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打開地圖,便能很輕鬆地觀察到意大利戰場的形勢。
所謂的倫巴第,實則是夾在阿爾卑斯山脈與利古裏亞-亞平寧山脈間的一條巨大走廊,它自西而東,由三塊平原,即皮埃蒙特平原、波河平原還有威尼托平原綴連而成。
波河橫貫整個倫巴第而過,阿爾卑斯山麓流下來的河流,豎著從它的北岸注入,而亞平寧山脈的河流則相反。
對事前就對意大利地形進行過縝密偵查的拿破侖來說,波河的北岸和南岸雖然都有山脈,都有支流,可一旦放在軍事上,就是截然不同的姿態:奧地利倫巴第省區的首府在米蘭,它位於波河北岸,可被好幾道阿爾卑斯山流出的支流所阻隔著,並且這些河流非常湍急,給行軍造成極大困難,而他和皮埃蒙特王國簽署條約後,意大利方麵軍得到了亞曆山德裏亞要塞,這座要塞則位於波河南岸,其和意大利中部的戰略支點皮亞琴察城間,是沒有什麽支流阻擋的——亞平寧山脈的支流,要至帕爾馬城更東麵才會密集起來。
六萬意大利方麵軍:其中有一個“皮埃蒙特師”是拿破侖招募的當地兵為主組建起來的,還有一個則是剛剛加入的拉納師,這個師有兩個半旅是意大利俘虜改編的,但最精銳的明顯是單獨的兩個擲彈兵營,在波河南岸長驅而行,是暢通無阻。
至於奧地利方的武姆澤集團軍,似乎並不打算在米蘭、布雷西亞otg2ntc=一帶和拿破侖決戰,因武姆澤分析道,廣闊的波河平原自古以來就是名副其實的“戰爭之鄉”,它平坦的田野幾乎能和佛蘭德斯相媲美,三百年前就是法蘭西和哈布斯堡帝國這兩個強大敵對勢力互相頻繁爭奪的走廊。正因波河平原是非常容易調遣軍隊的,武姆澤認為在這裏和法軍麵對麵,對拿破侖更有利,“我在萊茵河戰場上所知悉的,法國軍隊比起我方來說更加靈活,他們以師為戰略單位,能以半旅和營為機動單位,可比我們更快趕赴戰場更快投入戰鬥,使用預備隊也更為得心應手。”
於是武姆澤的方案就是,全軍退居到倫巴第省區和威尼托平原交界處,位於波河中段東北側的曼圖亞要塞(現在通常叫曼托瓦)處,為此奧地利實則放棄了米蘭城的防禦,因武姆澤認為這座城牆還是中古高薄式樣的都市,是沒法經受敵人兇狠炮擊的,“還不如抓緊時間鞏固曼圖亞要塞的城防,它是個擁有河流和湖泊環繞的大多麵堡,我要儲備足量的彈藥和糧秣,堅守住曼圖亞,帝國在意大利的屏障門戶就絕不會丟失。”
護憲公菲利克斯準備“向心合擊維也納”的雄偉計劃,並不是什麽秘密。
奧地利的對策,自然一是守住萊茵河門戶維爾茨堡,二是守住意大利門戶。
曼圖亞所在的“四角地”正是意大利抗擊來自西部侵略的堡壘地帶,所謂的“四角”,就是位於此地帶四個角落的堅固要塞,即明喬河畔的曼圖亞、佩斯基耶拉,還有阿迪傑河畔的維羅納和萊尼亞戈,但隻有曼圖亞要塞屬於奧地利,其餘三座則屬於威尼斯。不過對武姆澤來說,隻要能守住曼圖亞,就能守住這個四角地,從而就能遏製住米蘭周圍的軍事力量,還能將己方軍隊投射到整個波河兩岸,威脅法軍的交通線。
先前,護憲公有意給拿破侖來信,一麵敲打拿破侖獨斷和薩伏伊江浙湖漢北王室媾和的行為,一麵又恫嚇他說,要分割意大利方麵軍,把五個師分出兩個師並入巴拉斯的阿爾卑斯方麵軍。
https://
“攻打米蘭的任務,我準備交給保羅.巴拉斯將軍。至於你,穿過亞平寧山脈,去牽製教皇國和托斯卡納的敵人,配合巴拉斯的行動。”菲利克斯如是說。
嚇得拿破侖趕緊迴信訴求,他堅持己見,“護憲公閣下您是懂得戰略的,整個執政府沒有人比你更懂(有個比你懂的卡爾諾被你擼下去了),在意大利戰場擁有一個蹩腳的司令官也比擁有兩個優秀的司令官要好。戰爭就像執政一樣,關鍵在於機智,我擁有著亞曆山德裏亞要塞,從波河南岸迂迴去攻擊米蘭和曼圖亞,如果讓巴拉斯將軍去,那他就必須得冒著重重的危險,很可能會落入到武姆澤預設的陷阱中......護憲公閣下,意大利的哈布斯堡軍隊雖比萊茵河的要弱,可還遠未到被打垮的地步,曼圖亞依舊是嚴重的威脅,現在將我的方麵軍拆分是十分危險的......這裏有一張三十萬法郎的匯票,希望能在楓丹白露宮的修繕裏派上用場。
永遠尊重您的拿破侖.波拿巴 ”
最後,菲利克斯便迴了封簡短有力的信箋:
“好好fac,我還將拉納師歸並你指揮。”
拿破侖便向打了雞血般,“全軍,向皮亞琴察進軍!”
