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涼城以西是落雁穀,落雁穀以西是劍門關,劍門關以南有座山,山名單字一個“墓”。
墓山上沒有一棵樹,沒有一株花,甚至沒有一根草,隻有遍地裸露的岩石,還有滿山密密麻麻的墓碑。
越靠近山頂的墓碑越老舊,碧綠的苔蘚遮住了碑上的字,有的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連墓碑上的棱角都被磨去了,隻剩下一個圓潤的石球。
越往山腳走,墓碑就越新,最下麵的墓碑旁甚至還有剛翻出來的新土,墓碑上刻著“故小武之墓”幾個字,墨跡還未幹。
沈掌櫃抓著一支大楷,墨水從顫抖的筆尖滴在他的鞋麵上,就像是染紅他眼角的淚水一般在腳麵上開了一朵黑色的花。
素梨人有條規矩,一旦有人死了,給他立碑的就應該是他的後輩。
素梨人還有另一條規矩,那就是論資排輩不以年齡,不以實力,隻有先來後到這一條。
所以盡管沈掌櫃剛到劍門關的時候小武還是個繈褓裏的孩子,他也是小武的後輩,因為規矩就是規矩。
沈掌櫃身後的山坡上站滿了人,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哭泣,隻有一件件黑衣在風中搖擺的沙沙聲,就連無月明印象中從未穿過黑色衣裳的朱玉娘都披了一件黑色的褂子,在她身後,還站著一個怯生生的小姑娘。
小姑娘兩隻小手緊抓著朱玉娘的衣裳,躲在她身後隻露出半個頭來。
站在墓旁的無月明遠遠地看著這個第一次見麵的小姑娘,或許是她怕生,又或許是這氛圍太過壓抑,讓小姑娘那雙澄澈的容不下半點汙漬的眼中塞了三分慌張,剩下的七分則填滿了憂傷。
“原來小武喜歡上的,是這樣一個姑娘。”
無月明覺得老天確實有些不公平,小武和眼前的小姑娘誰都值得擁有,卻誰都不曾擁有。
沈掌櫃終於勾完了碑上的最後一筆,他顫巍巍地直起腰來,腳下卻突然一軟,整個人向後倒去。
一旁站著的無月明趕緊上前扶住沈掌櫃,後者伸出手從懷裏摸出了一個錢袋遞給了無月明,跟他說道:“把這個給小武送過去吧。”
無月明接過錢袋,把沈掌櫃攙扶到李秀才的身邊後,迴到了墓旁。
墓碑後的深坑裏,小武安靜地躺在棺槨之中。
無月明將錢袋整個倒過來,一把把刀幣叮叮當當地掉了下來,沈掌櫃攢了很久的私房錢就這樣都給了小武。
孟還鄉走上來拍了拍無月明的肩膀,從他袖中飛出一張符籙落在了小武胸口,這張符籙可以保護小武屍身不受蟲蟻侵擾。
隨後陸義走了過來,把腰間從不離身的酒葫蘆摘了下來,放在了小武的身邊。
李秀才則拿著一本小武最喜歡的詩集擱在了他的腦後。
黎向晚把一套華麗的狀元袍仔細地疊放在小武的腳邊,用隻有他們兩個人能聽清楚的話說道:“你放心,弟妹這輩子不會再吃苦了。”
站在一旁的無月明看著人們一個接一個的走到小武墓邊,說著各自的悄悄話,把手裏的東西想方設法地塞進小武的棺槨,本就不算大的地方漸漸地被各種東西填滿。
無月明也想找出些東西留給小武,可他摸遍了全身上下的所有口袋都沒有找到一件可以留給小武的東西。
原來他來到劍門關這麽久,依舊是一無所有。
