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圩山脈連綿數百裏,占地非常寬廣。出了寧錦城,西行十來裏,便來到東圩最西部的山脈餘脈,也是平安集的所在地。
傳統意義上,隻要出了寧錦城,那麽就算是出了大吳的國境,但寧錦城與大遼最西端的西討城之間相距數百裏,因此兩城中間的這一塊廣袤的土地變成了遼吳間的戰略緩衝帶,也就俗稱的沒王管之地。沒王管地帶最大的好處當然是無需繳納賦稅和服徭役兵役了,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做點往來客商的生意,因此吳遼兩國很多不希望繳納稅負的邊民便開始在這塊緩衝帶上定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集市。平安集就是最靠近寧錦城的一個。
在兩國緩衝地帶建立集鎮,並且在市集生存,過的是刀口舔血的日子。畢竟無論在遼國還是大吳看來,這些市鎮的邊民都不交稅,都不是自己人,因此兩國邊軍打起草穀來都不會留手。隻要發生戰爭,無論是遼兵西伐中原,還是中原王國出兵東征草原,這些市集首當其衝成為死地。所以,除非是走投無路,誰也不想在這裏長期生存。
平安鎮卻是這些鎮子中比較特別的一個。由於東圩山脈由一群死火山組成,山脈裏麵溫泉星羅棋布,讓山脈很多地方保持溫暖。甚至在山脈的最深處,有些地方更是四季如春,成為寧錦城內一些達官貴人的理想避寒聖地。因此有部分腦瓜靈活的商人,便在這裏建立食肆等商號專門向貴人們提供補給。
平安鎮雖然同樣不向大吳納稅,但是由於後台老板都是寧錦城的商人,都非常會來事,逢年過節給到邊軍的好處多多,寧錦城的邊軍對於這個在自己眼皮底下的法外之地也就隻眼開隻眼閉,默許鎮子的存在。
大吳邊軍不來打草穀,加上近十多年大遼由於自身內亂無力西犯,因此平安鎮還真的如其名一樣,保持了較長時間的平安。而隨著一些大吳的農戶、獵戶選擇到鎮子裏繁衍,平安集不知不覺間已經發展到有上千人的規模,現正值農曆新年,平安集家家戶戶也都貼上象征如意吉祥的各類對聯年畫,一片繁榮的景象。
這就是薛較姝為什麽初到平安集感到驚訝的原因了。待同行的鄭端允將情況說清楚後,薛較姝才恍然大悟,輕歎道“原來如此,從市集的名字來看,無論是達官貴人、商賈還是平民百姓都是希望和平的。我也真希望這個平安鎮能永遠平安地存在。”
“姐姐說的是,其實所有人都不希望戰爭,若能保持和平,老百姓就能過上平安的生活”鄭端允附和道。
薛較姝點點頭,她環顧四周的群山,遠處的山脈已經或多或少受到地熱的影響,隱約浮現出一層綠意,看得薛較姝心癢癢的,很想深入山裏一探究竟。她轉頭向鄭端允道“妹妹來時給我說的那個貞鶴在這個集鎮中能看到嗎?還是必須深入山脈之中。”
“東圩山脈深處有很多原始森林,由於受地熱的溫養,所以飛禽走獸種類繁多,現在已經申時,我們今天不能深入其中,否則會誤了迴寧錦城的時間。但姐姐放心的是,剛才妹妹與你說的貞鶴,鎮子已經有人飼養,一會兒我帶你去看看,無需入山。”
薛較姝聞言大喜,道“如此甚好,若來到這裏沒有看到妹妹說的那種貞鶴,真的是一大遺憾。那麽我們現在就去看如何?”
