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想法。

    大批俄共‘布’黨員正在接手軍隊的思想政治工作,並改造舊軍官的思想,讓他們站到布爾什維克的一邊。

    但‘坐在辦公室裏想’和‘下部隊實施’是兩碼事,托洛茨基在近一周的考察和實踐中隱隱察覺現實和預想有莫大差距。

    中國軍隊是黨和政府自己建立的,自己土改,自己征兵,自己訓練。政治主官接受過完整的軍事訓練,和軍事主官能密切配合。

    俄共軍隊是接手沙俄而來,軍官團大多是過去的俄國貴族。

    要不是被中德在戰場上打的喪失勝利信心,這些家夥是絕不會向俄共‘布’考慮。他們其實是地主和資產階級的代表,是因為普大帝的原因而選擇服從。

    不......不能用‘服從’這個詞,應該叫‘合作’。

    這些家夥都是投機分子,他們的頭目就是另一個‘弗拉基米爾’,聖彼得堡的市長,尼古拉二世的左膀右臂。

    “卑劣的叛徒,不可靠的牆頭草,企圖向俄共‘布’滲透的陰謀家。”想起那位禿頭市長,托洛茨基就發出冷笑。

    “要不是為了盡快掌控政權,列寧同誌是絕對不會跟那個屠夫合作。等我們徹底掌握軍隊,捷爾任斯基同誌自然會清洗這種不可靠分子和他的手下。”

    俄國革命太順利,沒經曆什麽慘烈的犧牲和波折。沙俄就好像一棟破屋子,在內外合力下輕輕一推就倒。

    俄共‘布’沒把這棟破屋子全給拆了。麵對內外交困的局麵,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選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重建。

