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榆洞,誌司。
司令部位於礦坑內,地麵鋪設有軌道,洞壁嶙峋。
照明的燈泡瓦數不夠,光線昏黃。這裏不是菜市場,除了必要的工作雜音,反而挺安靜,走路說話都有迴響。
洞內環境也不複雜,但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崗哨,不同人員隻能去不同區域。
開完戰情會,情報處的江處長穿過彎彎曲曲的坑道,進入誌司保衛最嚴之處——說起來很誇張,其實是礦坑內的工具儲藏間,但現在被改造成信息中心。
這塊區域外沒有任何標識,甚至看不到人,但有大量線纜通入其中。走進內部才能發現二十四小時在崗的內衛,以及烘熱的氣流。
要進這裏,單有誌司的證件都不好使,必須是開情報處批準的單次進出許可。每次內衛都打電話給江處長確認才行。
這裏是誌司的‘神經中樞’,靠近就能聽到電流嗡嗡聲,好像一台大功率變壓器。內部有通風管道在散熱,但溫度依舊比外麵高不少。
這個信息中心原本不存在,但周青峰提供一套野戰指揮通訊係統後,誌司臨時建立了這個小機構。
用電子管造計算機實在搞不出什麽花樣,了不起每秒幾萬次的計算量,耗電還大的嚇人,但其功能已經讓征戰多年的各級指戰員極為震驚。
江處長麵前是仿佛一堵牆似的移動機櫃,可以很方便的用車輛運載。其核心是一台精確到微秒的電子鍾,用來給係統內不同地域的其他單位進行無線電授時。
有了統一的時間後,事情就好辦了。
周青峰提供的電台中有不少是帶內置功能的。
比如發送加密的定位通訊,由布置在百公裏不同區域的無線電接收機確定時間差異。具體數據再由電纜傳迴信息中心做個三角函數的解算,就能知道發報者的具體位置。
誤差概率在百米左右,這定位精度在當前已經很高了。
行軍打仗,知道各部具體在什麽地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過去隻能靠部隊自己拿個地圖判別,容易出錯。
誌司原本隻能知道某個師的大概位置,團級部隊就要靠師級單位上報。但現在某個團在什麽地方也很清楚,必要時候甚至可以知道某個營在什麽地方。
定位隻是小功能。
在入朝初期,誌司直屬指揮後勤四個分部,炮兵四個師,十八個步兵師,外加鐵道兵和工程兵等單位。
這還隻是第十三兵團的規模。等十一月份第九兵團入朝,人員編製再增加一倍。
誌司光是無線電通訊就幾十部電台一字排開,需要大量報務員和參謀參與其中,電報加解密就是繁重工作。
現在有了專門的通訊模塊,哪怕每秒才幾萬次計算量,通訊參謀也輕鬆多了,操作也容易——早期計算機沒有合適的輸入輸出設備,但周青峰送來的機器就不同。
鍵盤和顯示器可不是超過50年的技術,關鍵是思路跟上就好——打孔紙帶什麽的可以丟一邊了,那玩意就是來折磨人的。
信息中心的投入使用,讓彭總都發現自己跟前線的電報通訊快了許多,延誤從過去的半小時以上縮短到五六分鍾。
緊急電報甚至能做到即發即得,仿佛有線通信。
但處理電報隻是小意思,協助作戰才是重中之重。
信息中心跟雷達網結合,知道己方高炮位置,知道敵機位置,同樣是函數計算的事——下令讓高炮團向某個角度某個高度集火射擊就行了。
若是更進一步,高炮團內部也配上火控計算機,對單門高炮進行獨立的坐標解算,防空效率會更高。
現在誌願軍炮兵數量增長快速膨脹,這套係統同樣可以用於指揮炮兵作戰——讓不同地域不同射程不同彈道的多支炮兵部隊向同一個目標集火。
這在過去是做不到的。
二戰時還有幾十門乃至上百門火炮擠在同一個炮擊陣地開火的事,以便達到火力覆蓋的效果。這不但帶來後勤和交通的不便,一旦被對方炮兵發現,樂子可就大了。
定位,導航,通訊,指揮,這就是信息中心的作用。
例行巡視的江處長美滋滋的繞著機櫃轉了兩圈,心裏迴憶起東德軍官對二戰的描述——美國人的炮火總是來的又快又狠。
以前不知道對手如何做到的,現在不但真相大白,連誌願軍自己也有類似能力——其實‘兄弟會’隻運了些色情雜誌來,目前美軍沒有這麽黑科技的玩意。
但江處長不知道啊。
“哎呀,難怪美軍炮火那麽猛。人家一個炮兵師抵的我們三到五個炮兵師,反應速度還特別快。
原來人家科技如此發達。幸好地下黨的同誌把同樣設備弄來。不幸的是這些設備敵人不但有,而且更多更好。”
江處長連聲感歎,還詢問操作人員設備狀況,“聽蘇聯人說,這電子管特別容易壞。壞一個管子,整個設備就要停機檢修。你們這的情況......”
