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李二秋後算賬
大唐超時空:晉陽公主被我寵壞了 作者:神與氣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鑾殿上,往日裏總有些懶散的李二今天卻龍行虎步,那一步三晃的架勢,看得群臣心裏直打鼓。
“陛下今日這是怎麽了?走路都帶風啊?”
“你懂什麽!沒看見陛下走路都快要飄起來了嗎?肯定是心情大好啊!”
“說的也是,能讓陛下如此高興的事情,莫非是……”
幾個大臣交頭接耳,猜測著李二心情大好的原因。
跟在李二身後的無心,今天手裏破天荒地捧著一大摞白紙,那白紙在朝臣麵前晃來晃去,看得人心驚肉跳。
“那…那不是……”
“沒錯,就是咱們跟陛下簽的賭約!”
“我的天爺啊!這迴咱們可都得栽了!”
一陣耳語,眾人都知道了,一直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今天終於要落下來了。
人人都在琢磨著應對之法,到底是該哭天搶地呢?還是該死皮賴臉?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無心尖銳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裏迴蕩。
可平時吵吵嚷嚷的朝堂,今天卻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著李二,等著他出牌呢!
李二看著群臣都老實了,心裏一陣大樂,他故意眼觀鼻,鼻觀心,靜坐了好一陣子,就想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終於過夠了讓別人戰戰兢兢的癮,李二才指著那一大疊賭約,緩緩開口:“諸位愛卿,今天到了咱們當日賭約的清算之日了吧!對當日的賭約,諸位還有何異議嗎?”
這話說的,台下眾大臣都不知道該怎麽迴了,對賭約他們能有什麽異議,當初都是他們想看李二笑話,興高采烈地跟李二簽約得,等著李二給他們每畝賠償一百斤呢,誰能料到會增產這麽多。
現如今,怎麽好意思提異議呢?
可是,總有臉皮厚的,那戴胄就老著臉皮站了出來:“陛下,請恕老臣愚鈍,當初不知道陛下高瞻遠矚,這賭約,老臣是敗的心服口服,還請陛下可憐老臣愚魯,就不要與臣計較了,這賭約就算了吧!”
這話一出口,不光李二,連旁邊的眾位大臣都個個倒吸一口冷氣,大家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戴胄。
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的,這可不是幾文錢的賭約,這可是一家幾百上千貫的賭約,你這老家夥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想賴掉?
李二強忍著怒火,皮笑肉不笑地說道:“戴愛卿此言差矣,君無戲言,朕金口玉言,豈能食言而肥?再說了,當初可是你自己非要跟朕打賭的,怎麽,現在想反悔了,想做那言而無信之人?”
戴胄一聽這話,心裏“咯噔”一下,暗道不好,這老狐狸這是要給自己下套啊!
“陛下,老臣絕無此意,隻是這賭約,實在是……”戴胄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他偷瞄了一眼龍椅上的李二,隻見李二正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那眼神,就像貓捉老鼠一般,看得他心裏直發毛。
李二也不著急,就那麽似笑非笑地看著他,等著他把話說完。
“隻是這賭約,實在是數額巨大,老臣實在是損失太大了,還請陛下開恩,饒恕老臣這一次吧!”戴胄說著,竟然真的擠出了幾滴眼淚來,那演技,不去唱戲真是可惜了。
李二看著這老家夥一把年紀了,還在這裝可憐,心裏一陣好笑,他一臉揶揄地說道:“戴愛卿此言差矣,朕可是給你每畝地留三百斤的收成的,往日你種小麥,粟米,每畝收成隻有一百斤,如今多了兩百斤,請問你哪裏有損失了?”
這下,可把戴胄噎住了,他又囁嚅著,說不出話來了。
旁邊有一個家夥直接懟了戴胄一家夥:“一天天的自吹讀聖賢書的,這聖賢的話都學到狗肚子裏去啦!人無信不立這話是說給誰聽的?
