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華國燕京地方勢力的情況下,徑自在華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謊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燕京西南的宛平縣城進行搜查,被華國駐軍嚴詞拒絕後,日軍隨即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軍事進攻。
華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抗擊。“七七事變”揭開了華國抗日戰爭的序幕。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意識到華日之戰不可避免,為了阻止日軍利用長江水運交通便利向華國內陸進攻,在南京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決定在長江下遊的江陰河道處,自沉大量船隻以堵塞航道。
既防止日軍海軍通過長江深入到內陸,又可以切斷武漢日本僑民與日本海軍陸戰隊的退路,以便將他們作為他日對日談判的籌碼。
這項計劃被潛伏在南京的日本女間諜南造雲子從行政院主任秘書黃濬那裏獲得,就在南造雲子滿心喜悅要將此事發電報給上海機關長時,溫暖和馬仔們瞬間破門而入,連同南造雲子在內的5個特工眨眼間就被打暈,全部被捆成粽子扔上卡車帶走。
溫暖仔細搜查了南造雲子的窩點,起獲了大量的軍火物資和活動資金,捷克式機槍十挺,彈藥餘發,駁殼槍60支,彈藥餘發,手榴彈315顆,炸藥200餘公斤,大黃魚152根,小黃魚231根,日元,美元,英鎊,電台2部,連同密碼本都被全部起獲。
這些日本間諜為了使用武器不暴露身份,竟然全部沒有日係武器,溫暖按照原來戴春風的吩咐,將一半武器彈藥移交後勤科,一半的資金就交給戴春風本人處理。
戴春風得知如此高級軍事機密被黃濬這個敗類泄露,暴跳如雷,親自坐鎮指揮審問南造雲子和抓捕相關人員。
南造雲子1909年在上海出生,隨後在她父親的安排下,青年時期被送迴日本,準備將其訓練為一名出色的間諜。
1929年訓練結束後,南造雲子被日本特高課派遣前往南京,化名為廖雅權去應聘南京湯山溫泉當服務生。
湯山溫泉作為南京名流的高級休閑娛樂場所,經常有國民黨高官前往聚會或娛樂,隻要能潛伏進去,南造雲子就有機會接觸到國民黨要員並獲取重要情報。
由於南造雲子的相貌甚為美豔,使得南造雲子很快成為了很多國民黨要員的心頭肉。靠著相貌美豔這一點,南造雲子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目標人物,就是那中華民國行政院主任秘書黃濬。
黃濬早年留學日本,精通日語,是一個很有才華的華國精英,然而其貪財好色的毛病,讓黃濬很快就被南造雲子以美色和金錢俘虜。決心背叛國家後,黃濬積極接觸國民政府其他部門的官員,借助職位之便向南造雲子傳遞了大量重要的軍事情報。
這次重要情報泄密,就是黃濬這個民族敗類一手造成的,作為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他被允許參與列席此次會議,並對會議全程進行記錄,會議結束之後黃濬立刻就把會議記錄交給了日諜南造雲子。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負責人得知昨晚秘密召開的會議內容今天就被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黃濬泄露,氣得狂飆浙江奉化土話“娘希匹”,狂怒命令戴春風將相關涉事人員全部逮捕嚴懲不貸。
溫暖帶領馬仔們逮捕黃濬時,居然有在場行政院派係的警衛想拔槍對峙,溫暖對才不會令自己處於隨時可以擊發的槍口之下,揚手用m1911a1轟爆了他的腦袋,在其餘黨國要員兩股戰戰、目瞪口呆之下揚長而去。
次日,國民政府行政院高層去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負責人投訴特務處的溫暖驕橫跋扈、濫殺無辜,當即被罵得狗血淋頭,投訴者得知行政院秘書黃濬是因出賣軍事機密給日諜才被特務處逮捕,連唿倒黴。
溫暖和馬仔們又立大功了,加上抄沒南造雲子的據點和黃濬的贓款上交數額不菲,於是溫暖的軍銜被晉升為中校,馬仔們晉升上尉。
華國軍隊準備防禦上海的第一批部隊是第88和第87師,原為國民政府的精銳警衛部隊,是德國顧問訓練出的樣板精銳師,全製式德國武器裝備,為國軍之中堅力量。
第88和第87師秘密開到上海附近後,民國軍委會命令駐紮在蘇州裝備優良的第2師補充旅第2團換上保安隊服裝,秘密進駐虹橋機場等戰略要點,以充實上海兵力不足之處。
