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雄也抵不過天命的。他這是命數盡了,老天爺都不幫他。這樣暴漲的河水,想要渡河作戰,怎麽可能成功?”
“爹爹,那是不是隊伍被追到這裏,就是必死的局麵?”少年人好奇的問道。
“那我怎麽知道?你爹我可不會帶兵打仗,更不懂這些,你好好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答案你都能在書裏找到。”
“哦,我知道了。”
……
從那天起,宋大順就一直思考著一個問題:如果再有一支隊伍,在前有守軍,後有追兵的情況下,來到這裏,會不會再次上演石達開兵敗的命運?
如果想要破了這個必敗的局麵,又該怎麽做?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就是七十多年過去,當初那個十幾歲的少年,如今也成了九十多歲,白發蒼蒼的老者。
在72年後,大渡河的安順場再次迎來了一支隊伍,就如七十多年前石達開所率領的那支部隊一樣,他們也是前有守軍,後有如狼似虎的追兵。
曆史似乎要在這裏重新上演,就如七十多年前一樣。
隻是,這一支隊伍與當初石達開的隊伍有所不同,他們來到安順場之後,表現出了嚴明的軍紀,不僅對這裏的百姓秋毫無犯,還與百姓交好。
這給了宋大順極大的觸動,他不願意看到這樣一支隊伍重蹈當初石達開那支隊伍的覆轍。
於是,他找到了這支隊伍的長官,也就是麵前這個操著湖南口音,麵容清瘦的年輕人,說出了自己思索了將近一生的那個答案。
“從這裏沿著河往上遊走一百六十多裏路,那裏有一座鐵索橋,叫做瀘定橋。安順場的船隻是絕對不夠紅軍渡河的,你們隻有奪取了瀘定橋,才能讓大部隊從橋上通過,破解眼前的死局。”
“老先生,您是說,上遊是有一座橋的?”年輕紅軍的臉上露出了驚喜之色。
“沒錯。你們是外地人,不了解我們這邊的情況,也隻有我們這種本地人才知道。隻有奪下瀘定橋,你們的大部隊才有可能渡過大渡河。”
……
“紅四團,現在有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你們,立刻急行軍趕往瀘定橋方向,務必在明天清晨前趕到那裏,奪下瀘定橋,整個紅軍的命運就掌握在你們的手上,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拿下瀘定橋。”
“是。”
“我們這部分兵力也會在渡河之後,趕往瀘定橋方向,與你們配合,兩麵夾擊瀘定橋的守軍。”
……
“我們現在距離瀘定橋還有多遠?有沒有地圖?通訊員呢?地圖在哪裏?”
“在這裏,我們距離瀘定橋還有二百二十裏路,現在距離明天清晨還有二十個小時,我們要在二十小時內急行軍兩百二十裏路,現在還下著雨,這又都是山路……”
“我不是聽你說這些困難的,有困難我們就克服,現在就帶上幹糧出發,二十個小時之後,必須趕到瀘定橋。”
……
戰士們冒雨出發了,從白天到夜晚,夜色中他們舉著桐油製作的火把用以照明,從河對岸看過來,就像是一條蜿蜒的火龍在山路間前行。
雨水打在火把上,發出滋滋的聲響,戰士們的草鞋踩在泥濘中,發出泥水飛濺的聲響。
在爬過江邊的山路時,有戰士一個腳滑,從山路上摔了下去,掉入了洶湧的河水之中,剛濺起一朵浪花,隨即就被洶湧的河水給衝走了。
戰士們隻是稍微停頓,接著就一言不發的重新沿著山路往上攀爬,繼續前進。
當山間的薄霧散去,天邊的晨光亮起,紅四團的戰士們穿著草鞋,終於趕到了瀘定橋前,可迎接他們的,卻是光禿禿的十三根鐵鏈,還有敵軍在對麵橋頭架設的機槍。
……
畫麵到這裏,就停止了。
其實我很想再繼續看下去,想看一看當初勇士們是如何飛奪瀘定橋的。
不過,眼前的景象明顯是黑無常大人操控的,他並不準備讓我再感受那場戰鬥的震撼。
……
畫麵變化,我發現自己和黑無常大人站在瀘定橋上,腳下踩著的是光禿禿的鐵索,下方就是洶湧奔騰的河水。
踩在鐵索之上,我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裏,慌忙伸手拽住了旁邊的鐵索,生怕自己不小心掉下去。
