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縣縣衙
驚心動魄的圍剿結束了,總指揮皇太孫聽完各隊的報告後,屏退左右,僅留下盛子庸,顯得心事重重的樣子。
盛子庸見狀,微笑道“太孫,有心事?”
皇太孫孫允炆臉色有點難看,非常遺憾地道“這次皇爺爺將幾乎將整個錦衣衛力量都調過來給我指派,朝廷能使用到的江湖幫派也都征集了。但是依然給曹由校這個所謂的前魏攝政王跑了,施風雷也沒有抓住。這兩個任務的主要目標都沒有實現,感覺有負皇爺爺所托啊。哎,若非曹由校突然駕臨,多給我兩天時間,我肯定先把那條索橋給毀了。那麽就可以甕中捉鱉了。”
盛子庸微笑道“太孫莫要氣餒,把自己的功勞給抹殺了。依我看來,本次行動功勞主要有三個,最大的亮點莫過於誅殺了前魏湘王,宗師曹由栩,這樣的人非常危險,有他在一日,我們寢食難安。”
皇太孫容色稍緩,點頭道“的確如此,幸虧這次有戴一鳴在,沒有他,要留下曹由栩千難萬難啊。”說到這,皇太孫歎息道”可惜這個戴一鳴與鄭三桂乃是連襟關係,難以為我所用“
盛子庸微笑道”太孫過慮了,其他人不知道,但戴一鳴此人就是一個因利忘義之輩,隻要給的利益足夠多,他肯定會倒向我們。想當年,他不就是因為利益倒向鄭三桂,甚至帶頭偷襲他的義兄展紹?“看到皇太孫頻頻點頭,盛子庸胸有成竹地微笑道”隻要利益收買的,那麽就不是問題了。我們就投其所好即可,據我所知,戴一鳴最好的是兩樣東西:一是漁色,他家中姬妾成群;二是就是名,這包括兩部分,一是官位,二是江湖的名聲,他因展紹之事,被江湖戲稱為無義侯,這是他的錐心之疼啊“
皇太孫哈哈大笑道”盛愛卿,真有你的。那你繼續總結本次行動的其他好處。本王寫給皇爺爺的報告中也更容易切中肯綮“
盛子庸點頭繼續道“第二個嘛,當然是搗毀了施風雷十年苦心經營的駐點了,這個就無需累述了;第三就是營救了郡主,維係好了與睦王的關係。我們之前對刺殺郡主的幕後黑手秘而不宣的做法,估計難逃睦王雙眼。但是這次我們行動的計劃可是讓侯豹全程參與的了,燕王都不知道,可見王爺你對睦王的推心置腹。相信雄圖大略如睦王也是了解的。臣建議,郡主既然已被你救下,那麽王爺你可以稍微自降身價去慰問一下,畢竟她可是我朝兩大才女之一,且這次受到的驚嚇不輕。……“
說到這裏,盛子庸敏銳地發現皇太孫皇太孫臉色有點尷尬,馬上閉嘴看看皇太孫有沒有進一步說明。
果然太孫稍微猶豫了一下,迴顧四周,確定沒人後,歎了一口氣道“本王如何不知,今天一早迴到縣衙後,就馬上主動去拜訪郡主了,但是她的丫鬟迴複說郡主的確受到驚嚇,且被囚月餘,容顏憔悴,所以想心情平複後再與我相見。”
盛子庸沒想到鄭端允居然不見皇太孫,但旋即開解道“太孫莫煩惱,反正郡主是要參加詩友會的,太孫和她一起同往,何愁無相見的機會呢?”
皇太孫苦笑道“問題就是出現在這裏,她的 丫鬟還跟我說,這次刺殺讓郡主覺得心灰意冷,所以想不日就離開這裏,不再參加詩友會了,直接返迴睦州”
“啊,郡主不參加詩友會?”盛子庸臉上有點色變。這次邀請鄭端允參加,其實是太孫智囊團的一個計劃,目的就是借此為太孫助勢,畢竟本次目的是收買文人的心,而這些人最吃才子佳人這一套。現在鄭端允無故爽約,裏麵是不是有什麽貓膩呢?想著想著,盛子庸突然心中咯噔一下,細思極恐,臉上出現奇怪的表情。
這樣的表情變化,無法逃避皇太孫的雙眼,他疑惑地看著盛子庸。看到主子詢問的眼神,盛子庸壓低聲音問道“太孫,有個問題想問你,不知該否當問”
皇太孫看到對方凝重的神色,點點頭示意對方繼續問。
盛子庸咬咬牙,硬著頭皮問道“太孫,畢竟郡主此次失蹤太久,若名節清白有損,那麽……”
皇太孫瞬間明白了,前段時間主要精力都放在營救郡主,找出真兇上,沒有太多往這方麵想。但現在想來,的確郡主失蹤太久,被前魏擄走這段時間不用說了,即使是那個死士單獨陪著的這段時間,也是有口難辯。畢竟即使民間,對於女子失貞的事情看的也無比重要,更何況是皇家,鄭端允乃是皇爺爺給自己欽點未來母儀天下的皇後啊。難道鄭端允是因為失貞,對自己愧疚所以才不見自己嗎?”。越想越是這樣,皇太孫臉色越來越難看。
盛子庸不再說話,默默等著對方的指示。
良久,皇太孫咬了咬牙,好像下了決心似的,堅決地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即使發生了那個事情。為了與睦王聯姻,這些問題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盛子庸欣慰地看著皇太孫,太孫已經成熟了,已經知道如何取舍,不枉自己全心全意輔助與他,馬上跪拜道“太孫如此英明,何愁大事不成!”
