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在瓦崗寨混的如魚得水,還把隋朝第一悍將張須陀整死,春風得意。但不久他就得知,親家劉文靜被關進大牢了。劉文靜被抓那天,太原的豪傑均在第一時間得知了這個消息,可他們也毫無辦法。作為李密的姻親,劉文靜對此次被抓也無話可說。結交豪傑結交到了李密頭上,安有不逮你的道理?李密此時能做的就是繼續在山寨裏邊給翟讓出點子,發展自己的勢力。劉文靜現在能做的,就是在牢裏吃牢飯,哪兒也不能去。李密再能耐,也不能玩兒空間穿越,去拯救劉文靜那披著枷鎖的肉體。
【時機!】
不知大家知道否,人世間最難抓的不是恐怖頭目本•;拉登,而是時機。李世民就是一個善於抓住時機的人,他早就在太原憋足了勁兒地結交朋友,廣納賢才(當然是暗地裏)了。他一直想策動老爹造反,可又不好意思開口。那就旁敲側擊吧!李世民多次暗示老爹說人家王某某和竇某某(不是他老媽)都已經準備起事,勢力發展迅猛,此等氛圍可遇不可求。然後滿含期望地等待老爹有一個拍案稱善的動作,可每次暗示完,老爹都問:“現在是什麽時辰了?”不管李世民說啥,李淵都一個反應:唔,該去找裴監喝酒去了。
我抽門口那棵歪脖子樹的熊臉!李世民對老爹的反應實在是很無語,當今隋庭氣數將盡,天下各地爭相起兵,我辛辛苦苦結交如此多的豪傑,萬事俱備,隻欠老爹。他怎麽就這麽不開竅呢?這迴,李世民準備直接了當地去策反。李淵聽了李世民的反動言論,大怒道:“你別說了,你再說我告你!”李世民無語,老爹,你沒讀過《論語》麽?事實證明,李淵同誌讀過《論語》,他琢磨了一段時間以後對李世民說了這麽一句讓後世千萬書生起雞皮疙瘩的話:“我愛你,怎麽舍得去告你?”(吾愛汝,怎忍告汝?)李世民再次無語。
在強者眼中,強求不行,那就曲線進攻。
李世民想出了自己的辦法。
他到在大獄裏邊看望還在蹲房的劉文靜同誌。之所以去看劉文靜,是因為劉文靜是一個有抱負的人,是一個落魄的人,同時也是一個聰明人。劉文靜知道李世民此次來看望自己是有計劃有準備的,他對李世民說:“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可就缺少商湯周武一樣的人物一統天下,我定會跟隨他牽馬執凳!”李世民反問道:“您怎麽就知道沒有這樣的人呢?”兩個人沉默了一會兒,相視而笑。繼續交談,交談過程省略5000字。總之,他們確立了一個中心思想,那就是:李淵同誌就是那個能統一天下的人,他現在必須起義,作為李淵同誌的鐵哥們,裴寂同誌必須去說服這樣一個人物。
李世民和裴寂沒啥感情。
原因嘛,之前說過。裴寂並不認為李世民是個豪傑,所以對他也不感冒,不去結交。李世民是個強者,他懂得裴寂的好處,也知道隻有通過此人才可以喚醒老爹那顆沉睡的心。為此,李世民製訂了一個小計劃。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裴寂是一個喜歡賭博的人。此次由我出錢,囑托龍山令高斌廉同誌去和裴寂賭博,采取裴寂同誌糊弄老爹的辦法將錢輸給他。然後自己趁裴寂贏錢的高興之際邀請他去遊玩,旁敲側擊,以達到實際效果。
事情進展得相當順利,李世民和裴寂在遊玩過程中混熟了。裴寂本就對自己的狀態不滿,通過李世民同誌的策反,還真對起兵有了些想法,但由於對與朝廷和平共處還抱有他那該死的幻想,所以沒拍板兒決定。現在的狀況是,李世民、劉文靜認為必須要反,裴寂尚在猶豫,李淵很深沉。事情陷入了一團漿糊之中,李淵啊李淵,你究竟是在裝?還是在裝?
