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算唐伯虎能夠活到萬曆年間,終身成就也是斷難匹比唐氏父子的。
首先這唐府的老主人唐順之是嘉靖人士,終身成就令後人側且難望其項背,如軍事軍、武術家、兵法家及抗倭名將等等,隨便揀一項出來,伯虎公都得甘拜下方。
簡單一點,民族英雄抗倭牛人戚繼光都曾經從老唐學武學軍事,並且還病逝於抗倭途中,這才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真實寫照吧!漢人中翹楚啊!
小唐也毫不遜色,順之公之子唐鶴征居然棄武從文,而且終成大家,一論到文,通常人都會認為脫離不了儒家範疇,但是唐鶴征卻又是一個例外,他當然算個大儒,寶貴的是他又精研墨家學術,已入墨道,恐怕與蕭小墨也有得一拚,連東林書院都要時不時的請他講講學,且他講學的內容還能讓那些大儒津津樂道。
須知道現在東林書院已經奠定起一個文人集團——即東林黨,能和九千歲對著幹的,不牛都讓人奇怪,雖然結果仍然失敗,但卻可用悲壯二字勉之!
不過,若是他們得知唐鶴征不過是個表麵上的儒者,其實是墨者,不知道又要吐血幾升呢?
他們東林黨敢和九千歲幹仗,也證明了什麽是悲壯!
墨家敢與儒家對著幹,而且險些幹贏了儒家,至少達到非儒即墨的段位,也證明了什麽叫做霸氣。
墨家的家守城術可是可以付之實踐,改變戰局弱勢,即能說,還能幹!儒家除了說還是說,且一不小心就會變成腐儒豆腐,還可以讓咱們老百姓認識到什麽是禍國殃民!當然半吊子的儒者,隻能用罪大惡極來形容,袁督督的一生充分證明此點。
因此,唐鶴征由儒轉墨隻是一種進步。
今日是唐鶴征升官慶祝之日,萬曆皇帝升他做工部侍郎,唐府人山人海,都是來給他慶賀的。
當然,如此牛人,蕭小墨又豈能不見?
蕭小墨化名小墨真人來到門首。
他肩上搭了一個黑色搭袋,手執鐵筆幻化的拂塵,身著八卦衣,青青秀秀、豐神迥逸、仙風道骨。
迎客家丁見他氣宇不凡,忙陪笑道:“敢問道長法號,仙居何處?可是我家主人舊識!”
蕭小墨打了個道號,才道:“貧道世居西嶽華山,道號小墨,與唐大人神交以久,隻是始終是緣慳一麵,今逢喜會,特來叨擾!”
那個家丁驚唿道:“啊!原來是小墨真人仙鶴駕到,小人有眼不識泰山!衝撞莫怪,望道長稍侯稍侯,小人這就去稟告主人。”
於家丁的驚訝,蕭小墨已經免疫,見怪不怪,微微頷首,以示應允。
少傾,一個打扮樸素的中年文士出來迎接他,自言便是唐府主人唐鶴征,並邀他坐了主人之桌。
此刻主人之桌已經坐了八個儒生,本來都沒當蕭小墨一迴事,待唐鶴征一說出蕭小墨那小墨真人的道號之後,這些人都是臉色劇變。
“”這些儒生對蕭小墨前後不一的態度,使得蕭小墨猶為鄙視,在他認為,這些儒生都是吹牛奉承的鼠輩而已。
但是在唐鶴征介紹這些人的姓名之後,蕭小墨也是大感意外。
因為這些家夥都是些牛人,分別是:
周朝瑞、袁化中、左光鬥、翰林院編修孫慎行(唐鶴征外侄)、顧大章、趙南星等人。
而很顯然,蕭小墨的名頭能夠讓這些人人臉色劇變,足可說明,他是牛人中的牛人,而蕭小墨進入碧血劍的這差不多近一年多的時間,並沒有全部浪費掉,他是幹了許多實事的。
眾人這才一一起身與蕭小墨見禮。
其中周朝瑞衝蕭小墨抱了抱拳,問道:“敝人聽說小墨真人在一年的時間裏,於華陰鎮建立華嶽廉價米庫、華嶽紡織城、華嶽醫館、華嶽小食館、華嶽打鐵鋪、華嶽農莊、華嶽雜貨鋪、華嶽古玩店、華嶽野肉莊、華嶽學院及華嶽武館,自己卻在華山北峰之巔修了個華山別院,稱為西嶽門,自己在裏麵修真養性…端的無拘無束,真是好個逍遙呢?”
