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未能將羅藝擒獲,更對其行蹤一無所知,滿腔怒火隻能發泄在那些無辜的下人身上。
不久,長孫無忌率領大軍抵達郡王府,一眼便看見了侯君集那沮喪的模樣,心中已然明了,追捕羅藝的行動已然落空。
“侯將軍,可知羅藝逃往何方?”長孫無忌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
侯君集懊惱地搖了搖頭,迴答道:“我已詢問過府中上下,無人知曉羅藝的具體去向。但我斷定,他必定是逃往突厥去了,那是他唯一的生路。”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吾亦如此認為。事不宜遲,我們應立即分頭追擊,將所有通往突厥的要道封鎖,羅藝逃亡必然攜帶大量金銀珠寶與家眷,其行進速度必然無法與我們相比。”
於是,侯君集親自率領一部分兵力,沿著他精心挑選的路線追擊而去。
他不僅親自上陣,還分派了多路追兵,確保每一條可能通往突厥的道路都被嚴密監視。
而長孫無忌則留在了幽州城,這裏尚有諸多事務亟待處理。作為此次統軍的元帥,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這份重擔隻能由他一人來承擔。
侯君集雖非智謀出眾,但在作戰方麵卻也算得上有所建樹。
他仔細研究過地圖後,選擇了一條他認為最好的追擊路線,殊不知,這條路線正是劉欣等人設伏之處。
劉欣等人在這荒野中喂了數日蚊子,終於等來了期盼已久的消息。
“報!元帥采用擾亂敵方軍心的計策,致使幽州城士氣低落!”
“報!幽州城已投降,羅藝已提前秘密出城!”
“報!羅藝一行正向我們所在的方向趕來,距離已不足五裏!”
隨著一道道急報傳來,程處默、李崇義等人一聽羅藝竟敢主動找上門來,頓時精神抖擻,士氣大增。
“哈哈哈,小欣子,你果然料事如神,我們等不及要大幹一場了!”程處默興奮地喊道。
劉欣則冷靜地詢問傳令兵:“對方有多少人?”
“約有兩千人左右!”傳令兵迴答道。
“臥槽,小欣子,羅藝他們的人數可是我們的兩倍啊,這仗可不好打啊!”李崇義有些擔憂地說道。
劉欣卻毫不在意地笑了笑:“怕什麽,我們可都是精銳之士,以一擋五都不在話下,何況是區區兩千逃兵。”
在劉欣看來,羅藝此舉實屬過於囂張,逃亡之際竟還敢帶著這麽多人,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行蹤似的。
然而,羅藝心中自有打算,他認為人多勢眾到了突厥後更有話語權。
但事已至此,已無退路可言。
劉欣深知,若此刻退縮,羅藝極有可能被部下所殺。可萬一羅藝僥幸逃脫,對於大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為羅藝對幽州了如指掌,若他勾結突厥來犯,後果將不堪設想。
“兄弟們,敵人是我們的兩倍,你們怕不怕?”劉欣大聲問道。
“怕?在我們這裏從來就沒有怕這個字!不服就幹,管他是誰呢!”程處默等人齊聲迴答道。
劉欣滿意地點了點頭:“很好,要的就是你們這股不服輸、不怕強敵的勇氣!”
“小欣子,別囉嗦了,趕緊下令幹吧!”李崇義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劉欣深吸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兄弟們聽我說,對方兵力雖多,但隻要我們選擇正確的方法,完全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我們要利用地形優勢,設下埋伏,待他們進入伏擊圈後,再一舉將他們殲滅!”
“小欣子,你說怎麽做就怎麽做吧!我們雖然不怕死,但也不想白白送死!”程處默等人紛紛表態支持。
首先,我們要精心布置一場伏擊,力求一舉消滅敵軍的主力部隊。
緊接著,我們將利用心理戰,豎起一麵足以震懾敵軍的大旗,通過虛張聲勢給對方製造恐慌,說不定這一招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好主意!”眾人一致讚同。
於是,一支由千人組成的精銳部隊悄然埋伏於道路一側的高地之上,他們巧妙地利用地形優勢,在前方還精心設置了路障,作為誘敵深入的第一步。
“弓箭手,準備就緒!一旦敵人踏入我們的射程之內,務必全力以赴,以密集的箭雨給予他們致命一擊!”劉欣沉聲下令。
遠處,一支裝備精良的騎兵隊伍映入劉欣的眼簾。
此刻,埋伏在路邊的士兵們緊張得幾乎能聽見彼此的心跳,連唿吸都變得小心翼翼。
對於程處默、李崇義這些初上戰場的年輕人而言,這份緊張中夾雜著難以言喻的興奮,畢竟,這是他們首次參與如此規模的戰鬥,那種激動的感覺難以言表。
“放箭!”