春末,意大利酷熱的日頭懸在亞平寧光禿禿山峰上,真正行走在波河南岸的意大利方麵軍官兵,才察覺就算沒有激流阻礙,也是非常艱辛。
這裏到處都是稻田和泥淖,上個世紀農業革命進入到意大利時,全都種上了水稻和玉米,糧食的畝產增多,田地需要的人手也同時減少了,一旦有田地管理疏忽,就會退化為大片汙泥淤積的沼澤。
使用望遠鏡在山坡上了望行軍隊列的拿破侖,隻看到無遮無擋的紅色、金色陽光籠罩下,什麽東西都冉冉地冒著蒸汽,青色的玉米田,綠色的水稻田,一片片拚接著,隻留出蜿蜒的小路,士兵們汗流浹背地拖著騾馬、大炮和彈藥車,從水田裏跋涉而過,十分緩慢。
“要是奧地利人派遣幾支縱隊,在河對岸發炮轟擊,那我的損失就大了。”拿破侖不由得暗暗害怕。
所幸的是,武姆澤正瘋狂地在曼圖亞要塞和周邊進行部署,無暇阻擾拿破侖的行軍。
沿路上遇到個村鎮,意大利方麵軍就索取給養,扔下法郎紙幣作為交換,好在這裏雖然難行,但糧食是絕對充裕的,法軍士兵成群結隊地蹲在道路兩邊,支起熱氣騰騰的鐵鍋,隻顧把稻米和玉米往裏麵填,然後用勺子你一下我一下地吃。
沒多久,大軍就有許多腹瀉的。
再往後,意大利方麵軍因行軍地區潮濕,稻田裏多有蚊蟲,瘧疾開始可怕地蔓延起來。
意識到情況不妙的拿破侖,認為皮亞琴察附近是召集不到足夠的醫生和藥品的,他必須要橫跨波河,往北奪取米蘭城,整個倫巴第隻有這座大城才能給部隊提供足夠的醫療保障。
然而此刻,已完成軍隊重組的奧地利元帥武姆澤親自領著一支強大的分遣隊,突進到皮亞琴察對麵的河岸,拿破侖便采取了犄角並進的強攻戰術:新來的讓.拉納師據守皮亞琴察渡口,自己則帶著意大利方麵軍的精銳縱隊,從下遊的另外個渡口衝過去,包抄武姆澤的分遣隊。
拉納很快就展示了他的能力,他帶著師裏僅有兩個擲彈兵營,掘土,砍伐蘆葦,建起個堅固的橋頭堡陣地,然後便讓兩個半旅的皮埃蒙特士兵,故意打著各色戰旗,向波河上遊逆行,讓武姆澤元帥誤判法軍主力渡河點在彼處。
傍晚時分,下遊的拿破侖軍利用橋梁、小船,迅速渡過了八個營,出現在武姆澤的側翼。
“武姆澤不敢在野外和我決戰的,我能洞察這位的心理,雖然出身在阿爾薩斯,可七十歲的武姆澤在如此長的戎馬生涯裏早已‘奧地利化’,他想打的是場精巧、熟練,充滿迂迴、保持性價比的戰爭,而我則不同,我隻想盡最大努力獲得勝利——因為我欠了後勤委員會七百萬法郎呢!所以我隻想衝向米蘭,而武姆澤但凡能返迴安全舒適的曼圖亞的話,便絕不會和我硬碰硬。”
拿破侖推測的沒錯,武姆澤的分遣隊很快就順著南北流向的阿達河撤退。
“給我追上去,消滅他們。”
從皮亞琴察渡口橋頭堡實施追擊的拉納速度宛若閃電,這位和繆拉都是加斯科涅人,喜歡說大話,但同樣格外機敏,拉納雖為師長,可帶在身邊的還是那兩個擲彈兵營,革命軍擲彈兵們輕裝疾奔,腳底板就像是鐵打一般,越過沼澤、田地,死死咬住武姆澤分遣隊,經過兩個晝夜的追擊,於洛迪地區捕捉到了奧軍的後衛部隊。
其時,指揮後衛的是在蒙特諾特戰役裏被打得慘敗的塞伯坦道夫少將。
結果,在阿達河西岸的賽爾米尼鎮,拉納的擲彈兵和塞伯坦道夫少將的五千士兵交火。
一麵淒厲地大唿“法國大炮來啦!”
