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太極殿


    晨光初照,早朝開始了。李二陛下端坐在龍椅上,威嚴的目光掃視著階下眾臣,緩緩開口:“諸位愛卿,有事早奏,無事就退朝吧?”


    話音未落,一位大臣便挺身而出,雙手持笏,恭敬地行禮後奏道:“啟奏陛下,近日南方地區遭受嚴重水患,百姓生活困苦,亟待朝廷賑濟。”


    李二陛下聞言,眉頭微蹙,“朕不是已經下令戶部調配錢糧,前往災區了嗎?為何還會有此急報?”


    那大臣麵露難色,吞吞吐吐地迴答道:“陛……陛下,您所撥發的錢糧,根本不夠啊,恐怕難以解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李二陛下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怒意在他眉宇間凝聚,然後拍案而起,“混賬!朕撥發的錢糧數目,豈會不知?莫非是有人膽大包天,竟敢私吞朕的賑災錢糧!”


    朝堂之上,一時間寂靜無聲,大臣們紛紛低頭,生怕觸怒龍顏。李二陛下的怒火顯然不是空穴來風,大唐盛世之下,竟有人敢於挑戰皇權,貪婪至斯,實在是令人發指。


    滿朝文武,此刻皆低頭不語,仿佛都在逃避責任,這讓李二陛下更加氣惱。太極殿內,壓抑的氣氛如同巨石壓心,讓人難以喘息。


    就在這緊要關頭,一名信使疾步闖入,高聲唿喊:“報!邊關急報!邊關急報!”


    大唐的軍情傳遞製度嚴格,八百裏加急,無論晝夜,必須直達禦前。因此,信使得以暢通無阻,直接來到朝堂之上。


    “陛下,這是柴大將軍發來的急報,請陛下過目。”信使雙手呈上密信,聲音中帶著幾分急促。


    李二陛下心中一凜,急忙命人接過軍報。他心中疑惑,大軍出征未久,此刻應剛到朔方城附近,難道已經遭遇了戰事,需要朝廷支援?


    匆匆展開密信,李二陛下的眉頭越皺越緊,但讀完之後,他的表情卻並未如預期般露出焦慮或喜悅,反而讓一旁的大臣們摸不著頭腦。


    “信使,朕問你,朔方城是否已經攻克?”


    “迴稟陛下,朔方城確實已經攻克,小人正是從朔方城而來。”


    “嗯,你先下去領賞吧。”李二陛下輕輕揮手,信使如釋重負地退下。


    這時,朝堂上的大臣們更加困惑了。朔方城被攻克,本應是振奮人心的消息,為何陛下卻顯得如此淡然?


    “陛下,臣鬥膽請問,究竟發生了何事,能否讓老臣等一探究竟?”


    “朔方城已被攻克。”


    “這有何出奇?我大唐軍力強盛,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此乃常理。”


    “來,朕讓諸位聽聽這份軍報的詳細內容。”李二陛下示意身旁的內侍將軍報宣讀給眾人聽。


    隨著內侍的宣讀聲響起,一封來自柴紹的手書展現在眾人眼前:“臣柴紹拜上:臣慚愧之至,臣率領中軍尚未抵達朔方城,便已收到捷報。


    先鋒營將軍劉欣僅憑四日之功,未損一兵一卒,便輕鬆拿下朔方城。然而,朔方城的後續治理與駐軍安排,實為當務之急,懇請陛下盡快派遣官吏赴任,以穩民心。”


    聽完這份捷報,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了一片愕然。這消息太過驚人,簡直難以置信。


    但既然是柴紹的親筆信,其真實性不容置疑。柴紹身為大唐名將,更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謊報軍情。


    這意味著,大唐僅憑一萬精兵,兵不血刃,便輕而易舉地收複了朔方城。


    要知道,朔方城牆高城厚,其內駐紮的軍隊少說也有數萬之眾,且又是攻城戰,按常理,沒有數倍於敵的兵力,斷難攻克。然而……


    “微臣恭賀陛下!恭賀大唐!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聰明人還是有的,當這消息傳入他們耳中,立即有人迅速領會,爭先恐後地向李二陛下表達祝賀。


    “微臣恭賀陛下!恭賀大唐!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極殿內,人聲鼎沸,如潮如浪,盡皆是對李二陛下的頌揚。


    “哈哈哈,好,非常好!我大唐的勇士們果然英勇無比,當重重獎賞!”


