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笙書把木卓仁無中生有,挖空心思炮製柳升威、趙勇高通敵一案,慢慢地向在座的旅營指揮使做了解說,然後說:
“諸位將軍,那蠻夷奸細木卓仁之所以能夠興風作浪,栽贓陷害柳大人和趙將軍,這根本的原因還是本帥過於輕信,總覺得木卓仁曾和本帥都是京城譚老夫子的弟子。而且,他平常在本帥麵前也是義正辭嚴,一副對蠻夷苦大仇深模樣,所以,本帥就對他委以重任,讓他做了本帥的參軍司馬。不過,令本帥實在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是潛伏在咱大梁國十餘年的奸細。
“他被本帥委任為參軍司馬後,上下其手,先是無中生有,故意編造柳大人和趙將軍都曾加入汙衣會這個邪魔外道的消息,接著又偽造木卓琿寫給柳大人的的親筆信函,然後,又在本帥麵前指控柳大人和趙將軍平常的一些失誤之處,終於讓本帥開始相信柳大人和趙將軍可能蠻夷奸細,而將他們停職拘押。現在,木卓仁已經潛逃,昨日還在定州城的護城河邊上對本帥冷嘲熱諷了一番。現在本帥每每想到此事,心中頗為汗顏。”
說到這裏,他從案台後走了出來,來到柳升威跟前,深深作揖,一臉誠懇地說:
“柳大人,真是委屈你了,都是本帥的不是,本帥向你賠禮。”
柳升威哪裏敢當,趕忙向高笙書迴禮,說:
“大元帥,折煞屬下也,都是屬下的錯,屬下沒有根據大元帥的將令,將那葉畢人及時拘押,以至於後來還讓他在道刊商社縱火,而被木卓仁這個蠻夷奸細找到了由頭,才炮製出屬下通敵一案。假如屬下當初能夠堅決執行大元帥的將令,何至於還有後來這一出啊。大元帥這麽說,屬下萬萬不敢當。”
趙勇高見狀,趕緊也走到高笙書跟前,單膝下跪,說:
“大元帥,末將的罪責更大,那日雲頂山,末將走錯了道,以至於大元帥被蠻夷追殺,還從懸崖墜落。可是,蠻夷退後,大元帥不但沒有半句指責末將,還提拔末將擔任了旅指揮使,末將心中一直感恩大元帥的恩德。這幾日,屬下被停職賦閑,也一直想著,那日雲頂山末將若是根據大元帥的將令,那蠻夷數十騎兵也怎可興風作浪,後來,木卓仁這個蠻夷奸細栽贓又怎會找上末將?故此,世上之事,有因才有果,若說有錯,末將才是罪人。”
這時,楚中天也走到高笙書跟前,單膝下跪,說:
“大元帥,屬下奉命去核實柳大人與趙將軍通敵一案,卻誤信了木卓仁這個蠻夷,以至於屬下先入為主,也認為柳大人和趙將軍是蠻夷奸細。昨日屬下再去審訊了葉畢人,他這才說他當初都是根據木卓仁的授意,才指控柳大人他們的。如果屬下仔細一些,木卓仁又怎能如此興風作浪?大元帥,要說有錯,屬下也是罪責難逃。”
啊哈,咱這知錯認錯這一招還真不錯,這兩個家夥不但沒有因此而指責咱,而且還都把罪責往他們自己的身上攬,這大概就是“民皆仰之”吧。
咱知道,讓一個領導真心實意的在公眾麵前認錯很難,原因是多方麵的。一般而言,那些身居高位的領導者,大都非常自負,總覺得自己站得高看得遠,自己的決策乃世間真理,如果認錯,在下屬麵前顏麵盡失,自己“偉光正”的形象如何維護?所以,他們一旦犯了錯,或者文過飾非,來大段大段諸如客觀原因的分析解釋,來辯解自己的決策失誤事出有因。
或者,幹脆來個鴕鳥政策,從此這壺不開就不提,讓時間來淡忘自己曾經犯的錯。
還有的甚至死鴨子嘴硬,就是不認錯,還一條道走到黑,以至於最後全麵崩盤。 不過,正因為如此,能敞開心扉,真心實意地在下屬麵前承認的錯誤領導就顯得鳳毛麟角。咱經過權衡利弊,鼓起勇氣來認錯,今天這一出戲看來是演對了。
這時,段友山也走到高笙書跟前,大聲說:
“大元帥,要說錯,也不是大元帥的錯。大元帥曾經就柳大人和趙將軍通敵一案,向老夫征詢意見,老夫還說木卓仁手段高明,今後與蠻夷作戰,他可以成為大元帥的得力助手。老夫久居朝堂,識人無數,竟然這次也走了眼,真是慚愧,老夫真是難辭其咎啊。”
段友山的話音剛落,其餘眾將都對著高笙書躬身致禮,紛紛開口說話:
“大元帥,我等平日與那蠻夷奸細木卓仁多有相處,也分辨不出他是奸細,要說有錯,我等眾人都是大大的錯,望大元帥不要自責!”
