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亞島,位於東南亞馬來群島東部,麵積約78.6萬平方公裏是世界第二大島。將近三分之二的麵積覆蓋熱帶雨林,是世界第三大的原始熱帶森林。
巴布亞在馬來語裏的意思是卷發,第一個來到巴布亞島的是葡萄牙殖民者,他們在非洲有塊殖民地叫幾內亞,葡萄牙語幾內亞是黑人的意思,一看島上的土著皮膚也這麽黑,就將這座島的名字叫新幾內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直譯就是“卷頭發的新黑人”。
1920年12月17日國際聯盟委托澳大利亞管理,1942年被日本占領。
1943年6月開始,美澳聯軍和二十多萬日軍在新幾內亞島鏖戰。這些“大和武士”幾乎全部淒慘地死在新幾內亞。
日軍開始被圍困時,囂張地發出要全體“玉碎”抵抗,然而他們不知道“幸福”生活才剛剛開始。
日軍海空後勤補給被美澳聯軍徹底切斷後,沒有食物,包圍圈中很多日軍士兵活活餓死在叢林裏。
沒有被餓死的也因為經常的熱帶暴雨,導致日軍躲藏的洞裏全都是積水,又沒辦法出來曬太陽,基本都會得皮膚病,沒有青黴素,隻能看著自己一點點潰爛死亡。甚至沒病健康的日軍身上都會長出青苔。
在很多日軍屍體的胃裏,發現了還沒有消化的人類手指、腳趾等部件。
說明日軍缺糧以後開始吃自己的同伴了。想象一下那個場景,被同伴們當作食物渴望地看著,沒餓死恐怕也會被嚇死!
1944年12月,日本第18軍司令部得知“吃人”的情況後,發布過了一道命令:“禁止食用戰友屍體,違者嚴懲”。試圖阻止畜生的“殘暴”。
最後一共名日軍從新幾內亞叢林中出來向美澳聯軍投降,戰後發現的日軍屍骨兩萬多具,還有十六萬具不見蹤影的日軍屍體可能悲催地成了戰友的食物。
我們想象一下吃人的場景都會感到不適!所以僥幸還活著的日軍後來都逐漸精神失常了。
在二戰中對日軍最狠的是蘇聯人,第二就屬於澳大利亞人了。
英國不想承認其殖民地自治加入自主聯邦共和國的事實,直接進攻被打怕了,也害怕本土軍隊繼續進攻會吃原子彈,這個歐洲攪屎棍就慫恿其殖民地軍以索馬裏和巴布亞群島為基地進攻自主聯邦共和國。
溫暖巴不得英國殖民地軍進攻,這就有了繼續解放英國殖民地的借口。
九馬以蘇拉威為基地,抽調馬來西亞土著平民守備治安軍為陸軍主力,空軍以華人為主,土著富裕子弟為輔,進攻巴布亞島。
八馬以東帝汶為基地,抽調印尼土著平民守備治安軍為陸軍主力,空軍也以華人為主,土著富裕子弟為輔,進攻提維群島。
海軍司令四馬負責運送武器物資,空軍司令三馬負責護航以及將一切有嚴重威脅的敵人用航彈撕碎。
巴布亞島、提維群島、澳大利亞北部機場都遭到猛烈的轟炸,馬仔們在夜晚還轟炸了澳大利亞南部的海軍基地和機場,基本摧毀了澳大利亞的海空軍戰力。
然後就是用土著守備治安軍慢慢磨死澳大利亞陸軍,土著守備治安軍戰術水平比較差,stg44突擊步槍很好地彌補了這個差距,在空軍和自行火炮的配合下能夠壓製澳大利亞陸軍。
土著守備治安軍龐大的數量能夠確保有足夠的部隊輪換,避免傷亡過大造成心理崩潰。
澳軍就沒那麽好運了,密集的火力讓在前線的澳軍傷亡慘重,稍微戰鬥時間久一點就會傷亡過半,這給澳軍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一個月後澳軍全線崩潰,自主聯邦軍隊攻占上了澳洲大陸,九馬從東邊沿著苦難角、凱恩斯、馬凱攻擊前進。八馬從西邊沿著阿道弗斯、皮達馬拉、珀斯攻擊前進。
澳大利亞進行了全國總動員,征集了200萬軍隊,這是最強的征集力度了。澳洲此時的人口才七百多萬,接近百分之三十的人員,這是青壯無論男女都基本征召了。