“嗖!”
“嗖!”
“嗖!”
盡管劉欣麾下僅有二百名弓箭手,但他們通過精妙的配合,營造出了一種萬箭齊發的壯觀景象。
為了增強火力,他們還創造性地使用了石頭作為替代物,雖然石頭的殺傷力不及箭矢,但即便隻是驚擾戰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打亂敵軍的陣腳。
前方道路被障礙物阻斷,兩側則是如雨點般落下的箭矢與石塊,羅藝率領的部隊進退兩難,隻能拚盡全力抵擋,緩慢地向後退卻。
箭矢耗盡之後,劉欣果斷轉換戰術:“兄弟們,跟我衝鋒,活捉羅藝!”
“殺!殺!殺!”
伴隨著震天的喊殺聲,一千名騎兵從高地如猛虎下山般俯衝而下,借助地勢的衝擊力,硬生生地在羅藝兩千兵馬中撕開了一道口子。
羅藝身邊的五百死士迅速形成了一道人肉盾牌,誓死保護他的安全,而其他將領和親衛則沒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很快便在程處默等人的猛烈攻勢下敗下陣來。
劉欣逼近羅藝,麵帶微笑,語氣中帶著幾分挑釁:“常聽聞燕郡王槍法超群,北地無敵,不知在下是否有幸領教一二?”
羅藝聞言,不屑一顧:“你小子乳臭未幹,也敢挑戰本王?本王馳騁沙場時,你爹或許還在玩泥巴呢!”
“哈哈哈哈……”
劉欣並未動怒,反而更加認真地迴應:“燕郡王可曾聽過一句話?”
“什麽話?說來聽聽。”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郡王您或許已經英雄遲暮,連我這初出茅廬的小子都不敢應戰了。”
“哼!本王是不屑與你動手。”
“各位聽好了,我們的大軍已布下天羅地網,在各個通往突厥的要道上嚴陣以待。
我們隻是先鋒,你們已無路可逃。”劉欣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錘,擊中了羅藝軍中的士氣,使之更加低落。
眼見局勢不利,羅藝決定親自出手,意圖一舉擒獲劉欣:“小子,今日本王就教你幾招槍法,看槍!”
“鐺!”
兩人你來我往,鬥了十幾個迴合,最終各自退開。
“小子,你的槍法還算不錯,但比起本王來,還差得遠呢。本王今日連五成的功力都未使出。”羅藝傲然道。
“哼,嘴硬!再來!”劉欣不甘示弱,正欲再戰,卻突然見羅藝身後一名將領閃電般出手,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啪”地一聲巨響,羅藝竟被猛然擊落馬下,一柄寒光閃閃的大刀直指其咽喉,這一幕令在場的所有人瞠目結舌,怎麽自己人會向自己人揮刀相向?
“都住手!”一聲怒喝劃破混亂。
羅藝怒不可遏:“你這混賬東西,本王待你如同手足,你為何反戈一擊?”
“哼!我乃大唐忠將,與突厥有著不解之仇,豈能投身敵營?
之前不過是權宜之計,羅藝,你還是投降吧!”對方義正言辭。
羅藝的護衛們見狀,雖心急如焚卻不敢輕舉妄動,他們眼中閃爍著兇狠的光芒,隻待羅藝一聲令下,便要將敵人撕成碎片。
“放下兵器吧,本王認輸了。”羅藝無奈歎息。
“小將軍,我們願意投降,將羅藝拱手相讓。”一名護衛急切地表示。
“好。”
劉欣心中五味雜陳。他本想與羅藝大戰三百迴合,怎料戰場風雲突變,羅藝竟被輕易活捉。
他不禁感慨:“人生真是處處有驚喜啊!”
