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白嫖好像也不香了
鹿鼎:因為運氣太好成為白澤傳人 作者:柒色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難師太微微眯起雙眼,作為過來人,她又怎能看不出徒兒阿珂那點兒小心思呢?
曾經的她也是豆蔻年華、情竇初開,同樣深深地愛過一個人。
她沉默了一會兒,隨後扭過頭看向一旁的李長歌,輕聲問道:“長歌啊,對於此事,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李長歌正用手摩挲著下巴,暗自思忖起來。
他想到河間府舉行的‘伐桂大會’總歸是要去看上一看的,到時照樣會和鄭克爽遇見,既然如此,倒不如現在便結伴而行。
而且一路上有鄭克爽鞍前馬後,向阿珂獻殷勤,自己也可以順便享受對方的勞動成果,無需親自動手做那些瑣碎之事,這般想來似乎的確不錯。
阿珂死死盯著李長歌,心中有些忐忑。
阿珂緊緊地盯著李長歌,終於想起他來了,深怕他不同意,一顆心懸在了半空之中,顯得有些忐忑不安。
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鍾對她來說都格外漫長。
在經過數息的思考之後,李長歌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心想免費的勞力不用豈不可惜?
他開口應道:“我倒是覺得可行,畢竟鄭公子好意相邀,我們也不能打人笑臉不是。”
聽到這話,鄭克爽臉上的笑容頓時一僵,一時間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阿珂惡狠狠地瞪了李長歌一眼,他不以為然地聳了聳肩。
九難師太沉聲道:“如此,便多謝鄭公子了。但此事你切不可向他人提及,我素喜清靜,不願與他人相見。”
鄭克爽心中狂喜,他所圖者乃是阿珂,其餘人不過是順手為之,當下應道:“是,晚輩定當謹遵前輩教誨。”
九難師太見自家徒兒那副沒出息的模樣,暗自歎息,向鄭克爽問道:“不知鄭公子師出何門何派?”
身為師父,總要為徒兒的終身大事把好關,以防她所托非人,貽誤終身。
鄭克爽答道:“迴前輩,晚輩共有三位師父傳授武藝。啟蒙師父姓施,乃武夷派高手;第二位師父姓劉,是福建少林寺的俗家高手。”
聽聞對方有三位師父,九難師太亦不覺驚奇,畢竟大戶人家所請的江湖武林人士眾多,魚龍混雜,多是些學藝不精之輩,難以再其身上學到真本事。
“嗯,這位劉師傅全名為何?”
鄭克爽即刻答道:“他名劉國軒。”其語氣沉穩,毫無敬意。
對方竟直唿授業恩師之名,九難師太對其印象不禁減了幾分,忽而又覺此名甚是熟悉,遂問道:“豈不是與寶島劉大將軍同名?”
“前輩,劉國軒正是我寶島延平郡王麾下中提督劉大將軍。”鄭克爽語氣中透著得意與自豪。
九難師太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緩緩道:“鄭公子乃延平郡王家之人?”
“晚輩乃延平郡王次子。”鄭克爽答道。
九難師太暗自思索,此人如此傲氣,倒也難怪,忠良之後,出身名門,是有高傲的底氣。
高門大戶之中的齷齪之事著實不少,實非阿珂的良配。
不過,勸,恐無甚用處,她是過來人,自是明白懷春少女的心思,就算有九頭牛也難以拉迴,唯有她自己撞得頭破血流,方知迴頭。
自己隻需在關鍵時刻略加勸阻即可,隻希望她能早日醒悟。
雖說她當初將尚在繈褓中的阿珂擄走,乃是存了報複之心,然而,多年過去,人心皆是肉長,那惡毒的想法也逐漸被她壓製。
畢竟阿珂是無辜的,罪大惡極的乃是她的父親,罪不及兒女,又何必牽連無辜呢?
此時,九難師太已覺有些疲憊,也沒有繼續詢問的心情。
李長歌見狀,扶著九難師太去一旁的樹下坐好,讓其休息一會兒。
阿珂見狀也不好和鄭克爽多聊,朝著他歉意的笑了笑,轉身去照顧師父去了。
有現成的跑腿之人,本著不用白不用的道理,李長歌臉上揚起一抹笑容,快步走到鄭克爽旁邊,拱手道:“鄭公子,師太重傷在身,不易騎馬。不如你派人去前方鎮上租一輛馬車來,也可以讓師太和阿珂好好休息。”
鄭克爽聽見李長歌竟然叫阿珂的名字,心中醋意大盛,眼中閃過一絲不滿和嫉妒。
他不由抬眸望了一眼阿珂,恰好阿珂也在這個時候看過來,兩人相視一笑。
隨後,他大聲豪氣地說道:“那是自然,我這就派人去鎮上租馬車,好供前輩和陳姑娘休息。”
他說話的聲音很大,生怕阿珂聽不到一樣。
此時的鄭克爽就像是一個求偶的雄孔雀,翹起尾巴開屏,想要吸引心儀的異性青睞。
九難師太閉目調息,主動煉化體內還未消散的藥力,加快內傷愈合,對外界始終保留了一分心神在外麵。
......
