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縱然將這柄扇子視作了傳家之寶,然而卻總是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愛,時不時地拿來賞玩一番。


    哪家的傳家之寶不是小心翼翼地鎖在箱子裏頭,唯恐磕碰到一星半點,不過老房家的情況卻並非如此。


    “還真別說,行走在街頭時那柄扇子,著實散發出一種獨特的讀書人的韻味,一股濃鬱的文雅之氣洶湧而來”


    房玄齡一麵感慨著,一麵悠然地把玩著手中的折扇。


    擁有了這般的好物件,理所當然要與他人一同分享呀,房玄齡思索著究竟要在何時尋他人共同品鑒一下這柄扇子以及扇子上的字跡。


    提及品鑒扇子,恐怕還著實不曉得該如何進行品鑒,不過將扇子當作詩畫來加以品鑒也是別無二致的。


    房玄齡並不滿足於流於表麵的品鑒,特地讓自家兒子去打聽打聽這扇子究竟有著怎樣的講究之處。


    當房玄齡聽聞之後,徹底陷入了迷茫之中,這一把扇子幾乎被劉欣玩出了百般花樣。


    這才到哪兒呀,這僅僅是劉欣揀選了一部分講述給房遺愛聽的罷了。


    次日,太極殿內,早朝時分,眾多官員紛紛朝拜。


    “諸位愛卿今日可有奏本呈上?”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跨步而出,他直截了當地說道:


    “陛下,科舉相關事宜已然大致安排妥當了,依照考核成績和個人才能已經將各個中榜的學子安排至了相應的職位,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狀元的職位尚未安排,臣著實不知該如何安排狀元,請陛下明示。”


    “喔,不知吏部可有何建議?”


    “陛下,吏部的建議是將狀元安排在吏部任職,畢竟吏部乃是六部之首,因而吏部極為需要這般年輕有為的才俊。”


    兵部尚書李靖聽聞長孫無忌的話語,心中很是不服氣,你們吏部需要人才,難道我們兵部就不需要了嗎。


    “陛下,老臣覺得此舉欠妥,狀元郎文韜武略,全才在身,安置在吏部實在是暴殄天物,不如將其安排至我們兵部吧,我們兵部當下就隻剩下一些年老力衰、體弱多病之人了,年輕一代連個能夠嶄露頭角的人物都未曾有。”


    程咬金、尉遲恭一聽這話頓時火冒三丈:“老家夥,你說誰年老力衰、體弱多病呢,老夫再次奔赴戰場殺敵數百迴合也毫無問題。”


    “你們兩個住嘴,難道不想要狀元進入軍中了?”


    “哼!日後再與你清算這筆賬。”李靖剛剛安撫好程咬金和尉遲恭,戶部尚書唐儉也跟著前來湊熱鬧。


    “陛下,聽聞狀元公擅長經營之道,這恰是我們戶部迫切急需的人才呀,大唐國庫空虛,相信狀元公進入戶部,不出三年,國庫必定充裕盈滿,屆時無論陛下欲行何事,隻要錢財充足都不會是難題。”


    李二陛下心動了,躊躇了,到底要不要讓劉欣前往戶部。


    工部尚書段倫也出來插上一腳。


    “陛下,我們工部同樣也需要人手呀。”


    除了禮部尚書和刑部尚書未曾開口,六部尚書之中,四個人都想要人,其實禮部尚書內心也是想要人的,但是他著實難以啟齒呀,刑部尚書是真的沒有想法了,陛下肯定不會讓劉欣去刑部。


    其實禮部說重要也算重要,說不重要也的確不重要。


    說重要是由於禮部掌管著天下的禮儀、祭享、貢舉等政令,說不重要吧,是因為禮部的作用稍顯遜色。


    但是禮部的存續一直延續至清朝都依然存在,並且其影響力波及到了一些其他的國度,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同樣設立了禮部這一機構。


    所以講禮部是具有存在的必要性的。


    然而把劉欣安排在禮部絕對是不合適的,禮部當中盡是名望頗高、品德高尚且學富五車的大儒,劉欣實在是太過年輕稚嫩了。


    最終禮部尚書還是強忍住沒有張嘴發言。


    其他四部的尚書均是精明圓滑的老江湖,先暫且不提自己對於劉欣是否熟悉知曉,也未必清楚了解劉欣是否具備才華,但是抱著能撈一點是一點的心態,不管有沒有收獲,先嚐試一番,萬一真的有所斬獲呢?