陛下放心,臣願賭服輸,不管是玉米還是紅薯,每畝地臣隻留三百斤,其餘的,臣都給你拉過來!“
李二大是感動,聞聲望去,正是那河間郡王李孝恭。
瞧瞧,還是自家兄弟給力。
李二欣慰道:“戴愛卿,瞧瞧,人跟人的差距咋就這麽大呢?還是河間郡王體諒朕啊!“
戴胄氣得心裏直罵李孝恭,這個狗賊,去了趟林邑,家裏麵金銀財寶都堆到屋頂了,當然不在乎地裏的那丁點產出,可是他戴胄不行啊!
心裏罵,嘴上還得認錯:“是,是,老臣愚鈍,老臣愚鈍!”
訕訕地退了迴去。
李二看群臣臉色都很難看,又說道:“諸位愛卿,汝等一定心裏窩火,好像是朕搶搶了你們的糧食似的。”
眾大臣趕緊齊聲說:“臣等不敢!”可心裏呀,都在嘀咕:不是好像,明明就是嘛!
李二也不管眾人臉色,繼續說道:“你們也不要眼紅朕,朕就算從汝等田地裏拉來糧食,也不會自己吃用的,大家也看到了,這等好糧食,是不是應該讓大唐每個府縣都種上?
朕意,這些糧食,朕收上來,全部都由戶部發到各個縣裏,由各地縣衙發放給百姓,作為種糧,明年,我大唐將再無饑饉之憂啦!”
這話說的,實在是太高大上了,群臣一時竟找不出一點反駁的理由。
大家隻能佩服地稱頌李二,鳥生魚湯!
好多人當場熱血沸騰地應和李二,叫囂著,誰敢不交,就是奸臣。
這裏麵,程咬金叫喚得最積極,還放了兩個雷以助聲勢,搞得旁邊人紛紛掩鼻。
他已經私藏了不少了,一點不發愁。
李二在台上看著程咬金蹦躂,心裏暗笑,這就是江楓給他講的毒計之一,先立個高大上的名義,誰都不敢反對。
在這個旗幟下,讓這幫家夥乖乖交出玉米和紅薯,至於其中的刺頭,還有下一步呢。
一招一招,慢慢來,總歸到最後,得把多的種糧全都收上來。
打一棒子,得給一個甜棗,李二最後鬆了一點口子,他答應給眾大臣們,每畝地可以再留一百斤作為種子,來年再種,算是獎勵他們獻糧的義舉。
眾大臣隻好齜牙咧嘴地謝主隆恩!
“陛下今日這是怎麽了?走路都帶風啊?”
“你懂什麽!沒看見陛下走路都快要飄起來了嗎?肯定是心情大好啊!”
“說的也是,能讓陛下如此高興的事情,莫非是……”
幾個大臣交頭接耳,猜測著李二心情大好的原因。
跟在李二身後的無心,今天手裏破天荒地捧著一大摞白紙,那白紙在朝臣麵前晃來晃去,看得人心驚肉跳。
“那…那不是……”
“沒錯,就是咱們跟陛下簽的賭約!”
“我的天爺啊!這迴咱們可都得栽了!”
一陣耳語,眾人都知道了,一直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今天終於要落下來了。
人人都在琢磨著應對之法,到底是該哭天搶地呢?還是該死皮賴臉?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無心尖銳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裏迴蕩。
可平時吵吵嚷嚷的朝堂,今天卻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著李二,等著他出牌呢!
李二看著群臣都老實了,心裏一陣大樂,他故意眼觀鼻,鼻觀心,靜坐了好一陣子,就想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終於過夠了讓別人戰戰兢兢的癮,李二才指著那一大疊賭約,緩緩開口:“諸位愛卿,今天到了咱們當日賭約的清算之日了吧!對當日的賭約,諸位還有何異議嗎?”
這話說的,台下眾大臣都不知道該怎麽迴了,對賭約他們能有什麽異議,當初都是他們想看李二笑話,興高采烈地跟李二簽約得,等著李二給他們每畝賠償一百斤呢,誰能料到會增產這麽多。
現如今,怎麽好意思提異議呢?
可是,總有臉皮厚的,那戴胄就老著臉皮站了出來:“陛下,請恕老臣愚鈍,當初不知道陛下高瞻遠矚,這賭約,老臣是敗的心服口服,還請陛下可憐老臣愚魯,就不要與臣計較了,這賭約就算了吧!”