1937年8月初的上海灘,到處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坐落在虹口的日本郵船株式會社的匯山碼頭,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輛又一輛軍用汽車和一批批武器裝備從運輸船上卸下,運往日軍上海駐地。
國民政府諜報部門此時已得到情報,知曉近來日本領事館情報處活動十分猖獗,不斷派出特工偵察記錄國民黨軍警在上海的換防布防情況。
他們甚至還通過金錢和各種合作關係委托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警務處調查國民黨軍警在上海的武器裝備、人員數量、軍官姓名等軍事情報,以上種種跡象表明,日本軍方蠢蠢欲動,有可能要在上海發動侵略戰爭。
盧溝橋事件爆發後不久,在1937年7月11日的日本內閣五相會議上,日軍海相米內光政就提出戰爭可能波及華國全國,對於日本海軍來說,需要作好全麵戰爭的準備。
第二天,日本海軍軍令部立即秘密製定了對華作戰方案,確定第一階段為配合帝國陸軍進攻華北,第二階段將在帝國陸軍的配合下進行上海方麵的作戰。
1937年7月16日日本駐上海第三艦隊司令官長穀川清中將得知海軍軍令部這一意圖後,立即向日軍大本營提出了《對華作戰用兵的意見》,認為“欲置華國於死地,以控製上海南京此兩處戰略要地最為重要”, 長穀川清主張派五個常設陸軍師團的兵力,進行京滬會戰,攻占經濟重鎮上海和民國之政治中心南京。
1937年7月28日,日本政府下令將分散在長江兩岸差不多3萬名日本僑民在8月9日前撤至上海。
1937年8月8日,長穀川清按照東京海軍軍令部的指令,要求駐上海的第三艦隊做好應付事態進一步擴大的一切準備,同時也重新部署了作戰兵力。
長穀川清對他所屬部隊下達指令後的第二天,上海虹橋機場一樁突發事件使上海的形勢越發緊張起來。
1937年8月9日下午17時,日本海軍駐上海的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和水兵齋藤與藏兩人駕駛一輛軍用吉普車,沿著虹橋路直衝上海虹橋機場。
駛至上海虹橋機場的入口處時,被機場執勤的哨兵喝令停車接受檢查,大山勇夫和齋藤與藏這兩名日寇不但不停車,反而開足馬力往機場裏麵衝,並開槍射擊。
七七事變發生後,這一個月來日軍在華北的侵略行徑,已引起華國人民的極度憤慨,保衛上海虹橋機場的保安隊士兵見這兩名日軍竟然如此猖狂無視機場的軍事禁令,於是憤然開槍還擊,日軍中尉大山勇夫被當場擊斃。
軍用吉普車的輪胎被機場守軍排槍打爛,歪倒翻覆在機場路邊,駕駛車輛的日軍水兵齋藤與藏狼狽跳下吉普車,連滾帶爬企圖逃命,隻逃竄了100餘米,就被正在修築工事的守軍亂槍打死。
機場事件發生後,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周玨和上海市長俞鴻鈞分別向日本駐滬總領事及日本海軍通報事件有關情況,但日方卻詭異地聲明,日本海軍陸戰隊官兵今天沒有人奉命外出,即便有人外出,也絕不會到上海虹橋機場去,因為日本官兵是絕對不應該去上海虹橋機場的。
盡管日方做出了如此荒唐的掩耳盜鈴聲明,1937年8月9日晚9時許,日本駐滬領事及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官還是和各國駐滬領事趕到上海虹橋機場現場進行察看。
眾人一到現場,毫無疑問是兩具日本軍人的屍體及一輛日本軍用吉普車。
而後俞鴻鈞市長又親赴日本總領事館交涉,敘說了上海虹橋機場事件的經過,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免得事態進一步擴大,日方當場也表示同意低調解決此事。
但是到了1937年8月11日下午4時,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岡本約見了俞鴻鈞市長,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轉變,強硬地聲稱上海虹橋機場擊斃兩名日軍官兵此事,已在日本全國引起極大震動,他受日本政府之命,提出兩項要求:“一、馬上撤出上海虹橋機場的保安隊;二、必須拆除所有保安隊的防禦工事。”
原來一二八事變後華日雙方簽訂的《淞滬停戰協定》規定,華國軍隊不能在上海市區範圍內駐紮,隻能由非正式軍隊編製的保安隊駐守。
盡管這些是保安隊,日軍也猶如骨刺在喉,巴不得要其全部離開上海,以便可以為所欲為,如今突然發生上海虹橋機場事件,正是提出這個要求的好機會。
對於日方的無理要求,俞鴻鈞的答複是:“既然上海虹橋機場是華國的領土,任何人都沒有權力要求保安隊撤離,保安隊的所作所為,隻是為了防範激烈衝突發生而已。”
如果日方能遵守有關規定,這種衝突自然就可以避免,”岡本在俞鴻鈞那裏無法得逞,便緊急要求淞滬停戰協定共同委員會來討論處理上海虹橋機場事件。