信息中心的人員都是誌司
通訊處調來的。他們對此問題點點頭,又搖搖頭,“我們也聽說過類似情況。
地下黨的同誌在提供的說明書裏提到電子管耗電大,容易壞。設備送來時也是帶維修配件的。”
可是......
“根據我們的使用,發現不管是說明書還是實際情況都跟蘇聯方麵提供的信息有很大差異。
比如蘇聯說他們的電子管能連續工作一百小時就算幸運,也就是說平均三四天設備就得停機進行檢修。
但誌司這台計算機連續工作好幾個月了。我們倒是想檢修,可沒有一個管子壞,也不能隨便亂拆開機櫃呀。
另外耗電也沒蘇聯專家說的誇張,什麽動不動整機幾十千瓦。我們這套全功率還不到十千瓦,其內部自帶水冷散熱。一直工作的不錯。”
江處長聽的眉頭緊皺,並無喜色。他不是第一次得知這批‘美國貨’質量極佳,穩定性特別好。
一開始國內還以為是軍工品就是如此,直到其中一部‘美製雷達’作為交換被送到蘇聯專門研究無線電的科學院第一設計局——毛子驚呆了。
美帝,難道真的掌握核心科技不成?
同樣是電子管,為毛美帝型號做的體積那麽小?頻率那麽高?功耗那麽低?故障那麽少?
兩國科技的差距未免太大了點。
蘇聯仿製b-29,搞出個圖-4。當時就發現仿製不了對方的大馬力發動機和‘諾頓’投彈儀,圖-4在航程和轟炸精度上差了很多。
原以為機械和光學上差點,現在發現電子技術上差距更大。
蘇聯48年也搞出一台電子管計算機,但那個是占地六十平米的巨無霸,絕對沒有在戰場進行機動布置的可能,運算速度隻有可憐的每秒三千。
運到莫斯科的‘美製雷達’有個車載的火控計算模塊,區區兩噸重,占地不到四個平方,計算能力是蘇聯貨的十倍。
蘇聯科學院百思不得其解,研究半天發現‘美國貨’技術上倒沒什麽特別,但工藝上做的極佳——更好的材料,更精確的裝配,更細致的設計。
蘇聯產電子管在高頻工作時很容易壞,為了獲得更快的運輸速度,隻能單純的堆積電子管本身。
‘美國貨’計算機沒靠堆電子管來提升運算速度,靠的是提升工作頻率。同樣的做法,蘇聯貨故障頻頻,‘美國貨’的壽命卻突破上萬小時。
這帶來的好處就是相應的設備可以長期工作,不會關鍵時刻延誤戰機。
連蘇聯專家都急了,覺著自己跟美國的技術差距至少在十年以上——一定要大力發展電子管技術,追上並超過美國。
因為‘聖光’團隊帶來的焦慮,莫斯科方麵不得不在電子管上做更大的投入,順帶去美國尋求相關技術。
可美國現在也沒這玩意啊——美方甚至奇怪,這幫蘇聯人在找什麽?每秒運算幾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還能用一輛卡車就拖著走?
