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妃真是胸懷寬廣,讓朕很是欣慰呀。”
振興帝一連幾天不上早朝了,就縮在柳婕妤的宮殿中。
本來柳婕妤是住在春花院的,可春花院離著皇帝行政的皇極殿太遠了,於是把柳婕妤的位置移到了中閣樓。
中閣樓在皇極殿的西邊,走路不過五百步,十分的近。
按理講,振興皇帝不該懶得連五百步都不願意走。
那是你們不知道,軟玉在懷的感覺。
天一亮,振興帝就準備去上早朝,可一掀開被褥,身後佳人輕輕的一抱。這皇帝就失去了鬥誌,又把手和腳放迴去了。
“陛下,您可不要為了妾身就不上一連數日不上早朝了。妾身知道陛下愛妾身,可妾身不願為了得到陛下一人的寵愛,就將天下萬民的生計於不顧了。”身體還是老實的抱住了皇帝。
這皇帝自然是更不願走了,於是就有了開頭的那句話。
“陛下還在裏麵歇息,爾等為何要闖入宮闈?”值班太監在外麵厲聲嗬斥道。
“陛下沉迷美色,忘卻國事。老臣張光正率領文武百官一百多人,在皇極殿等了又等,等到現在還是遲遲不見皇上,這皇上是不是被美色迷昏了頭?要學他的父皇嗎?”
張光正義正言辭,他們雖然屬於太子黨,也就是現在的帝黨。
但他們至少還是個讀書人,讀書人心中都有一種理想型的君主,那就是明君。
這振興帝一開始即位,雖然急功近利了些,但所作所為還不輸明君風範。
可自從選秀完之後,招了這柳婕妤侍寢之後,振興帝就馬上變成昏君了。
那值班太監擋不住這上百人的文武百官,被強力的推到在地,身後的侍衛那裏敢阻攔這些內閣大臣?
紛紛讓開了路。
隻聽“砰砰”兩聲,內閣首輔張光正兩大腳就踹開了中閣樓的大門。
隨後那一百多人隨著張光正就這麽浩浩湯湯的進去了。
張光正掀開了那阻擋視線的紗帳,隻見皇帝跟這柳婕妤在上演活春宮呢。
“好個白日宣淫!”張光正的聲音此時如同雷鳴,皇帝抬頭一看,哇塞這麽多人都來了。文武百官,群臣圍觀啊。
然後大聲嗬斥道。
“老臣張光正,今天就是不退!陛下若不離開這裏,老臣就跪死在這裏!”張光正跪了下來後,身後的文武百官也跟著跪下來,嚷道:“請陛下移駕皇極殿!”
“好你個張光正,你這是要逼宮啊,你這是要造反啊!”振興帝氣得嘴唇發紫,他連續兩個月操勞國事了,現在好不容易跟個心愛的女人享受一下怎麽了?難道當上皇帝就該一直勤政嗎?
“逼宮?造反?陛下居然能說出這個詞來,看來陛下離昏君的距離已經不遠了。現在局勢危機,各方事物都需要陛下你來裁定。平日裏你這個皇帝雖然當的不算太好,但還有臣等這些老骨頭給你兜著,政務上的缺漏還能補救。可現在呢?
“皇帝寶座還沒坐穩,就開始享受了?你忘記先皇是怎麽死的了嗎?是被三十三天宮用雷劈死的!你忘記這四海危機四伏的局勢了嗎?稍有不慎,你這周家王朝隨時就有可能覆滅!各路諸侯王野心勃勃,積蓄實力,坐大藩鎮,為了起兵造反已經蓄謀已久,臥薪嚐膽,可你這個皇帝呢?
“睡在臥榻上麵抱著美人,一連數日不上早朝。就為了一區區美人乎?美人可再有,江山可難得啊?陛下你就不明白這道理嗎?”
