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規模不算小,僅餘夫婦二人打理整個府裏的事情難免有些力有不逮。


    隨著新女主人的加入,預示著男主人將頻繁歸家,而兩位年邁的仆從恐因體力不支,難以伺候好三位主人,進而引起主人們的不滿,覺得他們不中用就遭了。


    因此,有必要向主人提議,買幾位手腳麻利的小廝和丫鬟,好隨時伺候三位主人。


    李老伯在內心盤算之際,已步向妻子所在之處。


    另一邊,李長歌晚餐後與兩女簡短交談後,便返迴房間整理儀容,換上整潔衣物,向方怡與沐劍屏道別後,匆匆入宮覲見皇上。


    此刻,康熙帝正於上書房內審閱奏章,麵露疲憊之色,不時揉按眉心,隨後放下毛筆,仰靠龍椅,眼神中透露出深沉的憂慮。


    他喃喃自語:“小桂子,你究竟身在何方?”


    話音未落,一名侍衛麵帶喜色,疾步而入,跪地行禮,高聲稟報:“皇上,桂公公求見!”


    聽到這句話,康熙龍軀一震,瞪大眼睛,站起來,俯視著那名侍衛,小桂子迴來了?


    康熙急道:“你剛剛說什麽?”


    “皇上,桂公公在殿外求見。”那名侍衛再次開口。


    康熙緊握雙拳,低聲自語:“這小子,果真是福大命大,不會輕易隕命。”


    言罷,他整理情緒,正色道:“速速傳他覲見!”


    “嗻!”


    李長歌步入大殿,笑容滿麵地向康熙打招唿:“小玄子,久違了。”


    康熙仔細打量李長歌,見其安然無恙,身形似更挺拔,不禁笑罵道:“你這小桂子,這段時間究竟去了哪裏?我派人四處搜尋,皆無音訊,真是急煞我也。”


    “我收到阜平縣守備營城守尉蒙啟爾的急報,說你被賊人擄去,我派了大量人手去找你,都一無所獲,真是讓我好一陣擔心。”


    李長歌摸了摸鼻尖,笑道:“是啊,可兇險的很。我差點就迴不來向皇上稟報喜訊了。”


    聞言,康熙唿吸變得粗重,眼眶泛紅,心中又喜又澀,抓住李長歌肩膀,忙問道:“你...你的意思是?父皇他......”


    李長歌用力點了點頭,“老皇爺的確在五台山清涼寺中出家了,還托我轉交一樣東西給皇上。”


    說著,李長歌從懷裏拿出順治給他的《四十二章經》,外麵包裹這一層明黃色的綢緞。


    康熙雙手顫抖的接過包裹,心中湧起一股無法言喻的激動和緊張。


    他的眼神充滿了期待和擔憂,仿佛這個小小的包裹承載著整個世界的重量。


    一滴晶瑩的淚水從他的眼角滑落,順著臉頰流淌下來,那是對父親深深的思念和牽掛。


    \"父皇……父皇可有說什麽?\"康熙的聲音有些沙啞,帶著一絲急切和渴望。他希望能夠聽到父親的聲音,哪怕隻是一句話、一個字,也好過這無盡的等待和猜測。


    李長歌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將自己在清涼寺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康熙。


    他詳細描述了西藏的喇嘛和未知勢力企圖抓走老皇爺的情景,以及自己如何憑借智慧和勇氣,力挽狂瀾,成功解救了老皇爺。


    他還講述了自己如何解開清涼寺之困,冒險派人求援等一係列驚險刺激的經曆。


    李長歌故意將事情經過稍作修改,聲稱自己是被神龍教的人抓走的,但後來幸運地得到一位高人相助,才得以重獲自由,並曆經艱險逃迴京城。


    這些情節原本就充滿了危險與挑戰,每一步都可能導致喪命。即使李長歌的口才並不出色,也足以讓康熙聽得心潮澎湃,仿佛身臨其境般感受到了那種生死一線的緊張氛圍。


    康熙的目光隨著李長歌的敘述而閃爍不定,時而緊張,時而興奮。


    他的拳頭緊緊握住,身體微微前傾,仿佛要親自投身於這場激烈的戰鬥之中。


    李長歌的講述不僅展現了他的英勇無畏,更讓康熙深刻體會到了其中的艱難險阻。


    他慶幸自己將此事交給了李長歌,而不是交給其他人。


    同時,也為李長歌暗暗捏了一把冷汗,覺得這趟差事真是難為他了,必須要重賞。


    “小桂子,多虧了你,父皇才沒叫奸人所害。”


    康熙長舒一口氣,轉念想到父皇在五台山清涼寺出家之事,就連自己都不知道,他人是如何知曉的?


