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見接受敕封的意見占了上風,尹誌平一脈眾人心中大急,李誌常急忙起身說道:“師兄此言謬矣!”
張誌光瞪了他一眼:“師兄德高望眾,何謬之有?”他這話倒是明顯的違心之言,那須發花白的道人隻是年紀最大,大家表麵上給他一個麵子而已,實際上人人都知道他迂腐不堪,誰也沒有將他放在眼裏。
李誌常自然知道張誌光是在借刀殺人,不過事到如今,也隻能據理力爭,得罪師兄了:“師兄說出家人慈悲為懷,能多救得一個百姓,那便是助長一分上天的好生之德,這我是讚同的,不過師兄提到咱們若是受了金國皇帝的敕封,便能盡力勸阻金國君臣兵將濫施殺戮,這句話我卻不敢苟同。”
,..
“哦?師弟師弟有何有何見教?”那白發道士喏喏說道,他倒也是個好脾氣,並沒有動怒的意思。
李誌常道:“大家可知如今的金國皇帝完顏亶脾氣喜怒無常,動不動就賜死王公大臣,這兩年來被無故處決的高官已有數十人之多,這樣一個皇帝連女真貴族的命都不在乎,又豈會因我們幾句勸阻,就在乎尋常百姓的命?”
場中都是修道之人,大多數人並不了解朝堂情況,聽他這樣說,頓時議論紛紛。
李誌常繼續說道:“更何況剛才張師兄提到金國與南宋停戰,我也有不同意見。”
張誌光剛剛被他反將一軍,還沒反應過來,又是步步緊逼,頓覺不妙,沉聲問道:“金國與大宋停戰,這還有假?”
“金國之所以與宋國停戰,是因為之前蒙古逼得緊,如今蒙古主力西征,金國得到喘息之機,就未必停戰下去,”李誌常繼續說道,“金國人已經被蒙古打怕了,在他們眼中宋國是更容易征服的對象,這次趁蒙古西征,傳言他們打算南下奪取大宋土地,以補充之前與蒙古交戰的損失。”
張誌光冷笑道:“這隻是坊間流言而已,實在不足為信。”
“是麽?”李誌常仿佛早知道他有此反應,答道,“可前不久郭靖黃蓉夫婦在開封府被金人伏擊,要知道他們是襄陽城的支柱,隻要除掉他們,攻下襄陽便事半功倍,金人的狼子野心可見一斑!”
張誌光搖頭道:“說來說去,這也隻是你個人的猜測而已,何必在這裏危言聳聽。”
李誌常叫道:“好啊,原來你是奉了金國皇帝之命,做奸細來著!”
張誌光先是一怔,繼而大怒,喝道:“你說甚麽?”
李誌常道:“誰幫金國人說話,便是漢奸。”
張誌光突然躍起,唿的一掌便往李誌常頭頂擊落。斜刺裏雙掌穿出,同時架開他這一擊,出掌的卻是丘處機的另外兩名弟子,其中一人便是祁誌誠。
張誌光怒火更熾,大叫:“好哇!丘師伯門下弟子眾多,要仗勢欺人麽?”
正鬧得不可開交,尹誌平雙掌一拍,說道:“各位師兄且請安坐,聽小弟一言。”全真教的掌教向來威權極大,眾道人當即坐了下來,不敢再爭。
另一旁白須道人道:“是了,咱們聽掌教真人吩咐,他說受封便受封,不受便不受。大汗封的是他,又不是你我,吵些甚麽?”
張誌光雖然心中不忿,不過中立派的人發話了,他也不能觸犯眾怒,隻得先聽尹誌平如何說。
李誌常、王誌坦等人素知尹誌平秉性忠義,心想憑他一言而決,的確不必多事爭鬧,於是各人望著尹誌平,聽他裁決。
尹誌平緩緩道:“小弟無德無能,忝當掌教的重任,想不到第一天便遇上這件大事。”說著抬起頭來,呆呆出神。十六名大弟子的目光一齊注視著他,道院中靜得沒半點聲息。
過了良久,尹誌平緩緩的道:“本教乃重陽祖師所創,至馬真人、劉真人、丘真人而發揚光大。小弟繼任掌教,怎敢稍違王馬劉丘四真人的教訓?諸位師兄,眼下蒙古大軍南攻襄陽,侵我疆土,殺我百姓。若是這四位前輩掌教在此,他們是受這敕封呢,還是不受?”