正在裝深沉的李淵的確很深沉,他不想給別人透漏自己的任何想法。而恰正在此時,傳來了一個令李淵十分無奈的消息:副留守高君雅與突厥兵交戰大敗,作為留守,李淵當負主要責任。李淵無語了:tnnd,這是個什麽狗熊社會!有功未必是你的,責任一定要承擔。
劉文靜不再孤單了,因為李淵也被關入了進去。他們徹底對隋朝政府失去信心了,反了,反了!叔德,你是我們的老大,你說,我們該怎麽辦?李淵默不作聲。劉文靜看李淵還在顧慮,便對李淵進行了一番深刻的思想教育,內容如下:“晉陽城遭受侵略,大哥所留守的地方作戰不利,不管是亂賊想要攻城,還是朝廷想要責罰,都對你沒有一點兒好處。現如今咱們被拘,朝不保夕,是時候拿出辦法來改變自己命運了!晉陽是個好地方,兵強馬壯,府庫充足。代王年紀尚小,權貴豪強紛紛起兵,卻不知道誰會稱雄。大哥你用兵如神,機智多謀,我們這些弟兄都希望你發兵西向,共圖大事。大事一成,便再也不用在此受人囚禁!”看到劉文靜眼中的光彩,李淵眼神中也迸發出無數光彩,原本深沉地以為自己不能起兵的他覺悟了:對啊,我受這麽多苦,到底是為了什麽呢?為皇上?皇上逃跑了。為百姓?百姓流離失所。為自己?自己現在在哪裏?
想通了這些,李淵下了一個影響中國曆史的偉大決定:起兵!
李淵這邊總算是開閘了,李世民狂喜。
然而他高興得太早了,他也和李密一樣,總能碰到讓自己噴血的事兒。正在大家都準備兵馬舉起大旗之時,突然傳來了一道朝廷詔書。書上下令說:朝廷正值用人之際,李淵、劉文靜先前罪過,一並饒恕,特赦出獄。李世民呆了,來得真是時候。劉文靜心裏頭那個恨啊!他真想抽信使那張老臉。你以為赦免我的罪過我就感激你?出獄?出獄還不是接著受苦?而此時的裴寂表現卻大不一樣,雖然已經準備好起義了,可是現在這種情況,是不是可以再緩緩?李淵的表現是:不說話。
李世民並不像劉文靜的反應那樣激烈,也不像裴寂那樣放鬆。他心中早有計劃,出獄更好,正好可以用來設一個局。為此,他又精心設計了一個逼反好戲。他問劉文靜說:劉叔叔,您還記不記得裴寂曾經讓晉陽宮裏頭的宮女伺候過我老爸?劉文靜的心咯噔一下,籲,對啊!
第二天,晴,劉文靜一臉正氣地找到裴寂說:“老弟,我記得你曾經把咱宮裏頭的宮女送給老大玩兒了兩天,有沒有這迴事兒?”裴寂聽到這話,有如遭受了雷劈,我拆!我還以為沒人能再提這茬,怎麽今天這丫給想起來了(私自玩弄宮女和送給別人玩均是死罪)?劉文靜看裴寂麵部呈現出不同顏色,笑了笑說:“我說這話的意思你是知道的,現在有兩個選擇:要麽你死,我們稍後再去造反;要麽你活,大家現在一起造反。”裴寂瘋了,讓我去做叔德的思想工作而已,用得著那麽狠麽?這事兒連琢磨都不用琢磨,我裴寂還是繼續去策叔德的反吧。這件事在裴寂心中留下了一道小小的傷痕。
這道傷痕會一直流血,流到兩人感情幹涸,再流到兩人徹底決裂,他們兩個同床共枕的兄弟有了一個恥辱的結果——不過,這要等到武德二年。裴寂,你去吧!唐朝的締造少不了你那份功勞!
裴寂找到了李淵,他的一席話讓李淵下定了決心,具體說的什麽我不知道,我隻知道他資助唐國公米糧五萬斛,雜彩五萬段,鎧甲四十萬領。李淵大吃一驚,裴監,你真他娘的仗義!
在造反之前,李淵先讓人偽造隋煬帝頒布詔書征調太原、西河、雁門、馬邑諸郡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的人全部服兵役,去伐遼東。這一舉措直接性激怒了被楊廣折騰得半死不活的百姓,他們就等某個英雄人物出現,跟著他創造新時代去。而恰在此時,那個人來了。
這個人名叫劉武周,此人提前起義,投靠始畢可汗(當然要給好處的),受了突厥的冊封,大名“定揚天子”。此時領著一幫突厥人和曾經半死不活的人們殺向晉陽。且冷靜看待這一事件,當時受突厥冊封的中原起義軍首領還真不少,值得一提的是,劉武周為獲取始畢可汗信任所采用的方法和裴寂先生如出一轍——他把宮女獻給了始畢可汗。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決心,所以,始畢可汗對劉武周反隋的決心很是信任。劉武周和突厥分財物十零開,地皮零十開,這是他們相互利用的根本。這迴,他們搶東西搶到了太原。
機會!不要錯過任何的機會!