“姐姐莫急,我剛才已經派人去通知養殖的農戶,現在時間算來,消息已經送到,我們先在這個茶館歇息一下,待農戶過來接我們再去看。”鄭端允溫聲道。鄭端允從小就喜歡來這裏看貞鶴,不知為何每次看到貞鶴時,內心都有說不出的一種異樣感覺。
對於鄭端允的提議,薛較姝自無異議,與鄭端允、鄭端諾兩姐弟攜手在茶館的一張桌子坐下。並且趁兩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給隨同出城的信者使了個眼色,讓其給燕王送信。
“妹妹你看,東圩山脈果然神奇,居然在如此寒冬呈現如此綠色生意,真的是一座神奇的山脈,若真的完全納入我大吳國土,帝國那麽真的是如虎添翼。”望著遠處山脈的綠意,薛較姝歎道。
鄭端允點頭同意道“姐姐所言甚是。,但是東圩山脈占地太大,而且孤立於寧錦長城之外,若將其完全納入我國,那麽需要新修建的城牆長度將是現時寧錦長城的數倍。若再考慮由此增加的駐守的兵員及各類支出,則是我國目前難以承受的巨大負擔。”
聽到鄭端允這麽說,薛較姝暗暗心驚,長久以來,薛較姝一直視鄭端允為自己日後入主東宮的最強大對手,之前她一直認為鄭端允憑借的隻是其父母的關係才能壓自己一頭,自己在政治上的見地是鄭端允無法比擬的。但是現在看來,鄭端允對於政治同樣有自己的見解,的確是自己平生勁敵。
心裏雖然這麽想,但是薛較姝嘴巴卻是讚歎道“妹妹真的才貌雙全,剛才一番言辭便道出國家開疆拓土的困難之處,可謂是一針見血。”
鄭端允微笑道“姐姐見笑了,妹妹每年都會來東圩山脈多次,也希望有朝一日朝廷能將整個東圩山脈納入控製範圍,但是東圩山脈孤懸長城之外,要完全納入管理難度確實不小。”
薛較姝聞言,輕聲笑道“妹妹若隻是看到睦州一隅之地,當然覺得將東圩山脈納入國境是非常困難了。但……”說到這裏,薛較姝故意壓低聲音道“若妹妹將目光放遠點,看到東遼的西伐城,甚至其西京,試想想若將遼人的西京也一並納入國土,那麽夾在西京與睦州之間的數萬裏河山不就是都是我們的嗎?那當然也包括眼前這區區的東圩山脈了!”
鄭端允聞言大驚,道“姐姐你的意思是說我朝會出兵東遼?”
一旁陪同出遊的鄭端諾聞言也大吃一驚,若孫皇真的有此打算,那麽作為大吳東大門的睦州難免會牽涉其中,想到兩國百姓會因此血流成河,鄭端諾不由得眉頭輕皺。
“妹妹難道不希望我王師東征草原?”薛較姝笑問道。
鄭端允沉思片刻,搖搖頭道“戰事一起,無數家庭會牽扯其中,我國立國剛滿十年,國力還沒完全恢複,所以我覺得目前還是休養生息為主,莫要輕言戰事。而且”說到這,鄭端允頓了一下,繼續道“而且東遼近年忙於內亂,並沒有犯邊之舉,我們現在出兵會否師出無名?而且戰事一起,肯定是生靈塗炭,最終遭殃的肯定是平民百姓了。”
薛較姝聞言,哈哈一笑道“我看過妹妹《擬搗衣曲》,你在詩中寫道:封裹重重寄邊使,為與夫君奮忠義。好將勳業立邊睡,要使功名垂史記。單看這首詩,我以為妹妹乃是深明大義的女中豪傑呢,沒想到真的要兵戎相見時,卻還是表現了小女子的情懷。”
鄭端允聞言,臉上一紅,低聲道“《擬搗衣曲》這首詩,乃是我之前偶遇一位邊疆士兵妻子所寫,是感歎其深明保家衛國的大義,連夜縫製戰衣給丈夫,希望其可以為國家建功立業。但是姐姐剛才所言,乃是在大遼沒有進犯我國的情況下,主動挑起兵戈,這又不同了。”
薛較姝聞言,眼中露出一絲輕蔑,心裏暗生鄙夷道“妹妹這就婦人之仁了,須知道東遼之所以近年沒有主動攻擊我們,不是他們心存善念,而是他們內亂而無力西伐。隻要他們緩過神來,兵戈同樣會再起。須知人無傷虎心,虎卻有傷人意”說到這裏,她轉頭笑盈盈地問向鄭端諾“不知道諾公子如何見解?”