一麵則是雄壯的“抓住武姆澤和阿爾托熱,全殲奧地利大軍!”
緊接著海潮般的排槍對射聲,壓過了如此的叫喊。
其實是淩晨,阿達河上滿是晨光和霧氣,還有槍炮的閃爍,塞伯坦道夫少將認為法軍最厲害的大炮就快到來,於是指揮大部分士兵順著洛迪木橋向對岸逃遁。
而拉納則帶著數百擲彈兵,趁機突入到城牆堅固的賽爾米尼鎮內,肅清了據守的少量奧地利兵,早晨八點鍾,後繼隊伍的騎炮率先趕到,迅速沿著鎮子布設了發射陣地。
對麵,奧地利守橋部隊共有九個營,其中三個是最精銳的匈牙利擲彈兵,沿著橋口、堤道和山崗布置了兩道戰線,還得到兩西西裏四個中隊的龍騎兵,和十二門火炮的支援。
激烈的炮戰開始了,拉納和炮兵主任萊斯皮納斯商定:“將兩門炮死死瞄準木橋橋頭,派選最優良的炮手去操作,見到企圖毀橋的敵軍人員,就狠狠地轟擊,不讓他們得逞!”
於是這兩門推到河岸最前麵的四磅騎兵炮,一旦看到對麵橋口出現白色軍服的匈牙利擲彈兵,就連續不斷地對其猛轟;而對岸,奧軍十二門六磅炮,也瘋狂地對著這兩門炮射擊,企圖對其壓製消滅,炮組人員傷亡殆盡後,就換另外一組上去,差不多一個小時後,這兩組也悉數犧牲或重傷,炮管上是熱氣繚繞,血跡斑斑。
這時拿破侖的方麵軍主力抵達,司令官看到這情景,二話不說,和四位無名炮兵衝到其中一門騎炮邊,臨時組成了炮組,“聽我的口令,掩護大軍渡河爭橋。”頭發亂蓬蓬的司令官目光銳利,義無反顧,他自己測算,指揮炮口調整、裝彈、射擊,宛若個炮兵下士。
很快,“小伍長”這個諢號,其後就在整個意大利方麵軍傳開了,“俺們司令官就像個伍長那樣,指揮著一門炮。”
當法軍
其餘大炮都架好,沿著對麵河岸進行覆蓋式炮擊時,賽爾米尼鎮的城牆後,拉納第一個拔出劍來,帶著擲彈兵們怒吼著衝上木橋,和拉納一起的,還有馬塞納、萊昂納爾等高級指揮官,三色旗紛雜搖動,他們和普通士兵們並肩,冒著奧軍的炮火,前仆後繼,踏著搖搖欲墜的橋梁,猛衝猛打:許多法軍士兵在擁堵中,索性跳下橋身,泅水前進。
其餘的師,也紛紛渡河猛攻。
支撐不住的奧軍丟棄陣地,向曼圖亞敗退,死傷、被俘近三千人。
取得洛迪橋強攻戰勝利的拿破侖,不聞不問,繼續向米蘭城挺近。
五月六日,蘭道城一支三千人的守備隊伍,在指揮官德.勞巴蒂爾上校帶領下,行走在萊茵河的岸邊,他們的目的地是曼海姆城,在那與儒爾當將軍會師。
護憲公於法蘭西革命執政府中發出的告示,就張貼在蘭道城教堂的山牆上,內容言簡意賅:
“忠勇的革命軍將士們,讓我們在奧地利都城維也納升起三色旗,痛飲勝利美酒。”
這支守備隊伍在之前圍繞著萊茵河兩岸的戰爭裏,功勳卓著,多次擊退過普魯士、奧地利的圍城攻勢,勞巴蒂爾上校的胸前剛剛佩戴了枚閃閃發亮的勳章,讓士兵們很是羨慕尊重。
“上校,你說咱們將來能到巴黎宮殿裏,得到護憲公的親自接見,然後表展嗎?”