李世民又一次抓住了時機。他宣布招兵對抗突厥,大量地招,狠狠地招。同時讓劉文靜和裴寂二人偽造敕命文書調用宮監庫物,準備作為起兵的物質資源。一切都準備好了,爹,您發話吧!
現在的李淵不再是之前蓬頭垢麵喝酒吃肉的酒色之徒了,他改頭換麵,每天起個大早,對工作也非常的盡心。這天清晨,李淵正與王威、高君雅兩位副留守商量“關於大隋防禦係統”二三事。其實李淵知道,這倆該死的東西從自己一開始調來就對自己進行慘絕人寰的防範,弄得自己很不舒坦,他們那無孔不入的視覺角度對李淵脆弱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摧殘。這兩個家夥現在又懷疑李淵要反,李淵對他們很不滿:你們內心能不能陽光一點?
雙方都心懷叵測。
正交談中,劉文靜帶著開陽府司馬劉政會進來了。他拿著一本奏章,神色凝重地向李淵稟報道:“有人要反了!”李淵大吃一驚,不會吧?是誰!?王威同誌,你離得近,能不能幫我拿上來看看。劉政會立馬說:“不成,這奏章隻能唐國公一人觀看。因為……告的就是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人!”王威、高君雅二人聽兩個姓劉的嘚嘚完,憤怒無比,指著劉文靜的鼻子罵道:“隻不過是想謀反的人要殺我們滅口罷了!”劉文靜笑了,那就按他們說的辦吧。
李淵微笑了,笑得很燦爛。
我們起義了!
時間:大業十三年五月(617年)。
地點:太原。
人物:李淵、李世民、劉文靜、裴寂、長孫順德以及無數蘇打粉。
乘著起義的翅膀,飛翔!
在起兵時,一般人都會想到一件重要無比的事情。李淵同誌也不能免俗,他召迴自己的大兒子李建成、四兒子李元吉、女兒李**(書上無名,但應該被記住,未來的平陽公主)和女婿柴紹等人。李淵此時所想,正如一句歌詞所唱: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the happier we’ll be!
【百度hi簽名】
李淵:我原來讀《漢書》,看到人家起義,心想,哦,起義了;現在一想,我cow,真牛逼,竟然敢起義!
劉文靜:叔德,你小兒子長得真個性!
裴寂:我感覺我好英俊!
【時機!】
不知大家知道否,人世間最難抓的不是恐怖頭目本•;拉登,而是時機。李世民就是一個善於抓住時機的人,他早就在太原憋足了勁兒地結交朋友,廣納賢才(當然是暗地裏)了。他一直想策動老爹造反,可又不好意思開口。那就旁敲側擊吧!李世民多次暗示老爹說人家王某某和竇某某(不是他老媽)都已經準備起事,勢力發展迅猛,此等氛圍可遇不可求。然後滿含期望地等待老爹有一個拍案稱善的動作,可每次暗示完,老爹都問:“現在是什麽時辰了?”不管李世民說啥,李淵都一個反應:唔,該去找裴監喝酒去了。
我抽門口那棵歪脖子樹的熊臉!李世民對老爹的反應實在是很無語,當今隋庭氣數將盡,天下各地爭相起兵,我辛辛苦苦結交如此多的豪傑,萬事俱備,隻欠老爹。他怎麽就這麽不開竅呢?這迴,李世民準備直接了當地去策反。李淵聽了李世民的反動言論,大怒道:“你別說了,你再說我告你!”李世民無語,老爹,你沒讀過《論語》麽?事實證明,李淵同誌讀過《論語》,他琢磨了一段時間以後對李世民說了這麽一句讓後世千萬書生起雞皮疙瘩的話:“我愛你,怎麽舍得去告你?”(吾愛汝,怎忍告汝?)李世民再次無語。
在強者眼中,強求不行,那就曲線進攻。
李世民想出了自己的辦法。