這種東西隻在夢裏才有!
毛子覺著美國人嚴守秘密——哼,別想騙我。我已經拿到實物了,就是你們生產的。但為了保密,我也不會說。
美蘇都覺著對方在說假話。
迴頭毛子就向中國尋求幫助——你們到底是從那家美國實驗室弄到這等好東西?怎麽我們死活也找不到任何線索?
這問題一直問到蕭金浪頭上,把老蕭鬱悶透了——當初副本隻大概一個月時間,周青峰這個馬大哈,牛皮吹破天。
現在眼看繃不住了。
老蕭隻能硬著頭皮編故事迴複蘇聯的詢問......
“這是美國最絕密的‘星球大戰’計劃,類比造核彈的‘曼哈頓工程’。我們的情報員目前聯係不上,沒辦法獲取更多信息。
當然,蘇聯如果能給與更多援助,更多的激勵,我方情報員或許哪天就聯係上了,一定會給蘇聯老大哥再提供最新的美國計算機。”
蘇方對此半信半疑,直接表現是斯大林確實越來越大方。
對於在大榆洞的江處長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誌願軍的裝備確實越來越現代化,至少在向二戰水平靠攏。
“處長,帝都發來的電報。”信息中心內,通訊軍官從譯碼打印機上撕下一份電報稿,瞄了幾眼就遞給旁邊的江處長。
電文是帝都軍委發來的,內容很簡單,要求誌司準備接手一批從歐洲運過來的輕型裝甲戰鬥車輛。
“75毫米主炮,六十毫米傾斜裝甲,十五噸重量。看樣子還不錯。”江處長先看了這批裝備的大體性能數據,迴頭再看其型號,“德製38型坦克殲擊車。”
司令部位於礦坑內,地麵鋪設有軌道,洞壁嶙峋。
照明的燈泡瓦數不夠,光線昏黃。這裏不是菜市場,除了必要的工作雜音,反而挺安靜,走路說話都有迴響。
洞內環境也不複雜,但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崗哨,不同人員隻能去不同區域。
開完戰情會,情報處的江處長穿過彎彎曲曲的坑道,進入誌司保衛最嚴之處——說起來很誇張,其實是礦坑內的工具儲藏間,但現在被改造成信息中心。
這塊區域外沒有任何標識,甚至看不到人,但有大量線纜通入其中。走進內部才能發現二十四小時在崗的內衛,以及烘熱的氣流。
要進這裏,單有誌司的證件都不好使,必須是開情報處批準的單次進出許可。每次內衛都打電話給江處長確認才行。
這裏是誌司的‘神經中樞’,靠近就能聽到電流嗡嗡聲,好像一台大功率變壓器。內部有通風管道在散熱,但溫度依舊比外麵高不少。
這個信息中心原本不存在,但周青峰提供一套野戰指揮通訊係統後,誌司臨時建立了這個小機構。
用電子管造計算機實在搞不出什麽花樣,了不起每秒幾萬次的計算量,耗電還大的嚇人,但其功能已經讓征戰多年的各級指戰員極為震驚。
江處長麵前是仿佛一堵牆似的移動機櫃,可以很方便的用車輛運載。其核心是一台精確到微秒的電子鍾,用來給係統內不同地域的其他單位進行無線電授時。
有了統一的時間後,事情就好辦了。
周青峰提供的電台中有不少是帶內置功能的。
比如發送加密的定位通訊,由布置在百公裏不同區域的無線電接收機確定時間差異。具體數據再由電纜傳迴信息中心做個三角函數的解算,就能知道發報者的具體位置。
誤差概率在百米左右,這定位精度在當前已經很高了。
行軍打仗,知道各部具體在什麽地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過去隻能靠部隊自己拿個地圖判別,容易出錯。