張光正一身浩然正氣,讀書人的文氣,官氣,正氣交匯在了一起,將這振興帝就是一頓痛罵。
“好啊,好啊,朕將你提拔為內閣首輔,你就這麽待朕?”振興帝被這一陣痛罵,激起了真怒。
“老臣不過是區區內閣首輔罷了,若老臣是先皇,定會後悔生出你這麽個兒子來。”張光正一副不怕死的樣子,他已經活了七十又七了,將生死已經看淡了,橫豎不過是一死。至於連累家人?
就給這振興帝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株連三族。否則就不是激起民憤這麽簡單了,就是激起天下諸侯造反了。
“好個張光正!”振興帝怒極反笑,“來人啊,把這位首輔大人給朕淩遲了!”
說罷,那禦前侍衛們才有膽子進來抓這張光正。
“我看誰敢!”
內閣次輔李道南上前一步,拿出先皇的(準確來說是太祖的)人皇劍,站在振興帝麵前,然後轉過身來道:“人皇劍在此,見此劍如見太祖,我看爾等誰敢放肆?”
太祖雖末,但餘威尚在。
這些侍衛唯唯諾諾,各自推脫,不敢上前。
就連著這振興帝都不敢繼續發怒。
之前人皇劍上出現的太祖殘魂一言逼退秦王,立了他當皇帝。他對太祖可是相當敬畏。
“陛下,請移駕吧!”李道南冷言冷語道,他和張光正不一樣。
張光正是帝黨的理論派,而他是實踐派。
振興帝迫於這人皇劍的壓力,就在這些大臣們的注視下,整理好龍袍,然後隨李道南一眾一起走到了皇極殿。
皇極殿。
“各位大臣,你們今天可是一個比一個忠君愛國啊!”振興帝感覺自己這個皇帝當的太憋屈了,一言一行還要受到這些群臣的製約。
那有太祖皇帝和先皇強勢?
雷厲風行,不同派係的官員無不順從。
而現在朝堂上麵都是他自己當初的太子黨,跟他是一個派係的,沒想到今天居然這麽對待他。
“不敢,皇帝太過於昏庸,百官亦然是無奈!”刑部尚書王誠反駁道。
這王誠是皇帝的妹夫,他向來直言直語,從不繞彎。
因為他的老婆是皇帝的親妹妹,所以敢這麽牛逼。
“朕何時成了個昏君?倒是你們這般逼迫朕,要朕做個暴君嗎?”振興帝勃然大怒,他勤勤懇懇工作了兩個月,休息幾天怎麽了?
“那倒是件好事,當暴君總比當昏君好。至少暴君是有作為的皇帝才能當的,而昏君是個人就能當!”王誠可不慫,當著皇帝的麵就懟了迴去。
“陛下真乃是曠世未有的明君,爾等大臣都誤會了陛下。”
隻見從殿外慢慢悠悠地走進來一個大臣,此人不是別人,就是那著名的大清官何澤,何大人。
“陛下勞苦功高,勤政愛民。如今隻不過是體諒各位大臣,才故意不上早朝的,讓各位大臣休息一陣子,養好精神才能為大周天下的萬民操勞。沒想到啊,你們一個個狗咬呂洞賓,不識皇帝一番苦心,逼得皇帝如此大怒,實在是亂臣所為,我何澤恥與同爾等站在同一屋簷下!”
何澤大人的一番馬屁,可謂是拍到皇帝的心眼裏去了。
“對,何大人說的不錯。你們白白浪費了朕的一片苦心,還做那亂臣行為,實在是該殺該殺!不過念在各位臣子都是為國操勞,朕可以既往不咎。”
振興帝說完,轉眼看了看那張光正和李道南,然後極為生氣地說:“內閣首輔張光正和次輔李道南實在是膽大妄為,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兩個人各打二十大板,削去官籍,子孫後代永不為官!”
“陛下可是聖明啊!”張光正和李道南相視一笑,然後被侍衛拖了到殿外,執行板刑。
“昏君當無道,大周定然亡!”