“合棺吧。”陸義擺擺手,無月明和黎向晚抬起棺材板,又緩緩地放下,將小武和各色物件一起封在了這個細長的盒子中。
停下的人流再次動了起來,一人一鏟子土,很快就將墓碑後的深坑填了起來。
在一切都妥當之後,孟還鄉頌起了經文。
等到經文唱罷,孟還鄉帶著一行人陸陸續續離開了墓山,隻留下了朱玉娘,沈掌櫃還有那個小姑娘。
朱玉娘低聲詢問著什麽,姑娘指著墓碑搖搖頭,隨後朱玉娘微笑著點了點頭,朝小武那邊輕輕地推了推姑娘的肩膀。
姑娘還是有些怕,一步三迴頭,走到小武的墳前膽子才大起來,小跑幾步跪在墳前,張開雙臂緊緊地抱住了新立的碑,臉蛋在石碑上摩挲著,憋了很久的淚水像剛剛過去的秋天裏止不住的雨水一樣淌了下來,心裏想說的話到了嘴邊變成了斷斷續續的句子。
後方站著的沈掌櫃倒是沒有哭出來,隻是瘋了一般不斷地念叨著“我錯了”、“都怪我”、“我該讓幾個人跟著他的”、“我不該介紹這門親事”之類的話。
身旁的朱玉娘也不知該如何勸導,隻好不停地說著“不怪你”、“沒關係”。
過了許久,小姑娘帶著一雙哭腫的眼睛迴到了朱玉娘的身邊,後者抱著她騰空而起,向不涼城飛去。
當天夜裏,劍門關像過年一般難得的熱鬧,成排的燈籠照亮了迴家的路,剛剛結束了秋天圍獵的人們也都有時間趕迴來,因此戲語樓裏坐滿了人。
人們就著花生瓜子酒水飲料說說笑笑,看不出半點的憂傷。
戲台上朱玉娘著了妝,帶著戲班子早早地開了腔。
台下的老地方,陸義沒了酒葫蘆,索性拎起了酒壇子,咕咚咕咚地往喉嚨裏灌著酒;黎向晚今日也難得地開了戒,喝得臉紅脖子粗,一腳踩在板凳上,跟著台上的戲大聲唱著。
隻有無月明老老實實地坐在那裏,低著頭安安靜靜地嗑著瓜子。
他覺得自己真的有些笨,原本以為隻要把想不明白的事情想明白了就不會再困惑,但現在他才發現想不明白的事情是如此的多,永遠都沒有全部想清楚的那一天。
明明小武不在了,卻看不到任何一個人哭喪,就連沈掌櫃此刻都在跟李秀才手舞足蹈地講著他智鬥奸商的故事,剩下的人也都像沒事人一般,該吃吃,該笑笑,該玩玩,該鬧鬧。
好像就隻有他一個人還記得小武。
他記得自己第一次和小武見麵就險些弄傷小武,也記得小武講起他父母時那驕傲的模樣,還有他總是在聖母像前祈禱,盡管聖母到最後都沒有顯靈救他一命。
其他人似乎都忘了,就連慕晨曦也忘了。
無月明呆呆地看向了一旁,曾經坐著四個人的桌子如今隻坐了三個人,空下的椅子擱在一旁,上麵滿是不小心撒下的瓜子皮。
黎向晚說已經告訴過她了,可她還是沒來。
她可以不來見自己,可她為什麽不來見小武最後一麵?
難道離開之後,劍門關的一切就真的再也與她無關了嗎?
不遠處傳來的慟哭聲打斷了無月明的思緒,他朝聲音的來源看去,隻見沈掌櫃抱著酒壇泣不成聲。
陸義拎著他的酒壇子一屁股坐到了沈掌櫃的對麵,指著他哈哈大笑,“我說沈掌櫃,你怎麽娘娘們們的,哭哭啼啼算什麽樣子。”
周圍看熱鬧的人都哄堂大笑起來。
沈掌櫃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指著嬉皮笑臉的陸義罵道:“陸義,你別在這陰陽怪氣的,你說誰娘娘們們呢?”
“誰在哭鼻子,就是在說誰嘍!”陸義攤攤手,一臉的欠揍模樣。
沈掌櫃混亂的抹了一把因為酒氣而通紅的臉,“誰哭鼻子了!”