蕭小墨淡淡道:“貧道不學無術,又不會像周兄你這般舞文弄墨,當然隻有多幹活兒養活自己呢!總不能像和尚尼姑那般厚著臉皮去畫緣吧?”
唐鶴征笑道:“真人所言甚是,我也覺得和尚尼姑除了吃齋念佛外,別無大用,如果這底下人人都隻知道吃齋念佛,那麽大夥兒又拿什麽來維持生計呢?唉!就連打隻鳥都是罪過該死,當年蒙古人屠殺我們漢人之時,也沒見他們出來救苦救難?如此看來,信道始終還是比信佛積極得多呢!”
唐鶴征官場縱橫多年,已經品出周朝瑞話中的不少醋意,他是主人家,開始出來打圓場了。
趙南星雖然比唐鶴征還要大幾歲,本來涵養功夫是很好的,但是他被奸人彈劾,如今不在仕途賦閑在家,已經整整兩年了,也難免心裏窩火。
此刻他忍不住說道:“你們道家講究的是無為大道,真人耕地紡織、打鐵醫病、即授人武藝,又廣開學路…博而不精,遺害世人在其次,所行所為恐怕有違道家的無為精神。”
蕭小墨冷冷道:“前輩何其太癡?恐怕我說出來眾位怨我不敬長輩呢?”
孫慎行笑道:“大家閑散清談,各抒己見,隻圖我母舅吉日開懷一樂即可,難道以諸位的才學,事後還會記仇不曾?因此,真人旦說無妨!”
不愧為當閣老之才,人家說話就是有幾分水準。
——
今日可是我舅舅升官吉慶之日,大家都是朋友,又是有才學的人,該說什麽,該不說什麽,彼此都應該心裏邊有個數!至於日後報複記恨,也就不是我們的朋友了。
左光鬥也道:“真人盡管直言,不才洗耳恭聽!”
難得左大學士有此疑問,我又豈能不折服於他?
蕭小墨道:“大道三千,猶如滄海之水,修道者僅取一瓢,亦可證得大道。外人隻知道道家僅修無為大道,卻不知道道家證道另有他途!”
首先這唐府的老主人唐順之是嘉靖人士,終身成就令後人側且難望其項背,如軍事軍、武術家、兵法家及抗倭名將等等,隨便揀一項出來,伯虎公都得甘拜下方。
簡單一點,民族英雄抗倭牛人戚繼光都曾經從老唐學武學軍事,並且還病逝於抗倭途中,這才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真實寫照吧!漢人中翹楚啊!
小唐也毫不遜色,順之公之子唐鶴征居然棄武從文,而且終成大家,一論到文,通常人都會認為脫離不了儒家範疇,但是唐鶴征卻又是一個例外,他當然算個大儒,寶貴的是他又精研墨家學術,已入墨道,恐怕與蕭小墨也有得一拚,連東林書院都要時不時的請他講講學,且他講學的內容還能讓那些大儒津津樂道。
須知道現在東林書院已經奠定起一個文人集團——即東林黨,能和九千歲對著幹的,不牛都讓人奇怪,雖然結果仍然失敗,但卻可用悲壯二字勉之!
不過,若是他們得知唐鶴征不過是個表麵上的儒者,其實是墨者,不知道又要吐血幾升呢?
他們東林黨敢和九千歲幹仗,也證明了什麽是悲壯!
墨家敢與儒家對著幹,而且險些幹贏了儒家,至少達到非儒即墨的段位,也證明了什麽叫做霸氣。
墨家的家守城術可是可以付之實踐,改變戰局弱勢,即能說,還能幹!儒家除了說還是說,且一不小心就會變成腐儒豆腐,還可以讓咱們老百姓認識到什麽是禍國殃民!當然半吊子的儒者,隻能用罪大惡極來形容,袁督督的一生充分證明此點。
因此,唐鶴征由儒轉墨隻是一種進步。
今日是唐鶴征升官慶祝之日,萬曆皇帝升他做工部侍郎,唐府人山人海,都是來給他慶賀的。
當然,如此牛人,蕭小墨又豈能不見?