    此時,房玄齡及時站了出來,“陛下,當前首要之事,是迅速派遣官員前往朔方城就職,唯有妥善處理好當地的政務與民心,朔方才能真正成為我大唐的真正疆土。”


    “言之有理,吏部需即刻籌備人選前往朔州,速度務必快!”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趕忙應答,“陛下請放心,臣即刻著手安排,確保數日之內便能啟程。”


    朔方城的捷報傳來,無疑極大地振奮了李二陛下的心情,但關於私吞賑災錢糧的醜聞,他絕不會輕易放過。


    預料之中,即將有一大批官員因此落馬。既然有人敢於在風口浪尖上頂風作案,李二陛下也絕不會手軟,勢必會以雷霆手段,殺一儆百,讓那些蛀蟲付出應有的代價。


    長安城內,捷報已至,而此時的劉欣正率領著先鋒營,在返迴長安的路上穩步前行。


    原本,劉欣並不打算帶領如此龐大的人馬,但柴紹堅持讓他將梁師都的家眷及此次戰役的繳獲一並帶迴長安,並堅持要求劉欣親率先鋒營護送。


    劉欣雖感無奈,卻也難以推辭,隻能應允。然而,人數的增加無疑減緩了行進的速度,使得此次歸途比出征時多花了好幾日時間。


    這是劉欣特意安排的。畢竟,將士們剛剛經曆了艱苦的戰鬥,怎能再讓他們過於疲憊?


    因此,大軍在途經各城池時,都會稍作停留,補給物資,每日的行軍也不再急於求成。


    有時,劉欣甚至萌生了拋下大軍,獨自先行返迴長安的念頭。


    但作為統帥,他深知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既然帶領大家出征,就必須確保每個人的安全歸來。一陣寒風拂過,讓劉欣不禁打了個寒顫。


    “阿嚏!看來天要變了,這天氣是越來越冷了。”


    “小欣子,可不是嘛,現在都十一月了,冬天快到了。”


    “知道冷還不加衣服?你們就不覺得冷嗎?”


    “不,我們心中熱血沸騰,阿嚏!說不定長安城裏哪位大家閨秀正惦記著我呢。”


    “你想得倒美!”


    “哈哈哈,你看他長得不咋地,想的還挺美。”


    “那我可不服,來來來,咱們決鬥!”


    “切!”


    一路上,這群人歡聲笑語,讓原本枯燥的歸途變得生動有趣。


    如今,距離長安已近在咫尺,且沿途並未遭遇任何危險。雖然大唐境內仍有山賊盜匪出沒,但當他們看到這樣一支裝備精良、氣勢如虹的大軍時,早已嚇得躲得遠遠的。


    不過,劉欣和他的隊伍並未因此而閑著,他們沿途還剿滅了不少土匪,再次收獲頗豐。


    “兄弟們,快看,前麵就是長安城,我們快到家了!”


    “好!”


    當快要抵達長安城的時候,劉欣看到了很多人,無數百姓夾道歡迎,熱鬧非凡。


    劉欣走在最前麵,騎著高頭大馬,感受著滿城百姓的熱情,此時他覺得自己就像是得勝歸來的大英雄。


    “劉公子,歡迎你們迴來!”


    “恭祝劉公子凱旋而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哥在大唐掛了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麒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麒寶貝並收藏哥在大唐掛了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