群道聽了此言,默想土重陽、馬鈺、劉處玄、丘處機平素行事:王重陽去世已久,第三代弟子均未見過馬鈺謙和敦厚,處事旨在情靜無為劉處玄城府甚深,眾弟子不易猜測他的心意但丘處機卻是性如烈火、忠義過人。
眾人一想到他,不約而同的叫道:“丘掌教是定然不受!”
張誌光眉頭一皺,大聲道:“現下掌教是你,可不是丘師伯。”
尹誌平道:“小弟才識庸下,不敢違背師訓。又何況我罪孽深重,死有餘辜。”
說到這裏,垂首不語,如今趙誌敬已死,群道不知他話中含意,不清楚他是因為當初給小龍女下藥的卑鄙行徑內疚成狂、早已心灰意冷,都以為他不過是自謙之辭,隻覺得“罪孽深重、死有餘辜”八字,未免太重,有點兒不倫不類。
張誌光“哼”的一聲,站起身來,說道:“如此說來,掌教是決定不受的了?可掌教有沒有想過,山下的三千金兵怎麽辦?”
尹誌平淒然道:“小弟微命實不足惜,但我教令譽,卻不能稍有損毀。”
他聲調漸漸慷慨激昂,又道:“方今豪傑之士,正結義以抗外侮。全真派號稱武學正宗,若是降了金國,咱們有何麵目再見天下英雄?”
群道轟然喝彩,李誌常、王誌坦、祁誌誠等大聲道:“掌教師兄言之有理。”
張誌光一行人頓時顏麵無光,不過尹誌平身為掌教,丘處機一脈勢力強大,此時又得到了中立一派的支持,他們想反對也無能為力。
尹誌平居中一站,命心腹師兄弟守在身旁,再派人去取兵刃以備不時之需,然後方才說道:“有請金國使者。”
宋青一行人在偏殿,兩女針鋒相對,正弄得他頭疼不已,聽到道士的傳話,不由大喜,急忙帶著眾人來到三清殿:“眾位商量了這麽久,想必已經有結論了?”
見接受敕封的意見占了上風,尹誌平一脈眾人心中大急,李誌常急忙起身說道:“師兄此言謬矣!”
張誌光瞪了他一眼:“師兄德高望眾,何謬之有?”他這話倒是明顯的違心之言,那須發花白的道人隻是年紀最大,大家表麵上給他一個麵子而已,實際上人人都知道他迂腐不堪,誰也沒有將他放在眼裏。
李誌常自然知道張誌光是在借刀殺人,不過事到如今,也隻能據理力爭,得罪師兄了:“師兄說出家人慈悲為懷,能多救得一個百姓,那便是助長一分上天的好生之德,這我是讚同的,不過師兄提到咱們若是受了金國皇帝的敕封,便能盡力勸阻金國君臣兵將濫施殺戮,這句話我卻不敢苟同。”
,..
“哦?師弟師弟有何有何見教?”那白發道士喏喏說道,他倒也是個好脾氣,並沒有動怒的意思。
李誌常道:“大家可知如今的金國皇帝完顏亶脾氣喜怒無常,動不動就賜死王公大臣,這兩年來被無故處決的高官已有數十人之多,這樣一個皇帝連女真貴族的命都不在乎,又豈會因我們幾句勸阻,就在乎尋常百姓的命?”
場中都是修道之人,大多數人並不了解朝堂情況,聽他這樣說,頓時議論紛紛。
李誌常繼續說道:“更何況剛才張師兄提到金國與南宋停戰,我也有不同意見。”
張誌光剛剛被他反將一軍,還沒反應過來,又是步步緊逼,頓覺不妙,沉聲問道:“金國與大宋停戰,這還有假?”
“金國之所以與宋國停戰,是因為之前蒙古逼得緊,如今蒙古主力西征,金國得到喘息之機,就未必停戰下去,”李誌常繼續說道,“金國人已經被蒙古打怕了,在他們眼中宋國是更容易征服的對象,這次趁蒙古西征,傳言他們打算南下奪取大宋土地,以補充之前與蒙古交戰的損失。”
張誌光冷笑道:“這隻是坊間流言而已,實在不足為信。”
“是麽?”李誌常仿佛早知道他有此反應,答道,“可前不久郭靖黃蓉夫婦在開封府被金人伏擊,要知道他們是襄陽城的支柱,隻要除掉他們,攻下襄陽便事半功倍,金人的狼子野心可見一斑!”
