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聯邦共和國實行的是國家資本主義,這種主張介乎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比較中庸,國家共有和私人所有並存,蔣光頭認為國家資本主義也是資本主義,敵意降低了許多。
蔣光頭雖然戰略眼光、戰術素養都不怎麽樣,但也算是個民族主義者,對於國人揚威域外也是樂見其成的,關鍵是不能威脅到他。
溫暖給盟軍迴複的電文是:“感謝分享情報,不用擔心日軍到達老撾的12個師團,就是再來12個師團,也是全軍覆滅的下場。”
盟軍駐印軍總部對於東南亞聯邦共和國發來的豪言壯語深感擔憂,覺得輕視日軍12個師團的力量將會有悲劇出現。
他們也沒有什麽好辦法,隻是戰略上要考慮日軍重新占領暹羅後,會對緬甸戰局產生多大的影響。
溫暖和三馬重新迴到了曼穀,麵對日軍即將開始的進攻,得調整兵力加強東線。日軍的一舉一動都被擁有山寨係統地圖的馬仔們看得清清楚楚。
從日軍的行動軌跡來看,12個師團分成三路,每路4個師團,駐紮在萬象、凱山豐威和巴色,很明顯想從這三個地方出發,三路側擊東南亞聯邦共和國。
溫暖命令三馬夜晚開始轟炸日軍機場,首先炸掉日軍有還手能力的零式戰機和中型坦克,剩下的就給空軍菜鳥和裝甲兵菜鳥練手。
1944年1月5日,溫暖下令將新整編的120萬陸軍投入三個阻擊戰場,並將陸軍第二集團軍每個阻擊戰場派遣30萬,八馬親自率領10萬裝甲兵作為機動兵力居中策應。
這樣每個阻擊戰場就有了80萬治安守備部隊和30萬野戰軍,10倍日軍的兵力,強大的自動火力,無論小鬼子再怎麽兇殘,在鋼鐵洪流和彈雨麵前也是血肉之軀,溫暖不信鬼子能夠突破。
九馬率領的陸軍第三集團軍除了20萬人協同50萬守備部隊防備緬甸方麵日軍的突襲外,其餘在曼穀周邊坐鎮。
萬象、凱山豐威、巴色三個方向進攻的日軍都是從本土來的,驕狂的很。
日軍當初南下東南亞時用了11個師團就橫掃英美法荷等國的陸軍,他們認為12個師團的大軍,什麽東南亞聯邦共和國肯定會潰敗。
接戰後就發現不是那麽好打的,對方步兵戰術素養確實不怎麽樣,但人數眾多,火力兇猛,大炮、坦克遠遠多過己方,正麵進攻傷亡太大了,進展非常有限。
正麵打不動就左右迂迴,這是日軍的慣用戰術。無論左迂迴還是右迂迴,都會遇到足夠多的敵人阻擊,無法實現包抄。
左右迂迴包抄無果,那就兩邊牽製,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在中央猛衝猛打,確實嚇了八馬旗下的菜鳥們一跳,不過想著後方還有數十萬部隊作為後盾,也沒那麽害怕,拚命發射彈藥。
豬突衝鋒的日軍突破了守軍的第一道防線,敵人並沒有崩潰,而是在炮火的掩護下撤到了第二道防線。日軍指揮官看了看傷亡慘重的部下,咬了咬牙繼續采用豬突戰術進攻。
付出大量的傷亡後,又占領了一道戰壕,然並卵,敵人又退到下一道防線而已,不能再豬突衝鋒了,否則很容易把部隊打光。
幾路日軍紛紛停下腳步固守,敵人卻開始進攻了,進攻人數眾多,進攻麵非常廣,炮彈不要錢似的往日軍頭上砸。
溫暖看著前線的戰報,嘶……,這彈藥消耗有點大哈,不過俺是有係統的人,俺用得起,死命砸他,讓鬼子在俺的炮火下瑟瑟發抖,哈哈,想想就很嗨,如果不是想讓菜鳥們練練手,溫暖很想夜晚駕駛p51野馬戰機親臨現場放煙花爽一爽。
從老撾進攻東南亞聯邦共和國的日軍遲遲不能獲得突破,而緬甸日軍被盟軍打得節節敗退,日軍大本營嚴令老撾方麵日軍盡快支援緬甸。
此時萬象、凱山豐威、巴色的日軍均傷亡過半,想要單方麵擊敗敵人都沒有了信心。
日軍指揮官商量後決定留下少量部隊牽製敵人,主力兵合一處進攻烏多姆賽,打通烏多姆賽、博膠、大其力、曼德勒通道。
八馬命令三路同時發起強攻,三個小時就殲滅了留守惑敵的日軍。士兵乘坐半履帶車、裝甲部隊、自行火炮開始協同追擊日軍。
幾個小時後追上了轉移的日軍,追兵士氣正盛,逃敵窮兇極惡,沒有戰壕的野戰非常激烈,一度成為拉鋸狀態,隨著追兵源源不斷的趕來,敵方火炮越來越猛烈,日軍頂不住了,開始退卻。
此時天色已黑,各路日軍均感為難,要執行既定戰略就要留下部隊阻擊,留得少了還不行,會很快被殲滅,留得多了,就起不到集中兵力的效果了,況且意圖已經暴露,敵人會不會已經增兵烏多姆賽了呢?
