“退朝!”說完朱元璋一把拉著朱允熥離去。
眾人見狀也紛紛散去,對比起來風風火火的常升、藍春和徐輝祖他們,李景隆卻是故意走得很慢,似乎在等什麽人。
突然戶部尚書傅友文撞到李景隆背後,“小李子,你倒是走啊!比我這六十歲的老頭都走著慢。”
李景隆趕緊呲個大牙笑道:“我這不是等您的嘛,您這邊請。”
說著就要往皇家辦事處走,傅友文趕緊站住說道:“小李子,小李子,我今兒還有事情,你…我孫子今兒個過百天,我得迴去看他抓周去。”
(過百天,北方又叫過百歲歲,是指小孩兒出生下來的第一百天,在這一天要抓周,小人是北方人大家見諒。)
李景隆攙著傅友文邊走邊說道:“傅大爺,一會兒啊我親自去給我兄弟賠罪。”
你別看李景隆年歲大,但是李景隆在淮西集團裏輩分方麵最小,傅友文也是跟他爺爺李貞那一輩人混得。
傅友文嘴上說的不去,腿兒上卻很誠實地跟著李景隆走著,“二丫頭,二丫頭你到底要帶老漢我去哪兒啊。”
李景隆笑著迴道:“皇家辦事處啊,不然能去哪兒。”
“不去!不去!老漢我一看見燕世子和徐輝祖那舅甥倆就頭疼,兩人八米二糠的比老漢我這戶部尚書都能算。”傅友文掙紮地說道。
李景隆拉著傅友文迴道:“走吧,傅尚書,好事兒。”
傅友文聽後,停下腳步,疑惑地問道:“啥好事兒?你可別騙老漢我。”
李景隆趕忙賠笑道:“我哪敢騙您呐,到了您就知道了。”
說話間,兩人便來到了皇家辦事處。一進門,李景隆便徑直帶著傅友文走進了一間屋子。屋內,燕世子朱高熾和剛過來的魏國公徐輝祖正坐著喝茶。
朱高熾見到傅友文,立刻起身迎接,“傅尚書,您來啦,快請坐。”
傅友文見狀,臉色稍微好看了些,但還是有些警惕地看著李景隆。
李景隆笑著說:“傅尚書,您看,這是燕世子特意為您準備的一份賀禮。”
說著,他遞上了一個精美的盒子。傅友文打開一看,裏麵竟是一塊罕見的美玉。
他頓時瞪大了眼睛,驚喜地說:“這......這太貴重了,老夫不能收啊。”
朱高熾連忙說道:“您是我的長輩,這是晚輩的一點心意,您就收下吧。”說著便將一個精致的錦盒遞到傅友文麵前。
李景隆也趕忙接過話來:“傅尚書,這美玉成色不錯吧?”
傅友文打開錦盒,拿起裏麵的玉佩仔細端詳著,嘖嘖讚歎道:“確實不錯,看著不像我大明的玉,倒像是緬甸那邊的。”
一旁的徐輝祖笑著走過來說道:“傅尚書好眼力!”
傅友文滿意地點點頭,又把玉放迴盒子裏,然後目光銳利地看向眾人,緩緩開口問道:“你們幾個找老漢有啥事?直說吧。”
李景隆見狀,索性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是這樣傅尚書,我這不是當上理藩院尚書了嘛,可是呢,這工作還得出海啊,可這出海的經費實在讓人為難呐,您看......”
此言一出,魏國公徐輝祖猛地站起身子,對著黃子澄怒吼道:“黃寺卿,你這是什麽話!”他的聲音響徹整個朝堂,讓人不禁為之側目。
而坐在禦案旁的朱允熥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心想這些大臣們怎麽這麽能折騰啊,剛剛好不容易才把事情平息下來,這下可好,黃子澄又跳了出來。他無奈地搖了搖頭,暗自感歎這朝堂之事真是難以預料。
就在此時,跪在地上剛謝完恩的李景隆也突然站起身來,他怒目圓睜,對著黃子澄大聲說道:“黃子澄,你這是什麽意思!難道我等武人就不能為官嗎!”
李景隆的話語如同驚雷一般在朝堂上炸響,他巧妙地將話題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不再局限於誰當理藩院尚書的問題,而是直接質疑武人的地位和權利。這種突如其來的轉變,讓原本已經有些緩和的局麵再度變得緊張起來。
一時間,朝堂上針鋒相對,火藥味十足。
黃子澄冷哼一聲,反駁道:“李將軍,本官並非此意。隻是武官常年征戰,對外邦事務恐不如文官熟悉。”
李景隆聞言,氣得胡須顫抖,他高聲迴應:“黃子澄!難道本公兩次出海尋訪海外諸國,還不如你個窮酸腐儒知道的多嗎!”
就在這時,兵部左侍郎齊泰也站了出來說道:“難道李將軍就非要當這個尚書嗎?”
李景隆一臉不可置信的看向齊泰,心裏說道:“這小子是不是昨兒晚上喝大了?”
