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黃道蘊緊張而古怪的模樣,眾人的心咯噔一下,提到了嗓子眼,生怕黃道蘊說出文章寫得狗屁不通的話來。
黃道蘊心情大好,深吸一口氣笑道:“都不要緊張,師弟寫的文不僅僅是寫得好,而且是非常非常之好,雖然還不知道別人寫得如何,不過依我看,再也沒有人能夠比這篇文寫得更好的了!”
眾人這才鬆了口氣,齊齊露出笑臉來。
“蒹葭就知道,二哥是最好的!”呂蒹葭眉開眼笑。呂開泰點點頭,欣慰道:“我呂家要出天才,要大風光了!”
呂楊氏推推呂蒹葭:“丫頭,你二哥沒有寫完吧,快去看看,把後麵的也抄迴來,再給道蘊小娘子瞧瞧,千萬不要看走眼了!”
“我知道了!”呂蒹葭轉身撒腿就跑。
黃道蘊笑道:“伯母,道蘊不會看走眼的,不用看後邊,就看手上這部分,已經是極其難得的了,以師弟之才,後邊斷斷不會比現在的差!”
不單單是黃道蘊這邊興奮莫名,不少人也開始興奮的議論紛紛,有的更是高聲叫起來,生怕別人不知道。
“哈哈,我白龍潭書院要出一位絕世之才了,這文章寫得妙極……大家聽我讀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妙極,妙極呀,對道的理解深刻,最後人法地之句,可以為經典之言,勝過那千百糟粕……”
有的人已經聚集在一起議論,並不是每個人手上都抄有呂楊的文章,就連黃道蘊手上的抄紙,也沒有這一句,她不禁皺眉,剛才那名儒生念的,確實高妙,而且很像是呂楊寫的道經部分。
“乙乙,快去看看,剛才那念到的,是哪位儒生寫的?若是別的儒生所寫,那師弟便遇到對手了!”黃道蘊連忙道。
“我知道了!”黃乙乙也有些緊張,連忙跑上前,叫道:“諸位,讓一讓,讓一讓!”
聚在一起的儒生不得不讓開一條路來,原來黃乙乙是一位小女子,聲音清脆,別人自然不會做有辱斯文的舉動,很有風度的讓開一條路,隻見眾人圍攏的中間,一個白衣儒生手持一張草紙,輕聲念著: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黃乙乙連忙打斷道:“這位師兄,請問這是誰寫的?”
那儒生看到黃乙乙一身儒衣,頭上戴方巾,知道這是黃儒師的二女兒,不由詫異道:“原來是黃賢弟,你不知道這是誰寫的嗎?這是你師兄寫的!”
“你確定是我師兄呂楊寫的嗎?”
“對,你看看吧,這文叫做道德經!”儒生將抄紙遞上來,黃乙乙接過一看,果然是呂楊書寫的道德經,前麵部分是一樣的,後麵的則多抄寫了不少。
“多謝了!”黃乙乙退出來,趕緊迴到黃道蘊身邊。
“乙乙,怎麽樣,是師弟寫的嗎?”黃道蘊連忙問道。
“是的!”黃乙乙點點頭。眾人這才鬆了口氣,呂楊氏笑道:“還好還好,我兒的文才果然了得,別人都讚揚了的,看來這一次拿前三沒有問題了,嗬嗬……聖道六藝,若是有一半能夠拿到殿比資格,那還不光宗耀祖?”
黃道蘊笑道:“光宗耀祖或許還不至於,榮耀鄉裏卻是可以了!”
“來了,來了,我二哥都已經寫好了,院裏的儒師都在議論道德經,抄書的院職師兄說這是他們見過的最完美的道德經書,可以和聖人的經書比肩!”呂蒹葭小跑迴來,手裏拿著下半段道德經抄文。
黃道蘊趕緊接過來,一邊往下看,一邊念出來:“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xi)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
天之道,其猶張弓!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斯不見賢。
……
一句句,仿佛世之哲言,充滿了智慧和曠達的情懷,那是一種類似聖人的情懷,處於高處,淡看世間眾生喜怒哀樂和人世興衰榮辱。
黃道蘊讀著,感覺到道德經那種震動心靈的東西,那是一種潛藏在人心最深處,最容易也最難以撥動的東西,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這是何等情懷?