日軍決定中路凱山豐威方向堅守不動,萬象、巴色左右兩路層層阻擊,主力快速前往凱山豐威方向,三路夾擊中路敵人,集中兵力消滅中路敵人再尋找戰機殲敵。
溫暖看到敵人的行動有點陰險,擔心中路的菜鳥被三路夾擊會驚慌失措,命令八馬機動裝甲兵團出動,南下率先夾擊巴色北上的日軍,先將這6萬人吃掉,中路百萬大軍擋住十幾萬的日軍一段時間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巴色北上日軍見前方被堵,頓時急了,瘋狂攻擊突進,在機動裝甲兵團數千坦克、自行火炮麵前,肉彈衝鋒是不明智的。
巴色北上的日軍明白若短時間內不能衝破阻攔,等後方的敵人追上來就危險了,隻能拚死一搏。
八馬有山寨係統地圖矯正彈著點,坦克、車載機槍也不是吃素的,日軍死傷了兩三萬人都沒能突破防線,指揮官知道需要固守陣地通知友軍另做打算了。
蔣光頭雖然戰略眼光、戰術素養都不怎麽樣,但也算是個民族主義者,對於國人揚威域外也是樂見其成的,關鍵是不能威脅到他。
溫暖給盟軍迴複的電文是:“感謝分享情報,不用擔心日軍到達老撾的12個師團,就是再來12個師團,也是全軍覆滅的下場。”
盟軍駐印軍總部對於東南亞聯邦共和國發來的豪言壯語深感擔憂,覺得輕視日軍12個師團的力量將會有悲劇出現。
他們也沒有什麽好辦法,隻是戰略上要考慮日軍重新占領暹羅後,會對緬甸戰局產生多大的影響。
溫暖和三馬重新迴到了曼穀,麵對日軍即將開始的進攻,得調整兵力加強東線。日軍的一舉一動都被擁有山寨係統地圖的馬仔們看得清清楚楚。
從日軍的行動軌跡來看,12個師團分成三路,每路4個師團,駐紮在萬象、凱山豐威和巴色,很明顯想從這三個地方出發,三路側擊東南亞聯邦共和國。
溫暖命令三馬夜晚開始轟炸日軍機場,首先炸掉日軍有還手能力的零式戰機和中型坦克,剩下的就給空軍菜鳥和裝甲兵菜鳥練手。
1944年1月5日,溫暖下令將新整編的120萬陸軍投入三個阻擊戰場,並將陸軍第二集團軍每個阻擊戰場派遣30萬,八馬親自率領10萬裝甲兵作為機動兵力居中策應。
這樣每個阻擊戰場就有了80萬治安守備部隊和30萬野戰軍,10倍日軍的兵力,強大的自動火力,無論小鬼子再怎麽兇殘,在鋼鐵洪流和彈雨麵前也是血肉之軀,溫暖不信鬼子能夠突破。
九馬率領的陸軍第三集團軍除了20萬人協同50萬守備部隊防備緬甸方麵日軍的突襲外,其餘在曼穀周邊坐鎮。
萬象、凱山豐威、巴色三個方向進攻的日軍都是從本土來的,驕狂的很。
日軍當初南下東南亞時用了11個師團就橫掃英美法荷等國的陸軍,他們認為12個師團的大軍,什麽東南亞聯邦共和國肯定會潰敗。
接戰後就發現不是那麽好打的,對方步兵戰術素養確實不怎麽樣,但人數眾多,火力兇猛,大炮、坦克遠遠多過己方,正麵進攻傷亡太大了,進展非常有限。
正麵打不動就左右迂迴,這是日軍的慣用戰術。無論左迂迴還是右迂迴,都會遇到足夠多的敵人阻擊,無法實現包抄。