鄭國公常升忍無可忍,一把推開身前的李景隆直接以身搶地道:“皇上,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目無君父,請皇上嚴懲!”
李景隆聞言猛著轉過身子來,心裏吐槽道:“我以為你要上去揍他們仨呢,他娘的扭過頭來告狀來了。”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挪了挪腚,笑著說道:“你們幾個繼續,繼續。”
說完給了朱允熥一個眼色,朱允熥馬上明白開口道:“爾等身為國之重臣,目無君父!今日…今日之事孤決不善罷甘休!”
“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你們三人挑唆在先,罰俸三年!”
方孝孺正要開口,被朱允熥打斷道:“李景隆、徐輝祖你二人罰俸一年,理藩院尚書依舊由曹國公李景隆上任!”
朱元璋突然一拍桌子吼道:“毛驤,何廣義!”
毛驤和何廣義聞言趕緊從殿外進來,“陛下,臣在!”
“將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押入天牢!”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厲色。
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眾人皆驚。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吏部尚書淩漢等人紛紛跪地求情。
朱允熥也連忙跪下,“皇爺爺,孫兒認為方先生他們隻是一時衝動,並無大罪啊!”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沉聲道:“此事你無需再言。”
接著,他轉頭對毛驤和何廣義下令道:“帶下去!”
方孝孺等人雖心有不甘,但也隻能無奈地被侍衛帶走。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朱元璋心中暗暗歎息。他知道,這場朝堂之爭並沒有結束,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風波等待著朱允熥。
朱元璋心裏默默歎了一口氣說道:“老天爺啊!你再讓咱活十年,就十年,咱把這些忤逆咱大孫的人統統打倒!”
“退朝!”說完朱元璋一把拉著朱允熥離去。
眾人見狀也紛紛散去,對比起來風風火火的常升、藍春和徐輝祖他們,李景隆卻是故意走得很慢,似乎在等什麽人。
突然戶部尚書傅友文撞到李景隆背後,“小李子,你倒是走啊!比我這六十歲的老頭都走著慢。”
李景隆趕緊呲個大牙笑道:“我這不是等您的嘛,您這邊請。”
說著就要往皇家辦事處走,傅友文趕緊站住說道:“小李子,小李子,我今兒還有事情,你…我孫子今兒個過百天,我得迴去看他抓周去。”
(過百天,北方又叫過百歲歲,是指小孩兒出生下來的第一百天,在這一天要抓周,小人是北方人大家見諒。)
李景隆攙著傅友文邊走邊說道:“傅大爺,一會兒啊我親自去給我兄弟賠罪。”
你別看李景隆年歲大,但是李景隆在淮西集團裏輩分方麵最小,傅友文也是跟他爺爺李貞那一輩人混得。
傅友文嘴上說的不去,腿兒上卻很誠實地跟著李景隆走著,“二丫頭,二丫頭你到底要帶老漢我去哪兒啊。”
李景隆笑著迴道:“皇家辦事處啊,不然能去哪兒。”
“不去!不去!老漢我一看見燕世子和徐輝祖那舅甥倆就頭疼,兩人八米二糠的比老漢我這戶部尚書都能算。”傅友文掙紮地說道。
李景隆拉著傅友文迴道:“走吧,傅尚書,好事兒。”
傅友文聽後,停下腳步,疑惑地問道:“啥好事兒?你可別騙老漢我。”
李景隆趕忙賠笑道:“我哪敢騙您呐,到了您就知道了。”
說話間,兩人便來到了皇家辦事處。一進門,李景隆便徑直帶著傅友文走進了一間屋子。屋內,燕世子朱高熾和剛過來的魏國公徐輝祖正坐著喝茶。
朱高熾見到傅友文,立刻起身迎接,“傅尚書,您來啦,快請坐。”
傅友文見狀,臉色稍微好看了些,但還是有些警惕地看著李景隆。
李景隆笑著說:“傅尚書,您看,這是燕世子特意為您準備的一份賀禮。”
說著,他遞上了一個精美的盒子。傅友文打開一看,裏麵竟是一塊罕見的美玉。
他頓時瞪大了眼睛,驚喜地說:“這......這太貴重了,老夫不能收啊。”
朱高熾連忙說道:“您是我的長輩,這是晚輩的一點心意,您就收下吧。”說著便將一個精致的錦盒遞到傅友文麵前。
李景隆也趕忙接過話來:“傅尚書,這美玉成色不錯吧?”
傅友文打開錦盒,拿起裏麵的玉佩仔細端詳著,嘖嘖讚歎道:“確實不錯,看著不像我大明的玉,倒像是緬甸那邊的。”
一旁的徐輝祖笑著走過來說道:“傅尚書好眼力!”
傅友文滿意地點點頭,又把玉放迴盒子裏,然後目光銳利地看向眾人,緩緩開口問道:“你們幾個找老漢有啥事?直說吧。”
李景隆見狀,索性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是這樣傅尚書,我這不是當上理藩院尚書了嘛,可是呢,這工作還得出海啊,可這出海的經費實在讓人為難呐,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