    李二陛下聆聽著下麵眾人的爭論,也著實不清楚該怎樣安排劉欣,聽著四部尚書的話語,感覺劉欣去這幾部中的任何一部似乎都行呀。


    還真別說這小子著實頗具才華,這就有點令人棘手難辦了。


    “眾愛卿皆認為去你們那裏為好,不知你們準備給狀元安排個怎樣的職位“


    工部尚書段倫搶先說道:“陛下,我們工部匱乏員外郎一職,要不我們給狀元安排個員外郎的職位如何?”


    下麵一群人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員外郎已然是從六品上的職位了,已經是相當高的級別了。


    正常的情形之下,即便是狀元通常也要從基層做起,一般安排個縣令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縣令才是從七品的職位,中間足足相差了好幾級呢。


    段倫的這番操作一時間讓其他幾部尚書感到頗為為難,其他幾部尚書很難給出更為優越的職位了。


    兵部尚書李靖還想要奮力爭取一下,忍不住說道:“陛下,我們兵部無法給予狀元任何職位,隻能讓他從普通小兵做起,但是老臣打算將自身的所學盡數傳授給劉欣,請陛下審慎思考”


    “陛下,我們吏部六品以下的官職都能夠提供”


    “陛下,......”


    這邊還在如火如荼地討論著給劉欣安排什麽樣的職位呢,但是總有一部分人想要充當搗亂分子,並且還對這些事樂此不疲。


    比如說那些禦史和出身於世家大族的官員,他們都堅決反對給予劉欣較高的官職。


    “陛下,老臣表示反對,依照既定的規製,狀元一般會被下放到地方鍛煉幾年,而後才能得以晉升”


    “是啊!陛下,今年的狀元雖然才華出眾,但是畢竟還是太過年輕,欠缺經驗,如果安排到高位,很有可能難以適應,這將會給大唐帶來極大的影響呀”


    “還請陛下慎重思考呀!”


    一群人紛紛跪下來聲淚俱下地哭訴著,搞得李二陛下極為頭疼,但是又不能大發雷霆。


    他們這群人就是該好好整頓一番,朕耗費了多大的力氣才將劉欣推至狀元的位置,朕就是想要大力重用這個狀元呀。


    “哪依愛卿的看法,朕應當怎樣安排狀元的職位?”


    “陛下,要不也讓狀元從縣令開始做起”


    “做個縣令倒也並非不可”


    聽到李二陛下有所鬆口,這群禦史們相互對視一笑,隻要劉欣不在朝廷的核心部門,任憑他再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掀起風浪。


    “長安縣和萬年縣可缺少縣令”


    啥!長安縣和萬年縣雖然同樣是縣,但它們可不是普通平凡的縣呀,這可是處於皇城腳下的縣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陛下萬萬不可啊!長安縣與萬年縣所處地位極其重要,著實不適宜讓初出茅廬之人前去任職的呀!


    陛下,長安縣和萬年縣的縣令皆為經驗豐富、行事穩重,且在治理政事方麵成績顯著、功績出眾的賢能之臣,當下尚無職位空缺,還是另行挑選一個縣為好。


    “那你們說說應當選擇何處?”


    “狀元不是擁有一塊封地在平安縣嗎,不妨就讓他去做平安縣的縣令。”


    與劉欣關係頗為親近的一些人,聽到這番話險些沒能當場怒火中燒。


    “平安縣哪裏算得上是縣呀?那僅僅隻是劉欣的一個封號罷了,至於其土地麵積,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村莊大小,至於人口也就隻有一百多戶人家而已,這怎麽能夠稱得上是縣呢?說是去做縣令,那其實也就是一個小小的村長罷了!”


    李二陛下聽完之後,差點沒能當場哈哈大笑起來。


    這群禦史簡直就是一群陰險狡詐之輩,如此缺德的主意都能夠想得出來,也真是世間罕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哥在大唐掛了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麒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麒寶貝並收藏哥在大唐掛了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