誌司原本隻能知道某個師的大概位置,團級部隊就要靠師級單位上報。但現在某個團在什麽地方也很清楚,必要時候甚至可以知道某個營在什麽地方。
定位隻是小功能。
在入朝初期,誌司直屬指揮後勤四個分部,炮兵四個師,十八個步兵師,外加鐵道兵和工程兵等單位。
這還隻是第十三兵團的規模。等十一月份第九兵團入朝,人員編製再增加一倍。
誌司光是無線電通訊就幾十部電台一字排開,需要大量報務員和參謀參與其中,電報加解密就是繁重工作。
現在有了專門的通訊模塊,哪怕每秒才幾萬次計算量,通訊參謀也輕鬆多了,操作也容易——早期計算機沒有合適的輸入輸出設備,但周青峰送來的機器就不同。
鍵盤和顯示器可不是超過50年的技術,關鍵是思路跟上就好——打孔紙帶什麽的可以丟一邊了,那玩意就是來折磨人的。
信息中心的投入使用,讓彭總都發現自己跟前線的電報通訊快了許多,延誤從過去的半小時以上縮短到五六分鍾。
緊急電報甚至能做到即發即得,仿佛有線通信。
但處理電報隻是小意思,協助作戰才是重中之重。
信息中心跟雷達網結合,知道己方高炮位置,知道敵機位置,同樣是函數計算的事——下令讓高炮團向某個角度某個高度集火射擊就行了。
若是更進一步,高炮團內部也配上火控計算機,對單門高炮進行獨立的坐標解算,防空效率會更高。
現在誌願軍炮兵數量增長快速膨脹,這套係統同樣可以用於指揮炮兵作戰——讓不同地域不同射程不同彈道的多支炮兵部隊向同一個目標集火。
這在過去是做不到的。
二戰時還有幾十門乃至上百門火炮擠在同一個炮擊陣地開火的事,以便達到火力覆蓋的效果。這不但帶來後勤和交通的不便,一旦被對方炮兵發現,樂子可就大了。
定位,導航,通訊,指揮,這就是信息中心的作用。
例行巡視的江處長美滋滋的繞著機櫃轉了兩圈,心裏迴憶起東德軍官對二戰的描述——美國人的炮火總是來的又快又狠。
以前不知道對手如何做到的,現在不但真相大白,連誌願軍自己也有類似能力——其實‘兄弟會’隻運了些色情雜誌來,目前美軍沒有這麽黑科技的玩意。
但江處長不知道啊。
“哎呀,難怪美軍炮火那麽猛。人家一個炮兵師抵的我們三到五個炮兵師,反應速度還特別快。
原來人家科技如此發達。幸好地下黨的同誌把同樣設備弄來。不幸的是這些設備敵人不但有,而且更多更好。”
江處長連聲感歎,還詢問操作人員設備狀況,“聽蘇聯人說,這電子管特別容易壞。壞一個管子,整個設備就要停機檢修。你們這的情況......”
信息中心的人員都是誌司
通訊處調來的。他們對此問題點點頭,又搖搖頭,“我們也聽說過類似情況。
地下黨的同誌在提供的說明書裏提到電子管耗電大,容易壞。設備送來時也是帶維修配件的。”
可是......
“根據我們的使用,發現不管是說明書還是實際情況都跟蘇聯方麵提供的信息有很大差異。
比如蘇聯說他們的電子管能連續工作一百小時就算幸運,也就是說平均三四天設備就得停機進行檢修。
但誌司這台計算機連續工作好幾個月了。我們倒是想檢修,可沒有一個管子壞,也不能隨便亂拆開機櫃呀。
另外耗電也沒蘇聯專家說的誇張,什麽動不動整機幾十千瓦。我們這套全功率還不到十千瓦,其內部自帶水冷散熱。一直工作的不錯。”
江處長聽的眉頭緊皺,並無喜色。他不是第一次得知這批‘美國貨’質量極佳,穩定性特別好。
一開始國內還以為是軍工品就是如此,直到其中一部‘美製雷達’作為交換被送到蘇聯專門研究無線電的科學院第一設計局——毛子驚呆了。
美帝,難道真的掌握核心科技不成?