蕭小墨化名小墨真人來到門首。
他肩上搭了一個黑色搭袋,手執鐵筆幻化的拂塵,身著八卦衣,青青秀秀、豐神迥逸、仙風道骨。
迎客家丁見他氣宇不凡,忙陪笑道:“敢問道長法號,仙居何處?可是我家主人舊識!”
蕭小墨打了個道號,才道:“貧道世居西嶽華山,道號小墨,與唐大人神交以久,隻是始終是緣慳一麵,今逢喜會,特來叨擾!”
那個家丁驚唿道:“啊!原來是小墨真人仙鶴駕到,小人有眼不識泰山!衝撞莫怪,望道長稍侯稍侯,小人這就去稟告主人。”
於家丁的驚訝,蕭小墨已經免疫,見怪不怪,微微頷首,以示應允。
少傾,一個打扮樸素的中年文士出來迎接他,自言便是唐府主人唐鶴征,並邀他坐了主人之桌。
此刻主人之桌已經坐了八個儒生,本來都沒當蕭小墨一迴事,待唐鶴征一說出蕭小墨那小墨真人的道號之後,這些人都是臉色劇變。
“”這些儒生對蕭小墨前後不一的態度,使得蕭小墨猶為鄙視,在他認為,這些儒生都是吹牛奉承的鼠輩而已。
但是在唐鶴征介紹這些人的姓名之後,蕭小墨也是大感意外。
因為這些家夥都是些牛人,分別是:
周朝瑞、袁化中、左光鬥、翰林院編修孫慎行(唐鶴征外侄)、顧大章、趙南星等人。
而很顯然,蕭小墨的名頭能夠讓這些人人臉色劇變,足可說明,他是牛人中的牛人,而蕭小墨進入碧血劍的這差不多近一年多的時間,並沒有全部浪費掉,他是幹了許多實事的。
眾人這才一一起身與蕭小墨見禮。
其中周朝瑞衝蕭小墨抱了抱拳,問道:“敝人聽說小墨真人在一年的時間裏,於華陰鎮建立華嶽廉價米庫、華嶽紡織城、華嶽醫館、華嶽小食館、華嶽打鐵鋪、華嶽農莊、華嶽雜貨鋪、華嶽古玩店、華嶽野肉莊、華嶽學院及華嶽武館,自己卻在華山北峰之巔修了個華山別院,稱為西嶽門,自己在裏麵修真養性…端的無拘無束,真是好個逍遙呢?”
蕭小墨淡淡道:“貧道不學無術,又不會像周兄你這般舞文弄墨,當然隻有多幹活兒養活自己呢!總不能像和尚尼姑那般厚著臉皮去畫緣吧?”
唐鶴征笑道:“真人所言甚是,我也覺得和尚尼姑除了吃齋念佛外,別無大用,如果這底下人人都隻知道吃齋念佛,那麽大夥兒又拿什麽來維持生計呢?唉!就連打隻鳥都是罪過該死,當年蒙古人屠殺我們漢人之時,也沒見他們出來救苦救難?如此看來,信道始終還是比信佛積極得多呢!”
唐鶴征官場縱橫多年,已經品出周朝瑞話中的不少醋意,他是主人家,開始出來打圓場了。
趙南星雖然比唐鶴征還要大幾歲,本來涵養功夫是很好的,但是他被奸人彈劾,如今不在仕途賦閑在家,已經整整兩年了,也難免心裏窩火。
此刻他忍不住說道:“你們道家講究的是無為大道,真人耕地紡織、打鐵醫病、即授人武藝,又廣開學路…博而不精,遺害世人在其次,所行所為恐怕有違道家的無為精神。”
蕭小墨冷冷道:“前輩何其太癡?恐怕我說出來眾位怨我不敬長輩呢?”
孫慎行笑道:“大家閑散清談,各抒己見,隻圖我母舅吉日開懷一樂即可,難道以諸位的才學,事後還會記仇不曾?因此,真人旦說無妨!”
不愧為當閣老之才,人家說話就是有幾分水準。
——
今日可是我舅舅升官吉慶之日,大家都是朋友,又是有才學的人,該說什麽,該不說什麽,彼此都應該心裏邊有個數!至於日後報複記恨,也就不是我們的朋友了。
左光鬥也道:“真人盡管直言,不才洗耳恭聽!”
難得左大學士有此疑問,我又豈能不折服於他?
蕭小墨道:“大道三千,猶如滄海之水,修道者僅取一瓢,亦可證得大道。外人隻知道道家僅修無為大道,卻不知道道家證道另有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