“誰哭了誰知道。”
“陸義,你還以為我真怕了你不成?”沈掌櫃擼了擼袖子,手中的酒壇子狠狠地砸在了桌子上,發出“砰”的一聲悶響。
“呦,你這是要和我練練?”陸義滿臉的戲謔。
“練練就練練。”
“打一架!打一架!”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
陸義指了指戲台,戲台之上一幕剛落,正好空出了地方,“那就去上麵練練。”
“走!”沈掌櫃振臂一揮,率先到了戲台之上。
陸義高高躍起,也落在了戲台之上。
戲台下的人擁在了戲台邊上,比剛剛看戲時還要熱情。
下台休息的朱玉娘來到無月明身邊坐下,無月明給她倒了一杯茶水遞了過去,“玉娘,他們怎麽都這麽開心啊。”
朱玉娘接過茶水泯了一口,眼珠子轉了轉,“我想他們應該是知道小武不希望他們不開心吧。”
無月明愣住了,他從未這麽想過,但如果小武還在人間,想來小武也一定會像朱玉娘說的那樣,不願意見到任何人流淚。
台上的打鬥沒有任何懸念,沈掌櫃被陸義拎著在地上直轉圈,滾著滾著就滾到了地上,好在陸義根本沒出力,所以沈掌櫃拍了拍屁股就又站了起來,掉頭爬上了戲台,開始了第二局。
朱玉娘一仰頭把茶水喝完,摸了摸無月明的後腦勺,走到台上在陸義和沈掌櫃的屁股上一人給了一腳,把他們踢下了戲台,順手驅散了台下正起哄的鬧事人群,示意他們下一場戲要開唱了。
眾人悻悻而歸,但很快就又熱鬧起來。
無月明笑了笑,他好像想明白了一些,於是在喧囂聲中,他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的睡了。
第二日一早,一陣穿堂風吹進了戲語樓,睡夢中的無月明被寒意驚醒,他坐起來環顧四周,昨夜折騰了一宿的人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歪歪扭扭地癱在各地,有躺在桌子上的,有鑽在桌子下的。
他在桌上看見了一張紙條,打開一看,是黎向晚的字跡,隻有短短的一句“我迴不涼城了”。
無月明把字條收好塞進懷裏,晃晃悠悠地來到戲語樓外。
華胥西苑的天氣總是變化無常,秋天裏連日的雨剛過,寒流就緊跟著襲來,清晨的空氣吸進肺裏已經有些冰冷,眼瞅著就要入冬,黎向晚在劍門關已經拖了太久。
無月明站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聽著林間飛禽的啼鳴,心裏有些空嘮嘮的。
曾幾何時劍門關與他年齡一般大的還有三人,現在慕晨曦和黎向晚迴了不涼城,小武也不在了,這碩大的劍門關又剩下了他一個。
他無聲地歎了口氣,轉身向山上走去。
今天的柴火還沒砍呢。
而且從今天起,他要砍兩份才行。
墓山上沒有一棵樹,沒有一株花,甚至沒有一根草,隻有遍地裸露的岩石,還有滿山密密麻麻的墓碑。
越靠近山頂的墓碑越老舊,碧綠的苔蘚遮住了碑上的字,有的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連墓碑上的棱角都被磨去了,隻剩下一個圓潤的石球。
越往山腳走,墓碑就越新,最下麵的墓碑旁甚至還有剛翻出來的新土,墓碑上刻著“故小武之墓”幾個字,墨跡還未幹。
沈掌櫃抓著一支大楷,墨水從顫抖的筆尖滴在他的鞋麵上,就像是染紅他眼角的淚水一般在腳麵上開了一朵黑色的花。
素梨人有條規矩,一旦有人死了,給他立碑的就應該是他的後輩。
素梨人還有另一條規矩,那就是論資排輩不以年齡,不以實力,隻有先來後到這一條。
所以盡管沈掌櫃剛到劍門關的時候小武還是個繈褓裏的孩子,他也是小武的後輩,因為規矩就是規矩。
沈掌櫃身後的山坡上站滿了人,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哭泣,隻有一件件黑衣在風中搖擺的沙沙聲,就連無月明印象中從未穿過黑色衣裳的朱玉娘都披了一件黑色的褂子,在她身後,還站著一個怯生生的小姑娘。
小姑娘兩隻小手緊抓著朱玉娘的衣裳,躲在她身後隻露出半個頭來。