原來不知不覺,呂楊已經有了這樣深邃的思考和高遠情懷,而自己卻懵懂不知!黃道蘊感覺自己的心被這些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聖道文字狠狠撞擊了一下心靈,被一種莫可名狀的東西一下子感染。
“師兄真是了不起!”黃乙乙也看到了抄紙上的一句句哲言,她雖然年紀小了一些,但是才情不比黃道蘊低多少,呂楊書寫的道德經她完全看得明白,她也被其中精辟的哲理給震住了,其中很多的東西都讓她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那是一種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感受,這種感受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十數次,數十次。道德經中的每一句話,似乎都是一個道理,試圖表達一種深刻的思想,讓人去明白,去了解。
立言堂院落之中,數百儒師們早已經大聲議論著,他們也都被呂楊書寫的道德經給震住了,對於道德經而言,一些治國修身處事的思想和當下聖道正統的思想有些是相似相通的,但是有些卻格格不入。
一些激進的儒師已經指著呂楊書寫的經文氣急敗壞道:“荒謬,真是太荒謬了,一個童生小兒,也敢如此大言不慚,治國能無為而治嗎?他這是要誤國誤民!!”
一些儒師則附和道:“他這是歪理邪說,我聖道以天下蒼生為己任,而這經文卻明顯頹廢許多,什麽自然,什麽無為,不足取也!”
“是極是極,我聖道中人,當有所為,當懷抱天地,當仁不讓,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為民求治,這無為之治可以說是經中一大敗筆,其餘嘛,倒是有不少真知灼見,確實發人深省!”
“不對不對,爾等眼光都低了,我等眼中或許覺得此主張大錯特錯,但是聖人眼裏呢?諸位都知道,聖人之眼光和我等大不相同,處於高,見眾生所不見,聽眾生所不聽,百聖太廟,聖人們往往視而不為,這正符合聖人無為之治,而不是說朝堂之上治國無所為!”
“非也,非也,恐怕我等都高抬了一名童生所寫的東西,他純粹是在胡說八道,而我等也要在此跟著胡說八道不成?”
“胡說八道?嘿嘿,我看你這是嫉賢妒能,這般文字如何是胡說八道?若是胡說八道,你也給我胡說八道看看?”
“……”
儒師們爭吵起來,有些麵紅耳赤氣急敗壞,儼然已經忘記了不得大聲喧嘩的規矩。書堂之中,時間還沒有結束,但是大多數儒生都已經將自己要寫的書寫完了,一篇篇聖道文章在書堂上熠熠生輝,相互輝映。
書堂實在是太小了,容納不了這麽多的聖道文章,很多的聖道文字已經交織在一起,重重疊疊,如雲錦簇。
如此,呂楊書寫的道德經就感覺很出眾了,五皇錦繡氣和錦繡文章在眾多的浩然正氣包圍下,越發顯得與眾不同。
參與比試的儒生看到呂楊書寫的道德經,一字字,一句句,簡短、精辟,蘊藏著深刻的哲理,確實發人深省。他們確實感到了莫大的壓力和不安,有的儒生已經臉色慘白,感覺到有些無地自容,不過他們都沒有棄筆而去。
書堂上的十三位院主大人和壽陽公主早就已經坐不住了,也在神思交談,無聲地議論著。壽陽公主看到了,三十九名儒生,雖然寫的東西都不錯,但是和呂楊書寫的道德經一比,高下立判,這其中的差距,確實太遠了。
壽陽公主心情愜意之極,她飛快的將道德經寫在十幾張信箋上,叫來上官儀,吩咐道:“馬上把這經書用本殿的專屬奏折,直發宮中,本殿要讓父皇第一時間親自閱覽!”
上官儀遲疑一下:“殿下,這是不是有些不妥?殿下的專屬奏折平日不可輕用,若是引來聖上不滿,可是會被取消的……”
“哈哈,放心就是,父皇看到這經文,今夜是會睡不著覺的,他怎麽可能會不滿?”壽陽公主輕笑,催促上官儀馬上去辦。
上官儀點點頭,轉身出了書堂,來到雲箋署,用壽陽公主的專屬奏折以雲箋直發皇宮,話說一個時辰不到,遠在萬裏之遙的皇宮大內,奏折便快速呈到了文帝的禦書房。
文帝一開始還覺得詫異,但是打開奏折一看,隻看了道德經前麵不足三段,就已經拍案而起,等到看完五千言道德經,文帝再也沒有心思批閱今天的奏章,而是懷揣著五千言,仔細琢磨仔細研究,一直到了晚上,依然不忍釋卷。
第二天一早,文帝有些疲憊的上朝,大臣們好奇,打聽之下,這才知道緣由,原來皇帝昨日看過壽陽公主送上來的五千言道德經,晚上竟然睡不著覺了……
黃道蘊心情大好,深吸一口氣笑道:“都不要緊張,師弟寫的文不僅僅是寫得好,而且是非常非常之好,雖然還不知道別人寫得如何,不過依我看,再也沒有人能夠比這篇文寫得更好的了!”