鄭端諾聞言,眉頭輕蹙,剛才薛較姝眼中閃過的那一絲輕蔑沒有逃過他的眼睛他,他沉吟片刻道“家姐說的自有她的考慮,雖然有點婦人之仁,但擔心的百姓遭殃也並非沒有道理。至於薛小姐說的人虎之說,當然也是有道理。但是我這裏擔心的是,誠如薛小姐所說,現在是東遼內亂無力西顧,但會否因為我們的主動進攻,導致東遼內部放棄爭鬥,轉而團結對外呢?”說到這裏,鄭端諾麵色變得凝重。
薛較姝雖然奇怪對方為何神色突變,但是仍笑盈盈地道“公子所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們,你們的擔心是多餘的,對付東遼,我大吳陛下運籌帷幄,早已想到如何兵不血刃讓東遼一蹶不振。”
鄭端允聞言插話問道“哦?陛下有何妙計?”
薛較姝內心得意,心裏有一種自己知曉國家大計的優越感,故作莫測高深地道“兩位大可靜心等待,很快就會知道的了”說罷,哈哈一笑,端起茶杯不再多言。
過了片刻,薛較姝依然沒有詳細解釋,一聲歎氣傳來“我倒是很想聽一下孫皇究竟有什麽辦法可以兵不血刃讓我大遼一蹶不振的,可惜薛大才女居然不說。但是問題也不大,一會兒有讓你說的辦法。”
聲音結束之時,耶律破睦身形從天而降,背後的人正是馬追風。
耶律破睦落地後,眼睛從臉色蒼白的薛較姝身上轉向鄭端允,笑道“真的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沒想到我的未婚妻也在這裏啊。”
傳統意義上,隻要出了寧錦城,那麽就算是出了大吳的國境,但寧錦城與大遼最西端的西討城之間相距數百裏,因此兩城中間的這一塊廣袤的土地變成了遼吳間的戰略緩衝帶,也就俗稱的沒王管之地。沒王管地帶最大的好處當然是無需繳納賦稅和服徭役兵役了,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做點往來客商的生意,因此吳遼兩國很多不希望繳納稅負的邊民便開始在這塊緩衝帶上定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集市。平安集就是最靠近寧錦城的一個。
在兩國緩衝地帶建立集鎮,並且在市集生存,過的是刀口舔血的日子。畢竟無論在遼國還是大吳看來,這些市鎮的邊民都不交稅,都不是自己人,因此兩國邊軍打起草穀來都不會留手。隻要發生戰爭,無論是遼兵西伐中原,還是中原王國出兵東征草原,這些市集首當其衝成為死地。所以,除非是走投無路,誰也不想在這裏長期生存。
平安鎮卻是這些鎮子中比較特別的一個。由於東圩山脈由一群死火山組成,山脈裏麵溫泉星羅棋布,讓山脈很多地方保持溫暖。甚至在山脈的最深處,有些地方更是四季如春,成為寧錦城內一些達官貴人的理想避寒聖地。因此有部分腦瓜靈活的商人,便在這裏建立食肆等商號專門向貴人們提供補給。
平安鎮雖然同樣不向大吳納稅,但是由於後台老板都是寧錦城的商人,都非常會來事,逢年過節給到邊軍的好處多多,寧錦城的邊軍對於這個在自己眼皮底下的法外之地也就隻眼開隻眼閉,默許鎮子的存在。
大吳邊軍不來打草穀,加上近十多年大遼由於自身內亂無力西犯,因此平安鎮還真的如其名一樣,保持了較長時間的平安。而隨著一些大吳的農戶、獵戶選擇到鎮子裏繁衍,平安集不知不覺間已經發展到有上千人的規模,現正值農曆新年,平安集家家戶戶也都貼上象征如意吉祥的各類對聯年畫,一片繁榮的景象。