張誌光搖頭道:“說來說去,這也隻是你個人的猜測而已,何必在這裏危言聳聽。”
李誌常叫道:“好啊,原來你是奉了金國皇帝之命,做奸細來著!”
張誌光先是一怔,繼而大怒,喝道:“你說甚麽?”
李誌常道:“誰幫金國人說話,便是漢奸。”
張誌光突然躍起,唿的一掌便往李誌常頭頂擊落。斜刺裏雙掌穿出,同時架開他這一擊,出掌的卻是丘處機的另外兩名弟子,其中一人便是祁誌誠。
張誌光怒火更熾,大叫:“好哇!丘師伯門下弟子眾多,要仗勢欺人麽?”
正鬧得不可開交,尹誌平雙掌一拍,說道:“各位師兄且請安坐,聽小弟一言。”全真教的掌教向來威權極大,眾道人當即坐了下來,不敢再爭。
另一旁白須道人道:“是了,咱們聽掌教真人吩咐,他說受封便受封,不受便不受。大汗封的是他,又不是你我,吵些甚麽?”
張誌光雖然心中不忿,不過中立派的人發話了,他也不能觸犯眾怒,隻得先聽尹誌平如何說。
李誌常、王誌坦等人素知尹誌平秉性忠義,心想憑他一言而決,的確不必多事爭鬧,於是各人望著尹誌平,聽他裁決。
尹誌平緩緩道:“小弟無德無能,忝當掌教的重任,想不到第一天便遇上這件大事。”說著抬起頭來,呆呆出神。十六名大弟子的目光一齊注視著他,道院中靜得沒半點聲息。
過了良久,尹誌平緩緩的道:“本教乃重陽祖師所創,至馬真人、劉真人、丘真人而發揚光大。小弟繼任掌教,怎敢稍違王馬劉丘四真人的教訓?諸位師兄,眼下蒙古大軍南攻襄陽,侵我疆土,殺我百姓。若是這四位前輩掌教在此,他們是受這敕封呢,還是不受?”
群道聽了此言,默想土重陽、馬鈺、劉處玄、丘處機平素行事:王重陽去世已久,第三代弟子均未見過馬鈺謙和敦厚,處事旨在情靜無為劉處玄城府甚深,眾弟子不易猜測他的心意但丘處機卻是性如烈火、忠義過人。
眾人一想到他,不約而同的叫道:“丘掌教是定然不受!”
張誌光眉頭一皺,大聲道:“現下掌教是你,可不是丘師伯。”
尹誌平道:“小弟才識庸下,不敢違背師訓。又何況我罪孽深重,死有餘辜。”
說到這裏,垂首不語,如今趙誌敬已死,群道不知他話中含意,不清楚他是因為當初給小龍女下藥的卑鄙行徑內疚成狂、早已心灰意冷,都以為他不過是自謙之辭,隻覺得“罪孽深重、死有餘辜”八字,未免太重,有點兒不倫不類。
張誌光“哼”的一聲,站起身來,說道:“如此說來,掌教是決定不受的了?可掌教有沒有想過,山下的三千金兵怎麽辦?”
尹誌平淒然道:“小弟微命實不足惜,但我教令譽,卻不能稍有損毀。”
他聲調漸漸慷慨激昂,又道:“方今豪傑之士,正結義以抗外侮。全真派號稱武學正宗,若是降了金國,咱們有何麵目再見天下英雄?”
群道轟然喝彩,李誌常、王誌坦、祁誌誠等大聲道:“掌教師兄言之有理。”
張誌光一行人頓時顏麵無光,不過尹誌平身為掌教,丘處機一脈勢力強大,此時又得到了中立一派的支持,他們想反對也無能為力。
尹誌平居中一站,命心腹師兄弟守在身旁,再派人去取兵刃以備不時之需,然後方才說道:“有請金國使者。”
宋青一行人在偏殿,兩女針鋒相對,正弄得他頭疼不已,聽到道士的傳話,不由大喜,急忙帶著眾人來到三清殿:“眾位商量了這麽久,想必已經有結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