    如今父皇在世的消息已經泄露,敵人在暗處蠢蠢欲動,讓父皇一人在清涼寺實在是讓他放心不下。


    想罷,康熙麵色凝重,語氣堅定地說道:“咱們即刻啟程前往五台山麵見父皇,並令阜平縣守備營所有兵將上山護衛。”


    李長歌苦笑一聲,心中暗自歎息。


    事情要是如此簡單便好了,但有那個神秘的老和尚師父在,恐怕一切都沒那麽容易實現。


    他無奈地搖頭歎道:“行不通的,老皇爺不願皇上為他大動幹戈,勞師動眾啊。”


    隨後,他將順治和玉林的話語一五一十地轉述給康熙聽。


    盡管康熙聽到了自己的父親不許他去探望的消息,但他仍然從這些話語的字裏行間感受到了深深的關心和誇讚。


    他知道,自己並沒有辜負父皇的期望,也對得起愛新覺羅家族的列祖列宗。


    此刻,淚水已經模糊了康熙的雙眼,他緊緊抱住那黃色的布包,仿佛能感受到父皇就在他身旁。“我一定要去,我一定要去!”


    康熙的聲音充滿了堅定和執著,仿佛下定了決心要突破重重阻礙,見到他朝思暮想的父親。


    他終還是一個尚未及冠的少年,忍不住哭出聲來,他也隻有在李長歌麵前才會展露真實的自己,放肆的宣泄自己的情緒。


    李長歌默默地等著康熙發泄心中的苦悶,見他情緒好些後,方才繼續說道:“老皇爺讓我對你說:天下事須當順其自然,不可強求,能給中原百姓造福,那是好的。倘若天下百姓......要天下太平,‘永不加賦’四字,務須牢牢謹記。”


    “......”


    康熙撲通一聲,雙膝跪在地上,麵向山西五台山的方向,緩緩打開包裹,看到這麽是一部《四十二章經》,總覺得有些熟悉,他翻開了書頁,第一頁寫著者‘永不加賦’四個大字。


    筆致圓柔,平和有力,果真是父皇的親筆字跡。


    康熙抬手擦了擦淚水,聲音堅定,帶著一絲哭腔,“父皇訓示,孩兒絕不敢忘。”


    他定了定神,緩緩站起身來,李長歌上前扶了一把。


    康熙現在沒有心思批閱奏折,處理朝政,隻想知道自己的父親過的好不好,身體是否健康,現在相貌如何......


    李長歌隨著康熙去了偏殿休息,一邊走一邊講述著康熙想要知道的內容。


    聽完李長歌的講述後,康熙心中一陣酸楚,深覺父親受苦了,身邊就有個粗莽壯漢照顧,日日清粥白菜,過得實在艱苦,為自己不能盡孝服侍在父親身邊感到難受。


    李長歌默默地遞過去一塊手帕,示意康熙擦一擦臉上的淚水。


    他沒有陪著康熙一起哭泣,也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阿諛奉承地誇讚順治皇帝,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想要觀察一下事情是否會有所變化。


    對於去少林寺出家這件事,他內心其實並不太願意。盡管那裏有許多高深的武學可供學習,但想到不能再吃肉,還要每天早起做功課和晚上誦讀經文,這一切都讓他感到十分難受。


    畢竟,這種生活方式與他自由自在的個性相去甚遠。


    而且,現在的他已經掌握了足夠多的武學技能,隻需要不斷提升修為便可。


    所以,如果能夠避免去少林寺當和尚,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鹿鼎:因為運氣太好成為白澤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柒色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柒色夢並收藏鹿鼎:因為運氣太好成為白澤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