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象兩隻守大門,
門頭龍鳳護宅安,
門簪百仙來賀壽,
門鈸金獸鎖門環。
一名身穿月白色道袍,手持舊拂塵的年青瘦道士在一個大門外東探西摸,嘖嘖稱奇:“乖乖,山門複建後能有這大門氣派嗎?殷叔呂叔,我看咱們也別拆騰了,幹脆請人仿這大門重建個得了。”
“快跟我進來,別在外麵丟人了。”呂叔頭也不迴,甩了一句就進去了,殷叔一聲不吭,默默的拉住不消停的長青道長跟了上去。
“呂局啊,不是俺不幫忙,您看當時全村人都去拉石料了,有的用來砌牆,有的用來墊豬圈,誰還認得哪些是從廢墟裏拉來的材料啊。”
紅旗村村長姓丁,虎背熊腰,雙掌厚實,指甲中滿是石屑,在呂叔麵前還算恭敬,泡茶敬茶禮數不缺,就是落不到一句實話。
“無上天尊。”長青道長一甩拂塵:“丁居士,貧道發願重建碧遊宮,還望居士能助貧道了此心願,必定功德無量,也能化解以往孽緣。”
“這位道長很年青嘛。”丁村長遲疑了下,還是把質疑的話收了迴去。
“這樣吧,我們村這幾年做石材生意,別的沒有,石料還是有不少的,你看看複建山門需要多少石料,我都捐了,山門我也可以安排工人來幫你來施工,不過醜話說在前頭,這材料我捐,人工費該算的還是要算的。”
“多謝居士。”長青道長站起作揖。
“不過,石料就不麻煩居士捐贈了,貧道隻要山門原來的廢料。這樣吧,貧道也不讓居士為難,你隻要讓我在村裏轉一圈,誦遍經文,如果有石頭自己要和貧道一起走的,你要約束村民不得為難,可否?”
“這有何難。”丁村長大笑,直接拿起桌上的一個話筒,打開開關。
“喂,喂,所有村民注意了,所有村民注意了,現在通知一個重要消息,現在通知一個重要消息,一會碧遊宮的長青道長會到村裏轉轉,念念經,如果有石頭自己長腳跟著他走的,大家不要攔著啊。”
默默的飄在村裏的小路上,長青道長雙眼緊閉,嘴唇微微顫動,一直在低聲念誦著什麽,雙腳不象在走路,更象是飄在路上,由小路托著他在走。
殷叔和呂叔默默的跟在後麵,看著每家每戶豬圈裏熟悉的石材暗自落淚。
一群村民有老有小,嘻嘻哈哈的跟在後麵,時不時的還有調皮的小童扔塊石頭想砸前麵那個瘋子,可奇怪的是不管怎麽扔,就是沒有一塊能砸到那個瘋子的。
尋遍村裏三百六十個豬圈後,長青道長站在村口之外,在袖中暗握土字令牌,心中禱告。
“靈寶安鎮,普告萬靈:嶽瀆真官,土地祗靈,左社右稷,不得妄驚。迴向正道,內外澄清,各安方位,備守壇庭。上清有命,搜捕邪精,護法神王,保衛誦經。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誦罷安土神咒,再誦土字令咒:“天地合我,我合天地,神人赴我,我赴神人,地隨我令,如臂使指。”
默誦完,長青道長突然抬起右手,手中握一黃色令牌,喝道:“石出。”
道令一出,隻見三百六十處豬圈紛紛震動升起,一塊塊石頭不論是方是圓,是長是短,紛紛從豬圈中滾出,好似雛燕尋母,從四麵八方向長青道長所立之處湧來。
長青道長無喜無悲,舉牌一橫:“石立。”滾過來的石頭就象受閱的士兵,一塊接著一塊在道路一側立起了一道石牆。
此時村民們早已驚呆,有的癱坐在地上,有的跪在地上嘴裏念念有辭,機靈點的還不知從哪裏取來香、火點上,舉著香跪拜......