於是在1937年8月12日下午3時,一二八事變時期為處理中日衝突而成立的淞滬停戰共同委員會應日方代表要求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上海虹橋機場事件的善後解決辦法。
這個會議在公共租界工部局的會議廳舉行,參加會議的除了華日雙方代表,還有美、英、法、意四國代表。
日本上海總領事岡本在會議上竭盡全力指責華國保安隊和正式軍隊在停戰協定規定的限製區域內構築防禦工事,進行作戰準備,違反了相關的停戰協定,要求淞滬停戰協定共同委員會采取措施對華國加以製裁。
對此華方代表駁斥道:“華日停戰協定早已為日本方麵破壞餘燼,日方軍隊應該全部撤退。”
同時提出:“日本方麵對於上海虹橋機場事件,一麵表示同意以外交方式加以解決,一麵調集軍艦,增派軍隊,大量補充軍用物資,種種舉動,嚴重威脅我國安全,應由淞滬停戰協定共同委員會對日方的要求予以駁迴,並對日本加以製裁。”
會議不歡而散,此次不歡而散的淞滬停戰共同委員會會議,預示著華日衝突已無緩解的餘地,戰爭一觸即發。
1937年8月9日下午的上海虹橋機場事件發生後,當時擔任京滬警備司令的張文白就在他蘇州的住所召見第2師補充旅的副旅長楊文瑔(旅長鍾鬆此時正在廬山受訓),要楊文瑔親自到上海調查事件真相(機場守衛保安隊隸屬第2師補充旅)。
經過楊文瑔實地詳細地調查核實,認為上海虹橋機場事件屬於突發事件,並非華日兩國蓄意挑動衝突。
盡管如此,然華日雙方氛圍已經處於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的境況,兩名日本軍人駕駛軍用吉普車持槍擅自強闖機場警戒線是一種嚴重的軍事挑釁行為,也成了點燃戰爭的導火索。
1937年8月12日,日軍第3艦隊司令官長穀川清命令其所屬處於上海之日艦闖入黃浦江、長江各個口岸,所屬分艦隊緊急開赴上海備戰,同時命令在佐世保待機的海軍第1特別陸戰隊以及其他部隊立刻增援上海。
為了趕在日本援軍到達之前消滅駐滬日軍,搶得戰爭主動權,華國組織淞滬作戰之部隊張文白部第9集團軍(下轄3個師和1個獨立旅)準備圍攻日軍。
1937年8月13日,戰爭爆發,華國軍隊對上海市區的日本軍隊發動全麵進攻,同時出動空軍,轟炸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匯山碼頭及海麵艦艇。陸軍進攻重點最初為虹口,而後轉向攻擊公大紗廠。
在華國全民抗日氛圍地推動下,國民政府第二天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華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
華國空軍也到上海協同作戰,並於1937年8月13日奉命轟炸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虹口基地,試圖趕敵下海。“八一三”淞滬抗戰就此展開。
溫暖向戴春風請示前往上海便宜行事,戴春風擔心這個幫助自己良多的熱血少年命喪上海,開始不允,經過溫暖多次表達前往上海之必要,戴春風勉強答應溫暖的獨立中隊前往上海行動的請求。
戴春風道:“你們的重大作用在於情報和反諜,這比你在前線衝鋒陷陣更重要,你要注意保全自己,暗中獲取情報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戴春風絮絮叨叨的叮囑溫暖,溫暖聽得心煩:“請處長放心,我一定珍惜生命,努力獲取情報。”
戴春風歎了口氣說道:“你有什麽要求,現在提出來,我看看能不能幫你解決。”
溫暖說道:“我想在上海繳獲日資,組建敢死隊獵殺日本人,請允許在上海繳獲的資金全部用於上海戰事。“
戴春風道:“好,我答應你,在上海繳獲的財貨不用上交,全部給你自由安排使用,但是你要答應我注意安全,不要莽撞,你平時行動就一直比較急,沒有耐心,這次去上海一定不要急躁行事。”
溫暖敬禮大聲迴答:“是。“
1937年8月13日上午9時15分,日本海軍陸戰隊在鐵甲車的掩護下,向上海閘北西寶興路我軍陣地發起進攻。
同一天,閘北青雲路、以及虹口北四川路、江灣路八字橋、寶興路等處也相繼開火接戰。停泊在高橋的日軍炮艦則向我滬江大學至虯江碼頭一線猛烈轟擊。
下午4時零1分,日本海軍陸戰隊駐地掛出信號旗,日軍全麵出擊,日本方麵撕毀協議進攻的動向當時國民政府已有所料。
早在1935年11月,張文白就被任命為防備日軍進攻的京滬杭國防區中的重點防禦區域--京滬區的軍事負責人。
1937年8月12日晚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電令時任京滬警備司令的張文白連夜率領部隊進入上海。此前一天,張文白已經命令第87師之一部進至吳淞,主力前出進至上海市中心區。
第88師前進至江灣及北站,炮兵第10團第1營及炮兵第8團進至大場、真如一線,獨立第20旅在鬆江的一個團進至南翔一帶。
炮兵第3團第2營及第56師自嘉、南京各地日夜兼程趕往海,劉和鼎為江防指揮官,率領第56師和江蘇保安第4、第2團,擔負西至瀏河、東自寶山的沿江防衛,主力部隊放在太倉周圍。