皇太孫馬上扶起盛子庸,真切地道“愛卿待我如斯,本王若他日順利登位,必將厚待。那麽對於這件事情,愛卿教我如何處置”
盛子庸沉吟半刻,道“鑒於郡主乃一介女流,在心境未成熟的情況下,遭此大變,恐怕與王爺相見時,因懾於王爺威嚴,怕說出一些無法挽迴的話語。為此,臣建議太孫明天以詩友會舉辦在即,要馬上去曲阜安排為由,盡快啟程到曲阜,這次暫時不與郡主相見。”
皇太孫點頭道“愛卿所言甚是,既然今天本王已經求見過郡主,那麽本王就馬上啟程至曲阜。的確那裏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為了圍捕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了。”
盛子庸對於皇太孫的坐言起行非常滿意,繼續獻計道“至於這次抓獲的前魏餘孽,說白了這些小魚小蝦的也沒有太大價值,我們就做一個順水人情,全部往睦州送。讓睦州來處理就可以了,他們審出什麽問題,特別是郡主在囚禁期間發生的事情,怎麽保密也是他們的事了。”
皇太孫連聲稱是。
看到皇太孫對自己言聽計從,盛子庸繼續道“至於太孫您一開始提到的沒能解決曹由校和施風雷的問題,臣覺得若無法同時捉到二人的話,那麽兩人同時逃脫總比隻是逃脫一人更好。”
聽到這句話,皇太孫眼中一亮,忙道“此話怎講?愛卿直說。”
盛子庸充滿自信地道“據臣所知,曹由校與施風雷一直不對付。施風雷等老臣子一直支持現在的魏帝親政;這就難免與想把持朝政的曹由校發生衝突。原來曹由校勢大,但隨著曹由栩的隕落,雙方已經又拉成均勢。而且曹由校本次刺殺嫁禍得不償失,肯定會遭到施風雷等逼宮。因此,這次讓施風雷也一並逃脫,前魏就有好戲看了……”
驚心動魄的圍剿結束了,總指揮皇太孫聽完各隊的報告後,屏退左右,僅留下盛子庸,顯得心事重重的樣子。
盛子庸見狀,微笑道“太孫,有心事?”
皇太孫孫允炆臉色有點難看,非常遺憾地道“這次皇爺爺將幾乎將整個錦衣衛力量都調過來給我指派,朝廷能使用到的江湖幫派也都征集了。但是依然給曹由校這個所謂的前魏攝政王跑了,施風雷也沒有抓住。這兩個任務的主要目標都沒有實現,感覺有負皇爺爺所托啊。哎,若非曹由校突然駕臨,多給我兩天時間,我肯定先把那條索橋給毀了。那麽就可以甕中捉鱉了。”
盛子庸微笑道“太孫莫要氣餒,把自己的功勞給抹殺了。依我看來,本次行動功勞主要有三個,最大的亮點莫過於誅殺了前魏湘王,宗師曹由栩,這樣的人非常危險,有他在一日,我們寢食難安。”
皇太孫容色稍緩,點頭道“的確如此,幸虧這次有戴一鳴在,沒有他,要留下曹由栩千難萬難啊。”說到這,皇太孫歎息道”可惜這個戴一鳴與鄭三桂乃是連襟關係,難以為我所用“
盛子庸微笑道”太孫過慮了,其他人不知道,但戴一鳴此人就是一個因利忘義之輩,隻要給的利益足夠多,他肯定會倒向我們。想當年,他不就是因為利益倒向鄭三桂,甚至帶頭偷襲他的義兄展紹?“看到皇太孫頻頻點頭,盛子庸胸有成竹地微笑道”隻要利益收買的,那麽就不是問題了。我們就投其所好即可,據我所知,戴一鳴最好的是兩樣東西:一是漁色,他家中姬妾成群;二是就是名,這包括兩部分,一是官位,二是江湖的名聲,他因展紹之事,被江湖戲稱為無義侯,這是他的錐心之疼啊“
皇太孫哈哈大笑道”盛愛卿,真有你的。那你繼續總結本次行動的其他好處。本王寫給皇爺爺的報告中也更容易切中肯綮“
盛子庸點頭繼續道“第二個嘛,當然是搗毀了施風雷十年苦心經營的駐點了,這個就無需累述了;第三就是營救了郡主,維係好了與睦王的關係。我們之前對刺殺郡主的幕後黑手秘而不宣的做法,估計難逃睦王雙眼。但是這次我們行動的計劃可是讓侯豹全程參與的了,燕王都不知道,可見王爺你對睦王的推心置腹。相信雄圖大略如睦王也是了解的。臣建議,郡主既然已被你救下,那麽王爺你可以稍微自降身價去慰問一下,畢竟她可是我朝兩大才女之一,且這次受到的驚嚇不輕。……“
說到這裏,盛子庸敏銳地發現皇太孫皇太孫臉色有點尷尬,馬上閉嘴看看皇太孫有沒有進一步說明。
果然太孫稍微猶豫了一下,迴顧四周,確定沒人後,歎了一口氣道“本王如何不知,今天一早迴到縣衙後,就馬上主動去拜訪郡主了,但是她的丫鬟迴複說郡主的確受到驚嚇,且被囚月餘,容顏憔悴,所以想心情平複後再與我相見。”
盛子庸沒想到鄭端允居然不見皇太孫,但旋即開解道“太孫莫煩惱,反正郡主是要參加詩友會的,太孫和她一起同往,何愁無相見的機會呢?”