這是這兩位大臣離開皇宮的最後一句話,就是不知道這句話實現的那一天,到底他們還能不能夠親眼看到。
振興帝一連幾天不上早朝了,就縮在柳婕妤的宮殿中。
本來柳婕妤是住在春花院的,可春花院離著皇帝行政的皇極殿太遠了,於是把柳婕妤的位置移到了中閣樓。
中閣樓在皇極殿的西邊,走路不過五百步,十分的近。
按理講,振興皇帝不該懶得連五百步都不願意走。
那是你們不知道,軟玉在懷的感覺。
天一亮,振興帝就準備去上早朝,可一掀開被褥,身後佳人輕輕的一抱。這皇帝就失去了鬥誌,又把手和腳放迴去了。
“陛下,您可不要為了妾身就不上一連數日不上早朝了。妾身知道陛下愛妾身,可妾身不願為了得到陛下一人的寵愛,就將天下萬民的生計於不顧了。”身體還是老實的抱住了皇帝。
這皇帝自然是更不願走了,於是就有了開頭的那句話。
“陛下還在裏麵歇息,爾等為何要闖入宮闈?”值班太監在外麵厲聲嗬斥道。
“陛下沉迷美色,忘卻國事。老臣張光正率領文武百官一百多人,在皇極殿等了又等,等到現在還是遲遲不見皇上,這皇上是不是被美色迷昏了頭?要學他的父皇嗎?”
張光正義正言辭,他們雖然屬於太子黨,也就是現在的帝黨。
但他們至少還是個讀書人,讀書人心中都有一種理想型的君主,那就是明君。
這振興帝一開始即位,雖然急功近利了些,但所作所為還不輸明君風範。
可自從選秀完之後,招了這柳婕妤侍寢之後,振興帝就馬上變成昏君了。
那值班太監擋不住這上百人的文武百官,被強力的推到在地,身後的侍衛那裏敢阻攔這些內閣大臣?
紛紛讓開了路。
隻聽“砰砰”兩聲,內閣首輔張光正兩大腳就踹開了中閣樓的大門。
隨後那一百多人隨著張光正就這麽浩浩湯湯的進去了。
張光正掀開了那阻擋視線的紗帳,隻見皇帝跟這柳婕妤在上演活春宮呢。
“好個白日宣淫!”張光正的聲音此時如同雷鳴,皇帝抬頭一看,哇塞這麽多人都來了。文武百官,群臣圍觀啊。
然後大聲嗬斥道。
“老臣張光正,今天就是不退!陛下若不離開這裏,老臣就跪死在這裏!”張光正跪了下來後,身後的文武百官也跟著跪下來,嚷道:“請陛下移駕皇極殿!”
“好你個張光正,你這是要逼宮啊,你這是要造反啊!”振興帝氣得嘴唇發紫,他連續兩個月操勞國事了,現在好不容易跟個心愛的女人享受一下怎麽了?難道當上皇帝就該一直勤政嗎?
“逼宮?造反?陛下居然能說出這個詞來,看來陛下離昏君的距離已經不遠了。現在局勢危機,各方事物都需要陛下你來裁定。平日裏你這個皇帝雖然當的不算太好,但還有臣等這些老骨頭給你兜著,政務上的缺漏還能補救。可現在呢?
“皇帝寶座還沒坐穩,就開始享受了?你忘記先皇是怎麽死的了嗎?是被三十三天宮用雷劈死的!你忘記這四海危機四伏的局勢了嗎?稍有不慎,你這周家王朝隨時就有可能覆滅!各路諸侯王野心勃勃,積蓄實力,坐大藩鎮,為了起兵造反已經蓄謀已久,臥薪嚐膽,可你這個皇帝呢?
“睡在臥榻上麵抱著美人,一連數日不上早朝。就為了一區區美人乎?美人可再有,江山可難得啊?陛下你就不明白這道理嗎?”