這就是薛較姝為什麽初到平安集感到驚訝的原因了。待同行的鄭端允將情況說清楚後,薛較姝才恍然大悟,輕歎道“原來如此,從市集的名字來看,無論是達官貴人、商賈還是平民百姓都是希望和平的。我也真希望這個平安鎮能永遠平安地存在。”
“姐姐說的是,其實所有人都不希望戰爭,若能保持和平,老百姓就能過上平安的生活”鄭端允附和道。
薛較姝點點頭,她環顧四周的群山,遠處的山脈已經或多或少受到地熱的影響,隱約浮現出一層綠意,看得薛較姝心癢癢的,很想深入山裏一探究竟。她轉頭向鄭端允道“妹妹來時給我說的那個貞鶴在這個集鎮中能看到嗎?還是必須深入山脈之中。”
“東圩山脈深處有很多原始森林,由於受地熱的溫養,所以飛禽走獸種類繁多,現在已經申時,我們今天不能深入其中,否則會誤了迴寧錦城的時間。但姐姐放心的是,剛才妹妹與你說的貞鶴,鎮子已經有人飼養,一會兒我帶你去看看,無需入山。”
薛較姝聞言大喜,道“如此甚好,若來到這裏沒有看到妹妹說的那種貞鶴,真的是一大遺憾。那麽我們現在就去看如何?”
“姐姐莫急,我剛才已經派人去通知養殖的農戶,現在時間算來,消息已經送到,我們先在這個茶館歇息一下,待農戶過來接我們再去看。”鄭端允溫聲道。鄭端允從小就喜歡來這裏看貞鶴,不知為何每次看到貞鶴時,內心都有說不出的一種異樣感覺。
對於鄭端允的提議,薛較姝自無異議,與鄭端允、鄭端諾兩姐弟攜手在茶館的一張桌子坐下。並且趁兩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給隨同出城的信者使了個眼色,讓其給燕王送信。
“妹妹你看,東圩山脈果然神奇,居然在如此寒冬呈現如此綠色生意,真的是一座神奇的山脈,若真的完全納入我大吳國土,帝國那麽真的是如虎添翼。”望著遠處山脈的綠意,薛較姝歎道。
鄭端允點頭同意道“姐姐所言甚是。,但是東圩山脈占地太大,而且孤立於寧錦長城之外,若將其完全納入我國,那麽需要新修建的城牆長度將是現時寧錦長城的數倍。若再考慮由此增加的駐守的兵員及各類支出,則是我國目前難以承受的巨大負擔。”
聽到鄭端允這麽說,薛較姝暗暗心驚,長久以來,薛較姝一直視鄭端允為自己日後入主東宮的最強大對手,之前她一直認為鄭端允憑借的隻是其父母的關係才能壓自己一頭,自己在政治上的見地是鄭端允無法比擬的。但是現在看來,鄭端允對於政治同樣有自己的見解,的確是自己平生勁敵。
心裏雖然這麽想,但是薛較姝嘴巴卻是讚歎道“妹妹真的才貌雙全,剛才一番言辭便道出國家開疆拓土的困難之處,可謂是一針見血。”
鄭端允微笑道“姐姐見笑了,妹妹每年都會來東圩山脈多次,也希望有朝一日朝廷能將整個東圩山脈納入控製範圍,但是東圩山脈孤懸長城之外,要完全納入管理難度確實不小。”
薛較姝聞言,輕聲笑道“妹妹若隻是看到睦州一隅之地,當然覺得將東圩山脈納入國境是非常困難了。但……”說到這裏,薛較姝故意壓低聲音道“若妹妹將目光放遠點,看到東遼的西伐城,甚至其西京,試想想若將遼人的西京也一並納入國土,那麽夾在西京與睦州之間的數萬裏河山不就是都是我們的嗎?那當然也包括眼前這區區的東圩山脈了!”
