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27上午,中路東南亞聯合抗日縱隊偵察部隊的m2半履帶車、t26坦克出現在琅南塔城外,琅南塔是老撾的城鎮,也是琅南塔省的首府。
日軍在這裏駐紮了一個步兵大隊,前一陣子半夜被馬仔們一頓狂炸,損失慘重,步兵隻剩一個中隊,僅有的兩門九二步兵炮被炸壞,機槍重火力也損失了大部分。
菜鳥們距離琅南塔3公裏就下了m2半履帶車,帶著迫擊炮、mg34,貓腰端著突擊步槍神情緊張地搜索前進。
一直到到琅南塔城外1000米處停下,才聽到低矮城牆上響起歪把子機槍的聲音,第3團第1營的菜鳥們趕緊趴下挖散兵坑,等待t26前來掩護。
十分鍾後,t26出現了,散兵坑也挖了個大概,菜鳥們架起mg34還擊。
歪把子機槍根本不是mg34的對手,何況一個偵察連就有12挺mg34,日軍不得已將準備藏起來關鍵時候使用的九二式重機槍拿出來對射。
菜鳥們立刻集中3挺mg34輪流點射封鎖,九二式重機槍不響了,菜鳥的82毫米迫擊炮開始發射轟擊機槍射擊位,九二式重機槍這個比較有威脅的火力第一時間被迫擊炮炸毀。
磕磕碰碰緩慢前來增援的t26也開始炮擊城牆工事,這些菜鳥駕駛的t26要他們進行坦克戰估計夠嗆,作為固定火力點欺負沒有火炮的敵人還是可以的。
日軍指揮官一看不行,這種對射己方太吃虧了,對方有一輛坦克、一門迫擊炮、一門九二步兵炮,不用1小時己方就會傷亡殆盡。
留下半個小隊掩護,自己帶著兩小隊出城野戰,企圖接近1營偵察連的菜鳥們,使用擲彈筒和炸藥包擊潰敵人。
這個時候的日軍是真的頑強和頭鐵,其他國家的部隊麵對坦克和大炮一般都是撤退或者退入城中打巷戰。
鬼子們的選擇就不一樣,他們認為差不多的人數,即使裝備火力差很多,主動出擊也有可能反敗為勝,英國陸軍很多時候就是這樣被翻盤幹掉的。
日軍猛衝出城門後臥倒,然而忽視了mg34的射速,盡管隻有2挺mg34及時發現日軍的出城動作,超高的射速,幾秒的連射就向突擊的日軍揮灑了接近300發子彈,密集的突擊人群被打倒數十人。
衝出城門後的日軍沒有浪費時間,突擊十幾米臥倒射擊的嫻熟進攻動作此起彼伏,在開闊的野外,機槍追蹤射擊效果不是很好,總有漏網之魚不斷地向前移動。
進入五百米後,日軍的進攻變得艱難起來,日軍的戰術動作麵對的就不是十幾挺機槍的捕捉,而是兩百輕靈的突擊步槍的點射,突擊變得幾乎不可能,隻能貼著地麵不斷地匍匐前進。
匍匐前進確實能躲過大部分平射的子彈,但是坦克機槍的射擊位置很高,雖然偵察連隻有一輛t26坦克,這也非常要命。
沒有遠程火炮,擲彈筒剛立起來還沒發射就會招來mg34機槍的點射,基本不可能躲過那綿密的彈雨。
日軍各項戰術都被壓製無法發揮,眼看帝國勇士一個個不斷死去,打敗敵人已經看不到希望,日軍指揮官咬牙低吼“八嘎雅鹿”,命令士兵跟隨自己豬突衝鋒,幾十個拿著手雷喊著“板載”的鬼子亡命突擊。
在近兩百支突擊步槍的覆蓋範圍內幾十人的豬突衝鋒是徒勞的,一個個鬼子被打得渾身顫抖倒下,沒有一個能突進三百米範圍。
城牆上剩下的十幾個日軍一看情況不對,玉碎攻擊對這場戰鬥已經起不了什麽作用了,他們隻是頭鐵,並不是傻,連拚命都沒有任何希望,那隻能轉進,溜得飛快。
不到一個小時,戰鬥結束,日軍被殲滅2百餘人,逃跑十幾人,聯合抗日縱隊傷亡5人,這就是武器碾壓的結果。日軍要是有一架飛機助戰,那結果就難說了。
一個排的士兵、4輛m2半履帶車和1輛t26追擊,其餘四個排進入琅南塔搜索是否有殘餘的敵人。
溫暖和馬仔門通過山寨係統地圖觀看了戰鬥經過,中規中矩,沒有驚豔的指揮,也算有條不紊地將訓練水平展現出來了。
有裝備火力優勢,隻要不是高烈度的戰鬥,看來這幫菜鳥也不是那麽不堪。
傍晚時分,中路軍擊潰博膠的一個日軍中隊,順利占領該地,左右路軍也分別順利擊潰守城鬼子,占領烏多姆賽和大其力。