皇太孫苦笑道“問題就是出現在這裏,她的 丫鬟還跟我說,這次刺殺讓郡主覺得心灰意冷,所以想不日就離開這裏,不再參加詩友會了,直接返迴睦州”
“啊,郡主不參加詩友會?”盛子庸臉上有點色變。這次邀請鄭端允參加,其實是太孫智囊團的一個計劃,目的就是借此為太孫助勢,畢竟本次目的是收買文人的心,而這些人最吃才子佳人這一套。現在鄭端允無故爽約,裏麵是不是有什麽貓膩呢?想著想著,盛子庸突然心中咯噔一下,細思極恐,臉上出現奇怪的表情。
這樣的表情變化,無法逃避皇太孫的雙眼,他疑惑地看著盛子庸。看到主子詢問的眼神,盛子庸壓低聲音問道“太孫,有個問題想問你,不知該否當問”
皇太孫看到對方凝重的神色,點點頭示意對方繼續問。
盛子庸咬咬牙,硬著頭皮問道“太孫,畢竟郡主此次失蹤太久,若名節清白有損,那麽……”
皇太孫瞬間明白了,前段時間主要精力都放在營救郡主,找出真兇上,沒有太多往這方麵想。但現在想來,的確郡主失蹤太久,被前魏擄走這段時間不用說了,即使是那個死士單獨陪著的這段時間,也是有口難辯。畢竟即使民間,對於女子失貞的事情看的也無比重要,更何況是皇家,鄭端允乃是皇爺爺給自己欽點未來母儀天下的皇後啊。難道鄭端允是因為失貞,對自己愧疚所以才不見自己嗎?”。越想越是這樣,皇太孫臉色越來越難看。
盛子庸不再說話,默默等著對方的指示。
良久,皇太孫咬了咬牙,好像下了決心似的,堅決地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即使發生了那個事情。為了與睦王聯姻,這些問題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盛子庸欣慰地看著皇太孫,太孫已經成熟了,已經知道如何取舍,不枉自己全心全意輔助與他,馬上跪拜道“太孫如此英明,何愁大事不成!”
皇太孫馬上扶起盛子庸,真切地道“愛卿待我如斯,本王若他日順利登位,必將厚待。那麽對於這件事情,愛卿教我如何處置”
盛子庸沉吟半刻,道“鑒於郡主乃一介女流,在心境未成熟的情況下,遭此大變,恐怕與王爺相見時,因懾於王爺威嚴,怕說出一些無法挽迴的話語。為此,臣建議太孫明天以詩友會舉辦在即,要馬上去曲阜安排為由,盡快啟程到曲阜,這次暫時不與郡主相見。”
皇太孫點頭道“愛卿所言甚是,既然今天本王已經求見過郡主,那麽本王就馬上啟程至曲阜。的確那裏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為了圍捕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了。”
盛子庸對於皇太孫的坐言起行非常滿意,繼續獻計道“至於這次抓獲的前魏餘孽,說白了這些小魚小蝦的也沒有太大價值,我們就做一個順水人情,全部往睦州送。讓睦州來處理就可以了,他們審出什麽問題,特別是郡主在囚禁期間發生的事情,怎麽保密也是他們的事了。”
皇太孫連聲稱是。
看到皇太孫對自己言聽計從,盛子庸繼續道“至於太孫您一開始提到的沒能解決曹由校和施風雷的問題,臣覺得若無法同時捉到二人的話,那麽兩人同時逃脫總比隻是逃脫一人更好。”
聽到這句話,皇太孫眼中一亮,忙道“此話怎講?愛卿直說。”
盛子庸充滿自信地道“據臣所知,曹由校與施風雷一直不對付。施風雷等老臣子一直支持現在的魏帝親政;這就難免與想把持朝政的曹由校發生衝突。原來曹由校勢大,但隨著曹由栩的隕落,雙方已經又拉成均勢。而且曹由校本次刺殺嫁禍得不償失,肯定會遭到施風雷等逼宮。因此,這次讓施風雷也一並逃脫,前魏就有好戲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