第88師和第87師的緊急調動正好被受宋美齡邀請來到華國擔任空軍顧問的陳納德遇上。他在日記中寫道:“火車在開往南京的中途停了下來,所有的乘客都被趕下車,華國軍隊蜂擁進入車廂,火車掉頭重新開往上海。”
張文白率領部隊到達上海後立刻按照計劃展開,攻擊準備馬上被落實到位,按照先發製人的進攻預案,將於1937年8月13日清晨發起突然襲擊,趁敵人準備不足慌亂之時,一鼓作氣將日軍主力殲滅或迫使其從海上潰退,完全控製上海。
然而,就在進攻即將發起時,從南京總部卻傳來了暫時“不得進攻”的電報指示。這是張文白在八一三淞滬戰役中接到的第一次暫停攻擊命令。
這一耽擱,上海日軍就完成了初步部署,於1937年8月13日下午4時率先對華國守軍進行軍事挑釁,並在坦克的掩護下沿著寶山路進攻。
孫元良的88師向素有“小東京”的虹口區猛攻,華日雙方軍隊在長僅18米的八字橋兩端對攻。
1937年8月14日上午,華國空軍首次出動,對停泊在黃浦江上的日軍艦隊進行轟炸,將日軍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巡洋艦被華國空軍炸傷。
第88師264旅少將旅長黃梅興親臨前線,身先士卒,264旅官兵士氣高昂,經過浴血奮戰,一連攻破了日軍10多個機槍堡壘。
1937年8月14日下午6時,264旅進攻日軍的最後一個堡壘--愛國女子大學,遭到日軍的猛烈攻擊。
當黃梅興率領部隊衝到八字橋時,遭到日軍密集炮火和從航空母艦起飛的近百架飛機轟炸掃射,不幸中彈壯烈殉國,時年僅40歲。
黃梅興的母親張氏當年2月6日辭世,在家停喪半年,擇定落葬日期為農曆8月24日。黃梅興一直掛念著迴家奔喪,但七七盧溝橋事變後,迴家已不可能,他母親落葬的日期未到,黃梅興本人卻已為國捐軀,此時黃梅興的孩子黃月生才出生27天。
“馬革裹屍還,是男兒得意收場;可憐母歿半年,瞑目尚多身後事。鵑聲啼血盡,痛夫子抬魂不返;最苦孤生匝月,傷心猶剩未亡人。”這幅挽聯是黃梅興妻子賴伴梅對陣亡丈夫黃梅興的泣血訴說。
黃梅興為國壯烈犧牲後,靈柩運迴南京雨花台附近安葬,為表彰黃梅興為民族、為國家英勇捐軀的精神,國民政府追授他陸軍中將軍銜。
8月17日,華國空軍又出動多架戰機,轟炸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在此次攻擊行動中,閻海文駕駛的戰機不幸被日軍高射炮擊中墜落。
閻海文跳傘後降落在日軍陣地,幾十名日軍圍了上來,意圖活捉閻海文,日軍一靠近,閻海文用手槍打死幾名靠近的日寇,鬼子迅速後撤,雙方對峙良久,漢奸翻譯官大聲勸降,並誘之以利,均遭到閻海文痛罵。
日寇見勸降不成又發起攻擊,閻海文又擊斃兩名日寇。最後,隻剩一顆子彈,閻海文舉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用最後一顆子彈結束了自己的寶貴的生命,壯烈殉國,年僅21歲。
下午3時,張文白下達總攻命令,在不計犧牲地猛烈攻擊下,87師奪迴黃浦江岸據點和滬江大學,88師奪迴寶山、持誌大學等戰略要地。
就在華國軍隊攻擊進展順利之時,張文白再次收到南京發來“另侯命令”的電令,無奈之下,隻好暫時停止進攻,這是張文白收到的第二次暫停進攻的命令。
1937年8月15日,日本援軍抵達上海。日本政府重新組建以鬆井石根為司令官的上海派遣軍,下轄第11、第3師團等部,準備對上海發起猛攻。
此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才下達總動員令,決定以主力迅速掃蕩淞滬日海軍基地,阻止後續日軍登陸。
15日,日軍增援部隊在華國軍隊側後方登陸,華國軍隊短時間內已經無力消滅日軍陸戰隊。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考慮到在上海作戰比在遙遠的北方大平原作戰補給方便,河流眾多也可以降低日軍的機械化優勢,且在有列強租借的上海開戰,很有可能引起列強幹涉,並可能在列強的調停下獲得和平,進而挫敗日本對華北的野心,如果達成,這對軍事積弱的華國來說是極為有利的。
1937年8月17日清晨,張文白再次下達總攻擊指令,並親自到前沿陣地督戰。88師和八87師作戰非常英勇,但經過幾日休戰喘息,日軍已將工事修築得非常堅固,缺乏重炮的華國軍隊難於摧毀堅固的堡壘,進展緩慢。
18日,張文白最後一次收到暫停進攻電報,和前兩次暫停進攻的原因一樣,都是國聯調停的要求暫時停火。
此次上海作戰,華國軍隊的進攻良機一失再失,士氣也被這三兩次的無端叫停打擊得七零八落,古人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能流傳千古的名言不是沒有道理的廢話。
1937年8月21日,日本陸奧號、長門號、戰列艦為首的龐大艦隊,護送日軍上海派遣軍先頭部隊約1萬餘人從日本出發前往馬鞍群島。22日晚上,日軍陸軍在馬鞍群島換乘輕巡洋艦、驅逐艦,分別駛向吳淞口、川沙鎮。