原本以為會是一場艱苦的戰鬥,沒想到卻輕而易舉地立下大功。世事難料,莫過於此。
不久,長孫無忌率領大軍抵達郡王府,一眼便看見了侯君集那沮喪的模樣,心中已然明了,追捕羅藝的行動已然落空。
“侯將軍,可知羅藝逃往何方?”長孫無忌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
侯君集懊惱地搖了搖頭,迴答道:“我已詢問過府中上下,無人知曉羅藝的具體去向。但我斷定,他必定是逃往突厥去了,那是他唯一的生路。”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吾亦如此認為。事不宜遲,我們應立即分頭追擊,將所有通往突厥的要道封鎖,羅藝逃亡必然攜帶大量金銀珠寶與家眷,其行進速度必然無法與我們相比。”
於是,侯君集親自率領一部分兵力,沿著他精心挑選的路線追擊而去。
他不僅親自上陣,還分派了多路追兵,確保每一條可能通往突厥的道路都被嚴密監視。
而長孫無忌則留在了幽州城,這裏尚有諸多事務亟待處理。作為此次統軍的元帥,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這份重擔隻能由他一人來承擔。
侯君集雖非智謀出眾,但在作戰方麵卻也算得上有所建樹。
他仔細研究過地圖後,選擇了一條他認為最好的追擊路線,殊不知,這條路線正是劉欣等人設伏之處。
劉欣等人在這荒野中喂了數日蚊子,終於等來了期盼已久的消息。
“報!元帥采用擾亂敵方軍心的計策,致使幽州城士氣低落!”
“報!幽州城已投降,羅藝已提前秘密出城!”
“報!羅藝一行正向我們所在的方向趕來,距離已不足五裏!”
隨著一道道急報傳來,程處默、李崇義等人一聽羅藝竟敢主動找上門來,頓時精神抖擻,士氣大增。
“哈哈哈,小欣子,你果然料事如神,我們等不及要大幹一場了!”程處默興奮地喊道。
劉欣則冷靜地詢問傳令兵:“對方有多少人?”
“約有兩千人左右!”傳令兵迴答道。
“臥槽,小欣子,羅藝他們的人數可是我們的兩倍啊,這仗可不好打啊!”李崇義有些擔憂地說道。
劉欣卻毫不在意地笑了笑:“怕什麽,我們可都是精銳之士,以一擋五都不在話下,何況是區區兩千逃兵。”
在劉欣看來,羅藝此舉實屬過於囂張,逃亡之際竟還敢帶著這麽多人,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行蹤似的。
然而,羅藝心中自有打算,他認為人多勢眾到了突厥後更有話語權。
但事已至此,已無退路可言。
劉欣深知,若此刻退縮,羅藝極有可能被部下所殺。可萬一羅藝僥幸逃脫,對於大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為羅藝對幽州了如指掌,若他勾結突厥來犯,後果將不堪設想。
“兄弟們,敵人是我們的兩倍,你們怕不怕?”劉欣大聲問道。
“怕?在我們這裏從來就沒有怕這個字!不服就幹,管他是誰呢!”程處默等人齊聲迴答道。
劉欣滿意地點了點頭:“很好,要的就是你們這股不服輸、不怕強敵的勇氣!”
“小欣子,別囉嗦了,趕緊下令幹吧!”李崇義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劉欣深吸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兄弟們聽我說,對方兵力雖多,但隻要我們選擇正確的方法,完全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我們要利用地形優勢,設下埋伏,待他們進入伏擊圈後,再一舉將他們殲滅!”
“小欣子,你說怎麽做就怎麽做吧!我們雖然不怕死,但也不想白白送死!”程處默等人紛紛表態支持。
首先,我們要精心布置一場伏擊,力求一舉消滅敵軍的主力部隊。
緊接著,我們將利用心理戰,豎起一麵足以震懾敵軍的大旗,通過虛張聲勢給對方製造恐慌,說不定這一招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好主意!”眾人一致讚同。
於是,一支由千人組成的精銳部隊悄然埋伏於道路一側的高地之上,他們巧妙地利用地形優勢,在前方還精心設置了路障,作為誘敵深入的第一步。
“弓箭手,準備就緒!一旦敵人踏入我們的射程之內,務必全力以赴,以密集的箭雨給予他們致命一擊!”劉欣沉聲下令。
遠處,一支裝備精良的騎兵隊伍映入劉欣的眼簾。
此刻,埋伏在路邊的士兵們緊張得幾乎能聽見彼此的心跳,連唿吸都變得小心翼翼。
對於程處默、李崇義這些初上戰場的年輕人而言,這份緊張中夾雜著難以言喻的興奮,畢竟,這是他們首次參與如此規模的戰鬥,那種激動的感覺難以言表。
“放箭!”