這個範圍守城的日軍都是一個步兵大隊的兵力,前幾夜被馬仔們半夜突襲瘋狂轟炸營地,傷亡超過三分之二,重火力基本被毀,沒有其它援助,遇到武裝到牙齒的聯合抗日縱隊,拚命也無法避免覆滅的命運。
烏多姆塞位於老撾西北部,北部有一小塊地方與華國雲南接壤,東北是豐沙裏省,西北是琅南塔省,南麵是沙耶武裏省,東麵是琅勃拉邦省,居住著老會族、作木族、泰諾族、泰考族、普泰族、阿卡族、苗族、瑤族、泰丹族、泰魯族、普安族、拉梅族、漢族等23個民族。
博膠盛產玉石是老撾麵積最小的省,因暹羅和華國雲南的商路經過此地而聞名於世。
大其力是緬甸靠近暹羅的邊境城市,在邊境貿易中占有很重的份量。
占領了這三個地方,暫時不進行軍事行動,看看日軍及其仆從軍的反應再說,順便招募當地向導、翻譯和華人加入聯合抗日縱隊。
這些地方人非常貧窮,地廣人稀,身處叢林,打赤腳、衣衫襤褸,餓死倒不會,給大米、發新衣服、新鞋,就使招募行動順利開展。
在三地各招募了一個營的士兵,華人居多,暫時不能作戰,但作為向導、翻譯,和當地人溝通是必要的。
日軍第二天上午就有了行動,從曼穀、金邊各抽調了幾十架飛機進駐萬象,下午開始出動飛機四處偵察,當天晚上機場更是戒備森嚴。
溫暖怎麽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夜幕降臨後,馬仔們飛臨萬象,灑下n多航彈,將整個飛機場弄得血肉橫飛、烈焰升騰。
返航時順便炸了萬榮、琅勃拉邦、沙耶武裏、奠邊府,再一次重創日軍。
日軍東南亞的空軍吃虧太多了,他們搞不明白敵人為什麽會有那麽準的情報,還有每次夜晚轟炸,炸彈還丟得那麽準,也沒有被擊落飛機,懷疑是盟軍有了新式夜戰飛機。
11月29日,日軍四路出兵,從景棟、清萊夾擊大其力,從琅勃拉邦、奠邊府夾擊烏多姆賽。
清萊、琅勃拉邦各出動了一個聯隊,景棟、奠邊府各出動了一個大隊,估計也是傾巢而出的兵力了。
日軍在這裏駐紮了一個步兵大隊,前一陣子半夜被馬仔們一頓狂炸,損失慘重,步兵隻剩一個中隊,僅有的兩門九二步兵炮被炸壞,機槍重火力也損失了大部分。
菜鳥們距離琅南塔3公裏就下了m2半履帶車,帶著迫擊炮、mg34,貓腰端著突擊步槍神情緊張地搜索前進。
一直到到琅南塔城外1000米處停下,才聽到低矮城牆上響起歪把子機槍的聲音,第3團第1營的菜鳥們趕緊趴下挖散兵坑,等待t26前來掩護。
十分鍾後,t26出現了,散兵坑也挖了個大概,菜鳥們架起mg34還擊。
歪把子機槍根本不是mg34的對手,何況一個偵察連就有12挺mg34,日軍不得已將準備藏起來關鍵時候使用的九二式重機槍拿出來對射。
菜鳥們立刻集中3挺mg34輪流點射封鎖,九二式重機槍不響了,菜鳥的82毫米迫擊炮開始發射轟擊機槍射擊位,九二式重機槍這個比較有威脅的火力第一時間被迫擊炮炸毀。
磕磕碰碰緩慢前來增援的t26也開始炮擊城牆工事,這些菜鳥駕駛的t26要他們進行坦克戰估計夠嗆,作為固定火力點欺負沒有火炮的敵人還是可以的。
日軍指揮官一看不行,這種對射己方太吃虧了,對方有一輛坦克、一門迫擊炮、一門九二步兵炮,不用1小時己方就會傷亡殆盡。
留下半個小隊掩護,自己帶著兩小隊出城野戰,企圖接近1營偵察連的菜鳥們,使用擲彈筒和炸藥包擊潰敵人。
這個時候的日軍是真的頑強和頭鐵,其他國家的部隊麵對坦克和大炮一般都是撤退或者退入城中打巷戰。
鬼子們的選擇就不一樣,他們認為差不多的人數,即使裝備火力差很多,主動出擊也有可能反敗為勝,英國陸軍很多時候就是這樣被翻盤幹掉的。
日軍猛衝出城門後臥倒,然而忽視了mg34的射速,盡管隻有2挺mg34及時發現日軍的出城動作,超高的射速,幾秒的連射就向突擊的日軍揮灑了接近300發子彈,密集的突擊人群被打倒數十人。
