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藝殿比過後,呂楊顯得更低調,在黃府之中潛心修行,外麵的流言依然沒有平息,不過已經趨於平靜。
本月二十,書藝殿比如期來臨。書藝最初在大匡皇朝建立的頭幾年考的是書法,也就是儒生們手持聖道筆,展開力量的對決,就和現在的樂藝一樣,用樂器對決。誰領悟的聖道文字越是高深,實力越是強勁。
但是純粹的書法對決體現不出聖道修行的根本,於是經過百聖太廟和皇朝的幾經論證,將書藝比試辦成著書立說的形式。
著書立說,此風一長,果然大大地推動了皇朝的聖道修行之風,皇朝九州各種典籍和學說如雨後春筍般冒起來,正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於是聖道進一步繁榮,一度出現聖人大爆發的百年盛世,稱為“元貞之治”
從元貞之治而下,書藝院比的形式就再也沒有改變過,一直是倡導著書立說之風氣。著書立說,可借助聖道之力將聖道文字推高升華,可迅速提升道業,是聖道修行的一大臂助。
呂楊自從邁入聖道修行以來,已經著書《風花雪月集》、十數本章迴體小說,以及兩本兵書,還有《道德經》和《丹道》。
其中章迴體小說都是中長篇的,是休閑娛樂類的書籍,年輕人喜歡是喜歡,但是能夠在神庭識海中修煉成聖道文字的還是不多。
《風花雪月集》《道德經》和《丹道》就不同了,讀的人很多。而且它們的篇幅都比較短,儒者們一般都會將他們修煉成聖道文字,存放在自己的神庭識海之中,成為自身精神和意誌的一部分。
可以想象,一個人的精神和意誌是渺小的,但是千千萬萬的精神意誌若是匯聚起來,這股力量是多麽的龐大?這就是聖道之力!
每時每刻,呂楊以五皇浩然氣溝通天地,都可以感覺到冥冥之中有龐大的聖道之力從虛空用來,追本溯源,投入自己的神庭識海。
呂楊神庭識海中的靈池每一天都在擴大,神庭中的匯聚的五皇浩然氣每一天都在膨脹。
一大早,春秋閣人山人海,書藝殿比一向備受神都讀書人的關注,因為每一次書藝殿比,都會有所謂的“天才”書寫書影響深遠的著述。
呂楊早已經打算好了,正式比試開始,呂楊凝神半晌,才提筆書寫:“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呂楊剛剛寫完這兩段,立刻引起了太書院中不少宗師和儒師的注意,甚至是文帝也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旁邊的大宗師則捋著花白的胡須點點頭,似乎亦份外欣賞。
文帝笑道:“這呂卿還真是不簡單,每每都能寫出發人深省的東西來,這大學之道確實是言之有理!”