眾人這才鬆了口氣,齊齊露出笑臉來。
“蒹葭就知道,二哥是最好的!”呂蒹葭眉開眼笑。呂開泰點點頭,欣慰道:“我呂家要出天才,要大風光了!”
呂楊氏推推呂蒹葭:“丫頭,你二哥沒有寫完吧,快去看看,把後麵的也抄迴來,再給道蘊小娘子瞧瞧,千萬不要看走眼了!”
“我知道了!”呂蒹葭轉身撒腿就跑。
黃道蘊笑道:“伯母,道蘊不會看走眼的,不用看後邊,就看手上這部分,已經是極其難得的了,以師弟之才,後邊斷斷不會比現在的差!”
不單單是黃道蘊這邊興奮莫名,不少人也開始興奮的議論紛紛,有的更是高聲叫起來,生怕別人不知道。
“哈哈,我白龍潭書院要出一位絕世之才了,這文章寫得妙極……大家聽我讀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妙極,妙極呀,對道的理解深刻,最後人法地之句,可以為經典之言,勝過那千百糟粕……”
有的人已經聚集在一起議論,並不是每個人手上都抄有呂楊的文章,就連黃道蘊手上的抄紙,也沒有這一句,她不禁皺眉,剛才那名儒生念的,確實高妙,而且很像是呂楊寫的道經部分。
“乙乙,快去看看,剛才那念到的,是哪位儒生寫的?若是別的儒生所寫,那師弟便遇到對手了!”黃道蘊連忙道。
“我知道了!”黃乙乙也有些緊張,連忙跑上前,叫道:“諸位,讓一讓,讓一讓!”
聚在一起的儒生不得不讓開一條路來,原來黃乙乙是一位小女子,聲音清脆,別人自然不會做有辱斯文的舉動,很有風度的讓開一條路,隻見眾人圍攏的中間,一個白衣儒生手持一張草紙,輕聲念著: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黃乙乙連忙打斷道:“這位師兄,請問這是誰寫的?”
那儒生看到黃乙乙一身儒衣,頭上戴方巾,知道這是黃儒師的二女兒,不由詫異道:“原來是黃賢弟,你不知道這是誰寫的嗎?這是你師兄寫的!”
“你確定是我師兄呂楊寫的嗎?”
“對,你看看吧,這文叫做道德經!”儒生將抄紙遞上來,黃乙乙接過一看,果然是呂楊書寫的道德經,前麵部分是一樣的,後麵的則多抄寫了不少。
“多謝了!”黃乙乙退出來,趕緊迴到黃道蘊身邊。
“乙乙,怎麽樣,是師弟寫的嗎?”黃道蘊連忙問道。
“是的!”黃乙乙點點頭。眾人這才鬆了口氣,呂楊氏笑道:“還好還好,我兒的文才果然了得,別人都讚揚了的,看來這一次拿前三沒有問題了,嗬嗬……聖道六藝,若是有一半能夠拿到殿比資格,那還不光宗耀祖?”
黃道蘊笑道:“光宗耀祖或許還不至於,榮耀鄉裏卻是可以了!”
“來了,來了,我二哥都已經寫好了,院裏的儒師都在議論道德經,抄書的院職師兄說這是他們見過的最完美的道德經書,可以和聖人的經書比肩!”呂蒹葭小跑迴來,手裏拿著下半段道德經抄文。
黃道蘊趕緊接過來,一邊往下看,一邊念出來:“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xi)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
天之道,其猶張弓!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斯不見賢。
……
一句句,仿佛世之哲言,充滿了智慧和曠達的情懷,那是一種類似聖人的情懷,處於高處,淡看世間眾生喜怒哀樂和人世興衰榮辱。
黃道蘊讀著,感覺到道德經那種震動心靈的東西,那是一種潛藏在人心最深處,最容易也最難以撥動的東西,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這是何等情懷?