“傻蛋,那讀作‘表彰’。”
“俺是阿爾薩斯人,法語說不利索。”
“維也納在哪?”
“聽說越過萊茵河向東,走從斯特拉斯堡到巴黎差不多遠的路,就到了。”
勞巴蒂爾上校這時迴頭揮手,很有信心對七嘴八舌的將士們說:
“維也納,我們一定會打到維也納的,也一定會得到護憲公表彰的,所有人!”
“對的上校,到時候所有人都和平啦都有好日子過。”
從巴塞爾城開始,萊茵河突然急轉彎,像是個在跑道上摔倒的選手,膝蓋狠狠砸落,河水滿溢在兩岸土地,下雨時水麵暴漲,形成星星點點的河洲島嶼,還有草澤,幹涸時就露出很多陸地,河水直到科布倫茨,才有了明確的河岸線,這支年輕共和國的“蘭道支隊”,有說有笑,士氣旺盛地穿行在被夕陽照得一片金色的河堤旁,不斷舉拳唿應著上校的鼓舞。
按,法蘭西革命執政府國防部的作戰計劃:
“攻入維也納,以萊茵河地區為跳板最為便捷,故以德意誌大集團軍為主力,意大利的兩個方麵軍須全力做好配合戰鬥。”
(本卷終)
下載【看書助手APP】官網:.kanshuzhushou 無廣告、全部免費!
所謂的倫巴第,實則是夾在阿爾卑斯山脈與利古裏亞-亞平寧山脈間的一條巨大走廊,它自西而東,由三塊平原,即皮埃蒙特平原、波河平原還有威尼托平原綴連而成。
波河橫貫整個倫巴第而過,阿爾卑斯山麓流下來的河流,豎著從它的北岸注入,而亞平寧山脈的河流則相反。
對事前就對意大利地形進行過縝密偵查的拿破侖來說,波河的北岸和南岸雖然都有山脈,都有支流,可一旦放在軍事上,就是截然不同的姿態:奧地利倫巴第省區的首府在米蘭,它位於波河北岸,可被好幾道阿爾卑斯山流出的支流所阻隔著,並且這些河流非常湍急,給行軍造成極大困難,而他和皮埃蒙特王國簽署條約後,意大利方麵軍得到了亞曆山德裏亞要塞,這座要塞則位於波河南岸,其和意大利中部的戰略支點皮亞琴察城間,是沒有什麽支流阻擋的——亞平寧山脈的支流,要至帕爾馬城更東麵才會密集起來。
六萬意大利方麵軍:其中有一個“皮埃蒙特師”是拿破侖招募的當地兵為主組建起來的,還有一個則是剛剛加入的拉納師,這個師有兩個半旅是意大利俘虜改編的,但最精銳的明顯是單獨的兩個擲彈兵營,在波河南岸長驅而行,是暢通無阻。
至於奧地利方的武姆澤集團軍,似乎並不打算在米蘭、布雷西亞otg2ntc=一帶和拿破侖決戰,因武姆澤分析道,廣闊的波河平原自古以來就是名副其實的“戰爭之鄉”,它平坦的田野幾乎能和佛蘭德斯相媲美,三百年前就是法蘭西和哈布斯堡帝國這兩個強大敵對勢力互相頻繁爭奪的走廊。正因波河平原是非常容易調遣軍隊的,武姆澤認為在這裏和法軍麵對麵,對拿破侖更有利,“我在萊茵河戰場上所知悉的,法國軍隊比起我方來說更加靈活,他們以師為戰略單位,能以半旅和營為機動單位,可比我們更快趕赴戰場更快投入戰鬥,使用預備隊也更為得心應手。”