“嗖!”
“嗖!”
“嗖!”
盡管劉欣麾下僅有二百名弓箭手,但他們通過精妙的配合,營造出了一種萬箭齊發的壯觀景象。
為了增強火力,他們還創造性地使用了石頭作為替代物,雖然石頭的殺傷力不及箭矢,但即便隻是驚擾戰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打亂敵軍的陣腳。
前方道路被障礙物阻斷,兩側則是如雨點般落下的箭矢與石塊,羅藝率領的部隊進退兩難,隻能拚盡全力抵擋,緩慢地向後退卻。
箭矢耗盡之後,劉欣果斷轉換戰術:“兄弟們,跟我衝鋒,活捉羅藝!”
“殺!殺!殺!”
伴隨著震天的喊殺聲,一千名騎兵從高地如猛虎下山般俯衝而下,借助地勢的衝擊力,硬生生地在羅藝兩千兵馬中撕開了一道口子。
羅藝身邊的五百死士迅速形成了一道人肉盾牌,誓死保護他的安全,而其他將領和親衛則沒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很快便在程處默等人的猛烈攻勢下敗下陣來。
劉欣逼近羅藝,麵帶微笑,語氣中帶著幾分挑釁:“常聽聞燕郡王槍法超群,北地無敵,不知在下是否有幸領教一二?”
羅藝聞言,不屑一顧:“你小子乳臭未幹,也敢挑戰本王?本王馳騁沙場時,你爹或許還在玩泥巴呢!”
“哈哈哈哈……”
劉欣並未動怒,反而更加認真地迴應:“燕郡王可曾聽過一句話?”
“什麽話?說來聽聽。”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郡王您或許已經英雄遲暮,連我這初出茅廬的小子都不敢應戰了。”
“哼!本王是不屑與你動手。”
“各位聽好了,我們的大軍已布下天羅地網,在各個通往突厥的要道上嚴陣以待。
我們隻是先鋒,你們已無路可逃。”劉欣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錘,擊中了羅藝軍中的士氣,使之更加低落。
眼見局勢不利,羅藝決定親自出手,意圖一舉擒獲劉欣:“小子,今日本王就教你幾招槍法,看槍!”
“鐺!”
兩人你來我往,鬥了十幾個迴合,最終各自退開。
“小子,你的槍法還算不錯,但比起本王來,還差得遠呢。本王今日連五成的功力都未使出。”羅藝傲然道。
“哼,嘴硬!再來!”劉欣不甘示弱,正欲再戰,卻突然見羅藝身後一名將領閃電般出手,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啪”地一聲巨響,羅藝竟被猛然擊落馬下,一柄寒光閃閃的大刀直指其咽喉,這一幕令在場的所有人瞠目結舌,怎麽自己人會向自己人揮刀相向?
“都住手!”一聲怒喝劃破混亂。
羅藝怒不可遏:“你這混賬東西,本王待你如同手足,你為何反戈一擊?”
“哼!我乃大唐忠將,與突厥有著不解之仇,豈能投身敵營?
之前不過是權宜之計,羅藝,你還是投降吧!”對方義正言辭。
羅藝的護衛們見狀,雖心急如焚卻不敢輕舉妄動,他們眼中閃爍著兇狠的光芒,隻待羅藝一聲令下,便要將敵人撕成碎片。
“放下兵器吧,本王認輸了。”羅藝無奈歎息。
“小將軍,我們願意投降,將羅藝拱手相讓。”一名護衛急切地表示。
“好。”
劉欣心中五味雜陳。他本想與羅藝大戰三百迴合,怎料戰場風雲突變,羅藝竟被輕易活捉。
他不禁感慨:“人生真是處處有驚喜啊!”
原本以為會是一場艱苦的戰鬥,沒想到卻輕而易舉地立下大功。世事難料,莫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