“就是就是,那木卓仁平常都對咱們客客氣氣,坦率真誠,身上哪裏看得出他是蠻夷奸細啊。”
“還有,聽說他排兵布陣方麵很有一套,咱們有時還時常同他探討兵法呢,怎麽就沒看出來?看來這假作真時真亦假,這蠻夷就是狡詐。”
“就算木卓仁這個蠻夷奸細如此狡詐,還不是在大元帥麵前栽了跟鬥?末將以為大元帥是將計就計,讓他把假消息遞給蠻夷,才有我軍此次大勝,大元帥神機妙算,真是我等之幸啊。”
“……”
啊哈,怎麽一下子出來這麽多的背鍋俠?看來這官做的越大真是越滋潤,這話不假。木卓仁明明是咱讓他做了參軍司馬,他這迴興風作浪,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咱的授權,與眾位旅營指揮使何幹。他們之所以拚命替咱背鍋,一定是怕咱難堪,要維護咱這個大元帥的權威,當然,也有很多人是要趁機拍咱這個大元帥的馬屁。
哈哈,領導嘛,有了成績一定是他的英明領導,至於失誤,一定下邊造成滴嘛。本來,咱想來個批評與自我批評,主動承認錯誤,來凝聚人心,怎麽現在變成了對咱的評功擺好?罷罷罷,這戲再唱下去可能就會成為對咱的歌功頌德,還是見好就收吧。
“諸位將軍休在多言,此次柳大人、和趙將軍顧全大局,忍辱負重,著實難得,本帥要替你們記上一功。還有,從即日起,柳大人,趙將軍,你們兩位立刻恢複職務,不得有誤!”
柳升威和趙勇高雙手抱拳,大唿:
“謹遵大元帥將令!”
眼看時候差不多了,段友山說:
“此次伏擊蠻夷大勝,諸位將軍勞苦功高,大元帥已備下酒宴,犒勞眾位將軍。今日,咱們多喝上幾杯!”
眾將大喜,齊聲高唿:
“謝大元帥盛情,我等一定不負大元帥!”
“諸位將軍,那蠻夷奸細木卓仁之所以能夠興風作浪,栽贓陷害柳大人和趙將軍,這根本的原因還是本帥過於輕信,總覺得木卓仁曾和本帥都是京城譚老夫子的弟子。而且,他平常在本帥麵前也是義正辭嚴,一副對蠻夷苦大仇深模樣,所以,本帥就對他委以重任,讓他做了本帥的參軍司馬。不過,令本帥實在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是潛伏在咱大梁國十餘年的奸細。
“他被本帥委任為參軍司馬後,上下其手,先是無中生有,故意編造柳大人和趙將軍都曾加入汙衣會這個邪魔外道的消息,接著又偽造木卓琿寫給柳大人的的親筆信函,然後,又在本帥麵前指控柳大人和趙將軍平常的一些失誤之處,終於讓本帥開始相信柳大人和趙將軍可能蠻夷奸細,而將他們停職拘押。現在,木卓仁已經潛逃,昨日還在定州城的護城河邊上對本帥冷嘲熱諷了一番。現在本帥每每想到此事,心中頗為汗顏。”
說到這裏,他從案台後走了出來,來到柳升威跟前,深深作揖,一臉誠懇地說:
“柳大人,真是委屈你了,都是本帥的不是,本帥向你賠禮。”
柳升威哪裏敢當,趕忙向高笙書迴禮,說:
“大元帥,折煞屬下也,都是屬下的錯,屬下沒有根據大元帥的將令,將那葉畢人及時拘押,以至於後來還讓他在道刊商社縱火,而被木卓仁這個蠻夷奸細找到了由頭,才炮製出屬下通敵一案。假如屬下當初能夠堅決執行大元帥的將令,何至於還有後來這一出啊。大元帥這麽說,屬下萬萬不敢當。”
趙勇高見狀,趕緊也走到高笙書跟前,單膝下跪,說:
“大元帥,末將的罪責更大,那日雲頂山,末將走錯了道,以至於大元帥被蠻夷追殺,還從懸崖墜落。可是,蠻夷退後,大元帥不但沒有半句指責末將,還提拔末將擔任了旅指揮使,末將心中一直感恩大元帥的恩德。這幾日,屬下被停職賦閑,也一直想著,那日雲頂山末將若是根據大元帥的將令,那蠻夷數十騎兵也怎可興風作浪,後來,木卓仁這個蠻夷奸細栽贓又怎會找上末將?故此,世上之事,有因才有果,若說有錯,末將才是罪人。”