於是武姆澤的方案就是,全軍退居到倫巴第省區和威尼托平原交界處,位於波河中段東北側的曼圖亞要塞(現在通常叫曼托瓦)處,為此奧地利實則放棄了米蘭城的防禦,因武姆澤認為這座城牆還是中古高薄式樣的都市,是沒法經受敵人兇狠炮擊的,“還不如抓緊時間鞏固曼圖亞要塞的城防,它是個擁有河流和湖泊環繞的大多麵堡,我要儲備足量的彈藥和糧秣,堅守住曼圖亞,帝國在意大利的屏障門戶就絕不會丟失。”
護憲公菲利克斯準備“向心合擊維也納”的雄偉計劃,並不是什麽秘密。
奧地利的對策,自然一是守住萊茵河門戶維爾茨堡,二是守住意大利門戶。
曼圖亞所在的“四角地”正是意大利抗擊來自西部侵略的堡壘地帶,所謂的“四角”,就是位於此地帶四個角落的堅固要塞,即明喬河畔的曼圖亞、佩斯基耶拉,還有阿迪傑河畔的維羅納和萊尼亞戈,但隻有曼圖亞要塞屬於奧地利,其餘三座則屬於威尼斯。不過對武姆澤來說,隻要能守住曼圖亞,就能守住這個四角地,從而就能遏製住米蘭周圍的軍事力量,還能將己方軍隊投射到整個波河兩岸,威脅法軍的交通線。
先前,護憲公有意給拿破侖來信,一麵敲打拿破侖獨斷和薩伏伊江浙湖漢北王室媾和的行為,一麵又恫嚇他說,要分割意大利方麵軍,把五個師分出兩個師並入巴拉斯的阿爾卑斯方麵軍。
https://
“攻打米蘭的任務,我準備交給保羅.巴拉斯將軍。至於你,穿過亞平寧山脈,去牽製教皇國和托斯卡納的敵人,配合巴拉斯的行動。”菲利克斯如是說。
嚇得拿破侖趕緊迴信訴求,他堅持己見,“護憲公閣下您是懂得戰略的,整個執政府沒有人比你更懂(有個比你懂的卡爾諾被你擼下去了),在意大利戰場擁有一個蹩腳的司令官也比擁有兩個優秀的司令官要好。戰爭就像執政一樣,關鍵在於機智,我擁有著亞曆山德裏亞要塞,從波河南岸迂迴去攻擊米蘭和曼圖亞,如果讓巴拉斯將軍去,那他就必須得冒著重重的危險,很可能會落入到武姆澤預設的陷阱中......護憲公閣下,意大利的哈布斯堡軍隊雖比萊茵河的要弱,可還遠未到被打垮的地步,曼圖亞依舊是嚴重的威脅,現在將我的方麵軍拆分是十分危險的......這裏有一張三十萬法郎的匯票,希望能在楓丹白露宮的修繕裏派上用場。
永遠尊重您的拿破侖.波拿巴 ”
最後,菲利克斯便迴了封簡短有力的信箋:
“好好fac,我還將拉納師歸並你指揮。”
拿破侖便向打了雞血般,“全軍,向皮亞琴察進軍!”