左右迂迴包抄無果,那就兩邊牽製,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在中央猛衝猛打,確實嚇了八馬旗下的菜鳥們一跳,不過想著後方還有數十萬部隊作為後盾,也沒那麽害怕,拚命發射彈藥。
豬突衝鋒的日軍突破了守軍的第一道防線,敵人並沒有崩潰,而是在炮火的掩護下撤到了第二道防線。日軍指揮官看了看傷亡慘重的部下,咬了咬牙繼續采用豬突戰術進攻。
付出大量的傷亡後,又占領了一道戰壕,然並卵,敵人又退到下一道防線而已,不能再豬突衝鋒了,否則很容易把部隊打光。
幾路日軍紛紛停下腳步固守,敵人卻開始進攻了,進攻人數眾多,進攻麵非常廣,炮彈不要錢似的往日軍頭上砸。
溫暖看著前線的戰報,嘶……,這彈藥消耗有點大哈,不過俺是有係統的人,俺用得起,死命砸他,讓鬼子在俺的炮火下瑟瑟發抖,哈哈,想想就很嗨,如果不是想讓菜鳥們練練手,溫暖很想夜晚駕駛p51野馬戰機親臨現場放煙花爽一爽。
從老撾進攻東南亞聯邦共和國的日軍遲遲不能獲得突破,而緬甸日軍被盟軍打得節節敗退,日軍大本營嚴令老撾方麵日軍盡快支援緬甸。
此時萬象、凱山豐威、巴色的日軍均傷亡過半,想要單方麵擊敗敵人都沒有了信心。
日軍指揮官商量後決定留下少量部隊牽製敵人,主力兵合一處進攻烏多姆賽,打通烏多姆賽、博膠、大其力、曼德勒通道。
八馬命令三路同時發起強攻,三個小時就殲滅了留守惑敵的日軍。士兵乘坐半履帶車、裝甲部隊、自行火炮開始協同追擊日軍。
幾個小時後追上了轉移的日軍,追兵士氣正盛,逃敵窮兇極惡,沒有戰壕的野戰非常激烈,一度成為拉鋸狀態,隨著追兵源源不斷的趕來,敵方火炮越來越猛烈,日軍頂不住了,開始退卻。
此時天色已黑,各路日軍均感為難,要執行既定戰略就要留下部隊阻擊,留得少了還不行,會很快被殲滅,留得多了,就起不到集中兵力的效果了,況且意圖已經暴露,敵人會不會已經增兵烏多姆賽了呢?
日軍決定中路凱山豐威方向堅守不動,萬象、巴色左右兩路層層阻擊,主力快速前往凱山豐威方向,三路夾擊中路敵人,集中兵力消滅中路敵人再尋找戰機殲敵。
溫暖看到敵人的行動有點陰險,擔心中路的菜鳥被三路夾擊會驚慌失措,命令八馬機動裝甲兵團出動,南下率先夾擊巴色北上的日軍,先將這6萬人吃掉,中路百萬大軍擋住十幾萬的日軍一段時間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巴色北上日軍見前方被堵,頓時急了,瘋狂攻擊突進,在機動裝甲兵團數千坦克、自行火炮麵前,肉彈衝鋒是不明智的。
巴色北上的日軍明白若短時間內不能衝破阻攔,等後方的敵人追上來就危險了,隻能拚死一搏。
八馬有山寨係統地圖矯正彈著點,坦克、車載機槍也不是吃素的,日軍死傷了兩三萬人都沒能突破防線,指揮官知道需要固守陣地通知友軍另做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