“聖上,那呂楊確實是天下少有之天才,你們看這兩段,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八個條目是實現三條綱領的途徑。”
“這很契合咱們聖道中人的修行之本,語言凝練,表達清楚全麵,這樣的功力可不多見,現在咱們很多大儒著書立說,也不過如此!”一位大宗師笑道。
其他大宗師紛紛點頭,頗為讚同。
呂楊繼續書寫,每寫完一段都將之挑上半空,懸在大堂中,讓人觀瞻,呂楊的五皇浩然氣本就不凡,雖然其色蒼白,但是毫芒隱隱顯五色,和其他儒生的浩然正氣一比,確實很出眾。
二十七名儒生各顯神通,一段段聖道文字在大堂上空懸浮,一時間蔚然浩蕩。
隻見呂楊的頭上,又飛出幾段文字,大堂四周迴廊上靜靜觀看的宗師、大儒們抬頭觀看,有的已經禁不住張嘴小聲念出聲音來。
“所謂治國必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
一位宗師讀罷,一時間竟然不能自己。這每一段都可以說是至理名言,為讀書人之追求和理想,呂楊確實再次寫出了言之有物的篇章來。
其實,呂楊書寫的是《大學》,“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
呂楊畢竟是聖道中人,平日裏最主要的功課就是養氣、修業。
隨著聖道道業的精進,呂楊越發感覺到“正心”之妙。所以,閑暇的時候,他就有意無意的開始“誠意”、“正心”、“修身”。
這無疑正契合《大學》提出的思想,有時候,呂楊不禁感慨,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觀念無論是在哪個世界,哪個時代,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譬如說這《大學》裏麵提倡的大學之道。
《大學》分別解釋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理。
明明德是指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親民是指讓人們革舊圖新。止於至善是指要達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窮究事物的原理來獲得知識。
誠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齊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國、平天下是談治理國家的事。
怎樣治理國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討厭的,不加給別人;要得眾、慎得、生財、舉賢。
可以說,《大學》寄托了古人內聖外王的理想。
在大匡皇朝,聖道中人也是有這樣的理想的,這大學寫出來,立刻得到了儒師們的共鳴。春秋閣外,人山人海的讀書人看著轉抄出來的二十七大篇章議論紛紛。
“王衝號稱是王家兩百年以降的天才神童,他寫的是《去惡經》,這《去惡經》確實很不錯,不過眼界有些狹窄,不如呂楊的《大學》更符合千千萬萬讀書人的理想!”
“王衝是天才不假,隻是可惜了,好像還是比不上呂楊的《大學》,這是眼界問題,畢竟是太年輕了!”
“看看楚門天才的《八度靈音》,那可是稀罕得緊的東西?”
“楚門後繼有人了,那楚妙靈是樂聖之血脈,號稱是楚門近百年來最天才的少女!”
“專修樂藝,對樂藝有深厚造詣的都應該明白,八度靈音,乃是先天之音。除開五輪音和天地二音之外,便是先天之音,存在於天地開辟之際,是天地開辟之音,是萬物誕生和萌發之音,是造化和創生之音!”
“……”
呂楊轉頭看向一位天才少女的頭上,隻見她頭頂懸著一章樂譜,上麵是七線譜,七線之外,還有第八根線,偶爾會凝聚一枚枚金色的先天符印,玄之又玄,莫可名狀。
再看一位白衣年輕秀生,書寫的是《山河赦令》,這是一部闡述如何運轉浩然正氣、赦令山河的法門,類似於趕山咒、斷河法,有別於目前同一領域的聖道法術,非常新穎獨特,別開生麵,另出機杼,也算是開辟了一類嶄新的法術。
看到那一章樂譜和山河赦令,呂楊便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的《大學》或許是指導聖道中人樹立三綱八目的典籍,但是在大匡皇朝,這樣的典籍絕對不少,是以不算太過出眾,因為其實用性並不是太強。
大匡皇朝四百多年,自從聖道創立以來,像《大學》這樣提出誠意、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觀念的著述多如牛毛,隻是他們或許是另一種表達方式,另一種文字表述,並非像呂楊這樣,明確提出完整的三綱八目。
《丹道》一書,開辟先河。利國利民,而且是實學。
《八度靈音》也是很高深的實學,對於專修樂藝的儒者來說,或許是一座高不可攀的豐碑,有或許是一扇大門,引領樂藝儒者從後天之音走向先天之音的大門。
《大學》就不是這樣了,所以呂楊一早就有了心理準備,評判的大宗師若是看得上眼,便能夠得到名次,若是看不上眼,便會無可奈何了。
二樓房間內,文帝將二十位儒生所寫的著述都看了一遍,笑道:“果然是盛世,這一屆六藝大比確實出了不少天才,諸位看看那楚家的小娘子,不簡單呀!”
