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曲大獲成功,讓聽眾對接下來的正式演出曲目,巴伯小提琴協奏曲,op14愈發拭目以待翹首以盼。康樂樂稍作調整,在指揮的一聲令下後,同樂團一眾頂尖樂手投入協奏曲的演繹。
如果音樂有色彩的話,那麽巴伯的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就是金色的,協奏曲開頭是優美無比的悠長主題,好似冬日的一抹暖陽照射在蕭疏的白樺樹上。在20世紀的協奏曲中鮮有像這一作品這樣如此容易接近又如此可愛的。這首讓人驚豔的小提琴協奏曲是在巴伯的歐洲之旅的路上完成的。第一樂章與第二樂章是在充滿湖光山色的瑞士寫的,終曲第三樂章是在法國巴黎完成的。樂曲的結構十分完整,有著後浪漫派風格的巴伯,在這首以三樂章組成的曲子當中,隨處可聞優美的旋律不時浮現;像布魯赫的小提琴協奏曲一樣,不經管弦樂的前奏,小提琴一開頭便以美麗得難以形容的琴音,帶領樂曲進入主題當中。此後小提琴便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第一、二樂章時的詩意,到了第三樂章後,便展開一連串艱難的技巧。成為近五十年來最受歡迎的小提琴演奏曲目之一。
和開場時炫技的演奏不同,此刻康樂樂向聽眾展示的是最甜美和蕩氣迴腸的音色,雖然沒有華音或者變奏來供他炫耀,但他從來不缺乏讓聽者心馳神往的力量。因為小提琴就是他的手他的腳,不,縱然是身體的一部分,也不會比小提琴的任何一根琴弦,操縱起來更加遊刃有餘得心應手。雖然他們之間沒有任何實質的聯係,但千真萬確他們是相連著的。
這便是所謂天賦與天才之間的聯係。在靈魂抑或神識與生俱來的密不可分,看不見卻真實不虛的存在。是任何血肉的聯係尤不能比擬的千絲萬縷不可分割。是凡人窮竭一生99%的時間尤不能超越的那寥寥1%的與生俱來。凡人的努力如同從0,從小數點後開始的累加,注定窮盡一生也超越不了天才的發足之地。而康樂樂,他的天賦不隻是1,努力也不隻是99%。所以他才能在彈丸之地的古典音樂界中會當淩絕頂,在剛剛弱冠的年紀站在卡內基的舞台,愛樂眾領群雄的位置。
旋律在一段獨奏過後轉而進入一個較為安靜的間歇段落,除小提琴以外的弦樂和鳴,鋪陳出一段變調暗示著新一輪旋律的蓄勢待發。然而時間一點一滴過去,本該如期而至的那個眾星捧月的音符,卻再也沒有到來。取而代之打破沉默的是一口鮮血。觸目驚心地噴濺在過往承載過無數輝煌的舞台上。下一刻,在所有人都還來不及從莫名和詫異中清醒過來的時候,康樂樂已經倉惶地跳下舞台,甚至來不及擦幹嘴角的血跡,飛也似地奪路而去。留下身後一個金碧輝煌的世界,和無數詫異的目光。沒有迴頭再看過一眼。
如果音樂有色彩的話,那麽巴伯的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就是金色的,協奏曲開頭是優美無比的悠長主題,好似冬日的一抹暖陽照射在蕭疏的白樺樹上。在20世紀的協奏曲中鮮有像這一作品這樣如此容易接近又如此可愛的。這首讓人驚豔的小提琴協奏曲是在巴伯的歐洲之旅的路上完成的。第一樂章與第二樂章是在充滿湖光山色的瑞士寫的,終曲第三樂章是在法國巴黎完成的。樂曲的結構十分完整,有著後浪漫派風格的巴伯,在這首以三樂章組成的曲子當中,隨處可聞優美的旋律不時浮現;像布魯赫的小提琴協奏曲一樣,不經管弦樂的前奏,小提琴一開頭便以美麗得難以形容的琴音,帶領樂曲進入主題當中。此後小提琴便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第一、二樂章時的詩意,到了第三樂章後,便展開一連串艱難的技巧。成為近五十年來最受歡迎的小提琴演奏曲目之一。
和開場時炫技的演奏不同,此刻康樂樂向聽眾展示的是最甜美和蕩氣迴腸的音色,雖然沒有華音或者變奏來供他炫耀,但他從來不缺乏讓聽者心馳神往的力量。因為小提琴就是他的手他的腳,不,縱然是身體的一部分,也不會比小提琴的任何一根琴弦,操縱起來更加遊刃有餘得心應手。雖然他們之間沒有任何實質的聯係,但千真萬確他們是相連著的。
這便是所謂天賦與天才之間的聯係。在靈魂抑或神識與生俱來的密不可分,看不見卻真實不虛的存在。是任何血肉的聯係尤不能比擬的千絲萬縷不可分割。是凡人窮竭一生99%的時間尤不能超越的那寥寥1%的與生俱來。凡人的努力如同從0,從小數點後開始的累加,注定窮盡一生也超越不了天才的發足之地。而康樂樂,他的天賦不隻是1,努力也不隻是99%。所以他才能在彈丸之地的古典音樂界中會當淩絕頂,在剛剛弱冠的年紀站在卡內基的舞台,愛樂眾領群雄的位置。
旋律在一段獨奏過後轉而進入一個較為安靜的間歇段落,除小提琴以外的弦樂和鳴,鋪陳出一段變調暗示著新一輪旋律的蓄勢待發。然而時間一點一滴過去,本該如期而至的那個眾星捧月的音符,卻再也沒有到來。取而代之打破沉默的是一口鮮血。觸目驚心地噴濺在過往承載過無數輝煌的舞台上。下一刻,在所有人都還來不及從莫名和詫異中清醒過來的時候,康樂樂已經倉惶地跳下舞台,甚至來不及擦幹嘴角的血跡,飛也似地奪路而去。留下身後一個金碧輝煌的世界,和無數詫異的目光。沒有迴頭再看過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