“季藏,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如今迴望曆史,是知道這一切是成功的,而對當時的紅軍來說,誰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這我知道。就如我們現在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甚至對身邊發生的改變世界進程的大事都沒什麽感覺,隻有等到幾十年後,後人總結曆史,才能感覺到。”我迴答道。
“不錯,就是這個道理。”黑無常大人頓了頓,繼續道:“這就是想要把握未來的走向,需要在重要節點上進行嚴密布局的原因。你有沒有想過,當初紅軍來到這裏,人生地不熟,隻知道安順場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渡口,並不知道上遊一百多裏地外還有一座瀘定橋。”
“如果不是奪下了瀘定橋,那麽紅軍的大部隊一定會在大渡河畔被敵人所追上。如果是那樣,華夏重新崛起複興的種子就會熄滅,就再也沒有了複興的希望。”
“的確很兇險。”我點頭表示同意。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年少的宋大順沒有看到過石達開的兵敗,沒有在內心深處產生那個如何破局的疑問,如果他沒有去過上遊一百多裏外的瀘定橋,不知道哪裏有一座橫跨大渡河的鐵索橋,曆史又會是如何轉向?”
“啊?!”我不由得愣住,這我還真沒想過。
我也知道,以前農村很多人一輩子都在自家幾十裏的範圍活動,根本不會超過百裏,這些因素湊在一起,的確有些神奇。
“我再說的直白一點,在那個軍閥混戰,人民困苦的年代,人均壽命隻有三十多歲,而宋大順活到了九十多歲,他青少年時期見到石達開的兵敗,在人生的盡頭遇到了紅軍,如果他不是那麽長壽,曆史又會不會改變,走到另外一個岔路口?”
“這……”我不由得瞠目結舌:有些事情不能去細想,一旦仔細琢磨,那就是衝擊認知的。
……
“爹爹,那是不是隊伍被追到這裏,就是必死的局麵?”少年人好奇的問道。
“那我怎麽知道?你爹我可不會帶兵打仗,更不懂這些,你好好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答案你都能在書裏找到。”
“哦,我知道了。”
……
從那天起,宋大順就一直思考著一個問題:如果再有一支隊伍,在前有守軍,後有追兵的情況下,來到這裏,會不會再次上演石達開兵敗的命運?
如果想要破了這個必敗的局麵,又該怎麽做?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就是七十多年過去,當初那個十幾歲的少年,如今也成了九十多歲,白發蒼蒼的老者。
在72年後,大渡河的安順場再次迎來了一支隊伍,就如七十多年前石達開所率領的那支部隊一樣,他們也是前有守軍,後有如狼似虎的追兵。
曆史似乎要在這裏重新上演,就如七十多年前一樣。
隻是,這一支隊伍與當初石達開的隊伍有所不同,他們來到安順場之後,表現出了嚴明的軍紀,不僅對這裏的百姓秋毫無犯,還與百姓交好。
這給了宋大順極大的觸動,他不願意看到這樣一支隊伍重蹈當初石達開那支隊伍的覆轍。
於是,他找到了這支隊伍的長官,也就是麵前這個操著湖南口音,麵容清瘦的年輕人,說出了自己思索了將近一生的那個答案。
“從這裏沿著河往上遊走一百六十多裏路,那裏有一座鐵索橋,叫做瀘定橋。安順場的船隻是絕對不夠紅軍渡河的,你們隻有奪取了瀘定橋,才能讓大部隊從橋上通過,破解眼前的死局。”
“老先生,您是說,上遊是有一座橋的?”年輕紅軍的臉上露出了驚喜之色。
“沒錯。你們是外地人,不了解我們這邊的情況,也隻有我們這種本地人才知道。隻有奪下瀘定橋,你們的大部隊才有可能渡過大渡河。”
……
“紅四團,現在有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你們,立刻急行軍趕往瀘定橋方向,務必在明天清晨前趕到那裏,奪下瀘定橋,整個紅軍的命運就掌握在你們的手上,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拿下瀘定橋。”
“是。”
“我們這部分兵力也會在渡河之後,趕往瀘定橋方向,與你們配合,兩麵夾擊瀘定橋的守軍。”
……
“我們現在距離瀘定橋還有多遠?有沒有地圖?通訊員呢?地圖在哪裏?”