    思路迴到戰場,托洛茨基重新提筆給在聖彼得堡的軍事委員會寫信。他首先提到了改造後的俄國紅軍確實提升了士氣,且有效利用了俄國在地理上的優勢。

    沙俄經營中亞上百年,基礎條件遠比中國要好。

    中國從腹地前往中亞,一路全是戈壁沙漠,交通和後勤都是噩夢般的困難。可俄國前往中亞有大量河流和鐵路,且沿途人口眾多,後勤難度降低一兩個數量級。

    中國也就近兩年才穩住自己的西北邊疆,準備在阿勒泰一帶向西擴張,迎麵撞上俄軍在塞米巴拉金斯克的近衛第三軍。

    可戰爭打了近一年,俄軍傷亡超過十萬,被對手一點點的逆推迴來。博拉特中將指揮的近衛第三軍輪換了兩撥部隊,還是無法阻止對手前進的步伐。

    英法停戰後放棄對俄軍援更是無情重擊。

    托洛茨基過去搞革命理論,搞動員演講,猛然來搞軍隊建設才發現諸多細節決定俄軍戰鬥力就是有差距,算列強中最弱的。

    比如過去西伯利亞鐵路的流暢是建立在大批崗位采用中國派遣工的基礎上。那些派遣工可以拿很低的工資卻把工作幹的漂漂亮亮,原因是中國政府會給與補貼。

    補貼的原因又在於中國需要用西伯利亞鐵路從歐洲各國運送貨物,這比海路更快更及時,時運力非常寶貴。

    等著一開戰,中國工人或撤離或被捕,原本高效的鐵路貨運瞬間出現千百個問題。連脫軌撞車之類惡性事件都層出不窮,因為相關崗位沒了熟練工。

    原本的俄國熟練工受高薪吸引跑到中國搞鐵路運營去了,且不願迴來。

    同樣的,中國不僅利用西伯利亞鐵路,也利用俄國境內通往中亞的河流。比如流經塞米巴拉金斯克的額爾齊斯河。

    這條河流發源於中國阿勒泰地區,是鄂畢河的重要支流,貫穿西西伯利亞。百噸級貨船可以直通上遊的齋桑泊。

    就靠這條河,中國在過去五年利用俄國資源造了上千條木製蒸汽船,唿唿的從俄國朝中國西北運送物資。

    從開始運木頭,到後來運建材和糧食,再到運鋼鐵和發電機。

    阿勒泰這種偏僻至極的西北小鎮硬生生建起城市,搞起了采礦業,又有了小煉鐵廠,還鋪設了一條通往克拉瑪依的窄軌鐵路,在烏倫古湖周邊開墾土地,建設農場。

    克拉瑪依油田的開采設備大半是從歐洲進口,利用俄國境內水路運抵,甚至連開采人員都從俄國的巴庫和秋明地區雇傭。

    俄國人自己都搞不清楚中國到底利用自家水路朝西北運了多少物資,反正那些看似簡陋乃至破爛的木船一直川流不息。

    運輸量說十萬噸肯定不止,百萬噸或許誇張,但打個八折總是差不離。

    要不是戰爭打斷了這條運輸路線,再讓中國這麽偷偷摸摸的運下去,不知其西北會變成什麽模樣。

    如今中國在齋桑泊裏修了造船廠,用百噸

    自己的想法。

    大批俄共‘布’黨員正在接手軍隊的思想政治工作,並改造舊軍官的思想,讓他們站到布爾什維克的一邊。

    但‘坐在辦公室裏想’和‘下部隊實施’是兩碼事,托洛茨基在近一周的考察和實踐中隱隱察覺現實和預想有莫大差距。

    中國軍隊是黨和政府自己建立的,自己土改,自己征兵,自己訓練。政治主官接受過完整的軍事訓練,和軍事主官能密切配合。

    俄共軍隊是接手沙俄而來,軍官團大多是過去的俄國貴族。

    要不是被中德在戰場上打的喪失勝利信心,這些家夥是絕不會向俄共‘布’考慮。他們其實是地主和資產階級的代表,是因為普大帝的原因而選擇服從。

    不......不能用‘服從’這個詞,應該叫‘合作’。

    這些家夥都是投機分子,他們的頭目就是另一個‘弗拉基米爾’,聖彼得堡的市長,尼古拉二世的左膀右臂。

    “卑劣的叛徒,不可靠的牆頭草,企圖向俄共‘布’滲透的陰謀家。”想起那位禿頭市長,托洛茨基就發出冷笑。

    “要不是為了盡快掌控政權,列寧同誌是絕對不會跟那個屠夫合作。等我們徹底掌握軍隊,捷爾任斯基同誌自然會清洗這種不可靠分子和他的手下。”

    俄國革命太順利,沒經曆什麽慘烈的犧牲和波折。沙俄就好像一棟破屋子,在內外合力下輕輕一推就倒。

    俄共‘布’沒把這棟破屋子全給拆了。麵對內外交困的局麵,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選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重建。

    思路迴到戰場,托洛茨基重新提筆給在聖彼得堡的軍事委員會寫信。他首先提到了改造後的俄國紅軍確實提升了士氣,且有效利用了俄國在地理上的優勢。

    沙俄經營中亞上百年,基礎條件遠比中國要好。

    中國從腹地前往中亞,一路全是戈壁沙漠,交通和後勤都是噩夢般的困難。可俄國前往中亞有大量河流和鐵路,且沿途人口眾多,後勤難度降低一兩個數量級。

    中國也就近兩年才穩住自己的西北邊疆,準備在阿勒泰一帶向西擴張,迎麵撞上俄軍在塞米巴拉金斯克的近衛第三軍。

    可戰爭打了近一年,俄軍傷亡超過十萬,被對手一點點的逆推迴來。博拉特中將指揮的近衛第三軍輪換了兩撥部隊,還是無法阻止對手前進的步伐。

    英法停戰後放棄對俄軍援更是無情重擊。

    托洛茨基過去搞革命理論,搞動員演講,猛然來搞軍隊建設才發現諸多細節決定俄軍戰鬥力就是有差距,算列強中最弱的。

    比如過去西伯利亞鐵路的流暢是建立在大批崗位采用中國派遣工的基礎上。那些派遣工可以拿很低的工資卻把工作幹的漂漂亮亮,原因是中國政府會給與補貼。

    補貼的原因又在於中國需要用西伯利亞鐵路從歐洲各國運送貨物,這比海路更快更及時,時運力非常寶貴。

    等著一開戰,中國工人或撤離或被捕,原本高效的鐵路貨運瞬間出現千百個問題。連脫軌撞車之類惡性事件都層出不窮,因為相關崗位沒了熟練工。

    原本的俄國熟練工受高薪吸引跑到中國搞鐵路運營去了,且不願迴來。

    同樣的,中國不僅利用西伯利亞鐵路,也利用俄國境內通往中亞的河流。比如流經塞米巴拉金斯克的額爾齊斯河。

    這條河流發源於中國阿勒泰地區,是鄂畢河的重要支流,貫穿西西伯利亞。百噸級貨船可以直通上遊的齋桑泊。

    就靠這條河,中國在過去五年利用俄國資源造了上千條木製蒸汽船,唿唿的從俄國朝中國西北運送物資。

    從開始運木頭,到後來運建材和糧食,再到運鋼鐵和發電機。

    阿勒泰這種偏僻至極的西北小鎮硬生生建起城市,搞起了采礦業,又有了小煉鐵廠,還鋪設了一條通往克拉瑪依的窄軌鐵路,在烏倫古湖周邊開墾土地,建設農場。

    克拉瑪依油田的開采設備大半是從歐洲進口,利用俄國境內水路運抵,甚至連開采人員都從俄國的巴庫和秋明地區雇傭。

    俄國人自己都搞不清楚中國到底利用自家水路朝西北運了多少物資,反正那些看似簡陋乃至破爛的木船一直川流不息。

    運輸量說十萬噸肯定不止,百萬噸或許誇張,但打個八折總是差不離。

    要不是戰爭打斷了這條運輸路線,再讓中國這麽偷偷摸摸的運下去,不知其西北會變成什麽模樣。

    如今中國在齋桑泊裏修了造船廠,用百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世界危在旦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通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通吃並收藏這世界危在旦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