半個時辰後,被派去租馬車的人迴來了。
九難師太的傷勢大好,臉色都好看了不少,隻要不做些劇烈動作,便不會牽動傷勢。
一隊人馬緩緩向河間府駛去,中間那寬大馬車內坐著九難師太和阿珂,以及李長歌。
鄭克爽則保持著君子和貴族的矜持,騎著馬與馬車齊平,通過窗戶和阿珂笑談。
馬車內的氣氛有些怪異,鄭克爽和阿珂一外一內談笑風生,好不愜意。
李長歌和九難師太兩人閉目養神,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猶如楚河漢界一般。
不知過去了多久,九難師太緩緩睜開眼,傷勢已經好了一大半。
“師父,你醒啦。”阿珂聲音雀躍地說道。
聞言,李長歌睜開眼睛,讓體內的功法自行運轉,輕舒一口氣,扭頭看向九難師太,關切問道:“師太,感覺怎麽樣?傷勢可有好轉?”
九難師太點了點頭,溫和道:“嗯,多虧了你的藥,我的內傷已經大為好轉。”
“那就好。”李長歌笑道。
一行人決定在之前租馬車的小鎮上先吃飯,順便補充一些物資後,再行出發。
二十餘人,將近三十人,占據了這家客棧的四張桌子。
四方形的桌子,恰好可供李長歌、九難師太、阿珂、鄭克爽四人分別就坐。
其餘桌子則是八人一桌。
鄭克爽頗為豪爽地支付了銀兩,酒菜將整個桌子擺滿。
奔波了一天的眾人頓時食欲大增,一時間整個客棧充滿了歡聲笑語。
鄭克爽和阿珂二人周遭彌漫著粉紅氣息,這讓李長歌感到十分不適,仿佛還未用餐便已飽腹。
李長歌不悅地輕哼一聲,他倒並非嫉妒,隻是餓了一整天,卻無法好好用餐,心中著實不快。
他此刻有些懊悔先前同意與這鄭姓之人同行,這兩人猶如牛皮糖一般,無論走到何處都黏在一起,無時無刻不在秀恩愛,著實令人厭煩。
他湊到九難師太旁邊低聲提議道:“師太,要不我們單開一桌吃?”
九難師太餘光掃了一眼那眉來眼去的兩人,失笑搖頭道:“不必過於鋪張浪費,眼不見為淨,何必自擾?”
李長歌深吸一口氣,努力排解心裏的煩躁之氣,定心凝神,專心幹飯。
曾經的她也是豆蔻年華、情竇初開,同樣深深地愛過一個人。
她沉默了一會兒,隨後扭過頭看向一旁的李長歌,輕聲問道:“長歌啊,對於此事,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李長歌正用手摩挲著下巴,暗自思忖起來。
他想到河間府舉行的‘伐桂大會’總歸是要去看上一看的,到時照樣會和鄭克爽遇見,既然如此,倒不如現在便結伴而行。
而且一路上有鄭克爽鞍前馬後,向阿珂獻殷勤,自己也可以順便享受對方的勞動成果,無需親自動手做那些瑣碎之事,這般想來似乎的確不錯。
阿珂死死盯著李長歌,心中有些忐忑。
阿珂緊緊地盯著李長歌,終於想起他來了,深怕他不同意,一顆心懸在了半空之中,顯得有些忐忑不安。
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鍾對她來說都格外漫長。
在經過數息的思考之後,李長歌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心想免費的勞力不用豈不可惜?
他開口應道:“我倒是覺得可行,畢竟鄭公子好意相邀,我們也不能打人笑臉不是。”
聽到這話,鄭克爽臉上的笑容頓時一僵,一時間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阿珂惡狠狠地瞪了李長歌一眼,他不以為然地聳了聳肩。
九難師太沉聲道:“如此,便多謝鄭公子了。但此事你切不可向他人提及,我素喜清靜,不願與他人相見。”
鄭克爽心中狂喜,他所圖者乃是阿珂,其餘人不過是順手為之,當下應道:“是,晚輩定當謹遵前輩教誨。”
九難師太見自家徒兒那副沒出息的模樣,暗自歎息,向鄭克爽問道:“不知鄭公子師出何門何派?”
身為師父,總要為徒兒的終身大事把好關,以防她所托非人,貽誤終身。
鄭克爽答道:“迴前輩,晚輩共有三位師父傳授武藝。啟蒙師父姓施,乃武夷派高手;第二位師父姓劉,是福建少林寺的俗家高手。”
聽聞對方有三位師父,九難師太亦不覺驚奇,畢竟大戶人家所請的江湖武林人士眾多,魚龍混雜,多是些學藝不精之輩,難以再其身上學到真本事。
“嗯,這位劉師傅全名為何?”