一位百聖太廟的老宗師走出來,笑道:“多謝聖上誇獎,老臣這曾孫女確實是楚門將來之希望,她能夠在這個年紀書寫八度靈音,確實是天縱奇才,這一章樂理著述,對所有修習樂藝的讀書人將會長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
本月二十,書藝殿比如期來臨。書藝最初在大匡皇朝建立的頭幾年考的是書法,也就是儒生們手持聖道筆,展開力量的對決,就和現在的樂藝一樣,用樂器對決。誰領悟的聖道文字越是高深,實力越是強勁。
但是純粹的書法對決體現不出聖道修行的根本,於是經過百聖太廟和皇朝的幾經論證,將書藝比試辦成著書立說的形式。
著書立說,此風一長,果然大大地推動了皇朝的聖道修行之風,皇朝九州各種典籍和學說如雨後春筍般冒起來,正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於是聖道進一步繁榮,一度出現聖人大爆發的百年盛世,稱為“元貞之治”
從元貞之治而下,書藝院比的形式就再也沒有改變過,一直是倡導著書立說之風氣。著書立說,可借助聖道之力將聖道文字推高升華,可迅速提升道業,是聖道修行的一大臂助。
呂楊自從邁入聖道修行以來,已經著書《風花雪月集》、十數本章迴體小說,以及兩本兵書,還有《道德經》和《丹道》。
其中章迴體小說都是中長篇的,是休閑娛樂類的書籍,年輕人喜歡是喜歡,但是能夠在神庭識海中修煉成聖道文字的還是不多。
《風花雪月集》《道德經》和《丹道》就不同了,讀的人很多。而且它們的篇幅都比較短,儒者們一般都會將他們修煉成聖道文字,存放在自己的神庭識海之中,成為自身精神和意誌的一部分。
可以想象,一個人的精神和意誌是渺小的,但是千千萬萬的精神意誌若是匯聚起來,這股力量是多麽的龐大?這就是聖道之力!
每時每刻,呂楊以五皇浩然氣溝通天地,都可以感覺到冥冥之中有龐大的聖道之力從虛空用來,追本溯源,投入自己的神庭識海。
呂楊神庭識海中的靈池每一天都在擴大,神庭中的匯聚的五皇浩然氣每一天都在膨脹。
一大早,春秋閣人山人海,書藝殿比一向備受神都讀書人的關注,因為每一次書藝殿比,都會有所謂的“天才”書寫書影響深遠的著述。
呂楊早已經打算好了,正式比試開始,呂楊凝神半晌,才提筆書寫:“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呂楊剛剛寫完這兩段,立刻引起了太書院中不少宗師和儒師的注意,甚至是文帝也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旁邊的大宗師則捋著花白的胡須點點頭,似乎亦份外欣賞。
文帝笑道:“這呂卿還真是不簡單,每每都能寫出發人深省的東西來,這大學之道確實是言之有理!”
“聖上,那呂楊確實是天下少有之天才,你們看這兩段,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八個條目是實現三條綱領的途徑。”
“這很契合咱們聖道中人的修行之本,語言凝練,表達清楚全麵,這樣的功力可不多見,現在咱們很多大儒著書立說,也不過如此!”一位大宗師笑道。
其他大宗師紛紛點頭,頗為讚同。
呂楊繼續書寫,每寫完一段都將之挑上半空,懸在大堂中,讓人觀瞻,呂楊的五皇浩然氣本就不凡,雖然其色蒼白,但是毫芒隱隱顯五色,和其他儒生的浩然正氣一比,確實很出眾。
二十七名儒生各顯神通,一段段聖道文字在大堂上空懸浮,一時間蔚然浩蕩。
隻見呂楊的頭上,又飛出幾段文字,大堂四周迴廊上靜靜觀看的宗師、大儒們抬頭觀看,有的已經禁不住張嘴小聲念出聲音來。
“所謂治國必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
一位宗師讀罷,一時間竟然不能自己。這每一段都可以說是至理名言,為讀書人之追求和理想,呂楊確實再次寫出了言之有物的篇章來。
其實,呂楊書寫的是《大學》,“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
呂楊畢竟是聖道中人,平日裏最主要的功課就是養氣、修業。
隨著聖道道業的精進,呂楊越發感覺到“正心”之妙。所以,閑暇的時候,他就有意無意的開始“誠意”、“正心”、“修身”。