他到在大獄裏邊看望還在蹲房的劉文靜同誌。之所以去看劉文靜,是因為劉文靜是一個有抱負的人,是一個落魄的人,同時也是一個聰明人。劉文靜知道李世民此次來看望自己是有計劃有準備的,他對李世民說:“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可就缺少商湯周武一樣的人物一統天下,我定會跟隨他牽馬執凳!”李世民反問道:“您怎麽就知道沒有這樣的人呢?”兩個人沉默了一會兒,相視而笑。繼續交談,交談過程省略5000字。總之,他們確立了一個中心思想,那就是:李淵同誌就是那個能統一天下的人,他現在必須起義,作為李淵同誌的鐵哥們,裴寂同誌必須去說服這樣一個人物。
李世民和裴寂沒啥感情。
原因嘛,之前說過。裴寂並不認為李世民是個豪傑,所以對他也不感冒,不去結交。李世民是個強者,他懂得裴寂的好處,也知道隻有通過此人才可以喚醒老爹那顆沉睡的心。為此,李世民製訂了一個小計劃。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裴寂是一個喜歡賭博的人。此次由我出錢,囑托龍山令高斌廉同誌去和裴寂賭博,采取裴寂同誌糊弄老爹的辦法將錢輸給他。然後自己趁裴寂贏錢的高興之際邀請他去遊玩,旁敲側擊,以達到實際效果。
事情進展得相當順利,李世民和裴寂在遊玩過程中混熟了。裴寂本就對自己的狀態不滿,通過李世民同誌的策反,還真對起兵有了些想法,但由於對與朝廷和平共處還抱有他那該死的幻想,所以沒拍板兒決定。現在的狀況是,李世民、劉文靜認為必須要反,裴寂尚在猶豫,李淵很深沉。事情陷入了一團漿糊之中,李淵啊李淵,你究竟是在裝?還是在裝?
正在裝深沉的李淵的確很深沉,他不想給別人透漏自己的任何想法。而恰正在此時,傳來了一個令李淵十分無奈的消息:副留守高君雅與突厥兵交戰大敗,作為留守,李淵當負主要責任。李淵無語了:tnnd,這是個什麽狗熊社會!有功未必是你的,責任一定要承擔。
劉文靜不再孤單了,因為李淵也被關入了進去。他們徹底對隋朝政府失去信心了,反了,反了!叔德,你是我們的老大,你說,我們該怎麽辦?李淵默不作聲。劉文靜看李淵還在顧慮,便對李淵進行了一番深刻的思想教育,內容如下:“晉陽城遭受侵略,大哥所留守的地方作戰不利,不管是亂賊想要攻城,還是朝廷想要責罰,都對你沒有一點兒好處。現如今咱們被拘,朝不保夕,是時候拿出辦法來改變自己命運了!晉陽是個好地方,兵強馬壯,府庫充足。代王年紀尚小,權貴豪強紛紛起兵,卻不知道誰會稱雄。大哥你用兵如神,機智多謀,我們這些弟兄都希望你發兵西向,共圖大事。大事一成,便再也不用在此受人囚禁!”看到劉文靜眼中的光彩,李淵眼神中也迸發出無數光彩,原本深沉地以為自己不能起兵的他覺悟了:對啊,我受這麽多苦,到底是為了什麽呢?為皇上?皇上逃跑了。為百姓?百姓流離失所。為自己?自己現在在哪裏?
想通了這些,李淵下了一個影響中國曆史的偉大決定:起兵!
李淵這邊總算是開閘了,李世民狂喜。
然而他高興得太早了,他也和李密一樣,總能碰到讓自己噴血的事兒。正在大家都準備兵馬舉起大旗之時,突然傳來了一道朝廷詔書。書上下令說:朝廷正值用人之際,李淵、劉文靜先前罪過,一並饒恕,特赦出獄。李世民呆了,來得真是時候。劉文靜心裏頭那個恨啊!他真想抽信使那張老臉。你以為赦免我的罪過我就感激你?出獄?出獄還不是接著受苦?而此時的裴寂表現卻大不一樣,雖然已經準備好起義了,可是現在這種情況,是不是可以再緩緩?李淵的表現是:不說話。
李世民並不像劉文靜的反應那樣激烈,也不像裴寂那樣放鬆。他心中早有計劃,出獄更好,正好可以用來設一個局。為此,他又精心設計了一個逼反好戲。他問劉文靜說:劉叔叔,您還記不記得裴寂曾經讓晉陽宮裏頭的宮女伺候過我老爸?劉文靜的心咯噔一下,籲,對啊!