鄭克爽即刻答道:“他名劉國軒。”其語氣沉穩,毫無敬意。
對方竟直唿授業恩師之名,九難師太對其印象不禁減了幾分,忽而又覺此名甚是熟悉,遂問道:“豈不是與寶島劉大將軍同名?”
“前輩,劉國軒正是我寶島延平郡王麾下中提督劉大將軍。”鄭克爽語氣中透著得意與自豪。
九難師太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緩緩道:“鄭公子乃延平郡王家之人?”
“晚輩乃延平郡王次子。”鄭克爽答道。
九難師太暗自思索,此人如此傲氣,倒也難怪,忠良之後,出身名門,是有高傲的底氣。
高門大戶之中的齷齪之事著實不少,實非阿珂的良配。
不過,勸,恐無甚用處,她是過來人,自是明白懷春少女的心思,就算有九頭牛也難以拉迴,唯有她自己撞得頭破血流,方知迴頭。
自己隻需在關鍵時刻略加勸阻即可,隻希望她能早日醒悟。
雖說她當初將尚在繈褓中的阿珂擄走,乃是存了報複之心,然而,多年過去,人心皆是肉長,那惡毒的想法也逐漸被她壓製。
畢竟阿珂是無辜的,罪大惡極的乃是她的父親,罪不及兒女,又何必牽連無辜呢?
此時,九難師太已覺有些疲憊,也沒有繼續詢問的心情。
李長歌見狀,扶著九難師太去一旁的樹下坐好,讓其休息一會兒。
阿珂見狀也不好和鄭克爽多聊,朝著他歉意的笑了笑,轉身去照顧師父去了。
有現成的跑腿之人,本著不用白不用的道理,李長歌臉上揚起一抹笑容,快步走到鄭克爽旁邊,拱手道:“鄭公子,師太重傷在身,不易騎馬。不如你派人去前方鎮上租一輛馬車來,也可以讓師太和阿珂好好休息。”
鄭克爽聽見李長歌竟然叫阿珂的名字,心中醋意大盛,眼中閃過一絲不滿和嫉妒。
他不由抬眸望了一眼阿珂,恰好阿珂也在這個時候看過來,兩人相視一笑。
隨後,他大聲豪氣地說道:“那是自然,我這就派人去鎮上租馬車,好供前輩和陳姑娘休息。”
他說話的聲音很大,生怕阿珂聽不到一樣。
此時的鄭克爽就像是一個求偶的雄孔雀,翹起尾巴開屏,想要吸引心儀的異性青睞。
九難師太閉目調息,主動煉化體內還未消散的藥力,加快內傷愈合,對外界始終保留了一分心神在外麵。
......
半個時辰後,被派去租馬車的人迴來了。
九難師太的傷勢大好,臉色都好看了不少,隻要不做些劇烈動作,便不會牽動傷勢。
一隊人馬緩緩向河間府駛去,中間那寬大馬車內坐著九難師太和阿珂,以及李長歌。
鄭克爽則保持著君子和貴族的矜持,騎著馬與馬車齊平,通過窗戶和阿珂笑談。
馬車內的氣氛有些怪異,鄭克爽和阿珂一外一內談笑風生,好不愜意。
李長歌和九難師太兩人閉目養神,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猶如楚河漢界一般。
不知過去了多久,九難師太緩緩睜開眼,傷勢已經好了一大半。
“師父,你醒啦。”阿珂聲音雀躍地說道。
聞言,李長歌睜開眼睛,讓體內的功法自行運轉,輕舒一口氣,扭頭看向九難師太,關切問道:“師太,感覺怎麽樣?傷勢可有好轉?”
九難師太點了點頭,溫和道:“嗯,多虧了你的藥,我的內傷已經大為好轉。”
“那就好。”李長歌笑道。
一行人決定在之前租馬車的小鎮上先吃飯,順便補充一些物資後,再行出發。
二十餘人,將近三十人,占據了這家客棧的四張桌子。
四方形的桌子,恰好可供李長歌、九難師太、阿珂、鄭克爽四人分別就坐。
其餘桌子則是八人一桌。
鄭克爽頗為豪爽地支付了銀兩,酒菜將整個桌子擺滿。
奔波了一天的眾人頓時食欲大增,一時間整個客棧充滿了歡聲笑語。
鄭克爽和阿珂二人周遭彌漫著粉紅氣息,這讓李長歌感到十分不適,仿佛還未用餐便已飽腹。
李長歌不悅地輕哼一聲,他倒並非嫉妒,隻是餓了一整天,卻無法好好用餐,心中著實不快。
他此刻有些懊悔先前同意與這鄭姓之人同行,這兩人猶如牛皮糖一般,無論走到何處都黏在一起,無時無刻不在秀恩愛,著實令人厭煩。
他湊到九難師太旁邊低聲提議道:“師太,要不我們單開一桌吃?”
九難師太餘光掃了一眼那眉來眼去的兩人,失笑搖頭道:“不必過於鋪張浪費,眼不見為淨,何必自擾?”
李長歌深吸一口氣,努力排解心裏的煩躁之氣,定心凝神,專心幹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