原來不知不覺,呂楊已經有了這樣深邃的思考和高遠情懷,而自己卻懵懂不知!黃道蘊感覺自己的心被這些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聖道文字狠狠撞擊了一下心靈,被一種莫可名狀的東西一下子感染。
“師兄真是了不起!”黃乙乙也看到了抄紙上的一句句哲言,她雖然年紀小了一些,但是才情不比黃道蘊低多少,呂楊書寫的道德經她完全看得明白,她也被其中精辟的哲理給震住了,其中很多的東西都讓她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那是一種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感受,這種感受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十數次,數十次。道德經中的每一句話,似乎都是一個道理,試圖表達一種深刻的思想,讓人去明白,去了解。
立言堂院落之中,數百儒師們早已經大聲議論著,他們也都被呂楊書寫的道德經給震住了,對於道德經而言,一些治國修身處事的思想和當下聖道正統的思想有些是相似相通的,但是有些卻格格不入。
一些激進的儒師已經指著呂楊書寫的經文氣急敗壞道:“荒謬,真是太荒謬了,一個童生小兒,也敢如此大言不慚,治國能無為而治嗎?他這是要誤國誤民!!”
一些儒師則附和道:“他這是歪理邪說,我聖道以天下蒼生為己任,而這經文卻明顯頹廢許多,什麽自然,什麽無為,不足取也!”
“是極是極,我聖道中人,當有所為,當懷抱天地,當仁不讓,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為民求治,這無為之治可以說是經中一大敗筆,其餘嘛,倒是有不少真知灼見,確實發人深省!”
“不對不對,爾等眼光都低了,我等眼中或許覺得此主張大錯特錯,但是聖人眼裏呢?諸位都知道,聖人之眼光和我等大不相同,處於高,見眾生所不見,聽眾生所不聽,百聖太廟,聖人們往往視而不為,這正符合聖人無為之治,而不是說朝堂之上治國無所為!”
“非也,非也,恐怕我等都高抬了一名童生所寫的東西,他純粹是在胡說八道,而我等也要在此跟著胡說八道不成?”
“胡說八道?嘿嘿,我看你這是嫉賢妒能,這般文字如何是胡說八道?若是胡說八道,你也給我胡說八道看看?”
“……”
儒師們爭吵起來,有些麵紅耳赤氣急敗壞,儼然已經忘記了不得大聲喧嘩的規矩。書堂之中,時間還沒有結束,但是大多數儒生都已經將自己要寫的書寫完了,一篇篇聖道文章在書堂上熠熠生輝,相互輝映。
書堂實在是太小了,容納不了這麽多的聖道文章,很多的聖道文字已經交織在一起,重重疊疊,如雲錦簇。
如此,呂楊書寫的道德經就感覺很出眾了,五皇錦繡氣和錦繡文章在眾多的浩然正氣包圍下,越發顯得與眾不同。
參與比試的儒生看到呂楊書寫的道德經,一字字,一句句,簡短、精辟,蘊藏著深刻的哲理,確實發人深省。他們確實感到了莫大的壓力和不安,有的儒生已經臉色慘白,感覺到有些無地自容,不過他們都沒有棄筆而去。
書堂上的十三位院主大人和壽陽公主早就已經坐不住了,也在神思交談,無聲地議論著。壽陽公主看到了,三十九名儒生,雖然寫的東西都不錯,但是和呂楊書寫的道德經一比,高下立判,這其中的差距,確實太遠了。
壽陽公主心情愜意之極,她飛快的將道德經寫在十幾張信箋上,叫來上官儀,吩咐道:“馬上把這經書用本殿的專屬奏折,直發宮中,本殿要讓父皇第一時間親自閱覽!”
上官儀遲疑一下:“殿下,這是不是有些不妥?殿下的專屬奏折平日不可輕用,若是引來聖上不滿,可是會被取消的……”
“哈哈,放心就是,父皇看到這經文,今夜是會睡不著覺的,他怎麽可能會不滿?”壽陽公主輕笑,催促上官儀馬上去辦。
上官儀點點頭,轉身出了書堂,來到雲箋署,用壽陽公主的專屬奏折以雲箋直發皇宮,話說一個時辰不到,遠在萬裏之遙的皇宮大內,奏折便快速呈到了文帝的禦書房。
文帝一開始還覺得詫異,但是打開奏折一看,隻看了道德經前麵不足三段,就已經拍案而起,等到看完五千言道德經,文帝再也沒有心思批閱今天的奏章,而是懷揣著五千言,仔細琢磨仔細研究,一直到了晚上,依然不忍釋卷。
第二天一早,文帝有些疲憊的上朝,大臣們好奇,打聽之下,這才知道緣由,原來皇帝昨日看過壽陽公主送上來的五千言道德經,晚上竟然睡不著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