法畢,長青道長麵無表情的向迴村方向走去,走前對村長淡淡的說了句:“後麵的事就交給殷居士和呂居士了,貧道先行去也。”
拐過一個彎,看不見村子了,長青道長一聲痛唿,吐出一口鮮血,撲在路上打滾:“痛煞我也。”
原來最後幾塊石頭,也就是最大的那幾塊石頭滾過來時,長青小道士已經法力耗盡了,但為了麵子,他硬是咬破舌頭點燃精血,才把最後那幾塊石頭給壘了上去。
現在事了收法,這才發現不但舌頭發麻,全身也是疼痛難忍,就好被剛才那幾塊巨石給壓住了。
好不容易挪迴村口,一進村長現在暫住的院子裏,長青道長就癱在地上,聲音微弱:“花嬸,我要吃田螺煲,我要喝秋湯,我不要吃秋菜。”
秋分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吃口螺的最佳時節。
而花嬸煮的田螺煲,是挑最大最肥的田螺和最小最辣的尖椒,先用大火猛油暴炒半分鍾後就放到紫砂鍋裏,加上自家調製的料酒小火慢燉,還要燒上兩片桂葉扔進去。
在小時候小長青就經常去稻田裏摸田螺,摸了就帶到花嬸家煮田螺煲,而且一定要盯著花嬸多燒幾片桂葉扔進去,煲還沒熟就一直蹲在煲邊聞那燒桂葉的香味。
秋分時節吃秋菜,秋菜就是野莧菜,也稱之“秋碧蒿”,小長青不喜歡吃炒秋菜,但喜歡喝秋湯,就是將秋菜與魚片一起滾湯,名曰“秋湯”。有個順口溜說得好:“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對於小長青來說,洗不洗腸無所謂,關鍵是秋菜與魚片,再加上酸筍一起滾出來的秋湯,滑口清爽,百喝不厭,當然,每次他都是隻喝湯,隻吃魚片,秋菜都是偷偷的吐掉。
“來得正好,嬸剛滾好秋湯,田螺煲也馬上就好。春,先你上桌吃,啊!!!春,你怎麽啦,死老頭,假道士,你們死定了!!!”
花嬸看見長青道長癱在地上,嚇壞了,連忙將長青道長扶到飯桌邊坐下,找出自製的金創藥讓長青道長含在嘴裏,口中念念叨叨。
“那兩個死老頭,自己解決不了的事逼著春去做,春,你放心,等他倆迴來,看嬸不抽死他們。乖,這藥雖然苦,但可有效了,含在嘴裏5分鍾就好了,誤不了你吃田螺煲。”
還在紅旗村組織搬石工作的村長殷叔和呂叔突然感覺心中一緊,全身發抖,殷叔有些不確定的問呂叔:“老呂啊,長青剛走的時候沒有異常吧?”
呂叔也有些拿不準:“應該沒問題吧,就是最後說的那句話好象是咬著舌頭說的。我已經通知了采購部老劉組織車輛將石頭運上山門舊址,車應該快到了,一會我們就先跟車迴去看看。”
殷總和呂總跟著第一輛車迴到村裏,一進院子就被花嬸拿著擀麵杖抽得鬼哭狼嚎的,不過村裏所有人都被山門重建這件大事給驚動了,這個八卦就沒有傳開。
門頭龍鳳護宅安,
門簪百仙來賀壽,
門鈸金獸鎖門環。
一名身穿月白色道袍,手持舊拂塵的年青瘦道士在一個大門外東探西摸,嘖嘖稱奇:“乖乖,山門複建後能有這大門氣派嗎?殷叔呂叔,我看咱們也別拆騰了,幹脆請人仿這大門重建個得了。”
“快跟我進來,別在外麵丟人了。”呂叔頭也不迴,甩了一句就進去了,殷叔一聲不吭,默默的拉住不消停的長青道長跟了上去。
“呂局啊,不是俺不幫忙,您看當時全村人都去拉石料了,有的用來砌牆,有的用來墊豬圈,誰還認得哪些是從廢墟裏拉來的材料啊。”
紅旗村村長姓丁,虎背熊腰,雙掌厚實,指甲中滿是石屑,在呂叔麵前還算恭敬,泡茶敬茶禮數不缺,就是落不到一句實話。
“無上天尊。”長青道長一甩拂塵:“丁居士,貧道發願重建碧遊宮,還望居士能助貧道了此心願,必定功德無量,也能化解以往孽緣。”
“這位道長很年青嘛。”丁村長遲疑了下,還是把質疑的話收了迴去。
“這樣吧,我們村這幾年做石材生意,別的沒有,石料還是有不少的,你看看複建山門需要多少石料,我都捐了,山門我也可以安排工人來幫你來施工,不過醜話說在前頭,這材料我捐,人工費該算的還是要算的。”
“多謝居士。”長青道長站起作揖。
“不過,石料就不麻煩居士捐贈了,貧道隻要山門原來的廢料。這樣吧,貧道也不讓居士為難,你隻要讓我在村裏轉一圈,誦遍經文,如果有石頭自己要和貧道一起走的,你要約束村民不得為難,可否?”