這無疑正契合《大學》提出的思想,有時候,呂楊不禁感慨,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觀念無論是在哪個世界,哪個時代,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譬如說這《大學》裏麵提倡的大學之道。
《大學》分別解釋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理。
明明德是指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親民是指讓人們革舊圖新。止於至善是指要達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窮究事物的原理來獲得知識。
誠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齊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國、平天下是談治理國家的事。
怎樣治理國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討厭的,不加給別人;要得眾、慎得、生財、舉賢。
可以說,《大學》寄托了古人內聖外王的理想。
在大匡皇朝,聖道中人也是有這樣的理想的,這大學寫出來,立刻得到了儒師們的共鳴。春秋閣外,人山人海的讀書人看著轉抄出來的二十七大篇章議論紛紛。
“王衝號稱是王家兩百年以降的天才神童,他寫的是《去惡經》,這《去惡經》確實很不錯,不過眼界有些狹窄,不如呂楊的《大學》更符合千千萬萬讀書人的理想!”
“王衝是天才不假,隻是可惜了,好像還是比不上呂楊的《大學》,這是眼界問題,畢竟是太年輕了!”
“看看楚門天才的《八度靈音》,那可是稀罕得緊的東西?”
“楚門後繼有人了,那楚妙靈是樂聖之血脈,號稱是楚門近百年來最天才的少女!”
“專修樂藝,對樂藝有深厚造詣的都應該明白,八度靈音,乃是先天之音。除開五輪音和天地二音之外,便是先天之音,存在於天地開辟之際,是天地開辟之音,是萬物誕生和萌發之音,是造化和創生之音!”
“……”
呂楊轉頭看向一位天才少女的頭上,隻見她頭頂懸著一章樂譜,上麵是七線譜,七線之外,還有第八根線,偶爾會凝聚一枚枚金色的先天符印,玄之又玄,莫可名狀。
再看一位白衣年輕秀生,書寫的是《山河赦令》,這是一部闡述如何運轉浩然正氣、赦令山河的法門,類似於趕山咒、斷河法,有別於目前同一領域的聖道法術,非常新穎獨特,別開生麵,另出機杼,也算是開辟了一類嶄新的法術。
看到那一章樂譜和山河赦令,呂楊便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的《大學》或許是指導聖道中人樹立三綱八目的典籍,但是在大匡皇朝,這樣的典籍絕對不少,是以不算太過出眾,因為其實用性並不是太強。
大匡皇朝四百多年,自從聖道創立以來,像《大學》這樣提出誠意、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觀念的著述多如牛毛,隻是他們或許是另一種表達方式,另一種文字表述,並非像呂楊這樣,明確提出完整的三綱八目。
《丹道》一書,開辟先河。利國利民,而且是實學。
《八度靈音》也是很高深的實學,對於專修樂藝的儒者來說,或許是一座高不可攀的豐碑,有或許是一扇大門,引領樂藝儒者從後天之音走向先天之音的大門。
《大學》就不是這樣了,所以呂楊一早就有了心理準備,評判的大宗師若是看得上眼,便能夠得到名次,若是看不上眼,便會無可奈何了。
二樓房間內,文帝將二十位儒生所寫的著述都看了一遍,笑道:“果然是盛世,這一屆六藝大比確實出了不少天才,諸位看看那楚家的小娘子,不簡單呀!”
一位百聖太廟的老宗師走出來,笑道:“多謝聖上誇獎,老臣這曾孫女確實是楚門將來之希望,她能夠在這個年紀書寫八度靈音,確實是天縱奇才,這一章樂理著述,對所有修習樂藝的讀書人將會長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