同樣是電子管,為毛美帝型號做的體積那麽小?頻率那麽高?功耗那麽低?故障那麽少?
兩國科技的差距未免太大了點。
蘇聯仿製b-29,搞出個圖-4。當時就發現仿製不了對方的大馬力發動機和‘諾頓’投彈儀,圖-4在航程和轟炸精度上差了很多。
原以為機械和光學上差點,現在發現電子技術上差距更大。
蘇聯48年也搞出一台電子管計算機,但那個是占地六十平米的巨無霸,絕對沒有在戰場進行機動布置的可能,運算速度隻有可憐的每秒三千。
運到莫斯科的‘美製雷達’有個車載的火控計算模塊,區區兩噸重,占地不到四個平方,計算能力是蘇聯貨的十倍。
蘇聯科學院百思不得其解,研究半天發現‘美國貨’技術上倒沒什麽特別,但工藝上做的極佳——更好的材料,更精確的裝配,更細致的設計。
蘇聯產電子管在高頻工作時很容易壞,為了獲得更快的運輸速度,隻能單純的堆積電子管本身。
‘美國貨’計算機沒靠堆電子管來提升運算速度,靠的是提升工作頻率。同樣的做法,蘇聯貨故障頻頻,‘美國貨’的壽命卻突破上萬小時。
這帶來的好處就是相應的設備可以長期工作,不會關鍵時刻延誤戰機。
連蘇聯專家都急了,覺著自己跟美國的技術差距至少在十年以上——一定要大力發展電子管技術,追上並超過美國。
因為‘聖光’團隊帶來的焦慮,莫斯科方麵不得不在電子管上做更大的投入,順帶去美國尋求相關技術。
可美國現在也沒這玩意啊——美方甚至奇怪,這幫蘇聯人在找什麽?每秒運算幾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還能用一輛卡車就拖著走?
這種東西隻在夢裏才有!
毛子覺著美國人嚴守秘密——哼,別想騙我。我已經拿到實物了,就是你們生產的。但為了保密,我也不會說。
美蘇都覺著對方在說假話。
迴頭毛子就向中國尋求幫助——你們到底是從那家美國實驗室弄到這等好東西?怎麽我們死活也找不到任何線索?
這問題一直問到蕭金浪頭上,把老蕭鬱悶透了——當初副本隻大概一個月時間,周青峰這個馬大哈,牛皮吹破天。
現在眼看繃不住了。
老蕭隻能硬著頭皮編故事迴複蘇聯的詢問......
“這是美國最絕密的‘星球大戰’計劃,類比造核彈的‘曼哈頓工程’。我們的情報員目前聯係不上,沒辦法獲取更多信息。
當然,蘇聯如果能給與更多援助,更多的激勵,我方情報員或許哪天就聯係上了,一定會給蘇聯老大哥再提供最新的美國計算機。”
蘇方對此半信半疑,直接表現是斯大林確實越來越大方。
對於在大榆洞的江處長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誌願軍的裝備確實越來越現代化,至少在向二戰水平靠攏。
“處長,帝都發來的電報。”信息中心內,通訊軍官從譯碼打印機上撕下一份電報稿,瞄了幾眼就遞給旁邊的江處長。
電文是帝都軍委發來的,內容很簡單,要求誌司準備接手一批從歐洲運過來的輕型裝甲戰鬥車輛。
“75毫米主炮,六十毫米傾斜裝甲,十五噸重量。看樣子還不錯。”江處長先看了這批裝備的大體性能數據,迴頭再看其型號,“德製38型坦克殲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