站在墓旁的無月明遠遠地看著這個第一次見麵的小姑娘,或許是她怕生,又或許是這氛圍太過壓抑,讓小姑娘那雙澄澈的容不下半點汙漬的眼中塞了三分慌張,剩下的七分則填滿了憂傷。
“原來小武喜歡上的,是這樣一個姑娘。”
無月明覺得老天確實有些不公平,小武和眼前的小姑娘誰都值得擁有,卻誰都不曾擁有。
沈掌櫃終於勾完了碑上的最後一筆,他顫巍巍地直起腰來,腳下卻突然一軟,整個人向後倒去。
一旁站著的無月明趕緊上前扶住沈掌櫃,後者伸出手從懷裏摸出了一個錢袋遞給了無月明,跟他說道:“把這個給小武送過去吧。”
無月明接過錢袋,把沈掌櫃攙扶到李秀才的身邊後,迴到了墓旁。
墓碑後的深坑裏,小武安靜地躺在棺槨之中。
無月明將錢袋整個倒過來,一把把刀幣叮叮當當地掉了下來,沈掌櫃攢了很久的私房錢就這樣都給了小武。
孟還鄉走上來拍了拍無月明的肩膀,從他袖中飛出一張符籙落在了小武胸口,這張符籙可以保護小武屍身不受蟲蟻侵擾。
隨後陸義走了過來,把腰間從不離身的酒葫蘆摘了下來,放在了小武的身邊。
李秀才則拿著一本小武最喜歡的詩集擱在了他的腦後。
黎向晚把一套華麗的狀元袍仔細地疊放在小武的腳邊,用隻有他們兩個人能聽清楚的話說道:“你放心,弟妹這輩子不會再吃苦了。”
站在一旁的無月明看著人們一個接一個的走到小武墓邊,說著各自的悄悄話,把手裏的東西想方設法地塞進小武的棺槨,本就不算大的地方漸漸地被各種東西填滿。
無月明也想找出些東西留給小武,可他摸遍了全身上下的所有口袋都沒有找到一件可以留給小武的東西。
原來他來到劍門關這麽久,依舊是一無所有。
“合棺吧。”陸義擺擺手,無月明和黎向晚抬起棺材板,又緩緩地放下,將小武和各色物件一起封在了這個細長的盒子中。
停下的人流再次動了起來,一人一鏟子土,很快就將墓碑後的深坑填了起來。
在一切都妥當之後,孟還鄉頌起了經文。
等到經文唱罷,孟還鄉帶著一行人陸陸續續離開了墓山,隻留下了朱玉娘,沈掌櫃還有那個小姑娘。
朱玉娘低聲詢問著什麽,姑娘指著墓碑搖搖頭,隨後朱玉娘微笑著點了點頭,朝小武那邊輕輕地推了推姑娘的肩膀。
姑娘還是有些怕,一步三迴頭,走到小武的墳前膽子才大起來,小跑幾步跪在墳前,張開雙臂緊緊地抱住了新立的碑,臉蛋在石碑上摩挲著,憋了很久的淚水像剛剛過去的秋天裏止不住的雨水一樣淌了下來,心裏想說的話到了嘴邊變成了斷斷續續的句子。
後方站著的沈掌櫃倒是沒有哭出來,隻是瘋了一般不斷地念叨著“我錯了”、“都怪我”、“我該讓幾個人跟著他的”、“我不該介紹這門親事”之類的話。
身旁的朱玉娘也不知該如何勸導,隻好不停地說著“不怪你”、“沒關係”。
過了許久,小姑娘帶著一雙哭腫的眼睛迴到了朱玉娘的身邊,後者抱著她騰空而起,向不涼城飛去。
當天夜裏,劍門關像過年一般難得的熱鬧,成排的燈籠照亮了迴家的路,剛剛結束了秋天圍獵的人們也都有時間趕迴來,因此戲語樓裏坐滿了人。
人們就著花生瓜子酒水飲料說說笑笑,看不出半點的憂傷。
戲台上朱玉娘著了妝,帶著戲班子早早地開了腔。
台下的老地方,陸義沒了酒葫蘆,索性拎起了酒壇子,咕咚咕咚地往喉嚨裏灌著酒;黎向晚今日也難得地開了戒,喝得臉紅脖子粗,一腳踩在板凳上,跟著台上的戲大聲唱著。
隻有無月明老老實實地坐在那裏,低著頭安安靜靜地嗑著瓜子。
他覺得自己真的有些笨,原本以為隻要把想不明白的事情想明白了就不會再困惑,但現在他才發現想不明白的事情是如此的多,永遠都沒有全部想清楚的那一天。
明明小武不在了,卻看不到任何一個人哭喪,就連沈掌櫃此刻都在跟李秀才手舞足蹈地講著他智鬥奸商的故事,剩下的人也都像沒事人一般,該吃吃,該笑笑,該玩玩,該鬧鬧。
好像就隻有他一個人還記得小武。
他記得自己第一次和小武見麵就險些弄傷小武,也記得小武講起他父母時那驕傲的模樣,還有他總是在聖母像前祈禱,盡管聖母到最後都沒有顯靈救他一命。
其他人似乎都忘了,就連慕晨曦也忘了。
無月明呆呆地看向了一旁,曾經坐著四個人的桌子如今隻坐了三個人,空下的椅子擱在一旁,上麵滿是不小心撒下的瓜子皮。
黎向晚說已經告訴過她了,可她還是沒來。
她可以不來見自己,可她為什麽不來見小武最後一麵?