“這有何難。”丁村長大笑,直接拿起桌上的一個話筒,打開開關。
“喂,喂,所有村民注意了,所有村民注意了,現在通知一個重要消息,現在通知一個重要消息,一會碧遊宮的長青道長會到村裏轉轉,念念經,如果有石頭自己長腳跟著他走的,大家不要攔著啊。”
默默的飄在村裏的小路上,長青道長雙眼緊閉,嘴唇微微顫動,一直在低聲念誦著什麽,雙腳不象在走路,更象是飄在路上,由小路托著他在走。
殷叔和呂叔默默的跟在後麵,看著每家每戶豬圈裏熟悉的石材暗自落淚。
一群村民有老有小,嘻嘻哈哈的跟在後麵,時不時的還有調皮的小童扔塊石頭想砸前麵那個瘋子,可奇怪的是不管怎麽扔,就是沒有一塊能砸到那個瘋子的。
尋遍村裏三百六十個豬圈後,長青道長站在村口之外,在袖中暗握土字令牌,心中禱告。
“靈寶安鎮,普告萬靈:嶽瀆真官,土地祗靈,左社右稷,不得妄驚。迴向正道,內外澄清,各安方位,備守壇庭。上清有命,搜捕邪精,護法神王,保衛誦經。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誦罷安土神咒,再誦土字令咒:“天地合我,我合天地,神人赴我,我赴神人,地隨我令,如臂使指。”
默誦完,長青道長突然抬起右手,手中握一黃色令牌,喝道:“石出。”
道令一出,隻見三百六十處豬圈紛紛震動升起,一塊塊石頭不論是方是圓,是長是短,紛紛從豬圈中滾出,好似雛燕尋母,從四麵八方向長青道長所立之處湧來。
長青道長無喜無悲,舉牌一橫:“石立。”滾過來的石頭就象受閱的士兵,一塊接著一塊在道路一側立起了一道石牆。
此時村民們早已驚呆,有的癱坐在地上,有的跪在地上嘴裏念念有辭,機靈點的還不知從哪裏取來香、火點上,舉著香跪拜......
法畢,長青道長麵無表情的向迴村方向走去,走前對村長淡淡的說了句:“後麵的事就交給殷居士和呂居士了,貧道先行去也。”
拐過一個彎,看不見村子了,長青道長一聲痛唿,吐出一口鮮血,撲在路上打滾:“痛煞我也。”
原來最後幾塊石頭,也就是最大的那幾塊石頭滾過來時,長青小道士已經法力耗盡了,但為了麵子,他硬是咬破舌頭點燃精血,才把最後那幾塊石頭給壘了上去。
現在事了收法,這才發現不但舌頭發麻,全身也是疼痛難忍,就好被剛才那幾塊巨石給壓住了。
好不容易挪迴村口,一進村長現在暫住的院子裏,長青道長就癱在地上,聲音微弱:“花嬸,我要吃田螺煲,我要喝秋湯,我不要吃秋菜。”
秋分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吃口螺的最佳時節。
而花嬸煮的田螺煲,是挑最大最肥的田螺和最小最辣的尖椒,先用大火猛油暴炒半分鍾後就放到紫砂鍋裏,加上自家調製的料酒小火慢燉,還要燒上兩片桂葉扔進去。
在小時候小長青就經常去稻田裏摸田螺,摸了就帶到花嬸家煮田螺煲,而且一定要盯著花嬸多燒幾片桂葉扔進去,煲還沒熟就一直蹲在煲邊聞那燒桂葉的香味。
秋分時節吃秋菜,秋菜就是野莧菜,也稱之“秋碧蒿”,小長青不喜歡吃炒秋菜,但喜歡喝秋湯,就是將秋菜與魚片一起滾湯,名曰“秋湯”。有個順口溜說得好:“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對於小長青來說,洗不洗腸無所謂,關鍵是秋菜與魚片,再加上酸筍一起滾出來的秋湯,滑口清爽,百喝不厭,當然,每次他都是隻喝湯,隻吃魚片,秋菜都是偷偷的吐掉。
“來得正好,嬸剛滾好秋湯,田螺煲也馬上就好。春,先你上桌吃,啊!!!春,你怎麽啦,死老頭,假道士,你們死定了!!!”
花嬸看見長青道長癱在地上,嚇壞了,連忙將長青道長扶到飯桌邊坐下,找出自製的金創藥讓長青道長含在嘴裏,口中念念叨叨。
“那兩個死老頭,自己解決不了的事逼著春去做,春,你放心,等他倆迴來,看嬸不抽死他們。乖,這藥雖然苦,但可有效了,含在嘴裏5分鍾就好了,誤不了你吃田螺煲。”
還在紅旗村組織搬石工作的村長殷叔和呂叔突然感覺心中一緊,全身發抖,殷叔有些不確定的問呂叔:“老呂啊,長青剛走的時候沒有異常吧?”
呂叔也有些拿不準:“應該沒問題吧,就是最後說的那句話好象是咬著舌頭說的。我已經通知了采購部老劉組織車輛將石頭運上山門舊址,車應該快到了,一會我們就先跟車迴去看看。”
殷總和呂總跟著第一輛車迴到村裏,一進院子就被花嬸拿著擀麵杖抽得鬼哭狼嚎的,不過村裏所有人都被山門重建這件大事給驚動了,這個八卦就沒有傳開。