這話一出口,不光李二,連旁邊的眾位大臣都個個倒吸一口冷氣,大家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戴胄。
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的,這可不是幾文錢的賭約,這可是一家幾百上千貫的賭約,你這老家夥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想賴掉?
李二強忍著怒火,皮笑肉不笑地說道:“戴愛卿此言差矣,君無戲言,朕金口玉言,豈能食言而肥?再說了,當初可是你自己非要跟朕打賭的,怎麽,現在想反悔了,想做那言而無信之人?”
戴胄一聽這話,心裏“咯噔”一下,暗道不好,這老狐狸這是要給自己下套啊!
“陛下,老臣絕無此意,隻是這賭約,實在是……”戴胄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他偷瞄了一眼龍椅上的李二,隻見李二正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那眼神,就像貓捉老鼠一般,看得他心裏直發毛。
李二也不著急,就那麽似笑非笑地看著他,等著他把話說完。
“隻是這賭約,實在是數額巨大,老臣實在是損失太大了,還請陛下開恩,饒恕老臣這一次吧!”戴胄說著,竟然真的擠出了幾滴眼淚來,那演技,不去唱戲真是可惜了。
李二看著這老家夥一把年紀了,還在這裝可憐,心裏一陣好笑,他一臉揶揄地說道:“戴愛卿此言差矣,朕可是給你每畝地留三百斤的收成的,往日你種小麥,粟米,每畝收成隻有一百斤,如今多了兩百斤,請問你哪裏有損失了?”
這下,可把戴胄噎住了,他又囁嚅著,說不出話來了。
旁邊有一個家夥直接懟了戴胄一家夥:“一天天的自吹讀聖賢書的,這聖賢的話都學到狗肚子裏去啦!人無信不立這話是說給誰聽的?
陛下放心,臣願賭服輸,不管是玉米還是紅薯,每畝地臣隻留三百斤,其餘的,臣都給你拉過來!“
李二大是感動,聞聲望去,正是那河間郡王李孝恭。
瞧瞧,還是自家兄弟給力。
李二欣慰道:“戴愛卿,瞧瞧,人跟人的差距咋就這麽大呢?還是河間郡王體諒朕啊!“
戴胄氣得心裏直罵李孝恭,這個狗賊,去了趟林邑,家裏麵金銀財寶都堆到屋頂了,當然不在乎地裏的那丁點產出,可是他戴胄不行啊!
心裏罵,嘴上還得認錯:“是,是,老臣愚鈍,老臣愚鈍!”
訕訕地退了迴去。
李二看群臣臉色都很難看,又說道:“諸位愛卿,汝等一定心裏窩火,好像是朕搶搶了你們的糧食似的。”
眾大臣趕緊齊聲說:“臣等不敢!”可心裏呀,都在嘀咕:不是好像,明明就是嘛!
李二也不管眾人臉色,繼續說道:“你們也不要眼紅朕,朕就算從汝等田地裏拉來糧食,也不會自己吃用的,大家也看到了,這等好糧食,是不是應該讓大唐每個府縣都種上?
朕意,這些糧食,朕收上來,全部都由戶部發到各個縣裏,由各地縣衙發放給百姓,作為種糧,明年,我大唐將再無饑饉之憂啦!”
這話說的,實在是太高大上了,群臣一時竟找不出一點反駁的理由。
大家隻能佩服地稱頌李二,鳥生魚湯!
好多人當場熱血沸騰地應和李二,叫囂著,誰敢不交,就是奸臣。
這裏麵,程咬金叫喚得最積極,還放了兩個雷以助聲勢,搞得旁邊人紛紛掩鼻。
他已經私藏了不少了,一點不發愁。
李二在台上看著程咬金蹦躂,心裏暗笑,這就是江楓給他講的毒計之一,先立個高大上的名義,誰都不敢反對。
在這個旗幟下,讓這幫家夥乖乖交出玉米和紅薯,至於其中的刺頭,還有下一步呢。
一招一招,慢慢來,總歸到最後,得把多的種糧全都收上來。
打一棒子,得給一個甜棗,李二最後鬆了一點口子,他答應給眾大臣們,每畝地可以再留一百斤作為種子,來年再種,算是獎勵他們獻糧的義舉。
眾大臣隻好齜牙咧嘴地謝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