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祥瑞降世的苦惱
大唐超時空:晉陽公主被我寵壞了 作者:神與氣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忙完,江楓還真的帶著三小去四九城吃了一趟烤鴨,不過這迴換了一家,去的是老北京都喜歡的便宜坊。
四個家夥吃了兩隻烤鴨,那叫一個風卷殘雲。
江楓摸著圓滾滾的肚子,舒服地打了個飽嗝。
“嗝~”小奶娃也有樣學樣,也打了個奶聲奶氣的飽嗝,小臉蛋紅撲撲的,像個熟透了的蘋果,可愛極了。
“日啖烤鴨一整隻,不辭常做四九人。”江楓還笑著吟了一句詩。
四人撐得隻能扶牆出了,幸好有穿越功能,吃完烤鴨,就迴到三樓曬台賞海景消食,這樣的小日子,過得不要太舒坦。
李二這兩天上朝,那真是花招百出,事事順心,簡直如有神助,把一眾大臣治得服服帖帖。
先是突擊給太極殿裝上了空調,原本應該汗流浹背,熏得人頭暈腦脹的朝會,變得涼爽宜人,群臣舒服得差點睡著。
這幫家夥屬狗臉的,這下子,又稱頌他是鳥生魚湯了。
今天早上,大家上朝後,發現他的龍椅旁邊怎麽多了一個寬大的架子,架子上擺了一個碩大的琉璃球,那球裏麵金光閃閃,離遠了看不清楚為何物。
一時間,大殿上竊竊私語,都在猜測那琉璃球裏裝的什麽寶貝。
朝會中場休息期間,眾臣暗戳戳地推了推以“鷹眼”著稱的戴胄,讓他去瞧個仔細。
那戴胄本來就好奇得抓心撓肝的,被大家這麽一推,立刻施展他的遠視眼,仔仔細細地觀察起來。
可這一看,不得了,戴胄頓時嚇得腿腳酸軟,當場就想跪下遙遙給李二磕頭。
眾人趕緊一把扶住他,七嘴八舌地追問:“戴大人,您這是怎麽了?莫不是那球裏藏了什麽妖物不成?”
戴胄臉色蒼白,嘴角哆嗦著,指著那琉璃球,結結巴巴地說:“龍……龍!那……那琉璃球裏麵,竟然鎖著一條金龍!”
“什麽?!”眾人一聽,頓時炸開了鍋,一個個都難以置信地看著戴胄,仿佛在看一個瘋子。
“戴大人,您可別嚇唬我們,這世上哪來的金龍啊?”
“是啊,您是不是看錯了?那會不會是什麽其他的東西?”
戴胄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語氣堅定地說道:“不可能看錯!那金龍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我看得清清楚楚!”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間議論紛紛,誰也不敢相信,卻又無法反駁戴胄的話。
中場休息結束,群臣迴到自己的位置上,一個個都心不在焉,眼睛時不時地瞟向那個琉璃球,心裏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李二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他還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諸位愛卿,今日可有本要奏啊?”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敢第一個開口。
就在這時,大舅子長孫無忌站了出來,他走到大殿中央,對著李二深深一拜,高聲說道:“啟奏陛下,臣觀今日殿上祥雲籠罩,紫氣東來,而那琉璃球中,更是金龍盤旋,此乃上天降瑞,預示著我大唐國運昌盛,萬世永昌啊!”
長孫無忌這一番話,頓時提醒了在場的其他大臣。
是啊,管他那琉璃球裏是什麽,反正說是祥瑞就對了!
於是乎,群臣紛紛跪倒在地,眾口一詞,說是祥瑞降世,請李二去太廟祭拜!還要大赦天下。
李二驚得目瞪口呆,搞半天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這群臣怎麽突然就五體投地,開始給自己歌功頌德了?
他疑惑地看向長孫無忌,壓低聲音問道:“輔機,這是怎麽迴事?他們這是……抽什麽風呢?”
長孫無忌指了指他身邊的琉璃球,一臉神秘地說道:“陛下,您難道沒發現嗎?金龍現身,可不是祥瑞降世嗎?”
李二這才反應過來,這年月,琉璃都是天然生成的,誰能想到還有人工的,更何況裏麵還能加進去一條金龍呢?