難道離開之後,劍門關的一切就真的再也與她無關了嗎?
不遠處傳來的慟哭聲打斷了無月明的思緒,他朝聲音的來源看去,隻見沈掌櫃抱著酒壇泣不成聲。
陸義拎著他的酒壇子一屁股坐到了沈掌櫃的對麵,指著他哈哈大笑,“我說沈掌櫃,你怎麽娘娘們們的,哭哭啼啼算什麽樣子。”
周圍看熱鬧的人都哄堂大笑起來。
沈掌櫃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指著嬉皮笑臉的陸義罵道:“陸義,你別在這陰陽怪氣的,你說誰娘娘們們呢?”
“誰在哭鼻子,就是在說誰嘍!”陸義攤攤手,一臉的欠揍模樣。
沈掌櫃混亂的抹了一把因為酒氣而通紅的臉,“誰哭鼻子了!”
“誰哭了誰知道。”
“陸義,你還以為我真怕了你不成?”沈掌櫃擼了擼袖子,手中的酒壇子狠狠地砸在了桌子上,發出“砰”的一聲悶響。
“呦,你這是要和我練練?”陸義滿臉的戲謔。
“練練就練練。”
“打一架!打一架!”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
陸義指了指戲台,戲台之上一幕剛落,正好空出了地方,“那就去上麵練練。”
“走!”沈掌櫃振臂一揮,率先到了戲台之上。
陸義高高躍起,也落在了戲台之上。
戲台下的人擁在了戲台邊上,比剛剛看戲時還要熱情。
下台休息的朱玉娘來到無月明身邊坐下,無月明給她倒了一杯茶水遞了過去,“玉娘,他們怎麽都這麽開心啊。”
朱玉娘接過茶水泯了一口,眼珠子轉了轉,“我想他們應該是知道小武不希望他們不開心吧。”
無月明愣住了,他從未這麽想過,但如果小武還在人間,想來小武也一定會像朱玉娘說的那樣,不願意見到任何人流淚。
台上的打鬥沒有任何懸念,沈掌櫃被陸義拎著在地上直轉圈,滾著滾著就滾到了地上,好在陸義根本沒出力,所以沈掌櫃拍了拍屁股就又站了起來,掉頭爬上了戲台,開始了第二局。
朱玉娘一仰頭把茶水喝完,摸了摸無月明的後腦勺,走到台上在陸義和沈掌櫃的屁股上一人給了一腳,把他們踢下了戲台,順手驅散了台下正起哄的鬧事人群,示意他們下一場戲要開唱了。
眾人悻悻而歸,但很快就又熱鬧起來。
無月明笑了笑,他好像想明白了一些,於是在喧囂聲中,他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的睡了。
第二日一早,一陣穿堂風吹進了戲語樓,睡夢中的無月明被寒意驚醒,他坐起來環顧四周,昨夜折騰了一宿的人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歪歪扭扭地癱在各地,有躺在桌子上的,有鑽在桌子下的。
他在桌上看見了一張紙條,打開一看,是黎向晚的字跡,隻有短短的一句“我迴不涼城了”。
無月明把字條收好塞進懷裏,晃晃悠悠地來到戲語樓外。
華胥西苑的天氣總是變化無常,秋天裏連日的雨剛過,寒流就緊跟著襲來,清晨的空氣吸進肺裏已經有些冰冷,眼瞅著就要入冬,黎向晚在劍門關已經拖了太久。
無月明站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聽著林間飛禽的啼鳴,心裏有些空嘮嘮的。
曾幾何時劍門關與他年齡一般大的還有三人,現在慕晨曦和黎向晚迴了不涼城,小武也不在了,這碩大的劍門關又剩下了他一個。
他無聲地歎了口氣,轉身向山上走去。
今天的柴火還沒砍呢。
而且從今天起,他要砍兩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