張光正一身浩然正氣,讀書人的文氣,官氣,正氣交匯在了一起,將這振興帝就是一頓痛罵。
“好啊,好啊,朕將你提拔為內閣首輔,你就這麽待朕?”振興帝被這一陣痛罵,激起了真怒。
“老臣不過是區區內閣首輔罷了,若老臣是先皇,定會後悔生出你這麽個兒子來。”張光正一副不怕死的樣子,他已經活了七十又七了,將生死已經看淡了,橫豎不過是一死。至於連累家人?
就給這振興帝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株連三族。否則就不是激起民憤這麽簡單了,就是激起天下諸侯造反了。
“好個張光正!”振興帝怒極反笑,“來人啊,把這位首輔大人給朕淩遲了!”
說罷,那禦前侍衛們才有膽子進來抓這張光正。
“我看誰敢!”
內閣次輔李道南上前一步,拿出先皇的(準確來說是太祖的)人皇劍,站在振興帝麵前,然後轉過身來道:“人皇劍在此,見此劍如見太祖,我看爾等誰敢放肆?”
太祖雖末,但餘威尚在。
這些侍衛唯唯諾諾,各自推脫,不敢上前。
就連著這振興帝都不敢繼續發怒。
之前人皇劍上出現的太祖殘魂一言逼退秦王,立了他當皇帝。他對太祖可是相當敬畏。
“陛下,請移駕吧!”李道南冷言冷語道,他和張光正不一樣。
張光正是帝黨的理論派,而他是實踐派。
振興帝迫於這人皇劍的壓力,就在這些大臣們的注視下,整理好龍袍,然後隨李道南一眾一起走到了皇極殿。
皇極殿。
“各位大臣,你們今天可是一個比一個忠君愛國啊!”振興帝感覺自己這個皇帝當的太憋屈了,一言一行還要受到這些群臣的製約。
那有太祖皇帝和先皇強勢?
雷厲風行,不同派係的官員無不順從。
而現在朝堂上麵都是他自己當初的太子黨,跟他是一個派係的,沒想到今天居然這麽對待他。
“不敢,皇帝太過於昏庸,百官亦然是無奈!”刑部尚書王誠反駁道。
這王誠是皇帝的妹夫,他向來直言直語,從不繞彎。
因為他的老婆是皇帝的親妹妹,所以敢這麽牛逼。
“朕何時成了個昏君?倒是你們這般逼迫朕,要朕做個暴君嗎?”振興帝勃然大怒,他勤勤懇懇工作了兩個月,休息幾天怎麽了?
“那倒是件好事,當暴君總比當昏君好。至少暴君是有作為的皇帝才能當的,而昏君是個人就能當!”王誠可不慫,當著皇帝的麵就懟了迴去。
“陛下真乃是曠世未有的明君,爾等大臣都誤會了陛下。”
隻見從殿外慢慢悠悠地走進來一個大臣,此人不是別人,就是那著名的大清官何澤,何大人。
“陛下勞苦功高,勤政愛民。如今隻不過是體諒各位大臣,才故意不上早朝的,讓各位大臣休息一陣子,養好精神才能為大周天下的萬民操勞。沒想到啊,你們一個個狗咬呂洞賓,不識皇帝一番苦心,逼得皇帝如此大怒,實在是亂臣所為,我何澤恥與同爾等站在同一屋簷下!”
何澤大人的一番馬屁,可謂是拍到皇帝的心眼裏去了。
“對,何大人說的不錯。你們白白浪費了朕的一片苦心,還做那亂臣行為,實在是該殺該殺!不過念在各位臣子都是為國操勞,朕可以既往不咎。”
振興帝說完,轉眼看了看那張光正和李道南,然後極為生氣地說:“內閣首輔張光正和次輔李道南實在是膽大妄為,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兩個人各打二十大板,削去官籍,子孫後代永不為官!”
“陛下可是聖明啊!”張光正和李道南相視一笑,然後被侍衛拖了到殿外,執行板刑。
“昏君當無道,大周定然亡!”
這是這兩位大臣離開皇宮的最後一句話,就是不知道這句話實現的那一天,到底他們還能不能夠親眼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