春末,意大利酷熱的日頭懸在亞平寧光禿禿山峰上,真正行走在波河南岸的意大利方麵軍官兵,才察覺就算沒有激流阻礙,也是非常艱辛。
這裏到處都是稻田和泥淖,上個世紀農業革命進入到意大利時,全都種上了水稻和玉米,糧食的畝產增多,田地需要的人手也同時減少了,一旦有田地管理疏忽,就會退化為大片汙泥淤積的沼澤。
使用望遠鏡在山坡上了望行軍隊列的拿破侖,隻看到無遮無擋的紅色、金色陽光籠罩下,什麽東西都冉冉地冒著蒸汽,青色的玉米田,綠色的水稻田,一片片拚接著,隻留出蜿蜒的小路,士兵們汗流浹背地拖著騾馬、大炮和彈藥車,從水田裏跋涉而過,十分緩慢。
“要是奧地利人派遣幾支縱隊,在河對岸發炮轟擊,那我的損失就大了。”拿破侖不由得暗暗害怕。
所幸的是,武姆澤正瘋狂地在曼圖亞要塞和周邊進行部署,無暇阻擾拿破侖的行軍。
沿路上遇到個村鎮,意大利方麵軍就索取給養,扔下法郎紙幣作為交換,好在這裏雖然難行,但糧食是絕對充裕的,法軍士兵成群結隊地蹲在道路兩邊,支起熱氣騰騰的鐵鍋,隻顧把稻米和玉米往裏麵填,然後用勺子你一下我一下地吃。
沒多久,大軍就有許多腹瀉的。
再往後,意大利方麵軍因行軍地區潮濕,稻田裏多有蚊蟲,瘧疾開始可怕地蔓延起來。
意識到情況不妙的拿破侖,認為皮亞琴察附近是召集不到足夠的醫生和藥品的,他必須要橫跨波河,往北奪取米蘭城,整個倫巴第隻有這座大城才能給部隊提供足夠的醫療保障。
然而此刻,已完成軍隊重組的奧地利元帥武姆澤親自領著一支強大的分遣隊,突進到皮亞琴察對麵的河岸,拿破侖便采取了犄角並進的強攻戰術:新來的讓.拉納師據守皮亞琴察渡口,自己則帶著意大利方麵軍的精銳縱隊,從下遊的另外個渡口衝過去,包抄武姆澤的分遣隊。
拉納很快就展示了他的能力,他帶著師裏僅有兩個擲彈兵營,掘土,砍伐蘆葦,建起個堅固的橋頭堡陣地,然後便讓兩個半旅的皮埃蒙特士兵,故意打著各色戰旗,向波河上遊逆行,讓武姆澤元帥誤判法軍主力渡河點在彼處。
傍晚時分,下遊的拿破侖軍利用橋梁、小船,迅速渡過了八個營,出現在武姆澤的側翼。
“武姆澤不敢在野外和我決戰的,我能洞察這位的心理,雖然出身在阿爾薩斯,可七十歲的武姆澤在如此長的戎馬生涯裏早已‘奧地利化’,他想打的是場精巧、熟練,充滿迂迴、保持性價比的戰爭,而我則不同,我隻想盡最大努力獲得勝利——因為我欠了後勤委員會七百萬法郎呢!所以我隻想衝向米蘭,而武姆澤但凡能返迴安全舒適的曼圖亞的話,便絕不會和我硬碰硬。”
拿破侖推測的沒錯,武姆澤的分遣隊很快就順著南北流向的阿達河撤退。
“給我追上去,消滅他們。”
從皮亞琴察渡口橋頭堡實施追擊的拉納速度宛若閃電,這位和繆拉都是加斯科涅人,喜歡說大話,但同樣格外機敏,拉納雖為師長,可帶在身邊的還是那兩個擲彈兵營,革命軍擲彈兵們輕裝疾奔,腳底板就像是鐵打一般,越過沼澤、田地,死死咬住武姆澤分遣隊,經過兩個晝夜的追擊,於洛迪地區捕捉到了奧軍的後衛部隊。
其時,指揮後衛的是在蒙特諾特戰役裏被打得慘敗的塞伯坦道夫少將。
結果,在阿達河西岸的賽爾米尼鎮,拉納的擲彈兵和塞伯坦道夫少將的五千士兵交火。
一麵淒厲地大唿“法國大炮來啦!”
一麵則是雄壯的“抓住武姆澤和阿爾托熱,全殲奧地利大軍!”
緊接著海潮般的排槍對射聲,壓過了如此的叫喊。
其實是淩晨,阿達河上滿是晨光和霧氣,還有槍炮的閃爍,塞伯坦道夫少將認為法軍最厲害的大炮就快到來,於是指揮大部分士兵順著洛迪木橋向對岸逃遁。
而拉納則帶著數百擲彈兵,趁機突入到城牆堅固的賽爾米尼鎮內,肅清了據守的少量奧地利兵,早晨八點鍾,後繼隊伍的騎炮率先趕到,迅速沿著鎮子布設了發射陣地。
對麵,奧地利守橋部隊共有九個營,其中三個是最精銳的匈牙利擲彈兵,沿著橋口、堤道和山崗布置了兩道戰線,還得到兩西西裏四個中隊的龍騎兵,和十二門火炮的支援。
激烈的炮戰開始了,拉納和炮兵主任萊斯皮納斯商定:“將兩門炮死死瞄準木橋橋頭,派選最優良的炮手去操作,見到企圖毀橋的敵軍人員,就狠狠地轟擊,不讓他們得逞!”