以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為交戰中心,華日雙方在上海一地不斷投入軍隊鏖戰。
華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抗擊。“七七事變”揭開了華國抗日戰爭的序幕。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意識到華日之戰不可避免,為了阻止日軍利用長江水運交通便利向華國內陸進攻,在南京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決定在長江下遊的江陰河道處,自沉大量船隻以堵塞航道。
既防止日軍海軍通過長江深入到內陸,又可以切斷武漢日本僑民與日本海軍陸戰隊的退路,以便將他們作為他日對日談判的籌碼。
這項計劃被潛伏在南京的日本女間諜南造雲子從行政院主任秘書黃濬那裏獲得,就在南造雲子滿心喜悅要將此事發電報給上海機關長時,溫暖和馬仔們瞬間破門而入,連同南造雲子在內的5個特工眨眼間就被打暈,全部被捆成粽子扔上卡車帶走。
溫暖仔細搜查了南造雲子的窩點,起獲了大量的軍火物資和活動資金,捷克式機槍十挺,彈藥餘發,駁殼槍60支,彈藥餘發,手榴彈315顆,炸藥200餘公斤,大黃魚152根,小黃魚231根,日元,美元,英鎊,電台2部,連同密碼本都被全部起獲。
這些日本間諜為了使用武器不暴露身份,竟然全部沒有日係武器,溫暖按照原來戴春風的吩咐,將一半武器彈藥移交後勤科,一半的資金就交給戴春風本人處理。
戴春風得知如此高級軍事機密被黃濬這個敗類泄露,暴跳如雷,親自坐鎮指揮審問南造雲子和抓捕相關人員。
南造雲子1909年在上海出生,隨後在她父親的安排下,青年時期被送迴日本,準備將其訓練為一名出色的間諜。
1929年訓練結束後,南造雲子被日本特高課派遣前往南京,化名為廖雅權去應聘南京湯山溫泉當服務生。
湯山溫泉作為南京名流的高級休閑娛樂場所,經常有國民黨高官前往聚會或娛樂,隻要能潛伏進去,南造雲子就有機會接觸到國民黨要員並獲取重要情報。
由於南造雲子的相貌甚為美豔,使得南造雲子很快成為了很多國民黨要員的心頭肉。靠著相貌美豔這一點,南造雲子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目標人物,就是那中華民國行政院主任秘書黃濬。
黃濬早年留學日本,精通日語,是一個很有才華的華國精英,然而其貪財好色的毛病,讓黃濬很快就被南造雲子以美色和金錢俘虜。決心背叛國家後,黃濬積極接觸國民政府其他部門的官員,借助職位之便向南造雲子傳遞了大量重要的軍事情報。
這次重要情報泄密,就是黃濬這個民族敗類一手造成的,作為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他被允許參與列席此次會議,並對會議全程進行記錄,會議結束之後黃濬立刻就把會議記錄交給了日諜南造雲子。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負責人得知昨晚秘密召開的會議內容今天就被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黃濬泄露,氣得狂飆浙江奉化土話“娘希匹”,狂怒命令戴春風將相關涉事人員全部逮捕嚴懲不貸。
溫暖帶領馬仔們逮捕黃濬時,居然有在場行政院派係的警衛想拔槍對峙,溫暖對才不會令自己處於隨時可以擊發的槍口之下,揚手用m1911a1轟爆了他的腦袋,在其餘黨國要員兩股戰戰、目瞪口呆之下揚長而去。
次日,國民政府行政院高層去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負責人投訴特務處的溫暖驕橫跋扈、濫殺無辜,當即被罵得狗血淋頭,投訴者得知行政院秘書黃濬是因出賣軍事機密給日諜才被特務處逮捕,連唿倒黴。
溫暖和馬仔們又立大功了,加上抄沒南造雲子的據點和黃濬的贓款上交數額不菲,於是溫暖的軍銜被晉升為中校,馬仔們晉升上尉。
華國軍隊準備防禦上海的第一批部隊是第88和第87師,原為國民政府的精銳警衛部隊,是德國顧問訓練出的樣板精銳師,全製式德國武器裝備,為國軍之中堅力量。
第88和第87師秘密開到上海附近後,民國軍委會命令駐紮在蘇州裝備優良的第2師補充旅第2團換上保安隊服裝,秘密進駐虹橋機場等戰略要點,以充實上海兵力不足之處。
1937年8月初的上海灘,到處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坐落在虹口的日本郵船株式會社的匯山碼頭,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輛又一輛軍用汽車和一批批武器裝備從運輸船上卸下,運往日軍上海駐地。