他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心裏對江楓的佩服之情,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這小子,真是個寶藏啊!隨便拿點東西出來,都能引起這麽大的轟動!
知道真相的李二,一時間倒打不定主意了,要不要向群臣揭穿這玻璃球裏的真相?
說起來,這玩意兒還真挺唬人的,尤其是陽光一照,那金龍在裏麵翻騰的樣子,還真有點神跡降臨的意思。
要不就先這麽著?反正也沒人知道這玩意兒是真是假,正好可以借此機會樹立一下自己真龍天子的形象,省得這幫老家夥三天兩頭給自己找不痛快。
以後再發布什麽政令,就更加方便了。
李二斜眼瞥了一眼魏征,隻見老魏頭今天格外安靜,一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顆琉璃球,像是著了魔一般。
“哼,老家夥,讓你平時總跟朕對著幹,今天也讓你嚐嚐被蒙在鼓裏的滋味!”李二心裏暗爽,差點笑出聲來。
可是轉念一想,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啊!等到皇後的琉璃店一開張,這種同類的東西冒出一大堆來,大家肯定會覺得自己受了騙,豈不是要戳他的脊梁骨,說他欺世盜名?
到時候自己反而弄巧成拙,名聲受損。
李二在心裏默默感歎:唉,當皇帝可真難啊!想耍個威風都不容易!
李二一邊享受著群臣的拜賀,一邊在心裏天人交戰。
是選擇威嚇群臣呢?還是選擇掏群臣的荷包?
最後,李二還是明智地選擇的後者。
他決定采取一個折中的方案:既能暫時利用這琉璃球震懾一下群臣,又能避免將來穿幫的尷尬。
他輕咳一聲,擺了擺手,止住了群臣潮湧般的馬屁,示意他們平身。
李二清了清嗓子,故作高深地說道,“這祥瑞之兆,乃是上天對大唐的恩賜,朕雖不才,但也知道懷璧其罪的道理。今日,便讓眾卿家都開開眼界,見識一下這天賜之寶!”
接著,他讓無心捧著那隻玻璃球到台下巡遊一圈,讓眾位大臣都開開眼。
無心得令,捧著那隻金龍戲珠玻璃球,下了台階,在群臣堆裏轉悠著,那叫一個趾高氣揚。
四個家夥吃了兩隻烤鴨,那叫一個風卷殘雲。
江楓摸著圓滾滾的肚子,舒服地打了個飽嗝。
“嗝~”小奶娃也有樣學樣,也打了個奶聲奶氣的飽嗝,小臉蛋紅撲撲的,像個熟透了的蘋果,可愛極了。
“日啖烤鴨一整隻,不辭常做四九人。”江楓還笑著吟了一句詩。
四人撐得隻能扶牆出了,幸好有穿越功能,吃完烤鴨,就迴到三樓曬台賞海景消食,這樣的小日子,過得不要太舒坦。
李二這兩天上朝,那真是花招百出,事事順心,簡直如有神助,把一眾大臣治得服服帖帖。
先是突擊給太極殿裝上了空調,原本應該汗流浹背,熏得人頭暈腦脹的朝會,變得涼爽宜人,群臣舒服得差點睡著。
這幫家夥屬狗臉的,這下子,又稱頌他是鳥生魚湯了。
今天早上,大家上朝後,發現他的龍椅旁邊怎麽多了一個寬大的架子,架子上擺了一個碩大的琉璃球,那球裏麵金光閃閃,離遠了看不清楚為何物。
一時間,大殿上竊竊私語,都在猜測那琉璃球裏裝的什麽寶貝。
朝會中場休息期間,眾臣暗戳戳地推了推以“鷹眼”著稱的戴胄,讓他去瞧個仔細。
那戴胄本來就好奇得抓心撓肝的,被大家這麽一推,立刻施展他的遠視眼,仔仔細細地觀察起來。
可這一看,不得了,戴胄頓時嚇得腿腳酸軟,當場就想跪下遙遙給李二磕頭。
眾人趕緊一把扶住他,七嘴八舌地追問:“戴大人,您這是怎麽了?莫不是那球裏藏了什麽妖物不成?”
戴胄臉色蒼白,嘴角哆嗦著,指著那琉璃球,結結巴巴地說:“龍……龍!那……那琉璃球裏麵,竟然鎖著一條金龍!”