衝出城門後的日軍沒有浪費時間,突擊十幾米臥倒射擊的嫻熟進攻動作此起彼伏,在開闊的野外,機槍追蹤射擊效果不是很好,總有漏網之魚不斷地向前移動。
進入五百米後,日軍的進攻變得艱難起來,日軍的戰術動作麵對的就不是十幾挺機槍的捕捉,而是兩百輕靈的突擊步槍的點射,突擊變得幾乎不可能,隻能貼著地麵不斷地匍匐前進。
匍匐前進確實能躲過大部分平射的子彈,但是坦克機槍的射擊位置很高,雖然偵察連隻有一輛t26坦克,這也非常要命。
沒有遠程火炮,擲彈筒剛立起來還沒發射就會招來mg34機槍的點射,基本不可能躲過那綿密的彈雨。
日軍各項戰術都被壓製無法發揮,眼看帝國勇士一個個不斷死去,打敗敵人已經看不到希望,日軍指揮官咬牙低吼“八嘎雅鹿”,命令士兵跟隨自己豬突衝鋒,幾十個拿著手雷喊著“板載”的鬼子亡命突擊。
在近兩百支突擊步槍的覆蓋範圍內幾十人的豬突衝鋒是徒勞的,一個個鬼子被打得渾身顫抖倒下,沒有一個能突進三百米範圍。
城牆上剩下的十幾個日軍一看情況不對,玉碎攻擊對這場戰鬥已經起不了什麽作用了,他們隻是頭鐵,並不是傻,連拚命都沒有任何希望,那隻能轉進,溜得飛快。
不到一個小時,戰鬥結束,日軍被殲滅2百餘人,逃跑十幾人,聯合抗日縱隊傷亡5人,這就是武器碾壓的結果。日軍要是有一架飛機助戰,那結果就難說了。
一個排的士兵、4輛m2半履帶車和1輛t26追擊,其餘四個排進入琅南塔搜索是否有殘餘的敵人。
溫暖和馬仔門通過山寨係統地圖觀看了戰鬥經過,中規中矩,沒有驚豔的指揮,也算有條不紊地將訓練水平展現出來了。
有裝備火力優勢,隻要不是高烈度的戰鬥,看來這幫菜鳥也不是那麽不堪。
傍晚時分,中路軍擊潰博膠的一個日軍中隊,順利占領該地,左右路軍也分別順利擊潰守城鬼子,占領烏多姆賽和大其力。
這個範圍守城的日軍都是一個步兵大隊的兵力,前幾夜被馬仔們半夜突襲瘋狂轟炸營地,傷亡超過三分之二,重火力基本被毀,沒有其它援助,遇到武裝到牙齒的聯合抗日縱隊,拚命也無法避免覆滅的命運。
烏多姆塞位於老撾西北部,北部有一小塊地方與華國雲南接壤,東北是豐沙裏省,西北是琅南塔省,南麵是沙耶武裏省,東麵是琅勃拉邦省,居住著老會族、作木族、泰諾族、泰考族、普泰族、阿卡族、苗族、瑤族、泰丹族、泰魯族、普安族、拉梅族、漢族等23個民族。
博膠盛產玉石是老撾麵積最小的省,因暹羅和華國雲南的商路經過此地而聞名於世。
大其力是緬甸靠近暹羅的邊境城市,在邊境貿易中占有很重的份量。
占領了這三個地方,暫時不進行軍事行動,看看日軍及其仆從軍的反應再說,順便招募當地向導、翻譯和華人加入聯合抗日縱隊。
這些地方人非常貧窮,地廣人稀,身處叢林,打赤腳、衣衫襤褸,餓死倒不會,給大米、發新衣服、新鞋,就使招募行動順利開展。
在三地各招募了一個營的士兵,華人居多,暫時不能作戰,但作為向導、翻譯,和當地人溝通是必要的。
日軍第二天上午就有了行動,從曼穀、金邊各抽調了幾十架飛機進駐萬象,下午開始出動飛機四處偵察,當天晚上機場更是戒備森嚴。
溫暖怎麽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夜幕降臨後,馬仔們飛臨萬象,灑下n多航彈,將整個飛機場弄得血肉橫飛、烈焰升騰。
返航時順便炸了萬榮、琅勃拉邦、沙耶武裏、奠邊府,再一次重創日軍。
日軍東南亞的空軍吃虧太多了,他們搞不明白敵人為什麽會有那麽準的情報,還有每次夜晚轟炸,炸彈還丟得那麽準,也沒有被擊落飛機,懷疑是盟軍有了新式夜戰飛機。
11月29日,日軍四路出兵,從景棟、清萊夾擊大其力,從琅勃拉邦、奠邊府夾擊烏多姆賽。
清萊、琅勃拉邦各出動了一個聯隊,景棟、奠邊府各出動了一個大隊,估計也是傾巢而出的兵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