國民政府諜報部門此時已得到情報,知曉近來日本領事館情報處活動十分猖獗,不斷派出特工偵察記錄國民黨軍警在上海的換防布防情況。
他們甚至還通過金錢和各種合作關係委托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警務處調查國民黨軍警在上海的武器裝備、人員數量、軍官姓名等軍事情報,以上種種跡象表明,日本軍方蠢蠢欲動,有可能要在上海發動侵略戰爭。
盧溝橋事件爆發後不久,在1937年7月11日的日本內閣五相會議上,日軍海相米內光政就提出戰爭可能波及華國全國,對於日本海軍來說,需要作好全麵戰爭的準備。
第二天,日本海軍軍令部立即秘密製定了對華作戰方案,確定第一階段為配合帝國陸軍進攻華北,第二階段將在帝國陸軍的配合下進行上海方麵的作戰。
1937年7月16日日本駐上海第三艦隊司令官長穀川清中將得知海軍軍令部這一意圖後,立即向日軍大本營提出了《對華作戰用兵的意見》,認為“欲置華國於死地,以控製上海南京此兩處戰略要地最為重要”, 長穀川清主張派五個常設陸軍師團的兵力,進行京滬會戰,攻占經濟重鎮上海和民國之政治中心南京。
1937年7月28日,日本政府下令將分散在長江兩岸差不多3萬名日本僑民在8月9日前撤至上海。
1937年8月8日,長穀川清按照東京海軍軍令部的指令,要求駐上海的第三艦隊做好應付事態進一步擴大的一切準備,同時也重新部署了作戰兵力。
長穀川清對他所屬部隊下達指令後的第二天,上海虹橋機場一樁突發事件使上海的形勢越發緊張起來。
1937年8月9日下午17時,日本海軍駐上海的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和水兵齋藤與藏兩人駕駛一輛軍用吉普車,沿著虹橋路直衝上海虹橋機場。
駛至上海虹橋機場的入口處時,被機場執勤的哨兵喝令停車接受檢查,大山勇夫和齋藤與藏這兩名日寇不但不停車,反而開足馬力往機場裏麵衝,並開槍射擊。
七七事變發生後,這一個月來日軍在華北的侵略行徑,已引起華國人民的極度憤慨,保衛上海虹橋機場的保安隊士兵見這兩名日軍竟然如此猖狂無視機場的軍事禁令,於是憤然開槍還擊,日軍中尉大山勇夫被當場擊斃。
軍用吉普車的輪胎被機場守軍排槍打爛,歪倒翻覆在機場路邊,駕駛車輛的日軍水兵齋藤與藏狼狽跳下吉普車,連滾帶爬企圖逃命,隻逃竄了100餘米,就被正在修築工事的守軍亂槍打死。
機場事件發生後,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周玨和上海市長俞鴻鈞分別向日本駐滬總領事及日本海軍通報事件有關情況,但日方卻詭異地聲明,日本海軍陸戰隊官兵今天沒有人奉命外出,即便有人外出,也絕不會到上海虹橋機場去,因為日本官兵是絕對不應該去上海虹橋機場的。
盡管日方做出了如此荒唐的掩耳盜鈴聲明,1937年8月9日晚9時許,日本駐滬領事及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官還是和各國駐滬領事趕到上海虹橋機場現場進行察看。
眾人一到現場,毫無疑問是兩具日本軍人的屍體及一輛日本軍用吉普車。
而後俞鴻鈞市長又親赴日本總領事館交涉,敘說了上海虹橋機場事件的經過,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免得事態進一步擴大,日方當場也表示同意低調解決此事。
但是到了1937年8月11日下午4時,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岡本約見了俞鴻鈞市長,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轉變,強硬地聲稱上海虹橋機場擊斃兩名日軍官兵此事,已在日本全國引起極大震動,他受日本政府之命,提出兩項要求:“一、馬上撤出上海虹橋機場的保安隊;二、必須拆除所有保安隊的防禦工事。”
原來一二八事變後華日雙方簽訂的《淞滬停戰協定》規定,華國軍隊不能在上海市區範圍內駐紮,隻能由非正式軍隊編製的保安隊駐守。
盡管這些是保安隊,日軍也猶如骨刺在喉,巴不得要其全部離開上海,以便可以為所欲為,如今突然發生上海虹橋機場事件,正是提出這個要求的好機會。
對於日方的無理要求,俞鴻鈞的答複是:“既然上海虹橋機場是華國的領土,任何人都沒有權力要求保安隊撤離,保安隊的所作所為,隻是為了防範激烈衝突發生而已。”
如果日方能遵守有關規定,這種衝突自然就可以避免,”岡本在俞鴻鈞那裏無法得逞,便緊急要求淞滬停戰協定共同委員會來討論處理上海虹橋機場事件。
於是在1937年8月12日下午3時,一二八事變時期為處理中日衝突而成立的淞滬停戰共同委員會應日方代表要求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上海虹橋機場事件的善後解決辦法。
這個會議在公共租界工部局的會議廳舉行,參加會議的除了華日雙方代表,還有美、英、法、意四國代表。