巴布亞在馬來語裏的意思是卷發,第一個來到巴布亞島的是葡萄牙殖民者,他們在非洲有塊殖民地叫幾內亞,葡萄牙語幾內亞是黑人的意思,一看島上的土著皮膚也這麽黑,就將這座島的名字叫新幾內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直譯就是“卷頭發的新黑人”。
1920年12月17日國際聯盟委托澳大利亞管理,1942年被日本占領。
1943年6月開始,美澳聯軍和二十多萬日軍在新幾內亞島鏖戰。這些“大和武士”幾乎全部淒慘地死在新幾內亞。
日軍開始被圍困時,囂張地發出要全體“玉碎”抵抗,然而他們不知道“幸福”生活才剛剛開始。
日軍海空後勤補給被美澳聯軍徹底切斷後,沒有食物,包圍圈中很多日軍士兵活活餓死在叢林裏。
沒有被餓死的也因為經常的熱帶暴雨,導致日軍躲藏的洞裏全都是積水,又沒辦法出來曬太陽,基本都會得皮膚病,沒有青黴素,隻能看著自己一點點潰爛死亡。甚至沒病健康的日軍身上都會長出青苔。
在很多日軍屍體的胃裏,發現了還沒有消化的人類手指、腳趾等部件。
說明日軍缺糧以後開始吃自己的同伴了。想象一下那個場景,被同伴們當作食物渴望地看著,沒餓死恐怕也會被嚇死!
1944年12月,日本第18軍司令部得知“吃人”的情況後,發布過了一道命令:“禁止食用戰友屍體,違者嚴懲”。試圖阻止畜生的“殘暴”。
最後一共名日軍從新幾內亞叢林中出來向美澳聯軍投降,戰後發現的日軍屍骨兩萬多具,還有十六萬具不見蹤影的日軍屍體可能悲催地成了戰友的食物。
我們想象一下吃人的場景都會感到不適!所以僥幸還活著的日軍後來都逐漸精神失常了。
在二戰中對日軍最狠的是蘇聯人,第二就屬於澳大利亞人了。
英國不想承認其殖民地自治加入自主聯邦共和國的事實,直接進攻被打怕了,也害怕本土軍隊繼續進攻會吃原子彈,這個歐洲攪屎棍就慫恿其殖民地軍以索馬裏和巴布亞群島為基地進攻自主聯邦共和國。
溫暖巴不得英國殖民地軍進攻,這就有了繼續解放英國殖民地的借口。
九馬以蘇拉威為基地,抽調馬來西亞土著平民守備治安軍為陸軍主力,空軍以華人為主,土著富裕子弟為輔,進攻巴布亞島。
八馬以東帝汶為基地,抽調印尼土著平民守備治安軍為陸軍主力,空軍也以華人為主,土著富裕子弟為輔,進攻提維群島。
海軍司令四馬負責運送武器物資,空軍司令三馬負責護航以及將一切有嚴重威脅的敵人用航彈撕碎。
巴布亞島、提維群島、澳大利亞北部機場都遭到猛烈的轟炸,馬仔們在夜晚還轟炸了澳大利亞南部的海軍基地和機場,基本摧毀了澳大利亞的海空軍戰力。
然後就是用土著守備治安軍慢慢磨死澳大利亞陸軍,土著守備治安軍戰術水平比較差,stg44突擊步槍很好地彌補了這個差距,在空軍和自行火炮的配合下能夠壓製澳大利亞陸軍。
土著守備治安軍龐大的數量能夠確保有足夠的部隊輪換,避免傷亡過大造成心理崩潰。
澳軍就沒那麽好運了,密集的火力讓在前線的澳軍傷亡慘重,稍微戰鬥時間久一點就會傷亡過半,這給澳軍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一個月後澳軍全線崩潰,自主聯邦軍隊攻占上了澳洲大陸,九馬從東邊沿著苦難角、凱恩斯、馬凱攻擊前進。八馬從西邊沿著阿道弗斯、皮達馬拉、珀斯攻擊前進。
澳大利亞進行了全國總動員,征集了200萬軍隊,這是最強的征集力度了。澳洲此時的人口才七百多萬,接近百分之三十的人員,這是青壯無論男女都基本征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