第二天,晴,劉文靜一臉正氣地找到裴寂說:“老弟,我記得你曾經把咱宮裏頭的宮女送給老大玩兒了兩天,有沒有這迴事兒?”裴寂聽到這話,有如遭受了雷劈,我拆!我還以為沒人能再提這茬,怎麽今天這丫給想起來了(私自玩弄宮女和送給別人玩均是死罪)?劉文靜看裴寂麵部呈現出不同顏色,笑了笑說:“我說這話的意思你是知道的,現在有兩個選擇:要麽你死,我們稍後再去造反;要麽你活,大家現在一起造反。”裴寂瘋了,讓我去做叔德的思想工作而已,用得著那麽狠麽?這事兒連琢磨都不用琢磨,我裴寂還是繼續去策叔德的反吧。這件事在裴寂心中留下了一道小小的傷痕。
這道傷痕會一直流血,流到兩人感情幹涸,再流到兩人徹底決裂,他們兩個同床共枕的兄弟有了一個恥辱的結果——不過,這要等到武德二年。裴寂,你去吧!唐朝的締造少不了你那份功勞!
裴寂找到了李淵,他的一席話讓李淵下定了決心,具體說的什麽我不知道,我隻知道他資助唐國公米糧五萬斛,雜彩五萬段,鎧甲四十萬領。李淵大吃一驚,裴監,你真他娘的仗義!
在造反之前,李淵先讓人偽造隋煬帝頒布詔書征調太原、西河、雁門、馬邑諸郡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的人全部服兵役,去伐遼東。這一舉措直接性激怒了被楊廣折騰得半死不活的百姓,他們就等某個英雄人物出現,跟著他創造新時代去。而恰在此時,那個人來了。
這個人名叫劉武周,此人提前起義,投靠始畢可汗(當然要給好處的),受了突厥的冊封,大名“定揚天子”。此時領著一幫突厥人和曾經半死不活的人們殺向晉陽。且冷靜看待這一事件,當時受突厥冊封的中原起義軍首領還真不少,值得一提的是,劉武周為獲取始畢可汗信任所采用的方法和裴寂先生如出一轍——他把宮女獻給了始畢可汗。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決心,所以,始畢可汗對劉武周反隋的決心很是信任。劉武周和突厥分財物十零開,地皮零十開,這是他們相互利用的根本。這迴,他們搶東西搶到了太原。
機會!不要錯過任何的機會!
李世民又一次抓住了時機。他宣布招兵對抗突厥,大量地招,狠狠地招。同時讓劉文靜和裴寂二人偽造敕命文書調用宮監庫物,準備作為起兵的物質資源。一切都準備好了,爹,您發話吧!
現在的李淵不再是之前蓬頭垢麵喝酒吃肉的酒色之徒了,他改頭換麵,每天起個大早,對工作也非常的盡心。這天清晨,李淵正與王威、高君雅兩位副留守商量“關於大隋防禦係統”二三事。其實李淵知道,這倆該死的東西從自己一開始調來就對自己進行慘絕人寰的防範,弄得自己很不舒坦,他們那無孔不入的視覺角度對李淵脆弱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摧殘。這兩個家夥現在又懷疑李淵要反,李淵對他們很不滿:你們內心能不能陽光一點?
雙方都心懷叵測。
正交談中,劉文靜帶著開陽府司馬劉政會進來了。他拿著一本奏章,神色凝重地向李淵稟報道:“有人要反了!”李淵大吃一驚,不會吧?是誰!?王威同誌,你離得近,能不能幫我拿上來看看。劉政會立馬說:“不成,這奏章隻能唐國公一人觀看。因為……告的就是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人!”王威、高君雅二人聽兩個姓劉的嘚嘚完,憤怒無比,指著劉文靜的鼻子罵道:“隻不過是想謀反的人要殺我們滅口罷了!”劉文靜笑了,那就按他們說的辦吧。
李淵微笑了,笑得很燦爛。
我們起義了!
時間:大業十三年五月(617年)。
地點:太原。
人物:李淵、李世民、劉文靜、裴寂、長孫順德以及無數蘇打粉。
乘著起義的翅膀,飛翔!
在起兵時,一般人都會想到一件重要無比的事情。李淵同誌也不能免俗,他召迴自己的大兒子李建成、四兒子李元吉、女兒李**(書上無名,但應該被記住,未來的平陽公主)和女婿柴紹等人。李淵此時所想,正如一句歌詞所唱: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the happier we’ll be!
【百度hi簽名】
李淵:我原來讀《漢書》,看到人家起義,心想,哦,起義了;現在一想,我cow,真牛逼,竟然敢起義!
劉文靜:叔德,你小兒子長得真個性!
裴寂:我感覺我好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