日本上海總領事岡本在會議上竭盡全力指責華國保安隊和正式軍隊在停戰協定規定的限製區域內構築防禦工事,進行作戰準備,違反了相關的停戰協定,要求淞滬停戰協定共同委員會采取措施對華國加以製裁。
對此華方代表駁斥道:“華日停戰協定早已為日本方麵破壞餘燼,日方軍隊應該全部撤退。”
同時提出:“日本方麵對於上海虹橋機場事件,一麵表示同意以外交方式加以解決,一麵調集軍艦,增派軍隊,大量補充軍用物資,種種舉動,嚴重威脅我國安全,應由淞滬停戰協定共同委員會對日方的要求予以駁迴,並對日本加以製裁。”
會議不歡而散,此次不歡而散的淞滬停戰共同委員會會議,預示著華日衝突已無緩解的餘地,戰爭一觸即發。
1937年8月9日下午的上海虹橋機場事件發生後,當時擔任京滬警備司令的張文白就在他蘇州的住所召見第2師補充旅的副旅長楊文瑔(旅長鍾鬆此時正在廬山受訓),要楊文瑔親自到上海調查事件真相(機場守衛保安隊隸屬第2師補充旅)。
經過楊文瑔實地詳細地調查核實,認為上海虹橋機場事件屬於突發事件,並非華日兩國蓄意挑動衝突。
盡管如此,然華日雙方氛圍已經處於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的境況,兩名日本軍人駕駛軍用吉普車持槍擅自強闖機場警戒線是一種嚴重的軍事挑釁行為,也成了點燃戰爭的導火索。
1937年8月12日,日軍第3艦隊司令官長穀川清命令其所屬處於上海之日艦闖入黃浦江、長江各個口岸,所屬分艦隊緊急開赴上海備戰,同時命令在佐世保待機的海軍第1特別陸戰隊以及其他部隊立刻增援上海。
為了趕在日本援軍到達之前消滅駐滬日軍,搶得戰爭主動權,華國組織淞滬作戰之部隊張文白部第9集團軍(下轄3個師和1個獨立旅)準備圍攻日軍。
1937年8月13日,戰爭爆發,華國軍隊對上海市區的日本軍隊發動全麵進攻,同時出動空軍,轟炸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匯山碼頭及海麵艦艇。陸軍進攻重點最初為虹口,而後轉向攻擊公大紗廠。
在華國全民抗日氛圍地推動下,國民政府第二天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華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
華國空軍也到上海協同作戰,並於1937年8月13日奉命轟炸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虹口基地,試圖趕敵下海。“八一三”淞滬抗戰就此展開。
溫暖向戴春風請示前往上海便宜行事,戴春風擔心這個幫助自己良多的熱血少年命喪上海,開始不允,經過溫暖多次表達前往上海之必要,戴春風勉強答應溫暖的獨立中隊前往上海行動的請求。
戴春風道:“你們的重大作用在於情報和反諜,這比你在前線衝鋒陷陣更重要,你要注意保全自己,暗中獲取情報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戴春風絮絮叨叨的叮囑溫暖,溫暖聽得心煩:“請處長放心,我一定珍惜生命,努力獲取情報。”
戴春風歎了口氣說道:“你有什麽要求,現在提出來,我看看能不能幫你解決。”
溫暖說道:“我想在上海繳獲日資,組建敢死隊獵殺日本人,請允許在上海繳獲的資金全部用於上海戰事。“
戴春風道:“好,我答應你,在上海繳獲的財貨不用上交,全部給你自由安排使用,但是你要答應我注意安全,不要莽撞,你平時行動就一直比較急,沒有耐心,這次去上海一定不要急躁行事。”
溫暖敬禮大聲迴答:“是。“
1937年8月13日上午9時15分,日本海軍陸戰隊在鐵甲車的掩護下,向上海閘北西寶興路我軍陣地發起進攻。
同一天,閘北青雲路、以及虹口北四川路、江灣路八字橋、寶興路等處也相繼開火接戰。停泊在高橋的日軍炮艦則向我滬江大學至虯江碼頭一線猛烈轟擊。
下午4時零1分,日本海軍陸戰隊駐地掛出信號旗,日軍全麵出擊,日本方麵撕毀協議進攻的動向當時國民政府已有所料。
早在1935年11月,張文白就被任命為防備日軍進攻的京滬杭國防區中的重點防禦區域--京滬區的軍事負責人。
1937年8月12日晚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電令時任京滬警備司令的張文白連夜率領部隊進入上海。此前一天,張文白已經命令第87師之一部進至吳淞,主力前出進至上海市中心區。
第88師前進至江灣及北站,炮兵第10團第1營及炮兵第8團進至大場、真如一線,獨立第20旅在鬆江的一個團進至南翔一帶。
炮兵第3團第2營及第56師自嘉、南京各地日夜兼程趕往海,劉和鼎為江防指揮官,率領第56師和江蘇保安第4、第2團,擔負西至瀏河、東自寶山的沿江防衛,主力部隊放在太倉周圍。
第88師和第87師的緊急調動正好被受宋美齡邀請來到華國擔任空軍顧問的陳納德遇上。他在日記中寫道:“火車在開往南京的中途停了下來,所有的乘客都被趕下車,華國軍隊蜂擁進入車廂,火車掉頭重新開往上海。”
