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抵達平安村後,並未多做停留,直接將馬匹安置於府邸之中,便匆匆啟程前往製鹽作坊進行考察。


    他的心中已有了盤算,要親眼看看這片為他家族酒樓穩定提供食鹽來源的地方,並計劃從中抽調人手,著手籌建一座全新的玻璃作坊。


    抵達製鹽作坊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工人們各司其職,忙碌而有序。


    劉欣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滿意之情。他深知,這些工人中不乏跟隨劉家多年的老臣,他們之中雖有人並非出身奴隸,但對劉家的忠誠度卻是毋庸置疑的。


    在他們的精心管理下,製鹽作坊一直運行平穩,從未出過任何紕漏,這也正是劉欣願意將新的重任托付給他們的原因。


    “侯爺,您怎麽親自來了?有什麽吩咐,派人通知一聲便是,這裏環境簡陋,怕會髒了您的衣裳。”一位工人見狀,連忙上前行禮,言語中帶著幾分惶恐。


    “無妨,我此次前來確有要事。大家辛苦了,繼續忙你們的吧!”劉欣微笑著迴應,語氣中透露出一種平易近人的親和力。


    工人們聞言,紛紛露出憨厚的笑容,繼續投入到工作中去。劉欣則環視四周,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構想。


    “我打算在這裏再建一座作坊,製鹽的工作可以適當放緩,你們分出一半的人手來協助我。”劉欣向工人們宣布了自己的計劃。


    “侯爺,我們現在就開始嗎?”一位工人問道,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對,今天就動手。你們先清理一下場地,材料很快就會送到。”


    於是,製鹽作坊的工人們迅速行動起來,一半的人手被抽調出來,開始在劉欣指定的區域忙碌起來。


    幸運的是,這裏還留存著一些之前剩餘的建築材料,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經過兩天的緊張施工,一座規模不小的作坊終於拔地而起。雖然說是作坊,但其實更像是一個被圍牆圍起來的院子,裏麵搭建了一些遮陽擋雨的棚子。


    而這座作坊中最複雜、最關鍵的設備,莫過於那套用於加熱、成型和淬火的裝置了。


    作坊建成後,劉欣留下了幾個人幫忙打下手,然後將其他人全部趕了出去。


    他需要親自研究一下這套設備,並進行一些實驗。


    盡管工人們對此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有人認為劉欣是不是瘋了——畢竟,正常人誰會拿一堆碎石粉末來加熱呢?但麵對劉欣的堅持,他們也不敢多說什麽。


    “侯爺,我想問一下我們到底在做什麽?”一位工人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


    “我在做玻璃,也叫琉璃。”劉欣耐心地解釋道。


    “啥?琉璃?


    侯爺您不是在開玩笑吧?用這些碎石粉末能做琉璃?”


    工人們聞言,紛紛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仿佛在看一個瘋子一樣。


    劉欣無奈地搖了搖頭,他知道給工人們講原理也是白費力氣。


    於是,他再次強調了製作流程,並讓他們自己慢慢研究。隨後,他便離開了作坊,因為這裏實在是太熱了,空氣中彌漫著灰塵,讓他有些難以忍受。


    走在田間的小路上,劉欣感到一陣清爽。他深吸了一口新鮮空氣,感歎道:“還是外麵的空氣新鮮、舒服啊!”


    不知不覺中,他走到了自家的稻田邊。看著那些茁壯成長、即將成熟的水稻,劉欣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大豐收。


    帶著這份喜悅,劉欣迴到了家中。他明白,製作玻璃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耐心和時間。他已經將製作流程交給了工人們,至於細節問題,就隻能靠他們自己慢慢摸索和研究了。


    在平安村,劉欣逗留了三日。


    這三天裏,他的耐心仿佛被時間的細沙緩緩磨礪,即將觸及極限。


    正當他內心掙紮,準備告別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如風般掠過,直奔他麵前。


    那人是玻璃工坊的一員,臉上洋溢著難以抑製的激動。


    “侯……侯爺,我們成功了!玻璃,我們真的製作出了玻璃!請您隨我來看看。”


    “成功了?快,領路!”


    兩人腳步匆匆,瞬間抵達了玻璃工坊。此時,工坊內一片沸騰,每個人都沉浸在熱烈的討論中,臉上洋溢著前所未有的喜悅。


    “侯……侯爺,請您務必過目。”


    劉欣凝視著那塊初具雛形的透明晶體,心中確認無疑,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玻璃。


    盡管它並非完全透明,但相比大唐現有的玻璃製品,已算得上是純淨無比。


    “非常出色,這正是我所描述的玻璃。”


    “哇!”


    一陣歡唿聲響起,所有的辛苦與努力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迴報。他們終於完成了侯爺交托的重任。


    “但大家切勿過於樂觀,這塊玻璃雖已製成,卻還未達到我的最高標準。我所追求的是極致透明的玻璃。”


    “啊?這……太難了!”


    “無需憂慮,我會與你們並肩作戰,我已有了新的思路,相信不久之後,我們就能製作出完全透明的玻璃。”


    “有侯爺在,我們定能成功!”


    隨後的日子裏,劉欣果然留在了工坊,親自參與改進工作。


    現有玻璃之所以不夠透明,關鍵在於內含諸多雜質,尤其是鐵質,必須予以徹底清除。經過一天的反複試驗與調整,一塊相對透明的玻璃終於誕生。


    “成功了!”


    “哈哈哈……”


    從透明度來看,這塊玻璃已大致滿足了劉欣的要求。受限於時代技術的局限,許多操作難以達到極致精細,但這已是當前條件下的最佳成果。


    若要再上層樓,唯有技術革新,而劉欣深知自己時間緊迫,妹妹的生日近在咫尺,容不得半點拖延。


    劉欣詳細記錄了整個製作過程,包括每種材料的精確配比,確保知識的傳承。他還指示工坊多製作了幾塊玻璃,並從中挑選出四塊品質上乘的,帶著它們踏上了返迴長安的旅程。


    “哈哈,還好趕上了,明天就是小雪的生日,今晚就算加班也要把鏡子做出來。”


    製作鏡子的最大難題——透明玻璃,現已迎刃而解,剩下的步驟便相對簡單了許多。


    劉欣取出早已設計好的兩張圖紙,那是鏡框的設計稿,一切準備就緒。


    劉欣小心翼翼地將設計圖紙遞給了家中的木匠師傅們,特別囑咐他們務必在今天之內趕製出三套成品。


    隨後,他親自上陣,著手為鏡子的背麵鍍上一層閃亮的銀膜。經過無數次的嚐試與調整,終於,那抹耀眼的銀色完美附著於鏡麵之上,宣告著他的成功。


    “哎,為了給兩個小寶貝挑選到心儀的禮物,劉欣可是下了番苦功夫,耗時良久。但所幸,所有的努力都在最後一刻化為了值得,禮物總算是準時備妥了。”


    接著,劉欣將鏡子裝入精心設計的外殼之中,三套鏡子整齊排列,每套均包含一麵大氣的正方形梳妝鏡與一枚小巧便攜的圓形小鏡,精致非凡。


    “哈哈哈,想象著明天兩個小丫頭以及如煙看到這份精美絕倫的禮物時,那份驚喜與喜愛之情,定能讓他們感到心滿意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哥在大唐掛了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麒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麒寶貝並收藏哥在大唐掛了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