這時,楚中天也走到高笙書跟前,單膝下跪,說:
“大元帥,屬下奉命去核實柳大人與趙將軍通敵一案,卻誤信了木卓仁這個蠻夷,以至於屬下先入為主,也認為柳大人和趙將軍是蠻夷奸細。昨日屬下再去審訊了葉畢人,他這才說他當初都是根據木卓仁的授意,才指控柳大人他們的。如果屬下仔細一些,木卓仁又怎能如此興風作浪?大元帥,要說有錯,屬下也是罪責難逃。”
啊哈,咱這知錯認錯這一招還真不錯,這兩個家夥不但沒有因此而指責咱,而且還都把罪責往他們自己的身上攬,這大概就是“民皆仰之”吧。
咱知道,讓一個領導真心實意的在公眾麵前認錯很難,原因是多方麵的。一般而言,那些身居高位的領導者,大都非常自負,總覺得自己站得高看得遠,自己的決策乃世間真理,如果認錯,在下屬麵前顏麵盡失,自己“偉光正”的形象如何維護?所以,他們一旦犯了錯,或者文過飾非,來大段大段諸如客觀原因的分析解釋,來辯解自己的決策失誤事出有因。
或者,幹脆來個鴕鳥政策,從此這壺不開就不提,讓時間來淡忘自己曾經犯的錯。
還有的甚至死鴨子嘴硬,就是不認錯,還一條道走到黑,以至於最後全麵崩盤。 不過,正因為如此,能敞開心扉,真心實意地在下屬麵前承認的錯誤領導就顯得鳳毛麟角。咱經過權衡利弊,鼓起勇氣來認錯,今天這一出戲看來是演對了。
這時,段友山也走到高笙書跟前,大聲說:
“大元帥,要說錯,也不是大元帥的錯。大元帥曾經就柳大人和趙將軍通敵一案,向老夫征詢意見,老夫還說木卓仁手段高明,今後與蠻夷作戰,他可以成為大元帥的得力助手。老夫久居朝堂,識人無數,竟然這次也走了眼,真是慚愧,老夫真是難辭其咎啊。”
段友山的話音剛落,其餘眾將都對著高笙書躬身致禮,紛紛開口說話:
“大元帥,我等平日與那蠻夷奸細木卓仁多有相處,也分辨不出他是奸細,要說有錯,我等眾人都是大大的錯,望大元帥不要自責!”
“就是就是,那木卓仁平常都對咱們客客氣氣,坦率真誠,身上哪裏看得出他是蠻夷奸細啊。”
“還有,聽說他排兵布陣方麵很有一套,咱們有時還時常同他探討兵法呢,怎麽就沒看出來?看來這假作真時真亦假,這蠻夷就是狡詐。”
“就算木卓仁這個蠻夷奸細如此狡詐,還不是在大元帥麵前栽了跟鬥?末將以為大元帥是將計就計,讓他把假消息遞給蠻夷,才有我軍此次大勝,大元帥神機妙算,真是我等之幸啊。”
“……”
啊哈,怎麽一下子出來這麽多的背鍋俠?看來這官做的越大真是越滋潤,這話不假。木卓仁明明是咱讓他做了參軍司馬,他這迴興風作浪,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咱的授權,與眾位旅營指揮使何幹。他們之所以拚命替咱背鍋,一定是怕咱難堪,要維護咱這個大元帥的權威,當然,也有很多人是要趁機拍咱這個大元帥的馬屁。
哈哈,領導嘛,有了成績一定是他的英明領導,至於失誤,一定下邊造成滴嘛。本來,咱想來個批評與自我批評,主動承認錯誤,來凝聚人心,怎麽現在變成了對咱的評功擺好?罷罷罷,這戲再唱下去可能就會成為對咱的歌功頌德,還是見好就收吧。
“諸位將軍休在多言,此次柳大人、和趙將軍顧全大局,忍辱負重,著實難得,本帥要替你們記上一功。還有,從即日起,柳大人,趙將軍,你們兩位立刻恢複職務,不得有誤!”
柳升威和趙勇高雙手抱拳,大唿:
“謹遵大元帥將令!”
眼看時候差不多了,段友山說:
“此次伏擊蠻夷大勝,諸位將軍勞苦功高,大元帥已備下酒宴,犒勞眾位將軍。今日,咱們多喝上幾杯!”
眾將大喜,齊聲高唿:
“謝大元帥盛情,我等一定不負大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