“什麽?!”眾人一聽,頓時炸開了鍋,一個個都難以置信地看著戴胄,仿佛在看一個瘋子。
“戴大人,您可別嚇唬我們,這世上哪來的金龍啊?”
“是啊,您是不是看錯了?那會不會是什麽其他的東西?”
戴胄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語氣堅定地說道:“不可能看錯!那金龍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我看得清清楚楚!”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間議論紛紛,誰也不敢相信,卻又無法反駁戴胄的話。
中場休息結束,群臣迴到自己的位置上,一個個都心不在焉,眼睛時不時地瞟向那個琉璃球,心裏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李二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他還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諸位愛卿,今日可有本要奏啊?”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敢第一個開口。
就在這時,大舅子長孫無忌站了出來,他走到大殿中央,對著李二深深一拜,高聲說道:“啟奏陛下,臣觀今日殿上祥雲籠罩,紫氣東來,而那琉璃球中,更是金龍盤旋,此乃上天降瑞,預示著我大唐國運昌盛,萬世永昌啊!”
長孫無忌這一番話,頓時提醒了在場的其他大臣。
是啊,管他那琉璃球裏是什麽,反正說是祥瑞就對了!
於是乎,群臣紛紛跪倒在地,眾口一詞,說是祥瑞降世,請李二去太廟祭拜!還要大赦天下。
李二驚得目瞪口呆,搞半天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這群臣怎麽突然就五體投地,開始給自己歌功頌德了?
他疑惑地看向長孫無忌,壓低聲音問道:“輔機,這是怎麽迴事?他們這是……抽什麽風呢?”
長孫無忌指了指他身邊的琉璃球,一臉神秘地說道:“陛下,您難道沒發現嗎?金龍現身,可不是祥瑞降世嗎?”
李二這才反應過來,這年月,琉璃都是天然生成的,誰能想到還有人工的,更何況裏麵還能加進去一條金龍呢?
他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心裏對江楓的佩服之情,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這小子,真是個寶藏啊!隨便拿點東西出來,都能引起這麽大的轟動!
知道真相的李二,一時間倒打不定主意了,要不要向群臣揭穿這玻璃球裏的真相?
說起來,這玩意兒還真挺唬人的,尤其是陽光一照,那金龍在裏麵翻騰的樣子,還真有點神跡降臨的意思。
要不就先這麽著?反正也沒人知道這玩意兒是真是假,正好可以借此機會樹立一下自己真龍天子的形象,省得這幫老家夥三天兩頭給自己找不痛快。
以後再發布什麽政令,就更加方便了。
李二斜眼瞥了一眼魏征,隻見老魏頭今天格外安靜,一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顆琉璃球,像是著了魔一般。
“哼,老家夥,讓你平時總跟朕對著幹,今天也讓你嚐嚐被蒙在鼓裏的滋味!”李二心裏暗爽,差點笑出聲來。
可是轉念一想,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啊!等到皇後的琉璃店一開張,這種同類的東西冒出一大堆來,大家肯定會覺得自己受了騙,豈不是要戳他的脊梁骨,說他欺世盜名?
到時候自己反而弄巧成拙,名聲受損。
李二在心裏默默感歎:唉,當皇帝可真難啊!想耍個威風都不容易!
李二一邊享受著群臣的拜賀,一邊在心裏天人交戰。
是選擇威嚇群臣呢?還是選擇掏群臣的荷包?
最後,李二還是明智地選擇的後者。
他決定采取一個折中的方案:既能暫時利用這琉璃球震懾一下群臣,又能避免將來穿幫的尷尬。
他輕咳一聲,擺了擺手,止住了群臣潮湧般的馬屁,示意他們平身。
李二清了清嗓子,故作高深地說道,“這祥瑞之兆,乃是上天對大唐的恩賜,朕雖不才,但也知道懷璧其罪的道理。今日,便讓眾卿家都開開眼界,見識一下這天賜之寶!”
接著,他讓無心捧著那隻玻璃球到台下巡遊一圈,讓眾位大臣都開開眼。
無心得令,捧著那隻金龍戲珠玻璃球,下了台階,在群臣堆裏轉悠著,那叫一個趾高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