“在這裏,我們距離瀘定橋還有二百二十裏路,現在距離明天清晨還有二十個小時,我們要在二十小時內急行軍兩百二十裏路,現在還下著雨,這又都是山路……”
“我不是聽你說這些困難的,有困難我們就克服,現在就帶上幹糧出發,二十個小時之後,必須趕到瀘定橋。”
……
戰士們冒雨出發了,從白天到夜晚,夜色中他們舉著桐油製作的火把用以照明,從河對岸看過來,就像是一條蜿蜒的火龍在山路間前行。
雨水打在火把上,發出滋滋的聲響,戰士們的草鞋踩在泥濘中,發出泥水飛濺的聲響。
在爬過江邊的山路時,有戰士一個腳滑,從山路上摔了下去,掉入了洶湧的河水之中,剛濺起一朵浪花,隨即就被洶湧的河水給衝走了。
戰士們隻是稍微停頓,接著就一言不發的重新沿著山路往上攀爬,繼續前進。
當山間的薄霧散去,天邊的晨光亮起,紅四團的戰士們穿著草鞋,終於趕到了瀘定橋前,可迎接他們的,卻是光禿禿的十三根鐵鏈,還有敵軍在對麵橋頭架設的機槍。
……
畫麵到這裏,就停止了。
其實我很想再繼續看下去,想看一看當初勇士們是如何飛奪瀘定橋的。
不過,眼前的景象明顯是黑無常大人操控的,他並不準備讓我再感受那場戰鬥的震撼。
……
畫麵變化,我發現自己和黑無常大人站在瀘定橋上,腳下踩著的是光禿禿的鐵索,下方就是洶湧奔騰的河水。
踩在鐵索之上,我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裏,慌忙伸手拽住了旁邊的鐵索,生怕自己不小心掉下去。
“季藏,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如今迴望曆史,是知道這一切是成功的,而對當時的紅軍來說,誰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這我知道。就如我們現在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甚至對身邊發生的改變世界進程的大事都沒什麽感覺,隻有等到幾十年後,後人總結曆史,才能感覺到。”我迴答道。
“不錯,就是這個道理。”黑無常大人頓了頓,繼續道:“這就是想要把握未來的走向,需要在重要節點上進行嚴密布局的原因。你有沒有想過,當初紅軍來到這裏,人生地不熟,隻知道安順場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渡口,並不知道上遊一百多裏地外還有一座瀘定橋。”
“如果不是奪下了瀘定橋,那麽紅軍的大部隊一定會在大渡河畔被敵人所追上。如果是那樣,華夏重新崛起複興的種子就會熄滅,就再也沒有了複興的希望。”
“的確很兇險。”我點頭表示同意。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年少的宋大順沒有看到過石達開的兵敗,沒有在內心深處產生那個如何破局的疑問,如果他沒有去過上遊一百多裏外的瀘定橋,不知道哪裏有一座橫跨大渡河的鐵索橋,曆史又會是如何轉向?”
“啊?!”我不由得愣住,這我還真沒想過。
我也知道,以前農村很多人一輩子都在自家幾十裏的範圍活動,根本不會超過百裏,這些因素湊在一起,的確有些神奇。
“我再說的直白一點,在那個軍閥混戰,人民困苦的年代,人均壽命隻有三十多歲,而宋大順活到了九十多歲,他青少年時期見到石達開的兵敗,在人生的盡頭遇到了紅軍,如果他不是那麽長壽,曆史又會不會改變,走到另外一個岔路口?”
“這……”我不由得瞠目結舌:有些事情不能去細想,一旦仔細琢磨,那就是衝擊認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