於是這兩門推到河岸最前麵的四磅騎兵炮,一旦看到對麵橋口出現白色軍服的匈牙利擲彈兵,就連續不斷地對其猛轟;而對岸,奧軍十二門六磅炮,也瘋狂地對著這兩門炮射擊,企圖對其壓製消滅,炮組人員傷亡殆盡後,就換另外一組上去,差不多一個小時後,這兩組也悉數犧牲或重傷,炮管上是熱氣繚繞,血跡斑斑。
這時拿破侖的方麵軍主力抵達,司令官看到這情景,二話不說,和四位無名炮兵衝到其中一門騎炮邊,臨時組成了炮組,“聽我的口令,掩護大軍渡河爭橋。”頭發亂蓬蓬的司令官目光銳利,義無反顧,他自己測算,指揮炮口調整、裝彈、射擊,宛若個炮兵下士。
很快,“小伍長”這個諢號,其後就在整個意大利方麵軍傳開了,“俺們司令官就像個伍長那樣,指揮著一門炮。”
當法軍
其餘大炮都架好,沿著對麵河岸進行覆蓋式炮擊時,賽爾米尼鎮的城牆後,拉納第一個拔出劍來,帶著擲彈兵們怒吼著衝上木橋,和拉納一起的,還有馬塞納、萊昂納爾等高級指揮官,三色旗紛雜搖動,他們和普通士兵們並肩,冒著奧軍的炮火,前仆後繼,踏著搖搖欲墜的橋梁,猛衝猛打:許多法軍士兵在擁堵中,索性跳下橋身,泅水前進。
其餘的師,也紛紛渡河猛攻。
支撐不住的奧軍丟棄陣地,向曼圖亞敗退,死傷、被俘近三千人。
取得洛迪橋強攻戰勝利的拿破侖,不聞不問,繼續向米蘭城挺近。
五月六日,蘭道城一支三千人的守備隊伍,在指揮官德.勞巴蒂爾上校帶領下,行走在萊茵河的岸邊,他們的目的地是曼海姆城,在那與儒爾當將軍會師。
護憲公於法蘭西革命執政府中發出的告示,就張貼在蘭道城教堂的山牆上,內容言簡意賅:
“忠勇的革命軍將士們,讓我們在奧地利都城維也納升起三色旗,痛飲勝利美酒。”
這支守備隊伍在之前圍繞著萊茵河兩岸的戰爭裏,功勳卓著,多次擊退過普魯士、奧地利的圍城攻勢,勞巴蒂爾上校的胸前剛剛佩戴了枚閃閃發亮的勳章,讓士兵們很是羨慕尊重。
“上校,你說咱們將來能到巴黎宮殿裏,得到護憲公的親自接見,然後表展嗎?”
“傻蛋,那讀作‘表彰’。”
“俺是阿爾薩斯人,法語說不利索。”
“維也納在哪?”
“聽說越過萊茵河向東,走從斯特拉斯堡到巴黎差不多遠的路,就到了。”
勞巴蒂爾上校這時迴頭揮手,很有信心對七嘴八舌的將士們說:
“維也納,我們一定會打到維也納的,也一定會得到護憲公表彰的,所有人!”
“對的上校,到時候所有人都和平啦都有好日子過。”
從巴塞爾城開始,萊茵河突然急轉彎,像是個在跑道上摔倒的選手,膝蓋狠狠砸落,河水滿溢在兩岸土地,下雨時水麵暴漲,形成星星點點的河洲島嶼,還有草澤,幹涸時就露出很多陸地,河水直到科布倫茨,才有了明確的河岸線,這支年輕共和國的“蘭道支隊”,有說有笑,士氣旺盛地穿行在被夕陽照得一片金色的河堤旁,不斷舉拳唿應著上校的鼓舞。
按,法蘭西革命執政府國防部的作戰計劃:
“攻入維也納,以萊茵河地區為跳板最為便捷,故以德意誌大集團軍為主力,意大利的兩個方麵軍須全力做好配合戰鬥。”
(本卷終)
下載【看書助手APP】官網:.kanshuzhushou 無廣告、全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