鄭端允聞言大驚,道“姐姐你的意思是說我朝會出兵東遼?”
一旁陪同出遊的鄭端諾聞言也大吃一驚,若孫皇真的有此打算,那麽作為大吳東大門的睦州難免會牽涉其中,想到兩國百姓會因此血流成河,鄭端諾不由得眉頭輕皺。
“妹妹難道不希望我王師東征草原?”薛較姝笑問道。
鄭端允沉思片刻,搖搖頭道“戰事一起,無數家庭會牽扯其中,我國立國剛滿十年,國力還沒完全恢複,所以我覺得目前還是休養生息為主,莫要輕言戰事。而且”說到這,鄭端允頓了一下,繼續道“而且東遼近年忙於內亂,並沒有犯邊之舉,我們現在出兵會否師出無名?而且戰事一起,肯定是生靈塗炭,最終遭殃的肯定是平民百姓了。”
薛較姝聞言,哈哈一笑道“我看過妹妹《擬搗衣曲》,你在詩中寫道:封裹重重寄邊使,為與夫君奮忠義。好將勳業立邊睡,要使功名垂史記。單看這首詩,我以為妹妹乃是深明大義的女中豪傑呢,沒想到真的要兵戎相見時,卻還是表現了小女子的情懷。”
鄭端允聞言,臉上一紅,低聲道“《擬搗衣曲》這首詩,乃是我之前偶遇一位邊疆士兵妻子所寫,是感歎其深明保家衛國的大義,連夜縫製戰衣給丈夫,希望其可以為國家建功立業。但是姐姐剛才所言,乃是在大遼沒有進犯我國的情況下,主動挑起兵戈,這又不同了。”
薛較姝聞言,眼中露出一絲輕蔑,心裏暗生鄙夷道“妹妹這就婦人之仁了,須知道東遼之所以近年沒有主動攻擊我們,不是他們心存善念,而是他們內亂而無力西伐。隻要他們緩過神來,兵戈同樣會再起。須知人無傷虎心,虎卻有傷人意”說到這裏,她轉頭笑盈盈地問向鄭端諾“不知道諾公子如何見解?”
鄭端諾聞言,眉頭輕蹙,剛才薛較姝眼中閃過的那一絲輕蔑沒有逃過他的眼睛他,他沉吟片刻道“家姐說的自有她的考慮,雖然有點婦人之仁,但擔心的百姓遭殃也並非沒有道理。至於薛小姐說的人虎之說,當然也是有道理。但是我這裏擔心的是,誠如薛小姐所說,現在是東遼內亂無力西顧,但會否因為我們的主動進攻,導致東遼內部放棄爭鬥,轉而團結對外呢?”說到這裏,鄭端諾麵色變得凝重。
薛較姝雖然奇怪對方為何神色突變,但是仍笑盈盈地道“公子所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們,你們的擔心是多餘的,對付東遼,我大吳陛下運籌帷幄,早已想到如何兵不血刃讓東遼一蹶不振。”
鄭端允聞言插話問道“哦?陛下有何妙計?”
薛較姝內心得意,心裏有一種自己知曉國家大計的優越感,故作莫測高深地道“兩位大可靜心等待,很快就會知道的了”說罷,哈哈一笑,端起茶杯不再多言。
過了片刻,薛較姝依然沒有詳細解釋,一聲歎氣傳來“我倒是很想聽一下孫皇究竟有什麽辦法可以兵不血刃讓我大遼一蹶不振的,可惜薛大才女居然不說。但是問題也不大,一會兒有讓你說的辦法。”
聲音結束之時,耶律破睦身形從天而降,背後的人正是馬追風。
耶律破睦落地後,眼睛從臉色蒼白的薛較姝身上轉向鄭端允,笑道“真的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沒想到我的未婚妻也在這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