張文白率領部隊到達上海後立刻按照計劃展開,攻擊準備馬上被落實到位,按照先發製人的進攻預案,將於1937年8月13日清晨發起突然襲擊,趁敵人準備不足慌亂之時,一鼓作氣將日軍主力殲滅或迫使其從海上潰退,完全控製上海。
然而,就在進攻即將發起時,從南京總部卻傳來了暫時“不得進攻”的電報指示。這是張文白在八一三淞滬戰役中接到的第一次暫停攻擊命令。
這一耽擱,上海日軍就完成了初步部署,於1937年8月13日下午4時率先對華國守軍進行軍事挑釁,並在坦克的掩護下沿著寶山路進攻。
孫元良的88師向素有“小東京”的虹口區猛攻,華日雙方軍隊在長僅18米的八字橋兩端對攻。
1937年8月14日上午,華國空軍首次出動,對停泊在黃浦江上的日軍艦隊進行轟炸,將日軍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巡洋艦被華國空軍炸傷。
第88師264旅少將旅長黃梅興親臨前線,身先士卒,264旅官兵士氣高昂,經過浴血奮戰,一連攻破了日軍10多個機槍堡壘。
1937年8月14日下午6時,264旅進攻日軍的最後一個堡壘--愛國女子大學,遭到日軍的猛烈攻擊。
當黃梅興率領部隊衝到八字橋時,遭到日軍密集炮火和從航空母艦起飛的近百架飛機轟炸掃射,不幸中彈壯烈殉國,時年僅40歲。
黃梅興的母親張氏當年2月6日辭世,在家停喪半年,擇定落葬日期為農曆8月24日。黃梅興一直掛念著迴家奔喪,但七七盧溝橋事變後,迴家已不可能,他母親落葬的日期未到,黃梅興本人卻已為國捐軀,此時黃梅興的孩子黃月生才出生27天。
“馬革裹屍還,是男兒得意收場;可憐母歿半年,瞑目尚多身後事。鵑聲啼血盡,痛夫子抬魂不返;最苦孤生匝月,傷心猶剩未亡人。”這幅挽聯是黃梅興妻子賴伴梅對陣亡丈夫黃梅興的泣血訴說。
黃梅興為國壯烈犧牲後,靈柩運迴南京雨花台附近安葬,為表彰黃梅興為民族、為國家英勇捐軀的精神,國民政府追授他陸軍中將軍銜。
8月17日,華國空軍又出動多架戰機,轟炸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在此次攻擊行動中,閻海文駕駛的戰機不幸被日軍高射炮擊中墜落。
閻海文跳傘後降落在日軍陣地,幾十名日軍圍了上來,意圖活捉閻海文,日軍一靠近,閻海文用手槍打死幾名靠近的日寇,鬼子迅速後撤,雙方對峙良久,漢奸翻譯官大聲勸降,並誘之以利,均遭到閻海文痛罵。
日寇見勸降不成又發起攻擊,閻海文又擊斃兩名日寇。最後,隻剩一顆子彈,閻海文舉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用最後一顆子彈結束了自己的寶貴的生命,壯烈殉國,年僅21歲。
下午3時,張文白下達總攻命令,在不計犧牲地猛烈攻擊下,87師奪迴黃浦江岸據點和滬江大學,88師奪迴寶山、持誌大學等戰略要地。
就在華國軍隊攻擊進展順利之時,張文白再次收到南京發來“另侯命令”的電令,無奈之下,隻好暫時停止進攻,這是張文白收到的第二次暫停進攻的命令。
1937年8月15日,日本援軍抵達上海。日本政府重新組建以鬆井石根為司令官的上海派遣軍,下轄第11、第3師團等部,準備對上海發起猛攻。
此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才下達總動員令,決定以主力迅速掃蕩淞滬日海軍基地,阻止後續日軍登陸。
15日,日軍增援部隊在華國軍隊側後方登陸,華國軍隊短時間內已經無力消滅日軍陸戰隊。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考慮到在上海作戰比在遙遠的北方大平原作戰補給方便,河流眾多也可以降低日軍的機械化優勢,且在有列強租借的上海開戰,很有可能引起列強幹涉,並可能在列強的調停下獲得和平,進而挫敗日本對華北的野心,如果達成,這對軍事積弱的華國來說是極為有利的。
1937年8月17日清晨,張文白再次下達總攻擊指令,並親自到前沿陣地督戰。88師和八87師作戰非常英勇,但經過幾日休戰喘息,日軍已將工事修築得非常堅固,缺乏重炮的華國軍隊難於摧毀堅固的堡壘,進展緩慢。
18日,張文白最後一次收到暫停進攻電報,和前兩次暫停進攻的原因一樣,都是國聯調停的要求暫時停火。
此次上海作戰,華國軍隊的進攻良機一失再失,士氣也被這三兩次的無端叫停打擊得七零八落,古人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能流傳千古的名言不是沒有道理的廢話。
1937年8月21日,日本陸奧號、長門號、戰列艦為首的龐大艦隊,護送日軍上海派遣軍先頭部隊約1萬餘人從日本出發前往馬鞍群島。22日晚上,日軍陸軍在馬鞍群島換乘輕巡洋艦、驅逐艦,分別駛向吳淞口、川沙鎮。
以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為交戰中心,華日雙方在上海一地不斷投入軍隊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